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岭秘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嵴鞅┝玻偌由纤帧⒑翟帧⒒仍帧⑽烈叩龋偶液笕巳兆釉椒⒓枘选V鸾シ直览胛觯髀涓鞯兀旨伊砉V鸾ゾ捅涑闪讼衷诘奶一ù濉5还芎笕嗽谀睦锷涞兀龉俜⒉疲偶掖笤憾际撬堑母侨找骨9液突匾涞牡胤健

    张远山和张远贵兄弟俩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带领族人开始忙碌。腊月二十三依照汉族风俗进行打扫除,对张家大院、张家祠堂、戏楼等打扫擦洗干净,又把自己的桃花山庄擦洗一新。从大清早,男男女女一百多人参加打扫除,直忙到天黑,工作才基本结束。张珩老太爷和族里的几位老人看着焕然一新、干净卫生的张家老屋和院落,高兴得不停的笑。张珩族长说:“张家的老屋不能让灰尘遮掩了,要让它在我的手里完好无损,把它好好的传给后人。”几位张氏老人附和赞同。

    腊月二十三晚上要给灶爷烧香、拜祭、供奉、做火烧馍吃。张家的女眷早已忙了一天,杀鸡、炖菜、炸麻花、炸果子、做火烧馍、洗菜、洗水果等。天刚黑,张家大院里的大堂屋里就早早掌起了九盏油灯。这个大堂屋由五间半木、半砖、半土的房屋组成。屋顶是飞檐翘壁、雕刻精美的脊檐。屋外几面墙都由青砖包面,屋里墙却是黄土的。用木板做的顶棚早已被烟熏黑。屋外都有廊道,有六根水桶粗的原木柱子。房屋地基外围全部是用手工打造的石条浆砌。中间这间屋安装了两扇古色古香的梨花木做的大门,整块梨木做的门坎很高。门口有两个不大不小的石狮子。其余的房屋都安装有梨花木雕刻的漂亮窗户。房屋外观很是气派、精致。屋内有一张长一丈多的楠木八仙供桌,上面放有香炉,挂有木板画财神像。桌子两边各摆放了四把楠木古椅。据张家的祖先说,张家大院建于唐朝。

    这五间屋组成的大堂屋,是张氏迎客、开会、聚餐、议事、红白喜事等重大活动的举行地,也是张氏大家族的象征。因为方圆百里再没有人家有这么气派的大堂屋。

    等把一切果品、供品摆放好,张家男男女女依辈分排好队,自然是张珩族长站在最前面。几百人的队伍一直排到屋外,包括张家的下人。张珩族长庄严地一边喊话,一边上香、点蜡烛、一一呈递供品。其余人,在族长的喊话中三磕头。接下来念祝福经,到每间灶房上香、呈供品、烧纸钱、磕头。等一切固定的拜祭灶爷的仪式结束,张氏族人中辈分高的围坐在堂屋正中早已摆好的餐桌上,辈分较高的坐东面的餐桌旁,其余的坐西面的餐桌旁。十张八仙餐桌坐满后,还有一大批人没地方坐。每当这时,这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百岁张珩族长总是说:“一天不如一天,以前张家的日子很好,现在连自家人都没地方坐,我这族长没用。”围坐在餐桌旁的人就可以享受满桌的酒菜,没地方坐的每人拿个大土老碗,排队到厨房去打饭,往往是半碗米饭,半碗炖菜。那些儿童们,可以到每张桌子旁自己的长辈那里去蹭饭,长辈们也乐意给他们不停地夹菜,给他们吃好吃的。

    今年,张氏大家族的日子尤其艰难。但灶爷饭再穷也要吃,因为这是张氏几百年的传统,不能丢。饭菜虽然简单,没有猪肉,没有足够的野味。但自酿的包谷酒是必须要有的。孩子们感觉不到,他们依然觉得这顿饭吃得丰盛,吃得热闹。桃花店地区的非张姓人家每年到这个时候起就开始羡慕张姓人家。

