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兰归-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高高在上的父皇,和颜悦色地问着一个高鼻深目,满眼桀骜不逊的少年:“那把火是你烧的?”
那少年一双宛如猎豹般的双眸,警惕地看着父皇,不吭声。
父皇再问,“你可知你烧死了府中一百多口性命。”
少年低哼一声,“他们该死。”
一帘之隔的御书房里,传来父皇爽朗的抚掌大笑,“做得好!”
她被吓地悚然一抖,明明是暮春时节,却觉得浑身上下彻骨冰凉。
“日后你便是我手中最锋利的剑,只听我一人差遣,我自会保你这一生荣宠无限,你可乐意?”
少年自父皇手中接过一个什么东西,淡淡说了两字,“成交。”
这两字宛如一把重锤,重重敲击在年幼的长宁长公主心上。
她平日里也会对着父皇卖萌撒娇,有时脾气上来,还会任性地趴在父皇膝头让父皇喂饭,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察言观色,估摸父皇心情不错时才会有的举动。
在这人人将父皇视作天,一言一行皆看父皇脸色的深宫,这是年幼的长宁长公主,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遇见的一个直面父皇,不怕不惧,傲骨铮铮的人。
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她都以为那晚的一切不过是个梦境,因为再次醒来时,她在母后的坤宁宫中。
直到很多年后,她长成风华正茂的公主,嫁给当朝最年轻有为的青年,又在猝然之间,沦为人人可怜的寡妇,正当她打算学着她的姑姑,养几个面首,荒唐度日时,她在大街上,无意中又邂逅了那一双眼。
他满身肃杀地骑马穿街而过,一身黑衣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双眸如同深潭,里面摇曳着数不尽的寒凉星光。
她不记得他的模样,不知他是何身份,但她的记忆不会骗她,那双眼睛即使过了那么年,还是让她一眼就认了出来。
当初御书房里那个桀骜不逊的少年郎,已长成一个英武的男子,不同于她读书出身已成亡魂的前驸马,这个男人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强烈气息。
长宁长公主几乎在再次见到这个男人的第一眼,就被他深深所吸引。
她跟着那个男人的脚步,去往苏宅,正碰到传旨太监念完圣旨。
原来,他就是威名赫赫,只闻其声,鲜见其人的永安王。
父皇麾下最利的剑,指哪杀哪,无往而不胜。
男人从传旨太监手中夺了圣旨时,她以为他是对着婚事不满意。
毕竟谁愿意娶一个声名狼藉,苟活于世的女子为妻。
还是他这般高高在上的身份。
然而,后来,现实再次深深地打了她的脸。
不是他不愿娶,而是苏氏不愿嫁。
他对一个清白已毁,声名狼藉的女子动了真情,那女子却毫不怜惜地将他的真心践踏在脚下。
长宁长公主立时便对苏氏动了杀心。
回到公主府后,她寻来心腹太监,命他雇一批杀手,到苏宅,将苏氏杀掉。
然而那批杀手,还没挨到苏宅的边儿,便被人在深夜中悄无声息地处理掉了。
永安王派暗卫将苏宅护地滴水不漏,等闲人休想伤到苏氏分毫。
她不甘心,想着苏氏总有一日会离开苏宅,到时她再伺机动手。
谁知,那些杀手竟抢先寻上了她,生生将她长至腿弯的一头乌发砍断一半,以示警告。
这么多年过去,他依旧无所畏惧,连当今公主都敢动手,简直一点儿都没变!
