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很多崇尚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国家,并不会形成主张女性参加战争的意识。原因并不在于大男子主义和对女性的轻视,还在于天然具有左翼倾向的女性政治地位哪怕有那么一丝一毫的改善,哪怕是更多从事很普通的劳动和就业,也会对“让女性回家”“让家庭承担社会保障”来回避资本主义就业压力与矛盾的保守主义社会格局遭到挑战。
然而,科学与实施并不服从于政治。激素分泌和心理特点的不同当然让很多女性在青春期之后就变成了战五渣,再也找不会童年时的自己。在顶尖智力上,因为供血和能量的不同女性也逊色于男性,可是在射击和狙击这个独特的领域,女性却天然有着许多相比男性的优势。就算群众基础差别巨大的奥运会射击项目气步枪射击可能也是唯一一个男女成绩差别几乎没有的项目了。这一点当然早在三十年代也被苏联人察觉并发现。
获得狙击弹的第二天,德国航空力量还有多个步兵师集中起来的十五个榴弹炮兵营就对二十五师的前沿阵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袭击,至少一个突击虎重型装甲连乃至多个营的改进型四号坦克营也罕见的投入到了快速攻坚作战中。很显然:这样一个能够在机步枪常见有效射程边缘上威胁头靶目标的狙击手带来的威胁完全值得进行一次师规模甚至军规模的行动。
然而此时的苏军也已经开始变得和战争初期不同了,更完善炮兵独立指挥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德军进攻发起进攻不过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遭到了十多个炮兵团的反击。
(本章完)
第499章 基辅会战()
德军一个月势如破竹的进攻终于在战争爆发后的一个月、在连续歼灭了近百万苏军之后撞击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三个钉子上:莫斯科防御圈、基辅防御圈、列宁格勒防御圈,当然在这三个防御圈之外,还有广阔区域内越来越活跃的游击队。特别是不少七十六毫米山野炮的炮管被改造成无后座力炮之后即便对德军装甲力量的威胁也很大。还有那几乎不用专门的制式弹药,仅仅依靠几公斤黑火药和上千块垒起来的石头或陶块就能在实战中杀伤一名守军的“没良心坑”。当然,威胁更大的还是各种装备了短管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和狙击手、精确射手的游击队。在不需要追求效率比较低的六公里左右射程仅仅确保一千米机枪威胁边缘并具有一定纵深攻击能力的射程下。这种重迫击炮的重量也最终可以控制在人力可以携行极限的七十公斤之内。成为新时代的“臼炮”在确保一定效率的情况下对车辆、重武器、野战机场、铁路等也有很大威胁能力,还大大的加强了抗风偏能力。
随着各种培训的不断加强和苏军战斗力的恢复,不仅仅是莫斯科的攻势并不顺,基辅外围的德军也在“零敲牛皮糖”的众多营或团规模的歼灭打击与消耗下有些支撑不住了,最终不得不选择撤退到距离基辅外围防线十五公里以外的地区建立机动封锁线,而苏军在具备了一定轻便而有效的反坦克火力之后进一步趁夜建立和巩固新的战线,不断扩大控制区的同时还像广大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渗透更多的游击力量。
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地形和民情的缘故,苏联游击队威胁最大的地区仅仅在于白俄罗斯地区。可是在有一个战略集团和中心城市位于德军后方的情况下,整个德军前线的运输线甚至预备队本身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即便乌克兰也不再能成为德军稳固的后方。就连围攻布列斯特要塞的第45师,也在一次苏联游击队组织的大规模进攻中也遭遇到了同原本的第122摩步师及其师长同样的命运。
如果说中国抗战因为双方太大的国力差距、训练和士兵素质差距;也因为日军本来就是一支不太重视往返战略运输,更多依靠携行力量、骡马运载的弹药能够维持一年作战并不停可以轮换部队的高效军队。游击队在很长时间内尚无法对日军军事力量本身构成根本威胁的话,在东线德军远远没有日军那样的基层战斗效率和吃苦耐劳精神、苏军的敌后武装力量还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火力乃至伤亡损失承受力都与中国战场上的游击队完全不同的情况下,所起到的作用就远远不是中国抗战的敌后作战可以相提并论的了。
越来越严峻的形式迫使那名身为第三帝国爱好者的希特勒不得不做出一个看起来有些亡羊补牢的决定:首先从莫斯科前线抽出足够的力量增援到基辅方面。重新解决基辅这个“重要工农业资源地上的肿瘤”,为此不仅从中央集团群抽调所有攻坚力量和至少三个集团军,还从西线与大本营预备队增调了一个集团军,使进攻基辅的力量达到一百个师、一百五十万人左右的力量,除了直接用于应对游击队和控制区域的五十万德军及大量仆从军外,直接进攻基辅防御圈的德军也达到了一百万左右的兵力,不论从兵力还是技术装备或是后勤实力,都已远非历史上的基辅会战时期可以相提并论。而进攻莫斯科的兵力则从一百八十万削弱到了一百二十万,略少于莫斯科方向上已经逐渐增兵到一百八十万左右的苏军。当然此时的身为穿越者希特勒相信:即便德军兵力仅仅苏军的三分之二,如果莫斯科方向上的苏军进行贸然反攻的话,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同历史上的基辅会战时来自莫斯科方向上的增援力量有什么区别。此时在很多战略战术思想方面苏军都与历史上的一九四一年发生了巨大的不同,但还远远无法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变成一支合格的力量。
