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失香江-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铮听后一阵咂嘴,这刘大导演的排场还真大,《三少爷》剧组到阳朔也有半个月了,也没见哪个领导来慰问一二,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就算王铮在香江再怎么牛,单论名声,还是比不上李瀚祥、刘佳良等大导演,不过他并不在乎,与其搞这么大排场享受优越感,不如把精力花在作品上,只有拍出佳片,才能体现出导演的真正价值。
见刘大导演如今沉醉在优越感中,一起聚餐肯定是没空了,既然来了,总该打声招呼再走,王铮想了想,拨开人群,朝坐在人群中间的刘佳良走去。
“刘导演,您看这里还缺点什么,如有需要请尽管开口,阳朔县虽然不大,但我们定会满足香江同胞们的要求。”
王铮刚走进人群中间,就看到一位穿中山装的官员正与刘佳良说话,语气略带谄媚。
刘佳良听后淡淡点头,摸了摸额头上的汗珠,说道:“县长不用客气,只是天气有点闷热,若能有一台空调就好了。”
“没问题,今晚就能帮刘导演安装好。”
见那位被称之为县长的官员连眉头都不眨就爽快答应下来,王铮一阵咋舌,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空调可是奢侈品,连香江都未普及开来,更何况是如今的内地。
受不了场中这幅做派,王铮直接来到刘佳良身前,拱了拱手道:“刘导,真是巧了,想不到能在阳朔碰到,我的新戏刚好也在这里取景。”
见到王铮,刘佳良愣了片刻,淡笑道:“原来是王铮导演,确实是很巧。”
刘佳良轻描淡写的回话充满冷淡,甚至都未从椅子上起身,更别说是还拱手礼了。
王铮敬他是前辈,笑容不减的邀请道:“刘导,难得遇上,不如晚上一起聚餐?”
刘佳良笑着摆摆手,拒绝道:“不好意思王导,晚上我和市长县长已经有约,不如改天吧。”
对方摆明了是不给面子,王铮不再热脸贴冷屁股,又拱了拱手道:“那刘导先忙,我们下次再约。”说完,带着一脸不爽地靓昆离开这个院落,走的之冲忙,都忘了跟李联杰告别。一众民众也没能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只因两人用的是粤语对话。
出道四年,王铮从未在圈中受过这样的冷眼待遇,本是一件很气愤的事情,可他的内心却很平静。
“铮哥,若觉得不爽,我去教训教训那刘家班给你出口气。”回北街的路上,见王铮一路不说话,靓昆提议道。
王铮淡淡一笑,道:“不必,内地有一句名言说的挺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如此想想,也没什么。”
靓昆若有所失的点点头,不再多说。
前辈?敬他,他才是。若不敬,狗屁不是。等邵氏迎来大减产,这些所谓的大导演,也就开始喝西北风了。
回到东街,一直待音乐室里的胡伟笠难得走了出来,见王铮回来,忙招呼道:“王导,听说另一个邵氏摄制组也来到了阳朔?”
王铮苦笑一声,不想多说这尴尬之事,最后由靓昆粗略说了个经过。
胡伟笠听后,反而问了王铮一个问题:“王导,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要离开内地前往香江?”
不是因为香江工钱高机会多吗,可胡伟笠既然这么问,应该另有一层意思,当下道:“愿闻其详!”
胡伟笠捋了捋下巴上的短须,道:“在内地,我只有百分之十的时间做自己的专业工作,余下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要用来应付政治学习和人事上的扯皮,为了争取到一点工作机会而去打通路子和关节。”
顿了顿又道:“而在阳朔的这十几天,反而是我最轻松自在的一段时间,虽然电脑和音乐合成器弄得我头昏脑涨,却是从未有过的充实。”
胡伟笠话落,也不管王铮是否听懂,粲然一笑,重新回到那间音乐工作室。
在另一个时空生活了那么多年,王铮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内地,说的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反之,一切都与利益挂钩。别人的怎么样他管不着,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王道。
回到东街旅馆不久,李联杰只身一人前来拜访。
“李先生,真是抱歉,刚才走的有点匆忙,忘了跟你打声招呼。”再次见到李联杰,王铮赶紧为刚才的失礼道歉。
李联杰摆手笑道:“王导不用客气,我这次来是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王导!”
“哦?”王铮有些好奇,忙道:“请教不敢当,李先生有事尽管问,我定知无不言。”
李联杰显得很郑重,整理了一下语言,才说道:“王导应该知道我只拍过两部电影,对电影拍摄流程所知的不多,所以,我想问王导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假如,拍片行程上安排要拍一个日出镜头,工作人员在凌晨三点就已经准备完毕,导演却在十点钟才出现,还说这光线不对,王导觉得是导演有错还是我有错?”