这样的永安王激起了长宁长公主心中前所未有的战斗欲。
此后的五年里,她明面中闭门谢客,安心在府中守寡,暗地里乔装打扮,远赴北疆,意欲将永安王拿下。
然而他的心就像被铜墙铁壁包围着,无论她如何软硬兼施,他都毫不领情。
这五年里,她嫡亲的侄儿,太子哥哥的嫡子,患病而亡,父皇因身体不适,退位让贤,她由当朝最小的公主变成了长宁长公主。
即便如此,她依旧有宠爱她的父皇和皇兄,她依旧身份尊贵。
然而高贵的身份,美丽的容貌,孤绝的气质,这一切,在这个男人面前,一点用都没有。
五年过去了,他依旧对她不为所动。
长宁长公主追随着这个男人的脚步回到京城,心中暗暗地燃着一把怒火。
传旨的太监宣她入宫觐见时,彻底将她心中的火焰点燃。
“皇兄,你此话何意?永安王请旨拟定婚期?他要和苏氏完婚?”长宁长公主面容扭曲,声音尖锐地质问着熹隆帝。(。)
第120章 离去()
熹隆帝看着自己风化绝代,目光刚毅果决,神情与太上皇七分神似的幼?14??,点点头,“确实如此。”
“那我这些年的付出又算什么!”长宁长公主失控地对着熹隆帝无礼咆哮着。
熹隆帝一直是个忠厚仁慈的君王,并没有治长宁长公主的不敬之罪,而是宛如一个平凡人家的嫡亲兄长那般,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唉声叹气道:“朕今日宣你进宫,便是要劝你,早日将永安王忘掉吧。举朝这么多青年才俊,任你挑选,哪怕他有妻有儿,皇兄也想法子,让他休妻再娶,你看如何?”
长宁长公主嘴角挑起一抹孤绝的冷笑,“可整个大懿朝,我只看中了永安王!”
其他男子又如何能与他相比?
熹隆帝不住地哀声叹气,“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呀!”
“皇兄,你莫管!此事皇妹自会解决!”长宁长公主看着熹隆帝,咬了咬牙,“倘若事情败露,大不了便是去守皇陵,长宁也认了!”
他还真敢将她堂堂长公主杀死偿命不成!
“唉!”熹隆帝面上的神情愈发凝重,“长宁啊,你可别做傻事。”
长宁长公主看着熹隆帝绝然一笑,“皇兄,我这些年过得什么日子,您也是知晓的!不能收服永安王,我活着与死又有何区别!”
说着,矮身向熹隆帝行了一礼,“皇妹告退。”
而后,脚步果决地走出御书房。
熹隆帝坐回御书房宽大桌案后的圈椅里,在心中轻叹,“长宁啊,你可千万莫让皇兄失望。这一滩浑水,皇兄还指望你来搅浑呢!”
三日后,钦天监测定八月十六宜嫁娶,特将这一日,定为永安王迎娶王妃之日。
八月十六,距今不过四个月余的时日,准备大婚流程,恰够了。
然永安王乃一方戍边大将,自不能将在京城待这么久,即刻赶回北疆,再赶回来成亲,路上也要耗去近两个月的时日。
那么他在北疆最多也只能待两个月。
因此,这个日期,与永安王而言,略有些不太合适。
然圣旨一下,永安王自没有再次抗旨的道理。
便与传旨公公一道去苏宅见苏氏。
待苏氏接过圣旨之后,永安王略有些局促地看着她,“婚礼一应事宜,我会交给何伯,你有何事,只管吩咐他去做。明日起,我便要返回北疆,在大婚前再赶回来。”
苏氏在心中默默算了算行程,知晓他这一路定是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吃饭睡觉皆顾不上。
“您请稍等。”她垂下头,急声道:“我去吩咐厨下备些干粮,不会耽搁太久。”说着,带着柳嬷嬷匆匆往厨房去了。
楚玉凝看着母亲神色匆匆的背影,再瞧一眼永安王专注看着母亲的模样,脑海里不知为何忽地闪过一张脸庞。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固执地不肯问一句他的消息,却时不时能从青禾、长亭等人处,知晓他的近况,也不知他现今如何了,有没有受过伤。。。。。。
“伯伯,你这是要走了么?”安哥儿走到永安王跟前,生出藕节般的胳膊环住永安王的腿弯,依依不舍地道。
永安王用宽厚的大掌摸了摸他的头,还用手指勾了勾他头顶的冲天小辫儿,“顶多四个月,伯伯便回来了。”
四个月呀?
