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这边的地理位置比之猴屿港要好;耿精忠还准备将月港扩展;到不远处的厦门岛增设港口;归属与月港管理。重点发展这边;将这边建设成真正的苏杭。甚至超越苏杭。众所周知;苏杭地区的纺织业;在全国乃是最强的。那边几乎大街小巷;甚至是偏僻的乡村;都在生产棉布;绢帛;绫罗绸缎;纱等纺织品。尤其是闻名全国的松江府;种地种田的人很少;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纺织业。从万历后期开始。就有〃卖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的说法。可见;江南地区的布纱产量之大。

    事实上。从那时候起;江南几府出产的棉布绢帛;绫罗绸缎;不但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还满足了海上贸易的需要。江南那边有自己的出海口;大量的纺织品。可以在港口直接商船;然后贩卖到海外去。不过。以前根本就没有什么民用港口;全部都是军用码头。也就是俗称的水寨。这些水寨;战斗功能没有;贸易的功能倒是很强。后来;涉及到各方利益的牵扯;朝廷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闻不问了。这些卫所的码头;就成了真正的民用码头了。但是到了清朝开始;朝廷强势禁海;以往的势力被一网打尽之后;江南的水寨港口也就废了。不得已;江南的很多商家跑到了福建来。

    耿精忠来到月港;好好的休息游玩了好几天;终于将心神放松下来。一根弦绷的太紧;时间久了;实在是容易出事。这不;放松一下之后;感觉好多了。放松下来之后;自己的脑袋也变得灵活了许多;以往发现不了的问题;现在却可以很快的想到。在月港游玩的这几天;耿精忠四处走;四处看;再次真切的领略了一会月港的繁荣;这里比之猴屿港;的确是有种历史的味道在里面。这里的商业氛围给他的感觉是;比之猴屿港要更加的强烈。

    这边的纺织业也兴起了不断时间了;以前规模不大;但是这边的开发区一起来之后;整体规模是呲呲的往上涨;此刻的规模已经比得上江南地区了。看到如此众多的纺织工厂;耿精忠便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工厂都是各自为战;甚至为了争抢生意;还会形成恶意竞争。于是他便想到要将整个福建的纺织业;都全部管辖起来。

    若是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个级别比较高的机构;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协调。耿精忠一下子便想到了江南的苏州制造局;那就是专门管辖苏州和松江两府的纺织业的。耿精忠想着;的确是应该成立一个月港织造局;直接隶属靖南王府的管辖;不负责官方的织造;只是负责民间的自由商贸;只不过是给纺织业加上一个框框。

    前明朝廷;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苏州设置了苏州制造;专门为宫廷采取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苏州制造的正职;一般都是大都督遥领;实际掌权的;则是宫里派出来采办的太监。从性质上来说;这个苏州制造;纯粹是为皇帝的私人利益服务的;是皇帝的小金库。显然;明朝的高层文官;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轻易得逞的。因此;他们屡屡联合起来;抵制苏州制造的各种行为。由于文官势力的强大;皇帝也经常不得不让步。既然苏州制造不能公开;背后的操作;也就一塌糊涂了。

    这事情说干就干;耿精忠在这边将想到的东西全部都记录下来;然后便在想哪里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帮他做这件事情。那个起点镇的耿三;性情沉稳;让他来做这件事情想必是很合适。毕竟。耿三在起点镇处理十来万人的事务也忙的很好;做这件事情应该没有问题。于是;一纸调令;就将耿三从起点镇调到了月港织造局管事的位置上。这月港织造局就设置在月港;靠着月港开发区也近。管理起来也方便。