    腊月二十四,杀张氏家族唯一为过年而喂养的一头猪。这头猪要招待分布在外地的张氏族人和亲戚,要用来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祭祀祖先、过节。以前,年境好时,张氏家族年底要杀几十头猪,一部分过节吃,一部分做成腊肉来年用。猪肉切割好后,按习俗照例要当天煮一块新鲜肉,赏鲜。所以,孩子们最盼望腊月二十四这天了,可以吃新鲜肉。但猪头和猪尾巴不许吃,要放到大年三十晚上享用。张家大院于是又是开宴席,吃肉。还是辈分低的人端着碗在屋檐下津津有味的吃。但他们没有一丝的不愉快,因为辈分高的都是他们的长辈,自己也有做长辈的那一天啊。一些年级很轻,但辈分很高的人,这时格外得意,因为他们受到了比他们大许多岁的晚辈的敬重。

    腊月二十五,套牛磨豆腐。女人和孩子们套上牛,在几个大石碾子上磨豆浆。女人上豆子,接豆浆。孩子拉着被蒙住眼睛的耕牛转圈圈,拉石碾。手工点菜豆腐是秦岭山中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主菜。红烧豆腐、炕豆腐、油炸豆腐、烘豆腐干、凉拌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炖豆腐、麻辣豆腐、做臭豆腐等都是春节餐桌上的美味。

    好不容易忙到大年三十。这天张远山和张远贵放下手头的活,专司迎客收礼。张月明和一些晚辈则给每个门上贴春联。张家大院各种类型的门近百个,贴春联也不是个简单的活。

    为什么要收礼呢?秦岭山里的人有规矩,平时走亲访友可以空着手,但过春节再穷也要拿礼互相拜年,彼此祝福来年兴旺发达。张氏家族还有更大的原因。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张氏老屋过年团圆,人最多时达千人,这么多人的吃喝谁家也负担不起。所以张氏历代立下规矩,凡是从外地回来过节聚会的张氏族人和亲戚必须自带粮食。这样经过几十代人的沿乘就成了习惯。不需再要求,族人和亲戚们回来过节都多少不同的带粮食、蔬菜、水果、肉品。时间长了,还形成了攀比。谁回来拿的东西和礼多,说明谁在外面就混得最好,人们都羡慕和热情的对待他。拿礼少的,自认别人不说自己也觉得混得不行,只能往人后面躲。

    虽然腊月三十这天,大雪纷飞,但散布在各地的张氏族人陆续回到桃花村。首先回来的是张珩族长的几位兄弟和堂兄弟。他们有几人做生意家业很大,有几位做过小官。带回来的东西也各不相同。张珩族长的同父异母的五弟张理在汉中府开有旅馆、酒楼、布匹庄,带回来整整一马车的东西。八麻袋大米,三麻袋小麦,几大箱蔬菜,上百斤猪肉、鱼肉、鸡肉,还给族长做了四身衣服,买了一个皮帽子。其他人拿回来的东西也不少。

    天黑了,能赶回来的张氏族人近百人。每到一位,张远山就忙着给安排吃饭、住宿,张远贵就忙着清点礼物,登记造册。张家大院和桃花山庄早就整理出了几十间客房,被褥也是许多年前都准备好的。

    掌灯时分,张珩族长走在前面,张氏从外面赶回来的族人紧随其后,在桃花村常驻的张氏族人走在队伍最后面。人们有手拿香蜡纸钱的,有手拿祭品的,有手拿烧纸的,有手拿鞭炮的,还有手拿白酒的等等。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张氏祖坟墓地走去。大家赶到祖坟墓地,开始用手清理祖坟上的落叶和杂草,把每座祖坟的坟前清理干净。人多,七手八脚很快清理好。接着开始分纸钱,分香蜡。大家一字排开,站成几排,依旧是张珩族长站在最前面。上香,点蜡,摆放祭品,斟酒,烧纸钱,三磕头,祷告,祝福,许愿,乞求保佑,烧纸,放鞭炮,覆土等程序一一有序进行。程序完后,来时走在前面的,回时依旧走在队伍的前面,没有混乱的队形,每个人都很严肃。需要提出的是,在当年和代表该年的属相不合的男女不允许去上坟。