安哥儿掰着手指头数,数完了十根手指,都不够用,不由撇嘴,“那得好久呢!”
永安王拧了拧安哥儿鼻子,“回来后,伯伯带你去河里捉大鱼,在火堆上烤着吃!”
“嗷嗷嗷!”安哥儿听到吃的就忍不住流口水,两手握住永安王的一根手指,“那伯伯你可得早点儿回来!”
永安王含笑点头,“那你也得听你娘亲的话,不可给她添乱。”
这话安哥儿可不爱听,闻言,撇着小嘴儿道:“安哥儿可乖了,不信你问阿姊。”
说着伸出短短肥肥的手指,理直气壮地指着楚玉凝,糯糯道:“阿姊,你说安哥儿乖不乖?”好像昨晚那个睡得香甜,在床单上种下一大块湿地图的人,不是自己一般。
楚玉凝难得没有当面拆穿他,替他保留了小男子汉的尊严,“安哥儿是这府里最乖的宝宝。”
安哥儿听了这话,得意一笑。
小眼神儿一挑,眉飞色舞地瞧着永安王,模样别提多嘚瑟。
永安王忍不住发出一声低笑。
楚玉凝瞧着二人间宛如父子般相处的温馨画面,心绪一时有些复杂难言。
永安王似察觉到她的心思,幽深的眸光朝她看来,却无战场上的凌厉逼人,不知是否是楚玉凝的错觉,竟带了一丝小心翼翼的讨好。
“我已请旨立安哥儿为永安王世子,册封你为郡主。你。。。。。。”永安王说到此处顿了顿,将目光转向安哥儿的头顶,“你可愿随朱姓?”
永安王乃大懿朝唯一一个因军功而赐封的异姓王,后被高祖赐予国姓。
几代传承下来,原本的姓氏,反倒渐渐不被人提起。
楚玉凝一愣,目光看向懵懂无知的安哥儿,再转向高大英武的永安王,轻轻地摇了摇头,“楚姓就很好。多谢王爷。”
永安王点了点头。
平心而论,楚阔是个还算合格的父亲。
他从未想过要取代楚阔在楚玉凝心中的分量。
“你是个好孩子,这些年多亏了你。日后,我会好生照顾你们的。”让你们幸福无忧,再不会受一丝委屈。
楚玉凝抿唇朝永安王笑了笑,“希望您能一直待母亲和安哥儿好。”这样,她至少会少一分担忧和牵挂。
“你且瞧着。”永安王如此回她。
“好。”楚玉凝含笑应下。
三人在院子里笑闹了一会儿,苏氏备了一大包糕点、干粮等易储存和携带的东西,递给永安王的贴身护卫,垂眸对永安王道:“祝王爷此行顺利。”
永安王点点头,拍了拍安哥儿的小肩膀,“娘亲和阿姊,就交给你照顾了!”
安哥儿小大人般地拍了拍胸膛,“伯伯放心!安哥儿是小男子汉,会照顾好娘亲和阿姊的!”
永安王朝他笑了笑,转身往大步往外走去。(。)
第121章 赴宴()
时间过得飞快,距离永安王离京回北疆已过去近一个月。
估摸着14行程,永安王已到了戍边将士驻扎的山茵城。
而长宁长公主紧紧追随着永安王的脚步,到达自己在山茵城购置的精致住宅里。
苏氏也在有条不紊地筹备着婚礼。
转眼便过了端午。
这日,苏宅收到一份帖子,宁王长女,庶出的柔嘉郡主将于五月二十办及笄礼,请苏氏携女前往观礼。
大懿朝待嫁的闺中少女,自定亲后,便鲜少在外走动,苏氏是和离之身,可不受此限制。
再则,宁王虽略长熹隆帝几岁,却是熹隆帝的嫡亲王叔,是备受先皇倚重的亲王。
苏氏嫁给永安王后,少不得与皇亲贵胄打交道。
宁王妃与她毕竟曾是手帕交,二人有着昔年的交情在,此次之所以向她递帖子,约莫是想借由这次机会,让她先与一干重要宗室女眷熟悉起来,以免日后成亲时,显得过于局促。
苏氏感念宁王妃的好意,自没法拒绝。
数日后,山茵城里,长宁长公主听闻心腹太监禀告,苏氏接了帖子,应允出席柔嘉郡主的及笄礼,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浅笑。
“按照我们先前的计划行事。”长宁长公主看着心腹太监道,“切不可走漏一丝风声,让永安王的人知晓!”