顿了顿又道:“若王导觉得是我错的话,那或许是我真的理解不了这份工作,也许我该收拾包袱回家了。”
王铮没有直接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说道:“据我所知,导演分两种,一种需要听制片人或投资商指挥,在片场没有多少话语权,拍出来的影片质量往往差强人意。另一种就是掌握了整个片场里的话语权,导出的影片带有个人风格,有的导演喜欢做片场暴君,有的喜欢当片场皇帝,一个镜头拍几十次实属平常。而你所说地这种情况,我只能说是这位导演的人品有问题,而不能说是谁对谁错,因为演员听从导演指挥,是演员的本职工作。当然,品性正直的导演,绝对不会无故让演员空等七八个小时。”
王铮这段话有点绕,李联杰回味了几遍才算听懂,虽没评判出谁对谁错,但那句导演人品有问题,就已道出其中真相。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公平待遇()
刘佳良所带领的特技团队刘家班抵达阳朔当日,阳朔县长为了欢迎香江来的名导,在东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晚会,片中男女主角李联杰、黄楸燕二人却没有参加,反而来到了《三少爷的剑》剧组所在的西街,与众多工作人员一起吃了一顿大锅饭。
在《三少爷》剧组,没有盒饭之说,所有人的饭菜都是一样,香江来的跟组厨师把饭菜做好后,演员和工作人员再排队打菜,不限制饭量管够。
王铮为了照顾内地演员的口味,除了广东菜以外,还请来本地厨师做了湘菜、鲁菜,反正他即是这部戏的投资方又是戏中导演,不在乎这点饭钱。
看到这般场景的李联杰二人却感到十分吃惊,饭后与王铮一起喝功夫茶时,忍不住问道:“王导,不知贵剧组的伙食天天是这个标准,还是只限于今天?”
王铮微微一笑,答道:“当然是天天如此,在我的剧组每个人的饭菜都是一样,包括我的。”
听到确切答案,李联杰沉默良久,好一会儿才说道:“我本以为香江人都看不起我们内地人,却在王导这里得到新的认知,是我的想法狭隘了!”
王铮清楚他话中的意思,呵呵一笑,说道:“香江徐内地合拍片剧组中的不公平待遇,我也有所耳闻,第三届金像奖时就听刘小庆说不过不少,正因为知道这些,所以在我的剧组只会是一视同仁。”
李联杰点点头,很敬佩王铮这种做法,道:“在《少林寺》前两部戏中都是内地的工作人员,拍摄时大家打打闹闹的非常开心,我也非常喜欢这个工作,但在拍摄《南北少林》时一切都变了。”
李联杰一脸苦笑,接着说道:“拍摄《少林寺》、《少林小子》的时候,我的薪水是一天一元,后来涨到一天两元,那时候我对薪水没有太多想法,等到拍摄《南北少林》时,我才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着不公平的待遇。”
“都是做一样的工作,香江来的特技工作人员,一个月却能拿到15万元,而我们一个月连100元都没有,甚至是扮演“死尸”的群众演员都比我们薪水高,让我开始怀疑,是否还要继续走电影这条路。”
李联杰说完,脸上的苦笑越加苦涩,身旁的黄楸燕忙拉着他的手以示安慰。
二十岁的年纪,本处在人生的迷茫期,又受到这样的不公平对待,王铮很能理解李联杰的心情,当下说道:“他们之所以能受到优越待遇,不止是因为他们是香江人,内地电影上的落后也是其中一点,再加上内地某些人近乎谄媚的巴结,最终导致了这种现象,要想与他们所受的待遇一样,我建议你去香江发展。”
“香江?”李联杰听后愣了愣,说道:“可我不会说粤语,也不认识香江电影公司的老板,他们会签我吗?”
王铮莞尔一笑,道:“不会粤语可以学,也可以后期配音,谁说你不认识香江电影公司的老板,你面前不就有一位吗?”
李联杰显得更加疑惑,连声问道:“王导是说自己吗,王导不是邵氏员工吗?”
黄楸燕忙在他耳边小声提醒道:“小杰,王导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制片公司。”
“真的吗?”李联杰一脸吃惊,想不到看上去与他年龄相仿的王铮,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影公司。
得知王铮愿意签下自己,李联杰不敢置信的问道:“王导真的愿意签下我?”
“当然。”王铮点头说道:“你是全国武术冠军,若能来香江拍摄功夫片,定能得到你所要的尊重,薪水也会跟香江演员一样。”
再次得到确认,李联杰脸上的惊喜无法掩饰,惊喜过后,却有些可惜的说道:“谢谢王导的看重,恐怕我要辜负这份好意了!”
“那是为何?”王铮有些不解。
李联杰腼腆一笑,看了看身旁的黄楸燕,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等《南北少林》拍摄结束,我就要和秋燕师姐完婚,结婚后我们打算去深圳开办一家武术发展公司。”
原来两人现在就有了结婚的打算,王铮没有向两人发去祝福,因为知道两人的感情不长久,而是说道:“武术公司虽好,但发展太过局限,你若想发展中国武术,只有电影才是施展拳脚的最好舞台。”
王铮的话不无道理,就连闻名世界的功夫大师李小龙,也是通过电影才成就偌大名声,李联杰开始变得犹豫起来。
黄楸燕见状,忙插话道:“王导,你别听小杰瞎说,开办武术发展公司只是我们不再拍戏之后的打算,现在有王导亲自邀请,小杰自然是愿意去香江发展的!”
