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大家-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她虽然知道这么一句话,却理解不了原因。

    杨帆笑了笑,他也是考虑过这一点的。“男戴观音女戴佛”实际上是民间的一种祈愿,一种民间的风俗。

    “男戴观音”,主要是因为过去经商的、赶考的等等都是男子,常年出门在外,并且男子往往性格较为暴躁,而汉传佛教的观音菩萨都是女身,是慈悲柔和的象征,“男戴观音”则是希望男子能够柔和。

    “女戴佛”的“佛”指的并不是佛陀释迦牟尼,而是弥勒菩萨,并且是大肚弥勒菩萨的造型像。因为古人认为女人比较小心眼,而大肚弥勒菩萨的造型像是笑脸大肚,寓意快乐有度量,因此,“女戴佛”则是希望女人能够多一些平心静气,豁达心胸。

    其实,观音和佛都是男女信徒祈求吉祥幸福、消灾免难的神;有些不信仰神的男士也喜欢笑口常开的大肚佛,因为他“笑对人生,包容大肚”,戴着佛从容应对种种局面!

    杨帆认为,那个说法,仅仅只是一个习俗,没什么根据。

    “看起来还行,那个精品店买的?”之前那家伙又开口。

    这回,大家都意识到有点不妙,这家伙太不识趣。人家怎么说,也是张茜的大哥,你这样挖苦,不是拉仇恨是什么?

    这个顾德辉大家都有点印象,是一个师兄,美术社的,家里应该挺有钱,经常看见他开着一辆现代在校园溜达。

    果然,张茜看向顾德辉就很腻歪了。她最不能容忍就是有人说她大哥的坏话,看不起他们穷,没有爹娘什么的。

    “我哥送我的,就算是地摊货,我也喜欢。这里不欢迎你,请你离开。”张茜不客气起来。

    看来得存稿才行,不然很难保证更新!大家多多支持!

    。。。

    。。。

    <;div>;

    <;/br>;

第二十一章 不简单() 
杨帆虽然也眉头微皱,但他为人比较成熟稳重,没有跟人吵起来。再说,今天的日子,闹得气氛太僵也不好。

    “呵呵!傻瓜!生什么气?这还真就是地摊捡来的。”杨帆笑道,习惯性地摸了摸张茜的头发。

    那顾德辉才反应过来,明白到刚才的行为有多傻逼,一时妒忌心冲晕了理智。

    “小茜,不好意思,真不好意思!”

    其他人无语,你要道歉的应该是张茜大哥吧?

    这时候,一个声音传来:“这应该是芙蓉种翡翠吧?”

    杨帆非常诧异,看过去,发现是一个中年人。看他拇指戴着一个玉扳指,就知道这人对玉有点了解。

    如果是清朝,拇指戴扳指,很时髦的行为,但现在看见这种行为,就有点另类了。

    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

    清朝,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八旗子弟争相以贵重材质制作扳指,相互攀比炫耀。最终,形成了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的风气。

    最重要的是,杨帆发现,那块玉扳指居然是祖母绿。那可是绿宝石之王呀!这么一块,应该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吧?

    “祖母绿?”土豪呀!杨帆心里感叹。他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如此珍贵的翡翠。

    “哈哈!小兄弟好眼光。不过,你这块玉佛也挺不错。”那中年人哈哈一笑。

    大家看到这情形都是吃惊,芙蓉种翡翠他们可能不了解,但祖母绿是什么,几乎不可能不知道,尤其对女性来说。

    “大叔,这块玉佛很珍贵?”张茜眼珠子一转,询问道。

    “我能看一下吧?”中年人没有马上开口回答。如果只是是芙蓉种翡翠,他可以给出一个价位,但这块玉佛还是一块古董,那就不能马上下定论了。

    张茜递过去,觉得这可是给大哥涨脸的好机会,让有些人看不起人?

    芙蓉种翡翠绿色清淡、柔纯、绿得清澈纯正,其颜色一般为淡绿色,不带黄色调,绿得较纯正,通体色泽一致,因此使人感到比较清澈。

    郑忠阳对翡翠确实很有研究,他本身就是玉石商。芙蓉种翡翠底子略带粉红色,如果出现几条深绿色的“痕”,就叫“芙蓉起青根。”如果出现不规则的绿色“痕”,就叫“花青芙蓉种”。

    这种翡翠由于颜色较淡,所以将芙蓉种翡翠制成手镯是上上之选,芙蓉种翡翠手镯很少有绺裂和杂质,颜色清爽,质地较细,透明度较高,虽然每项指标都不是顶级,但组合在一起却效果奇佳,而价格也只能算中等偏上,非常适合中、青年女士佩戴。

    当然,芙蓉种翡翠也可雕刻成佩饰、坠饰等,特点是少作雕工,金保留大光面,以体现其整体的种水与颜色和谐搭配的美观效果。

    总得来说,芙蓉种翡翠属中高档翡翠。

    然而,他对古玩了解不算很多,看其雕琢的风格,猜测应该也是清朝的物件。

    “怎么样?”有人问道。

    “起码六十万以上吧!玉养人,小姑娘,好好戴着。”郑忠阳将玉佛还给张茜。

    这话一出,除了杨帆,其他人都是震惊,眼睛瞪大。这一小块玉佛,就顶得上两辆现代汽车呀!

