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登基之前就事先将此事通报了朝鲜。希望朝鲜参与劝进。当时的朝鲜国当然是闻讯大哗,他们与当时的后金可是积怨已久,积累了将近十年的憎恶、羞辱情绪一并迸发。当时的朝鲜臣僚纷纷痛切陈词,什么“使彼虏得知我国之所秉守,不可以干纪乱常之事有所犯焉。则虽以国毙,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气氛下,仁祖拒不接见后金使团,不接受其来书。后金使团愤然离开汉城,沿途百姓“观者塞路,顽童或掷瓦砾以辱之”。该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正式举行称帝大典,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拒不下拜。
可想而知当时皇太极是何等的气愤,他认为这完全就是朝鲜国王有意构怨,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皇太极以朝鲜违背盟约为由,准备入侵朝鲜。于是他派济尔哈朗守渖阳,阿济格、阿巴泰守辽河入海口以遏明军,皇太极亲自率领清军十二万入侵朝鲜。皇太极令多尔衮、豪格分统左翼满洲、蒙古兵,从宽甸入长山口;户部承政马福塔等率兵三百人突袭朝鲜王都汉阳城,多铎、岳托等人率数千兵马接应。皇太极与代善率其他各路军马进攻朝鲜。
可以说那时候的满洲铁骑的确是十分强大的,新成立大清国的大将马福塔、多铎等部迅速袭败了朝鲜汉阳守军,朝鲜仁祖不得不迁王族于江华岛避难,自己则退守南汉山城。随后清军主力渡镇江,占领郭山城,定州、安州不战而降。清军乘临津江结冰之际渡江攻占汉阳,会合各部包围南汉山城。
朝鲜各处守军见国王被围,纷纷前来支援,但先后被清军击败。到了崇德二年正月,清兵又先后击败了全罗道、忠清道等地的援军。朝鲜仁祖向清军求和。皇太极恐朝鲜再次反清,遣多尔衮袭破江华岛,俘虏朝鲜王妃、王子、宗室、群臣家属等众。皇太极遣使,要求朝鲜仁祖出城投降。仁祖将亲明反清的主要人物弘文馆校理尹集、修撰吴达济及台谏官洪翼汉缚献清军,随后出城,脱去王服,改穿青衣,在三田渡拜见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
之后两国便正式签订了协议,朝鲜自那时起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接受清朝的册封,朝鲜朝鲜仁祖向皇太极行大礼并断绝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朝鲜仁祖以其长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质。世子李溰长居沈阳,另外一质子则由凤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轮流担任。朝鲜要向清朝朝贡,每年黄金五百两、白银五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貂皮百张、鹿皮百张、茶千包、水獭皮四百张、青黍皮三百张、胡椒十石、五爪龙席四领、花席四十领、白苎布二百疋、绵绸二千疋、细麻布四百疋、细布万疋、布四千疋、米万包等等。
另外那时候皇太极还要求攻打明朝所属的岛屿皮岛时。朝鲜必须出兵、出战船至少五十艘协助,清朝还禁止了朝鲜大量修建城堡等防御工事。在一系列仪式之后,朝鲜服属了清朝统治,并在三田渡地区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然后皇太极才撤军归国。
