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文娱-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邵氏电影公司自从1958年成立以来,一直都是行业中的领头者,邵逸夫虽然当时就已经五十岁了,但是他的头脑可比一般的年轻人要强多了,
邵氏电影公司遵循商业片路线,“观众至上”是邵氏当初能崛起的奥秘。邵逸夫当初一天少则看几部电影,多则看十多部。古今中外的各种电影、戏剧,都是了如指掌。
在邵氏公司里,导演和演员是否会受到重用也是以票房纪录为准的,其中李翰祥就是因为在中国内地拍摄了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香港引起巨大轰动,从而得到了邵逸夫的重用,在这一点上,他的决策十分英明,致使邵氏电影公司走上了行业的巅峰。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早就跟过去不一样了。但邵逸夫对于电影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年轻时期,至多是五六十岁时的审美喜好,所以,不仅仅不能帮邵氏电影公司跟进新技术和潮流,而且,因为观念太老了,反而拖累邵氏电影公司的发展。
70年代的嘉禾崛起,80年代的新艺城异军突起。这些本该是能够让邵氏电影公司觉醒,模仿对手的成功要素。但是,邵氏并没有,反而将电影越做越烂。
而新创业系的电影,动不动就是上亿大制作,香港观众的口味更挑剔了。对于邵氏而言,这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大家都是以上亿预算的质量来要求香港电影了,谁还看邵氏几十万上百万预算的垃圾片?
以至于,嘉禾、新艺城,也需要不断斥资几千万元,购买新创业电子科技集团的超级计算机,培养自己的特效团队。
至于,邵氏则成为时代的弃儿,根本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去拍特效大片,甚至,就连普通的电影,也拍不好了。
以至于,对于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这个品牌是有感情的邵逸夫,也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找到合适的买家,以合适的价格,出售这项资产。
……
“林总,您要的邵氏电影公司的资料已经给您拿来了。”秘书做事很利落。
看着手里的资料,林棋颇有些唏嘘的感觉,他很感慨一代帝国的没落的同时,对于邵氏的电影院线资源,还是很有兴趣的。
邵逸夫的一生颇具传奇,他大概是少数的活到一百岁以上的人。不过,邵逸夫一生最大的功绩,并不仅仅的建立邵氏电影公司或者是经营tvb,而是从80年代开始,不断的向内地无偿的捐献资金,用于资助国内的教育。
换做是其他富豪,或是为了求政治地位,或是为了求经济政策倾斜。又或者是沽名钓誉,自己出个名字,大部分的慈善捐款都是号召别人捐的。
但邵逸夫是罕见的实在人,善款完全是他个人财富,而且,捐的教育善款,也基本上是专款专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的逸夫楼,就能证明,邵六叔的捐款,都是实打实的。
而捐了这么多钱之后,邵六叔也没有求生意上的利益,相反,他从开始大规模捐钱做慈善之后。不仅仅内地生意投的不多,香港和东南亚等地的生意,都处于不断收缩、甩卖。善款所得的资金,完全是邵逸夫不断甩卖私人拥有的资产筹集。
对于这样的人,林棋十分有好感,俗话说,达则兼济天下,邵逸夫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
“联系一下邵氏的负责人,探探他们的口风,看看现在邵氏电影公司是否打算出售。”林棋吩咐了秘书一声,随后便开始查看邵氏电影公司的资料。
对于邵氏电影公司,林棋收购过来,主要是弥补新创业影视集团,在院线发行渠道方面的劣势。世界电影史的发展,证明了渠道和内容一起做,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至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不能经营院线……那是因为,二战之后反垄断法不断的趋严,好莱坞电影巨头,被迫出售美国境内的院线,避免触犯反垄断法。
但是,迪士尼、华纳等等巨头,在美国境内不投资院线,并不代表其发行势力弱。因为,这些巨头放弃了院线之后,投资了更有前途的电视网络。以至于,这些巨头更大的收入来自于传媒,而不是传统的电影业务。
在眼球经济时代,掌握电视台、互联网等等媒体渠道,重要性实际上,并不亚于掌握院线那种实体渠道。
而且,好莱坞巨头在美国不拥有院线,并不代表院线不值钱。其在海外市场上,很多好莱坞巨头,丝毫不担心反垄断法,只要能收购院线的市场,这些巨头都是毫不犹豫收购了。
“林总,邵氏电影和院线业务的经理仅仅是临时来被提上来的,没有多少实权,这种事情需要邵六叔决定。”秘书说道。
“嗯,那你帮我预预邵六叔!”林棋沉吟了一下,也觉得自己应该去亲自商谈。
“好的。”秘书很干净利落的回答。
第501章 行业颠覆者()
林棋约见邵逸夫,谈收购邵氏原先事宜,并且,准备给出3亿港元的天价,然而,这个报价还未提,就被邵逸夫婉拒了,理由了身体不好,在医院接受治疗,所以不谈生意。
但是,林棋却是意外的在四季酒店,看到了邵逸夫。
见到林棋后,邵逸夫有点尴尬,想要装作没看见。
因为,邵六叔因为面子关系,不仅仅不想要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资产卖给老对手嘉禾、新艺城。
而且,也不考虑卖给林棋的新创业系。
新创业系有钱、有技术、有资源,但是……邵逸夫承认,正是因为这些对手太成功了,让他面子上过不去!