    回到大堂屋后,每个人都要到大铜盆去洗手,名曰金盆净手。净完手,开始到张家大祠堂去拜祖先。程序还是很严格,磕头、拜祖、上香、燃蜡、供奉等。忙活半天,已快深夜,人们都已饥肠辘辘。这时团年大戏正式开始,族人大会也在饭后进行。团年饭格外丰盛,由张氏家族最有名的厨子亲自操刀。每桌八道凉菜,八碗油炸果子,八种蒸碗,八道热菜,两盆炖菜等。主食有饺子,铁锅米饭,馒头,包子,米皮等。这顿团年饭,共开席五十桌。除张家自有的十几张桌子外,还向周围乡邻借了许多桌椅。屋内摆不下,在屋外广场点蜡烛照样吃得很香。晚辈给长辈敬酒,本地张氏族人给外地张氏族人敬酒。一大家人气氛融洽、快乐。

    饭吃完后,妇女和孩子收拾桌子、打扫卫生。张氏族中长老继续留在堂屋议事开会,其他人到偏旁聊天,或到伙房去烤火取暖。早有人给族中长老们沏茶、倒水。二十几位族中长老围坐在八仙供桌两边,开始肃静。安静几分钟后,张珩族长开始发话:“我们都是张家的老人,这几年我们张家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今年,前段时间,有蒙面盗贼夜袭我孙儿远山家,张家为此死了十三口人。前不久,在千龙垭,我们桃花店又受到不明身份队伍的袭击,我们这里伤亡一百多人,其中张家人也达三十多位。你们议一议,是谁和我们张家过不去?我们应该怎么办?”话音刚落,会场议论纷纷。虽然大家早都被告知这些事,但还是很愤怒。在南郑做过官的张二太爷首先说话:“我们张家在历朝历代都遵纪守法,只管做好自己的事,过自己的日子。也从不得罪人。在整个兴元路、汉中府,谁不说我们好。但我们人善被人欺。这个仇一定要报。”张六爷接着说:“是谁害我们张家。盗贼是不敢的。汉中府也没有势力大的盗贼。有可能是官府。”张珩族长的同父异母的五弟张理说:“官府也不可能,我们又没有得罪过官府。我在汉中跟官府的关系还很好。我的侄儿张亮还是千户呢。都没听说官府敢动我们张家的。”张九爷接过话茬说:“我们张家现在人口有一万多,还怕什么人?如果让我知道是谁暗害我们,就非报仇不可。”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十几名几岁的儿童不时在老人们中穿来穿去,嬉笑打闹。尽管他们的父母多次进屋把他们拉出房间,但好像有巨大的吸引力一样,不多时,这些儿童总千方百计地跑到老人们身边。这些德高望重的老祖宗们、老爷爷们一边严肃的讨论着正事,一边用手摸摸小孩子们的头,逗小孩子们玩耍。

    会议一直开到正月初一天明。最后形成了几个决议:第一,加紧练武,把张家的执法队壮大起来,这事由张远山负责;第二,派出三路调查人员,调查各处盗匪行踪,打探消息,这事由张八爷的孙子张晓林千户负责;第三,加强桃花店的守卫,在道路要口派驻哨卫,这事由张远贵负责;第四,通知各地张氏族人和亲戚注意安全,这事由张理长老负责;第五,联系兴元路武术高手,一旦发现敌人,马上前去追杀、报仇,这事由张九爷负责。

    会议结束后,这些张氏族中的老人刚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就被来磕头祝寿的孩子们吵醒。老人们个个笑脸相迎,孩子们给他们磕过头祝过寿后,他们多少都给些压岁钱。张氏家族大,孩子们自然不少,可怜老人们迎接不暇,大多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但还得送上一份压岁钱。

    张月明自然一大早赶到太爷张珩族长屋内给其磕头祝寿。张珩族长会开完后一直没上床睡觉,坐在椅子上打盹,不远处的炭火烧的很旺,屋子里也不多冷。可怜这位百岁老人,忙了一天,还不得入眠。张月明拿到太爷给的压岁钱后很高兴,这时他父亲张远山,叔父张远贵也来给张珩族长请安问好。张月明问太爷说:“太爷,听说我们张家是三国时期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鲁的后代,是吗?”张珩族长回答说:“你不要管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是谁的后代,你要考虑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如何生存和发展下去,延续下去。”张远山说:“爷爷说的对。孩子,在现在**的元朝官府统治下,你要考虑我们桃花店能否存在下去,我们能否活得到明年的今天。”