王铮听后莞尔一笑,目光重新回到李联杰身上。
见李联杰还在犹豫,黄楸燕赶紧掐了他一把,他这才说道:“呃,是的,我愿意去香江发展!”
王铮呵呵一笑站起身来,向李联杰伸出右手,道:“那就这样决定了,等二位完婚后尽快来香江,铮飞星伟电影公司很期待二位的加盟!”
听到王铮说的是二位,黄楸燕不确定的问道:“王导的意思是,我也可以加入铮飞星伟?”
王铮笑道:“当然,铮飞星伟急需像黄小姐这样的功夫女侠!”
黄楸燕听后一脸欣喜,见李联杰还傻傻站着,忙提醒他和王铮握手,依次相握之后,这场功夫茶才算结束,随后两人带着欢喜的笑容离开了北街。
能把功夫皇帝拉入铮飞星伟,王铮同样欢喜,虽然他与邵氏有约在先,但仅是签署了一部片约,等《南北少林》结束后,他也就恢复了自由身。
接下来的几日,决定前往香江发展的李联杰时常来到北街,对正在拍摄的这部武侠电影充满好奇,偶尔还会帮程小东设计几组武术动作,王铮也算见识到了功夫皇帝所擅长的北拳,空暇时还会和他学习个一招半式。
在这期间,靓昆总吵着要与李联杰比拳,却让他以武术只为强身健体为由拒绝了,这让14K这位前双花红棍气恼不已。
这样的日子一直等到《南北少林》完成取景,离开阳朔才结束,李联杰临走时和王铮约好,他将在明年开春抵达香江。
《南北少林》剧组离开不久,王铮带着《三少爷》剧组一行,也暂时离开了阳朔,下一站将前往嘉兴乌镇,开始拍摄谢晓峰和风尘女子娃娃的故事。
王铮为了让整个故事逻辑性清晰,以及演员能更有代入感,拍摄的顺序与剧情发展同步,这样的安排虽然会浪费不少费用,但为了拍出一部武侠佳片,一切费用都是值得的。
第二百五十八掌 江南古镇()
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小桥蕴涵古城貌,青石幽雅怡心矣。
乌镇,是枕水人家,如似水年华。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一座座拱形石桥,一排排木栅围栏,再加上河道里的水波粼粼,一切都犹如梦境,美不胜收。
习惯了香江、宝岛林立的高楼大厦,从没见过如此美丽的江南水乡,初看到这幅沁人景象,关之林、王组贤两女,立马就爱上了乌镇,前者更是拉着王铮的胳膊撒娇表示,以后不演戏了就来此地隐居,看来是真心喜爱这座细水绵长的安静古城。
长街迢遥两三里,日日香尘街上起,吴绫蜀锦店装垛,羌桃闽荔铺堆屯。
乌镇是一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统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也许是还未做旅游开发的缘故,整个小镇显得特别安静,镇上大大小小的铺面以特制丝绸为业,余下就是江南土产的各色水果铺面,也算自给自足,而王铮一行人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小镇上的宁静。
既然是江南水乡盛产丝绸之地,那剧组所需的古代服饰也能就地取材。清晨阳光初升,河道上漫起薄薄雾气,本来如梦境般的安静古镇,却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导演,我们家的丝绸是全真丝织物,色泽呈幽雅的珍珠光泽,手感轻柔飘逸!”
“导演,我们家丝绸不仅是全真丝织物,丝绸上还有独家的堆绣和刺绣纹路,用我们的吧!”
听说王铮要募集丝绸布料和裁缝师傅,做拍电影之用,镇上大大小小的丝绸店铺全都上门毛遂自荐,一时把《三少爷》剧组在乌镇的临时落脚点围得水泄不通。
这么多家丝绸店铺选哪家和不选哪家都不好,为了避免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局面,王铮最后决定一家店铺为一位演员定制一套古装,反正青楼里的戏份,要用到不少群演。
为了提高整部影片的质量,王铮特意邀请江浙歌舞团来客串青楼里的风尘女子。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女子的气质美貌,在这群年轻舞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裂纨素兮似雪,制团团兮如月。古代女子的美,除了丝绸古装外,团扇也是古代女子不可缺少之物。
团扇,丝线入面,七分氤氲了风光,余下三分化成情愫,摇曳生姿,吐露衷肠。一把小小的团扇,以木竹为柄,装绫罗绸缎,植刺绣缂丝,现远山青海,露闲鹤游云。
随着科技进步,扇子的用途越来越少,好多扇子的制作工艺也面临失传,而扇子在华夏文明中有着很大的意义。文人入笔,题诗作画。官人执扇,指点江山。佳人遮面,千娇百媚。
不管哪一种用法,都演绎这各种风情姿态,无论是宣扬华夏,还是还原古代江湖情景,团扇都是必不可少。
好在乌镇位于浙苏两省交界之地,团扇的制作工艺流传广泛,听说香江电影摄制组要用到团扇,不少手艺人自荐上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