一九四一年七月,战争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也是历史上基辅会战刚刚展开的时候,增援的德军首先集中了五十多辆卡尔重型臼炮及提前服役的上百辆突击虎,乃至三个相比历史完善了伴随机械化力量的虎式重坦克营在上千架战术飞机的支持下从基辅城防御圈的北面展开了突击作战,近万吨弹药袭击之下苏军在外围新修建时间并不算完善的外围防线被打出了一个十公里宽度左右的缺口。集中起来的机械化力量迎着苏军集中起来的迫击炮火和中口径炮火在承受了并不算大的损失的情况下就让几万人左右的精锐力量抵近了基辅城北郊下。
突破口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整个城市外围防御体系也在随后几天的时间内在数万吨火力的集中投入下逐步瓦解了,提前出线在东线的二百多辆五十吨级及以上重型坦克自行火炮的掩护下,德军开始展开了市区攻坚战,很快就在空地一体的掩护下突入到了市区之内。至此,高强度消耗战的考验才真正来临的。
依照明斯克战役的经验,德军在一开始尽可能的主要利用火力上的优势消耗对手,在上千万发各类榴炮弹及大量航空弹药的投入与消耗之下,战争第一个星期的进展也极为顺利。仅仅付出了不过两万人左右伤亡损失的情况下就杀伤十多万苏军,将残余苏军压缩到了大概仅剩的四分之三的城区以内。
但尽管战争准备远远比历史更为充分,在短短不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消耗了两三千万发榴炮弹和十万吨以上的航空弹药之后,前线火力消耗的速度还是超越了后方供应与准备的速度。德军也不得不更多依靠占据绝对优势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力量来掩护部队进行城区攻坚作战、航空兵投放的炸弹不再像之前那样多了,更多使用MG81之类的航空机枪展开火力支持。
(本章完)
第500章 英雄城()
重达五六十吨坦克的轰鸣声中,原本就在炮火和炸弹的袭击之下变得岌岌可危的基辅城区不少建筑轰然倒塌。不同于历史上的一九四一年甚至斯大林格勒战役时的德军,此时已经进入全面动员状态下德国并在乎将宝贵的装甲力量投入到攻坚消耗战之中,尤其是在每个月前线都能获得上千辆平均层次并不算低的装甲力量的情况下。德军坦克的性能优势不仅仅在于攻击和防护,还在于更为突出的倒车速度,不仅仅在野战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在城市攻坚作战中也成为了在街区之外开辟新的进攻道路的重要手段。
当然此时的苏军在莫斯科的作战纲要指导之下反坦克武器和反坦克手段也有了巨大的进步。让进入到城区攻坚中的德国装甲力量蒙受了整个二战中前期也不曾有过的损失。尤其是五十吨以上的重装甲力量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遭受到了上百辆规模的彻底损失,如果包括可修复损失,则投入作战的几百重装甲单位过半数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就在德军装甲力量和航空炮火力量的投入与消耗变得不那么猛烈的时候,似乎低谷了半个多月时间的苏联狙击手及精确射手们重新开始活跃起来,并掩护着步炮兵展开了新一轮的作战。
同历史上的作战相比,此时基辅会战参战的包括上百名女狙击手在内的近两千名狙击手和精确射手相比历史也多了很东方智慧。依据战绩和水平的不同,配给不同标准的辅助人员。这些辅助人员最差的是老人或少女少年等非兵源范围内的群体用伪装成狙击枪的猎枪、小口径步枪等枪械冒充的。也有普通士兵或是射术比较突出的士兵用没有瞄准镜的普通步枪在安装了装有望远镜镜片的假瞄准镜来成为“以假乱真”的狙击手。还有少数狙击单位是由多名普通水平的狙击手来用滥竽充数的方式为少数真正精锐和突出的狙击手打掩护。
在野战中甚至城郊作战中,这些狙击手不仅要面临对手重武器和各种炮火的威胁,还要面临德军狙击手很大程度上的威胁。虽然因为凡尔纳合约的限制乃至重视程度不同德军在这方面的积累并不如苏联。但更为突出的光学资源还有突出的军事底蕴还是让德军装备了不少六倍瞄准镜的狙击步枪。虽然因为7。92毫米子弹的弹道性能问题并不是什么狙击手都能发挥六倍镜的效果,可还是会对很多并不那么精锐的苏联狙击手带来不小的压制。
可是在巷战环境下,这种有效射程上的优势也不复存在。在一百米或二百米交战距离上,专门的狙击弹和十二点七毫米“重型精确射手步枪”的威胁之下,就连坦克的机枪射口乃至炮管炮口也不再安全。甚至一些利用坦克炮弹洞的敌方狙击手也能够拥有更多有效的办法来应对。更别说轻重机枪乃至直射火炮等火器。