    正月初一,张氏家族还是大摆宴席。正月初二,张家的外姓亲戚陆续来拜年,热闹更甚。大聚会一直延续到正月初五,住在外地的张氏族人和亲戚开始陆续告辞返回。

    秦岭山里桃花店地区的张氏家族大会,今年虽没有往年的气派热闹,但在日子越发艰难的元至正十(即公元1350年)年底能依旧团聚,是个奇迹!

第九章 秦岭之乱()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贴睦尔)至正十一年(即公元1351年),春天的脚步似乎过得很快,片刻间到了清明节。这年的清明节春雨纷飞,真应了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了。张珩族长一大早就起床,忙着准备祭祖上坟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张远山和张远贵早就准备好了,但这位百岁老人严谨认真惯了,非要自己再整理一遍。

    这年,天下开始不太平,人们的日子已过不下去了,开始闹春荒。没有吃的,到处都是饥民。兴元路的饥民达几十万。没有办法,饥民们开始拖家带口,到处去乞讨。大多涌向蜀地成都、江南一带。张家在外地散落的一部分后人,也跟随乞讨大军,四处流浪。桃花店地处秦岭深山,靠山吃山,水、柴、野菜、野物等不缺,日子还勉强能支持。但不能负担过多的人口,所以一部分青壮年也离开家乡外出求生存,把活着的机会让给老人、儿童和女人。张远山和弟弟张远贵发动家人打野物、采野菜,保证在家的人好好活着。在这种情况下,回桃花店桃花村张氏老宅祭祖上坟的人并不多,比任何一年都要少。

    张珩族长看着这回来上坟的几个人,有些失望,有些不快,也有些理解。人都没啥吃,没路费,何谈回来上坟祭祖?这位百岁老人坚持要到祖坟墓地去扫坟。孙儿、重孙们都不同意,但谁能执拗过老人。冒着如丝的春雨,大家默默来到祖宗坟地,培土、拔草、压纸、上香、燃蜡、烧纸钱、磕头、祷告等程序有序进行。张珩族长声泪俱下对着祖宗的墓碑说:“祖宗啊,我对不起你们。我没有把张氏家族发扬光大。现在,你的后人,有战死的,有饿死的,还有一大批流落异乡乞讨要饭的。我没用,我没用啊。我对不起你们啊,我辜负了你们的重托”在场的近二百口张氏后人纷纷嚎哭。张远山扶起爷爷,老人已悲痛的不能行走。张远山背起爷爷,一大家人凄凄惨掺的回到大堂屋。

    张珩族长病了,自清明节淋雨上坟、悲痛过度后卧床,起不来了。张远山和张远贵请了方圆百里的名医给老人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

    元至正十一(公元1351)年农历5月中旬,张氏从外面归来的族人传来惊天的消息:“农历5月3日,红巾军起义了。听说,白莲教首领刘福通派几百名教徒作民伕,到黄河工地传教。他们在黄河工地上提前埋入一个独眼石人。5月3日,民伕挖出这具石人,只见石人上刻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语句。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和韩山童聚集3000人准备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县)颍上县的白鹿庄起义,但事情泄露,韩山童被元廷官军所杀。刘福通逃脱后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被称为红巾军。红巾军很快占领了颖、罗山(今属河南)等地,声势很浩大。

    张珩族长听到这个消息后更加忧心忡忡。农历6月8日,老人再也挺不住了,弥留之际,看着跪倒在床前的近百号张氏后人,老人泪流满面,颤抖着说:“我要走了。我走之后,你们要告诉所有的张氏族人不要参加起义,更不要参加那个白莲教领导的红巾军。我和你们的祖先从来不参加什么教派,那都是骗人的。我们张家历代都是朝廷的忠良、忠臣。不管那朝那代,谁做皇帝,我们张家都支持,都做顺民,不会闹事添乱的。”缓了口气,老人继续说:“我不放心你们这些后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