别人越是成功,就越是打脸,证明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目前真的经营成了SB了!
即使想要卖,也悄悄的卖给别的局外人,之后,看着买家跟老对手竞争,也是一番乐趣。
“邵六叔真是好兴致啊,生病住院,也要到酒店来散步?”林棋倒是没说什么,但是他的那个秘书可忍不住了,有点生气的讽刺。
“呵呵,这是谁家的狗没有看住,跑出来乱咬人。要是没有主人的话,那我就管教管教,省的到时候咬了别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邵逸夫没说话,但是邵六叔的手下院线公司的经理黄决明率先帮邵逸夫争颜面,准备给林棋的秘书一个教训。
“小于,邵六叔仅是去了一趟医院体检,这是养生之道,看他这样年级还这么健康,就知道了,要学着点,别乱说话!”林棋皱眉说道,虽然,这个年轻的秘书,有点那啥,但毕竟是自己人,即使真的是条狗,也只能自己去训,轮不到别人家的狗去咬。
在林棋说话之后,几个保镖也把小于秘书当做保护对象,将发作的邵氏院线公司经理隔开,避免两个人打起来。
“林老板,你贵人事忙,先忙你的吧。我也有点事,先告辞了。”邵逸夫冷淡的说道,随后,坐上了轮椅,邵氏院线的总经理,连忙跟在后面推椅子。
邵六叔身体虽然健康,但毕竟不如年轻人,走一段之后,还是要坐轮椅歇息。所以,即使他平时步行出差,后面人也会备一把轮椅。
“林总,是不是我搞砸了?邵氏根本不跟我们谈。”小于有些垂头丧气,对于他而言,林棋交代的事情没有完成,让他有一种深深挫败感。
“走吧,不是你的责任,是邵六叔暂时真的不考虑把院线卖给我。相信,邹老板、雷老板也一样,想要买邵氏院线,却是一直碰壁。”林棋看到这个新的秘书,这么怂的样子,不仅感觉到现在的年轻人啊,还是缺乏定力。
如果邵逸夫真的考虑卖院线,香港也确实能找到不少感兴趣的买家。尤其是,电影行业的老对手,嘉禾、金公主,都是想要吞并邵氏,彻底巩固院线市场龙头地位。
拥有香港本地市场霸主地位,就能拉拢绝大部分的电影制片公司,无论电影成绩好坏,只要上座率不低到无利可图,那么,院线公司的稳坐钓鱼台,至少拿走一半的收入的。
邵氏电影公司的院线资源,林棋虽然想要。
但是,未必真的一定要收购邵氏的院线资源,只不过,林棋觉得收购现有的院线资源,更有利于快速的布局。
要知道,邵氏的院线虽然经营不太理想,但是大部分院线面积都不错,地段也是市区人气最旺的黄金铺面。
换做是重新布局院线资源,要有那么好的地段,则是比较困难了。
至于,邵氏的电影院线设备老旧,片源垃圾的问题。这对于林棋而言,根本不是事!
即使是一个设备先进的院线,被林棋收购,也准备大卸八块,重新进行改装。设备、布局都要跟传统单厅大戏院不同,而是要改成两三百座位的多厅电影院。
现在香港的电影院,上映周期很多,一般票房还不错的电影,都不超过一个月的放映周期。就是因为,电影院是单厅的,一千多个座位的电影院,一旦观众少于两百,即使电影再好,也要彻下画。
而如果改进成多厅,每个电影院200座,同时放映多部电影。届时,电影院线的整体票房收入,就将会更加稳定。
除了单厅改多厅之外,新创业系还要研发出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将电影院发行电影的胶片拷贝,更换成了用硬盘存储的数字拷贝。
这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影放映设备,在未来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标准。要知道,后来的电影院,哪有传统的胶片?数字电影院线才是未来的电影院的主流,电影放映机标配的拷贝,后来都是硬盘。
而新创业系正是目前世界上的大容量硬盘技术的领先者,目前,1GB存储容量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了100美元。
结合目前新创业系研发的2K高清电影标准,单个数字电影拷贝的容量,大概在15GB~30GB之间。也就是说,单个高清电影的硬盘拷贝成本价也就在1500~3000美元之间。
这个价格虽然比传统的电影拷贝要贵,但是,目前的电影放映技术,甚至还达不到1080P。跟新创业系的数字电影院线的2K高清标准,是有巨大的差距的。
所以,2K高清电影院,也是林棋在技术上的杀手锏。
等到收购了一家电影院线之后,林棋会在自家电影院线推广这种技术,之后,吸引全世界的电影院线的关注,进而将新技术推广到全球,以此分的全世界的电影院市场的放映设备更新换代的市场红利。
一套高清电影放映器材,林棋给的报价是200万美元。如果,每年全球有1万个银幕,更换这套系统,那么一年就是200亿美元的超级大市场。这个市场隐含的利润规模,甚至电影票房市场更加诱人。
由于,站的位置不一样,导致了林棋的布局,远远超过邵六叔、邹老板和雷老板的想象。毕竟,这些香港电影行业的大佬,基本上都是传统商人的理念去做电影,或许,个人也比较爱好电影,但是,由于这些大佬没有技术背景,也不太懂计算机,所以,做不到林棋这般,投资产业是抢占未来的新技术标准的风口。
实际上,林棋也推广过了这种2K放映系统,但是,香港的电影院线经营者,一听一套设备200万美元,全世界都找不到同行采用这种新技术,于是就纷纷把头摇的向拨浪鼓一样。
也正是因为,林棋不由自己出头:“电影院线如果不自己主动改变,那么,我就用新技术和经营理念,去颠覆电影院!”