    〃王爷;这是属下整理出来的一些数据。〃在月港织造局的总管事办公室内;耿精忠专心的听着耿三汇报。耿三在一被调到这边;极快的便进入了角色。耿大已经去负责邮局的建设;受到了重用;他们还剩下两兄弟都在期盼着耿精忠的召唤。不过。现在是耿三先到。耿二也没有怨言;毕竟现在偌大的起点镇可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王爷;到目前为止;猴屿港开发区与月港开发区两处总共有手工工场六百一十二所。雇工人数最多的;有六百多人。雇工人数最少的。也有二十人。要是不够二十人的;那就不计算在内了。那些;不能。';!'称为手工场;只能说是家庭小作坊。其他各府各县的纺织工厂还没有统计上来;但是我已经派人下去;想必再过半个月可以得到准确数字。就这两处港口开发区;每日就至少出产一万八千匹以上的棉布;还有其他的绢帛绸缎之类的。每天。运载棉布和其他织品的船只;从月港的各个码头;出海北上南下。现在海贸越来越繁荣。尤其是倭国的市场被打开;所产出的织品已经供不应求。手工场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根据预估;到今年年底;就这两处开发区应该会超过八百家。〃

    〃数量还是太少了!〃耿精忠开口说道:〃还远远不够。〃

    〃王爷?〃耿三有点疑惑的说道。这么大的布纱产量;已经很是让人惊讶了。难道还不够吗?

    虽然他在起点镇已经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但是在看到仅仅就是两处小地方就有这么多的工坊。日产量有那么大的时候;自己也是被活生生的吓了一跳的。工坊的工人。都已经完全脱离了土地;就在工坊里闭门纺纱;他们的工钱;却要比种地所得要多得多。

    〃耿三!你的眼光;还是要放得长远一点;〃耿精忠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的商船队;将来是要遍布全世界的。这么点规模怎么能够!〃

    耿三彻底的明白了;他又是惊愕又是兴奋的说道:〃王爷的意思;是要将我们的布帛丝绸;都卖到全世界去?〃

    〃当然!将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应该买到我们的商品!如果他们有需要;我们却不能提供足够的商品;那就是你的失职了!〃

    〃现在;咱们就是要鼓励商人开办工坊;越多越好;咱们控制了倭国市场;就是将现在的产量增加几倍也没有问题。人多不是坏事!人多力量大嘛!没有人;哪里有棉布绢帛绸缎的出产?关键是;这些人要管理好。准确的来说;是我们自己要制定好相关的规定;防患于未然。只要我们自己做好了;就不需要担心。〃

    耿精忠为了让耿三更好的完成任务;于是抽时间给他从手工场的雇工开始慢慢的讲起;一直到后世的《劳动法》;将后世的工业社会的各种规则;简单直白的描绘了一遍。按照目前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以后这两处必然是全国最先进的工业区。或许;它还有可能是最早爆发工业革命的地区。

    耿精忠超前三百多年的学识;那当然不是蒙人的。无论是哪方面的学识;耿精忠都可以信手沾来。时不时的;张准还可以举几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加深耿三的认识。耿三在旁边仔细的听着;只有赞叹的份。王爷这些学识;真是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他都从来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知识。

    耿精忠在讲解的时候;觉得他们从现在开始发展;少走了三百五十年的弯路;那么在他的指点下;将来再拿下江南地区;只要有一个五年计划;就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纺织业中心。现在;英国的纺织业;好像才刚刚起步吧。

    耿精忠想着;必须抓住这个优势。将来抢在英国人;又或者是其他人的前面;掀起工业革命的狂潮。只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只要外界对商品的渴求;非常的旺盛;工业革命;自然而然就爆发了。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自己绝对能够品尝到工业革命;甚至是电气化革命带来的成果;那就是太好了。说实在的;有时候;耿精忠觉得;没有电的日子;真是不习惯啊;虽然现在已经慢慢的习惯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兴农()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吴三桂;尚之信两人也是藩王;但是人家却只是坐镇老巢昆明;广州总揽全局;运筹帷幄。耿精忠刚刚继任藩王;就开始到处乱跑;这样的事情要死叫吴三桂等人知道;估计会笑话起耿精忠。眼看着平潭岛新船厂的战舰也就要下水了;进攻吕宋岛就在眼前。这个时候;他应该是留在马尾主持大局才是;但是耿精忠却并不是怎样担心。