“是。”心腹太监恭声应下。
长宁长公主起身收拾了一下行装,“我也有数月未见王爷了。总得让他明白我的一片拳拳真心。”
说着,吩咐丫头准备热水,沐浴更衣,换上一袭白如雪的飘逸长衫,匀涂脂粉,淡扫峨嵋,梳一个温柔恬淡垂髻。
长宁长公主看着光滑如洗的照身大镜中,自己不带一丝瑕疵的装扮,轻轻地抿了抿唇角,露出一个宛若少女般羞涩的笑意。
搀着婢女手臂,莲步轻移,步如轿中,由轿夫抬着,缓缓往将永安王的府邸而去。
同京中的宅子一样,永安王在山茵城的住处,不过一间再平凡不过的两进宅子,门前除了两扇厚重的木门,别无一物。
门楣上也未加任何牌匾。
长宁长公主迈下轿子,站在门前,由丫头上去敲门。
一个形容苍老,蒙着一只眼,佝偻着腰,瘸了半条腿的老头儿,将门打开,偏着脖子扫了长宁长公主一行人几眼,沙哑着嗓音道:“将军身在军营,不知有何贵干。”
即便她已在此扇门前,堵过永安王数次,这看门的老头儿,看着她总能像面对一个毫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样。
真不知该说他眼神不好,还是忘性太大,亦或根本就不把她放在眼里。
长宁长公主面含微笑,看着老头儿道:“不知王爷何时会回来?”
老头儿偏着脑袋拿没瞎的那只眼对着她,“将军不回。一直在军营。”
长宁长公主面上的微笑略有些僵硬。
军营重地,女子禁止入内,哪怕她贵为当朝长公主也不行。
这是铁一般的吏律。
而长宁长公主毫无怀疑,倘若她敢擅闯军营,永安王就敢眼睛也不眨地一枪将她撂倒。
这个男人心狠手辣起来,真真儿叫一个无情。
“不打紧,那我便在此处等。相信我的真情,总有一日能打动将军。”
长宁长公主恢复温婉如初的微笑,果真身姿笔直,不惧过往行人打量的目光,闲适地站在门前的青石板地面上。
“您请便。”老头儿说着,回到屋内,缓缓阖上门,插上门闩,便不再理屋外的一群。
两个时辰过去,时近日中,长宁长公主返身回到轿子里。
第二日,同一时间,她又出现在永安王住处,依旧吩咐丫头敲门,得到相同回复后,便命丫头搬了个杌子和一个小几,在门前坐下饮茶,好不悠闲自在。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永安王依旧不曾现身,长宁长公主不气也不恼,前所未有地气定神闲。
在她暗自与这个男人较着劲时,柔嘉郡主的及笄礼如期而至。
端午过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
一些爱俏的姑娘,早已换上如烟似雾的轻薄长纱制成的外裳,罩在剪裁合身的中衣外面,使得曼妙的身段若隐若现,平添一份女性独有的柔美风姿。
五月二十,微风习习,是个大晴天。
楚玉凝挽着苏氏的胳膊,由宁王府的丫头领着,往内宅待客的花厅而去。
厅中珠环翠绕,莺歌燕舞,显得尤为热闹。
柔嘉郡主是宁王侧妃所生,一如她的封号,贞静柔顺,端庄得体,众人无不称赞宁王妃教导有方,倒将柔嘉郡主的生母略过不提。
及笄礼成,便是宴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