    顾德辉则是脸色大变,觉得真没脸呆在这里了。

    他娘亲的!那么有钱,装什么穷人?故意的吧?

    “哥,这么贵,咱还是卖了吧?”张茜有点慌乱,那么贵重的东西,一不小心弄丢了怎么办?

    郑忠阳眼睛一亮,卖的话,他就不客气了。

    杨帆摆摆手:“放心戴,也没怎么花钱,都说是地摊捡来的,一百几十块。”

    这话一出,就是郑忠阳也有些惊讶!感情,这小子还是个古董高手呀!他知道捡漏这么一回事,但也清楚,交学费的人多,捡漏非常难得,就算是一些道行高深的老家伙,也有打眼的时候。

    其他人则更加羡慕张茜,有一个那么厉害的大哥。

    “小茜,改天借我们戴戴吧!”

    杨帆见他们这种表情,无奈地摇摇头。他对张茜身边的一个闺蜜说道:“你戴的这个核雕也是一个宝贝。”

    那女孩一愣,目光转向手腕处桃核雕成的饰件,有点转不过弯来。

    前些天放假回去,她跟家里人说最近很倒霉,做什么都不顺。于是,她太爷爷就给她戴上这玩意,本来是挺不喜欢的,但老人家的心意。

    老太爷年纪很大了,九十多岁,是她们村年龄最大的老人,平时就喜欢雕刻一些小东西。而这个桃核雕,就是他的作品。

    “很值钱?”她询问。

    “七八万左右吧!”

    其他人听到这回答,都是很难理解。刚才那玉佛就算了,玉本身就是宝贝,几十万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但这玩意就是桃核雕成的呀!没什么特别呀!他们在一些地摊也见过,几块钱就能买到。

    “这个桃核本身质量就上乘,适合雕琢。还有就是雕工,刀法精细,是一个高手雕琢出来的。最后,这个桃核雕是民国时期的物件,留到现在,自然也值点钱。”杨帆解释。

    核雕,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民间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有制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为文人清玩。

    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也细致入微。

    大家才恍然大悟,看向那女孩,也有点羡慕,几万块的首饰,她们戴不起呀!

    叶蓉蓉却有点傻眼,高手的作品?

    “这是我太爷爷雕出来的。”

    此话一出,杨帆也哑口无言,看着这似乎有点贫穷的女孩。不怎么科学呀!有个雕琢高手的老人家在,没道理混得那么差吧?

    郑忠阳也是惊奇,他喜欢玩玉,自然对雕琢也有点鉴赏眼光。

    “不简单呀!”他感叹道。也不知道是感叹杨帆不简单,还是那女孩的太爷爷不简单。

    。。。

    <;div>;

    <;/br>;

第二十二章 竹雕笔筒() 
随后,顾德辉因为临时有事离开,究竟是不是就不清楚。而郑忠阳则是留下来吃饭,是杨帆邀请的。

    本来,郑忠阳就想问问叶蓉蓉关于他太爷爷的事情,于是就顺势留下来吃饭。

    他有个长辈在附近大学当教授,这次到朝阳市是看望拜访他的。谈完事情,五叔就请他到这里吃饭。然而,还没怎么吃,五叔就因为一个电话,有事情先行离开。郑忠阳刚要离开,便发现一个芙蓉种翡翠,于是就发生接下来的事情。

    “小蓉,方便让我去拜访一下你爷爷吗?”郑忠阳开口问道。

    刚才,他已经旁敲侧推出些信息。叶蓉蓉家算是一个雕琢世家,她太爷爷玩雕琢,爷爷也会玩,貌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觉得没什么用,就不学了。

    郑忠阳是玉石珠宝商,对雕琢师,尤其是高端的雕琢师还是很渴求的。他准备聘请叶蓉蓉的爷爷,当然,具体还得去看看他爷爷的水平。

    “方便呀!我是本地人,不过住得很偏僻。今天帮小茜庆祝生日完,我也得回去。”叶蓉蓉还不是很了解这个中年人的目的,但有个有钱人去拜访自己家,还是很欢迎的。

    郑忠阳一听,顿时大喜。其他人则是挺羡慕,毕竟这是一个土豪,搭上郑忠阳这个人脉,以后起码工作会很轻松吧?在场不少同学都下意识以后要对张茜跟叶蓉蓉好些,为了前途。

    “小茜,你要不要去我家玩?”叶蓉蓉随口邀请。

    张茜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自己大哥。

    杨帆看得出这丫头想去玩,于是点点头:“不介意我也去打扰吧?”

    叶蓉蓉更加欢喜,连忙说道:“杨大哥能去我家,当然欢迎啦!蓬荜生辉呀!”