    吕宋岛;李光地早已经拟好了作战计划;主要方式就是突袭;也可以说是偷袭。已经定好的时间是七月初一;在这一天马尾海军舰队将会抵达马尼拉外海;摆出进攻的架势。同时藏于海家庄园内的一千陆战军战士;协同海家等几个参与进攻的世家卫队;共计五千人;会乘着城内混乱的时候;拿下马尼拉城。里外夹攻;西班牙人必乱!

    虽然海家等几家的卫队的战力可能不强;比不上西班牙士兵;但是陆战军一千战士却全是精英;并且全副武装;其中还暗中隐藏了五门大炮;用于攻城。有陆战军精锐作为攻击矛头;拿下不足三千的西班牙士兵;问题不大。到时候;在西班牙人看到大批战舰来到马尼拉港口外的时候;不知道西班牙人还能不能提起死战的斗志。

    来到月港的这十天;耿精忠算是清闲了。走走看看;将心情彻底放松。他将耿三调到月港;来负责筹建月港织造局。专门负责民间的自由商贸。对织造业进行规范的管理。这方面耿三也没有多少经验。但还是按照耿精忠的意思对福建织造进行统计。几天时间;也只是统计了月港与猴屿港两处地方。这两处地方都是在靖南王府直接管辖下的;统计起来倒也简单;但是其他各府各县;数量庞大;规模零散可就不是三两天能够完成的了。

    耿精忠给耿三进行了一场改造教育;将自己后世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建议等等一股脑的全部传授给了耿三。耿三也还算机灵。听懂了个大概;但是还是有不少超前的理念没能理解。这些理念对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基本上是有些惊世骇俗;耿三只是捡自己觉得有用的记;待到以后慢慢理解。耿精忠给他上完课之后;耿三便麻溜的开始再次干活去了。

    耿精忠百无聊奈;在月港这边的确是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来管理;这边自有完整行政机构。无所事事;耿精忠便打算再次打道回府;反正再过一个月。行动就要开始了;他回去坐镇的话。多少也能给战士们增添一点信心。

    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每次出征;都要先为三军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否则一旦缺粮;则必定军心不稳;到时候别说是进攻了;能不溃散就算是好的了;不过;这个事情李光地也早有考虑。继去年十月的一场风灾过后;福建的粮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想要短时间筹措到大量的粮食;的确是有些困难。鲲鹏商队这几个月共跑了三趟吕宋岛;将吕宋市面上的稻米都买了个空。

    之所以说是将市面上的稻米买了个空;是因为西班牙人也需要粮食;他们控制粮食市场;不再卖给鲲鹏商队粮食。不是说西班牙人发现了他们要攻打吕宋岛;而是西班牙人不希望鲲鹏商队到这里搅乱他们的粮食市场。西班牙人也需要很多的粮食供养各个据点的士兵以及他们的侨民。吕宋岛盛产稻米;是他们的一处重要供给地;因此;在发现市面上稻米减少了之后;便开始管制起来。

    这趟回程;耿精忠舍弃了海船;而是像去年年底那样;乘坐着马车;慢慢悠悠的往福州走去。从月港到福州;几乎可以说是一条直线;沿着大路一直往北走就是了;走到尽头;也就到了福州。这一路;全是靠近大海的沿海府县;这边的地势偏低;平地也多;道路是最先修好的。四轮马车在宽敞的马路上奔跑;颠簸的感觉并不强烈。耿精忠不是坐在马车里读书看报;就是躺下来睡大觉。只有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才会在就近城镇找个客栈休息。