在满洲贵族的军队入侵朝鲜的过程中,朝鲜其实对明朝一直怀着等待拯救的信念。甚至打算国家灭亡也不对满洲人投降。丙子虏乱中,国王的态度是“唯望父母邦之来救矣”。“壬辰之役,微天朝则不能复国,至今君臣上下,相保而不为鱼者。其谁之力也?今虽不幸而大祸迫至,犹当有陨而无二也。不然,将何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乎?”。宁愿灭亡也不愿背离华夏,重要的理由还有无法面对“天下后世”。这一切的动机背后是巨大的伦理决择与价值判断。朝鲜“宁获过于大国指满清),不忍负皇明”。而在战败被迫投降之后,即使是“身在满营心在汉”,朝鲜国王仍在自身心理的道德自律感上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感。“正月朔乙丑,上于宫庭设位西向中原哭拜。为皇明也。”。而在其子孝宗国王的记载中,这位仁祖大王每当“语及皇明,至于呜咽不能言”。由于此种内在的道德压力与深切自责。朝鲜国甚至在发生了虚造的传言。据说“日本)关白执政辈,以朝鲜与鞑靼合,莫不骇愤,将欲兴师而来”。惊恐之中,正是集体意识中对道德要求的执着与自责意识。
清朝通过这一次战争,就将五十万朝鲜人作为俘虏押回了国充作奴隶。并掠走朝鲜大量物资,虽然后来朝鲜政府向清朝支付赎金赎回了一些人。但那之时极少一部分。这可是相当不小的数字了,当时清廷每一次入关劫掠人口钱粮。也从来没有过掳掠四五十万汉族人口的,十万二十万倒是差不多,朝鲜一下子被俘虏了那么多,可是对关内还要狠了。
虽然朝鲜屈服于清廷的统治,但朝鲜人对清廷还是非常反感,一直暗中称呼清朝为“胡虏”。这种敌对的称呼和态度,在朝鲜的书籍记载中比比皆是。朝鲜方面仅仅在外交上使用清廷年号,在国内则不使用,称为“某某王某某年”,例如“仁祖大王十二年”等等。不少士人尊崇明朝,使用“后崇祯”年号,致使“崇祯”这个年号被朝鲜士人沿用数百年。而在朝鲜孝宗在位期间,朝鲜甚至密谋起兵,联合日本江户幕府、南明反对满清,不过此时康熙与索额图等不知道的是,朝鲜正准备派遣使臣秘密前往福建、湖南,准备联合吴三桂、耿精忠一起攻击清廷。
朝鲜本就具有高度发达的儒家文明、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沦为落后的山林狩猎民族建立起来清朝的藩属国,直到此时朝鲜都是令君臣黎民痛心疾首的事情,丙子虏乱对朝鲜社会、文化的冲击非常大,国王和两班的权威一落千丈。清廷这些年一直没有停止征索,这也加重了朝鲜的负担。经济掠夺、政治欺压、文化差异,使得半个世纪过去了,朝鲜思明反清的情绪一直都还是社会思潮的主流。
在华夷秩序的天道伦理之应然性中,“华夏”即意味着对高尚的文化与族群正义性,对中华的彻骨认同即是对文化与族群尊严的彻骨认同。因此,朝鲜也向来乐于自已“小中华”的美称。“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山川险隘,人民多贫。只以稍遵礼俗,自古中国亦许之小中华”。虽然在后世的时候,南朝鲜的国民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但是这个时候不得不说还是很好的。
康熙没有犹豫,一下子就同意了索额图的建议,这也是是源自于先前顺治朝时期的两次要求朝鲜出兵。那时候顺治两次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清军在东北作战,扫荡入侵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那么这次在要求朝鲜出兵,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至于说朝鲜会反驳他的圣旨,他可不认为朝鲜敢这么做。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提供无弹窗全文字在线,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高速首发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最新章节,本章节是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第四百七十六章()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安徽芜湖,宁南靖寇大将军勒尔锦受岳乐差遣,率领五万五千大军赶赴江南收复金陵。,原定计划是先抵达金陵对面的滁州,但是考虑到大军抵达滁州后有马尾海军在江面巡逻确实没有办法过江,因此再次转道提前在芜湖段就过了江,而后就准备直扑金陵城。