第502章 各自的算盘()
“那你说,我该怎么说服邵逸夫呢?”林棋在香港遇挫,回到深圳的别墅中,跟蒙欣抱怨说道,“难道,施加压力,让邵氏生意进一步难做,破产再购买债务,通过破产债务重组的方式,将邵氏的资产拿到手?”
债主对于财产的处置拥有优先权,优于公司的股东。如果一家公司明显出现财务问题,集合主要的债主,有权要求冻结公司资产,以此保证债主利益,避免公司经营不善,老板转移资产,卷钱跑路。
与此同时,负债率较高的话,大部分债主甚至可以联合申请公司破产清算重组。所谓的破产清算,也就是先算算公司多少资产,卖掉之后,按照优先权获得资产。债主排在股东之上,公司资产清算之后,偿还了债主的利益之后,如果还有剩余一点残渣,才会按照股权比例,分给股东。
但基本上一家公司如果走到破产清算流程,应该说即使清算后还有一点资产,公司也缩水了一大截了。
所以,对于大部分的公司经营者而言,即使是把公司卖掉,也比走破产清算流程更划算。
而申请破产重组,虽然是现代合法的手段,但是,在传统商人看来,这是非常不仗义的行为。
“万万不可!这样的做法即使成功了,也会带来大量负面名声。要知道,邵逸夫老先生,更大的名气,不是他的公司经营成功,而是,他在内地捐资助学方面的成就!仅仅是现在,他每年捐款内地就不下于1个亿,甚至,比TVB公司每年给他的分红都要多。用下作手段对付邵老,以后绝对是污点!”蒙欣皱了皱眉头说道。
貌似她从读高中开始,就是在逸夫楼度过了三年高中生涯,到了大学时候,依然能看到邵逸夫捐建的教学楼。
可见,邵逸夫的捐资助学事业,涉及的范围又多广,受惠的人群有多少。
“之前看的邵氏家族的资料,看到邵逸夫的几个子女几乎都没有什么意愿继承他的公司,也就是说,在邵逸夫百年之后,这个公司就要落到他人手里了。到时候就是不卖给你,也要卖给别人。所以,只要取信于邵六叔,让他相信卖给你是最好的选择,你能够保留邵氏的电影品牌,这样他最终多半是会同意!”
林棋点了点头,确实,邵逸夫的三个子女都有自己的事业,很少去管邵氏电影和TVB。邵氏是一家老牌的家族,在民国时期,就是生意遍及上海、香港和东南亚。
邵逸夫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能够做大做强,也是因为其本身就是上海电影世家。香港电影还未崛起的时候,其家族已经在上海开电影公司,捧红了一大批明星。而邵氏家族,各族分支里面,财富不亚于邵逸夫的也不少。
更何况,香港的富豪李嘉诚、包玉刚等人,跟邵逸夫也是老交情,真遇到有人恶意收购债券,让邵氏电影破产。那么这些老一辈富豪,随时会借钱给邵逸夫。
而之前,林棋收购的王安电脑,由于王安从小就把王烈当继承人培养,安排的学校和课程,都是跟技术和管理相关。理论上,王烈应该是很适合的接班人,高学历懂技术学过管理,然而,科技行业的特殊性,让王烈还未真正的拿出成绩,王安电脑就衰败了。
当初,林棋能收购王安电脑公司,主要就是跟王安保证,王烈能继续担任公司的高管。甚至,时机合适的话,还允许王烈继续增持股票,重新把王安电脑公司大股东的位置,还给王烈。也正是因为,这个口头的承诺,让王安同意林棋的增资入股。
而邵氏电影公司的问题是……邵氏家族其他人,都忙着自己的生意,对于没前途的影视行业,感兴趣的不多。
所以,主要的障碍,其实是邵六叔本人。
但是究竟该如何让邵逸夫转变心意,这是林棋必须考虑的问题,要想取得那个已经不再是以赚钱和利润为人生目标的老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换做是一家生意人,收到3亿元的收购要约。
那么,多半是屁颠屁颠的同意了。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