    还真别说;他们出发的第三天;已经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到了傍晚;进入了县县城;差点就没有找到地方住宿。这里原本也就不到二十家客栈;但是这一年多往来的客商逐渐增多;虽然客栈的数量又增加了十家;但是还是常常爆满。听起来好像很夸张;但是要想一想这个时代的客栈;一个是大车店;就是专门接待过往商人伙计的。活计当然不可能住上房;只有掌柜的或者是负责人才可以。就这样;架不住人多;各个客栈都住满了。

    耿精忠等没法子;只得一家一家的询问。总不能亮出他王爷的身份强行将其他客人赶走吧。虽然只要他亮出身份;必定有人会主动让出房间;但是耿精忠并不想那样做。一行人在路上四处寻找;客栈没有确定;耿精忠倒是看到了一处特殊的所在。这是长街拐角处的一栋房屋;看起来房屋不小;前面的门脸就比其他店铺要大上一半还多。只是这处店铺整个门脸全部都被涂成了绿色;门牌上还写着四个大字:〃福建邮局〃

    一看到邮局两个字;耿精忠乐了。看来耿大做事效率还是挺高的嘛;这才两个月多一点;这在南边几府邮局的业务就已经全部铺设开来了;十分不错。虽然他在。';!'月港也有见到;但是只是以为这件事情耿大还在尝试中;等到他接到耿大的禀报之后;再来谈论这件事情。可是现在;眼前有了这处邮局;自己也就不用在到处去找客栈了。反正自己随行的人也不多;就在这客栈将就一晚就行了。

    有了这个发现。引起了耿精忠的兴趣。他也就更不着急的往前赶了。而是停下来在这泉州几个县内转悠一下。泉州城是李光地的老家。自己还从来没有来过。从出来;走上半天不到;便能进入泉州城;两地相距很近。这一次的行程;可以说他是毫无目的;只是为了游山玩水。那么既然是游玩;那么就该好好的观赏一下四处的美景。还真别说;这到了外面还真就发现了不少令自己以外的东西。

    福州城外。乃是属于福州平原的一部分;而泉州也是属于泉州平原的一部分。不过;这处平原只能被称之为小平原;面积在福建四个平原中最小。福州平原;有着闽江穿过;那里基本上全部都是水田;极少看见旱地。但是在这里不一样;水源没有闽江那么丰富;旱地水田各占一半。在福州附近很难看到的一些旱地作物;在这里却是都见到了。

    福建这边的水田。与广东一样;一般都是种植双季稻。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开始慢慢的发展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福建与广东地区的双季稻;种植的形式很是多样;有连作;间作;混作等多种;其中以连作为多。由于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生长期长;早在汉代时期;福建地区就已经种植了双季稻;但长期没有推广;直到最近这几年年才慢慢成为一种普遍推行的耕作制度。但是就这样;福建还是有很多地方没有实行这样的双季稻制度。

    现在是六月初;田里的稻子已经长得老高;待到七月中旬的时候;便可以收割。这是今年的第一季稻;从四月下旬插的秧。当这一季稻米收割完毕;在八月初的时候就得再插上第二季稻的秧。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相对扩大了耕种面积。这一年二熟制地区的土地利用率;用数字来表达就是;整整提高了百分之一百;这对缓和耕地不足具有重要意义。耿精忠一边在道路上缓慢的行走;一边就思考了这么多;看来;回去以后;还是要行文通知地方;大力推行这样的有秀方法。

    再往前走;耿精忠看到了一片旱地。看着眼前这一片旱地中种植的作物;耿精忠愣了好一会。这玩意不是向日葵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这几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玩意。记得很久之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自己还曾经念叨过这东西。闲暇的时候;抓上一把香瓜子嗑一磕;那感觉也是相当不错的。只是自己一直事忙;也没有关注过这些琐事。在他看来;这玩意也就是消遣吃着玩得;倒也没有派人专门去找。其实;在五六十年前这向日葵就传入中国了;只是种植的人太少;零星的一些;也只是人们当作自家孩子的零食种着吃的;市面上极少有卖。

    也就是这两年福建大开商贸;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