勒尔锦也是爱新觉罗氏,正宗的皇亲贵胄,满洲正红旗人,清廷宗室。他是礼亲王代善的曾孙,颖亲王萨哈璘的孙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第四子。
虽然现在也才刚刚三十一岁,但是确实个带兵的良将,确切的说应该算是个帅才。过去的将近两年时间里,他领军在荆州一段,与吴三桂的兵马大战了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最开始的时候,吴三桂的兵马攻陷了湖南沅州、常德,分兵抵达巴东,直逼襄阳,他就派遣了不下,副都统鄂内率兵防守。去年三月,吴军大将刘之复率舟师侵犯彝陵,夹江立五营,勒尔锦又派遣护军统领额司泰等水陆并击,大败吴军。只隔了一个月到了四月,吴军大将陶继智再次从宜都来犯,勒尔锦再次将其击败。去年七月,他又相继打败了吴军的几支军队。就在三个月前,吴军一支万余兵马兵犯均州,勒尔锦亲自部署,命令所部都统伊里布将其击溃。两个月前,吴军大将杨来嘉来犯。列阵于山巅,自山沟下断勒尔锦清军进军道路,勒尔锦亲自率军冲杀。一战就斩首三千馀级。
芜湖距离金陵也不过就是两百余里,大军行军速度加快的话也就是三天时间便能赶到。马尾军海军全都驻扎在了原先的江宁水师兵营,城内全都是后跟上来的马尾军陆军战士,总人数不过就一万人。此刻可还是有六千余马尾海军以及一万的陆军战士都在长江北岸,拿下来了扬州府、淮安府等地盘,那也算需要人手不是。
在探知清军大军前来,耿精忠与助威将领便商议出了一道方案。马尾军不据城而守,而是要主动出击。准备凭借马尾军的强大战力,在野战中击败清军。因此。留下了三千人继续守城,其他七千战士并新成立的五千金陵城新军组成了一万两千人大军,迎向芜湖方向的清军。这三千新军人马还是使用的冷兵器作战,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原先的金陵城守军。
七千金陵城守军被消灭的其实也就不到两千人。剩下的全都投降了。去芜存菁。从五千多人里挑出了一千三百多军士,加上从苏州方向过来的也是由俘虏改编成的新军三千多人组成了一支五千人的大军。马尾军几次大战俘虏的清军人数超过了三万,从这三万人当中总共也就才挑出不到八千人的军士组成新军,这不到的一个月的整编过后,战力有多强悍说不上,但是的确是要比原先的清军要好得多。毕竟这些都是矮个子里面挑将军挑出来的好手,一番整合加上马尾军的军纪约束,将近一个月下来。勉强可以拉出来应付场面了。
马尾军陆军老兵自然不用什么战前动员,军令只是简单的下达了开拔、准备作战!七千战士的队伍。慢慢的行军,队列一点也不见散乱。而新军五千人就不行了,虽然努力的学习了半个月,但是这队列还是喜欢老套路,步伐根本不整齐,步伐一乱,那就毫无气势可言了。
这一次领军出发的是耿精忠本人,虽然麾下众将都极力发对,但是他还是决定亲自领兵,一来可以鼓舞士气,而来也是想要锻炼自己,这场面自己必须多经历一下,自古以来,成就霸业的一代雄主,就没有一个怕上战场的。马尾军老军当然不需要操心,但是吗,耿精忠这次带了五千新军出来,也有磨砺他们的意思。其实对于耿精忠来讲,战略可有可无,而战术和士兵的素质,才是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这与清廷的战斗,耿精忠虽然不直接冲锋陷阵,但还是必须要在现场观看的。两军昨日太阳落山便很有默契的相隔十里扎下营盘,清军人数众多,将近六万人的大军一部分进入了当涂县城,而还有一半多就围绕着县城城墙安营扎寨。马尾军则就在十里外的江边扎下营盘,而他们的右侧就是长江,江面上还有八十几艘马尾战舰。不过海军战士是没有登陆随着陆军战士一起作战的,他们还有一个任务,再继续向着长江上游航行,估计就应该能遇到清廷的鄱阳湖水师所部,马尾海军的任务就是,直扑清军鄱阳湖水师,然后将其消灭,这样一来,这长江中下游就真正属于马尾还具难道天下了。