战至八月下旬,战争爆发后第三个月、基辅攻防战爆发整整两个月左右的时候。柳德米拉相比历史提前了十个月的时间在战斗中被猛烈的重迫击炮群覆盖所炸伤、哪怕作战条件和环境都比历史强的多,整个英雄排的十二名狙击手、四五十名辅助人员也大多在超过几十个战斗日的累计作战几乎轮换了一点五遍。原有编制人群中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还勉强拥有完整的战斗力。宣传中的战绩达到了九百五十三人,与事实罕见的差异不大。原因也很简单:如果超越苏芬战争中那位太多的话,或者说赶超一千人的心理底线,就会在大众或士兵中显得不那么真实,在宣传上未必是完全有益的了。
就像如果对一个不了解军事的人甚至一般军迷说某个人可以用九毫米手枪立姿速射三百米胸靶,大部分上靶;或者说用手枪五发子弹在正面作战秒掉两个身穿防弹衣手持AK的人,又或者说可以不到五秒用弓箭射十箭,箭箭命中非直线运动目标这显然会被人认为有些虚假,然而这些却都是知名度不算太小的实例。
在战争爆发之初就被统帅部点名提前入伍得到专门培训、同样获得了不小配合待遇的瓦西里采夫所在的狙击排则稍微好一点儿,原有编制人群在伤亡轮换中仅有三分之二的人无法再返回部队,其本人和所在的十二名狙击手也仅仅只有七人在作战中死亡或残废。瓦西里扎伊采夫的战绩则勉强在战斗中达到了九百七十七人,突破一千人已经是一个时间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狙击手都具备最顶尖狙击手的战场心理素养还有战斗经验水平,更多的狙击手仅仅是在射术上以散布面积计算比一般士兵平均水平强上几十倍而已,在自己承受巨大伤亡和伤亡率的情况下仅仅杀伤几个人就被对方的优秀狙击手或炮火机枪等火力杀伤才是常态。即便如此,也比一般步兵火力输出全靠自己,对手一切兵器的杀伤都要靠自己来承担,往往在战场上平均取得零点一人的战绩,就要遭受百分之五六十的伤亡风险强多了。不到两千名狙击手和精确射手在巷战环境下累计取得了十倍以上于柳德米拉和扎伊采夫的战绩,两万名被杀伤于狙击之下的机枪手、炮兵观察员、指挥联络人员与积极作战的精锐步兵乃至德军方面的狙击手还是对整个基辅会战的战局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协同以冲锋枪和机枪乃至迫击炮和工兵爆破为火力核心的苏军在战斗中累积杀伤了十五万左右的德军、连同之前作战中带来的战绩,西南方向上一共的杀伤了将近二十万左右的德军。
杀伤战绩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依托巷战带来的装备弹药消耗乃至争取到的时间为苏军的第一轮反攻做出了充足的准备。
历史上由斯大林格勒所扮演的争取技术兵种建军时间的英雄城角色,这一次则轮到了孤悬敌后的基辅之上。
(本章完)
第501章 莫斯科大备战()
张伟指导和精神控制下的斯大林当然也没有闲着,从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天下午开始,在外来的兵力还没有云集起来的时候,技术兵种方面的集训就已经开始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为了保证学习和训练效果,各类技术兵器和通信指挥人员的学习和训练时间当然不可能像最极端的血汗工厂那样一天十八到二十个小时,但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其他十五个小时也没有一刻用于休闲,在管理上完全不比的进化到二零一七年的高考工厂逊色多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炮兵通信和指挥联络乃至不同环境下如何进行精确的测距、当然还有基本的步兵战术和地图的制作与使用、以及步兵军团们类似《将校袖珍》一类的参谋条例。同训练成本巨大、也根本不可能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拥有可靠战斗力的内燃机兵种或航空兵不同。步炮兵至少在训练消耗和训练成本上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当然在装甲和航空力量方面张伟还是做了很多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必要的容错机制和飞机飞行品质的反馈与改进。其次是用数量并不算太多,在中国战场上有不少同日军航空兵交战经验,且也有过同德军飞机交战经验的精锐飞行员进行完善的作战经总结,并建立航空兵的轮换补充机制。
在完成了五十到一百个小时的必要起降与飞行科目之后就进行对抗性的空战测试。缺乏像二战美国那样专门的航空靶机的情况下,就以是否在对地移动目标方面射击合格、射击弹道理论考核是否过关为补充评价从而选出更多天赋突出的飞行员。然后利用这些有突出经验或优秀的飞行员进行空中战术对抗。
这种训练方式当然会带来不小的训练损失率,在这个时代尤其是苏联的航空发动机和空勤水平下平均下来一百小时左右的训练就会损失一架飞机,平均每三百小时的训练就会损失一名飞行员。但张伟依然认为即便训练损失不逊色于战场前线的损失、带来的效果也是划算的。而在空战战术上,训练的重点也是如何有效的捕捉和逃离,主要针对对象是对手的攻击飞机而非空战战斗机。这也是给对手的航空力量带来麻烦的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