    几个人就乘坐郑忠阳的轿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的确够偏僻的。这个村子虽然没什么山,挺平坦的,但并不富裕,老屋随处可见。

    “前面就是了。”叶蓉蓉有点尴尬。

    一下车,两个丫头就先跑了。杨帆跟郑忠阳则是提着两袋东西,有酒有烟有水果,途中买的,算是拜访的礼物。

    来到叶家,这是一栋古屋,墙角还有青苔,显得非常有古韵。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悠闲地坐在院子的树荫下,手里拿着一个老竹雕琢的小烟斗,正在抽烟。

    很难想像,一个抽烟的人,能活得那么久。

    “太爷爷,这就是我说的郑伯伯,小茜他大哥杨帆。”叶蓉蓉大声在老人家耳边喊道。

    人毕竟老了,有点耳背,声音太小听不见。

    这时候,屋里走出来几个人,有老有少。看见有客人上门,纷纷上前客套,请大家进去喝茶之类。

    “嗯嗯!好,好!”老人家点点头,看得出很疼爱叶蓉蓉这个丫头。

    郑忠阳看到屋里几件竹雕,眼睛一亮。杨帆同样惊奇,没想到这样的一个村子隐藏着一位雕琢大师,果然高手在民间呀!

    刚进院子,看到老人家那个竹雕烟斗,他就开始注意了。

    “叶老,这些大作都是你雕出来的?”郑忠阳喝了一口茶,就询问道。

    “呵呵!闲来无事,无聊弄出来的,算不上大作。”叶蓉蓉的爷爷笑道。

    “不尝试一下用玉雕琢?”郑忠阳试探道。

    老人摇摇头:“那东西太贵,玩不起。”

    竹子、木头他们这里就有,无聊的时候倒可以玩一玩。

    杨帆拿起一个看起来很老旧的竹雕,慢慢了解这件作品的历史,沉溺其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中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

    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汉族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了“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汉民族族宝贵的艺术财富。

    这是一个笔筒,周身雕刻着无数的景致,有山水,也有花鸟、人物,非常精致细腻。

    “叶老,我就开门见山吧!我是一个玉石商,这次来访,想要聘请你作为我公司的雕琢师。”郑忠阳开口道。

    他也摆明,以叶老的水平,他公司可以给一百五十万的年薪。

    本来就心动的叶家人听到待遇,马上就同意了。叶蓉蓉的父亲、叔伯等人则是很后悔,没有学习这种家传技能。

    “呵呵!你们几个还敢说雕琢没用不?”老太爷恨铁不成钢,之前,这些家伙一个个不愿意学习,可是把他气得够惨。

    “小帆,那玩意喜欢你就拿走吧!”老太爷笑道。

    他见杨帆拿着那个竹雕那么久,以为他喜欢,干脆就送了出去。他们家很多竹雕、核雕、木雕等,都不值钱,拿走几件又怎样?有人喜欢,他们更加欢喜。

    以前,他们将这些作品雕琢出来,没人欣赏,挺无奈的。

    “是呀!是呀!小茜你也挑一些喜欢的吧!”叶蓉蓉开口道。

    杨帆摇摇头:“这件太贵重,要不老太爷你就低价转让给我吧!”

    老太爷不高兴了,那件笔筒虽然是先人留下来的,但送给后辈也没什么,谈什么钱?伤感情。

    见这些人要说话,杨帆赶紧接着说:“你们这件笔筒是明朝的宝贝,一百几十万也有人要。这样吧!八十万转让给我。”

    他拿出去转手,赚个十来二十万也不成问题。

    这话一出,叶家的人都是咋舌,被这笔巨款震得说不出话来,再也不提送人的事情了。

    “有这么值钱吗?”叶蓉蓉的一个叔叔目瞪口呆。

    “前年,你小子弄坏一个,烧掉了。”叶蓉蓉大伯嘴角抽了抽。

    提起这件事,叶老真有种将那家伙吊起来打的冲动。以前不知道价值也就算了,但看来,怎么也值几十万吧?因为那件跟这件是一对的。

    叶蓉蓉则是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一转眼,她就变成富二代小姐。

    好像都没人投票,各位支援一二吧!

    。。。

    <;div>;

    <;/br>;

第二十三章 砑花纸() 
“那真是太可惜了。”杨帆说道。

    他告诉大家,这是明朝的竹雕,价值很大。明朝竹雕工艺美术家,他们又长于书法和印章篆刻,构图绘画无所不能,兼具文人画家的素养才能。

    因此,他们的竹雕作品富有创意,书卷气十足而无匠气;他们利用竹材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衬托出竹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寓意,作品遂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

    “纵观中国竹雕发展的历程,真正的竹雕艺术在宋代已初露头角。明清时期,竹雕艺术品达到鼎盛,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杨帆开口道。

    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这时文人的参与,使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结合,导致竹雕艺术的空前发展。

    他接着说道:“早期的竹刻制品遗存很少,到今所见多为明清传世品。明清时期的雕琢师,对材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