两军列阵开始交战那也算很快的事情,两军从可以看到人影,也就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各自的方阵已然整理完毕。马尾军这边,排行前列的四个方阵四千人刚刚排好队列就听见前方传来了阵阵苍凉的号角声,很明显,是清军军队要开始进攻了。站在斗车上的耿精忠立即就发现了前方清军兵马的举动。他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这清军到底是知道马尾军此前能消灭大批江南清军的厉害了,现在已经变得谨慎了不少。
只见前方出现了一辆辆四四方方的特大号的车辆,这种车辆人们通常称呼它为盾车。只见那盾车缓缓向前而来,耿精忠数了数。约有八十余辆,每架盾车上都插着几面他看不懂的旗帜,而且也看不清盾车内部与后面到底有多少人。耿精忠还发现,在盾车后的不远处,还跟着一名又一名的清军士卒,再后面,还有数百名辅兵举着厚厚的盾木质盾牌,这种盾牌很大,足以容纳两到三人藏在后面。
耿精忠粗略算了一下,估计这一次清军军至少出动了三千多个战兵,辅兵也有两千多人,虽然他看不清盾车后清军军的动静,但是他在看史书时也看到过,历史上清军或是清军作战,向来是以盾车为前列,用来消耗城墙上或是阵前的明军火力,用盾车来抵挡弓箭枪弹。随后跟着战兵,这些战兵手执盾牌大刀长枪等兵器,穿着两层重甲。这两层重甲一般里面是锁子甲,外面则是内镶铁片的棉甲,这样一来防护力是相当惊人的,可以挡住一般箭镞的攻击。
有些清军的将领甚至还穿着三层重甲,最里层为锁子甲,其次是铁甲,最外层是镶铁棉甲。有了这三层重甲,还可以有效地防护在一定距离的弓箭与火器打击。
“操,这些鞑子还真的披着乌龟壳过来了。”看到这样的情形,耿精忠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他也不知道那些米尼步枪能否对那些包裹了数层铁甲的清军兵造成伤害。
那些盾车越推越近,已经到了两百多步的距离,这时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那些盾车的模样了。这些盾车前面是高大厚实的木板,上面铺着厚厚的皮革棉被,可以有效地抵挡枪炮弓箭,下面有四个转轮,可以灵活的转动。里面则是可以藏人,只要将盾车推到阵前,车中的士卒就可以立刻跳出来和敌军进行厮杀。这种盾车也是清军最得意的攻城和攻坚利器,在历次的作战中,清军以前就是凭借着这种盾车攻城掠地无往不利的。
看到盾车靠近,耿精忠立刻大声下令道:“大炮出列,打掉那些狗日的盾车!”。。u
第四百七十七章 盾车、对射()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很快,马尾军炮营士兵推着二十门将军炮穿过两个方阵的中间来到了阵前。≤≤,将军炮在马尾军炮兵师里面是属于一种轻型的火炮,实际上也就是改进之后的佛郎机火炮,全重只有六百二十斤可以发射,但是威力确实要比原先那千斤佛郎机还要强上不少。这将军炮可以发射开花弹也能发射实心弹,葡萄弹也没有问题,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步战的利器。
虽然这将军炮重量下降了三四成,但是这将军炮的质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众多工匠精心铸造,加上产品铸造成功之后的质检也是十分的严格,这才打造出了这样的利器。每门炮都配置了五个子铳,轮流发射装弹,构成循环没有脱节,发射速度相当的快,每分钟四发,二十门炮一起就是八十发炮弹,威力绝伦。
看到将军炮一起装好了弹药,早就迫不及待的自苏州方向过来的炮营指挥官张文亮立刻就抽出了指挥刀朝前一指,大声喝道:“开炮!”
“嗵嗵嗵。。。。。。。。。。”
“嗵嗵嗵。。。。。。。。。。”
“嗵嗵嗵。。。。。。。。。。”
二十门将军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