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文娱-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影视制作的成本——这些老电视剧,成本早就收回了,现在制作成VD,以10块钱一集销售,每卖出一份都是纯赚,不可能赔本的!

    即使是现在投资制作的新作品,每集电视剧制作成本5万元计。姑且不论电视台播出的收益,仅论VD销售业务计,大概仅需要卖掉6万套VD绝对可以收回成本。

    而如果是录像带的话,现在市场上一些便宜的影视录像带,一盒都是100元以上。即使,一盒录像带可以顶两张光盘内容,但是,购买全套的电视剧,还是需要花费1000多块钱。

    正是因此,目前全世界的录像带都是以出租为主,直接购买录像带,属于非常奢侈的行为。

    VD光盘,因为成本低廉,所以,激发了很多观众,直接购买影碟收藏的念头。

    很多电视剧,观众或是因为情怀,或是在电视上没看全,或是听闻口碑好却没看过,这样,即可直接买VD光盘,一口气看个爽!

第207章 影碟时代() 
“不要一万八,不要一万八,只要2998元,新飞VD带回家……新飞VD,您的私人家庭影院。《霍元甲》、《马永贞》、《开心鬼》、《四驱英豪》海量经典电影、电视剧、动画VD光碟任您选购,随时随地观看,再也不需要等电视台的节目时间啦!”

    “新飞VD,电影、电视剧、动画、卡拉OK、健身操……构建多姿多彩的家庭生活……”

    “即日起至6月30日截止,购买VD影碟机,附送5部正版电影或1部电电视剧光盘。”

    VD在香港首发,配合星辰电视台的大量广告宣传攻势,每天购买者都达到数以千计。

    大量的家庭购买了VD之后,VD光盘销量,也迅速的兴起。

    相对于1万块钱的录像机相当于香港普通人半年至一年的收入水平,这么高的门槛之下,使得录像机一直是小众的玩具。目前,香港拥有录像机的家庭不超过10万,即使仅有10万用户,也撑起了香港大量的录像带出租店的生意。每个月录像带出租生意,就不下于四五千万元,大致上,跟电影院线的票房收入旗鼓相当。

    VD的廉价造成了很多人,直接购买VD光盘,而不再是以租碟为主。

    VD影碟市场飞速的兴起,最先受益的自然是星辰电视台。目前,星辰电视台正在整理以前的优质节目资源,把存量的版权,制作成VD,迅速转化成为利润。

    目前,转型为版权内容经营为主的星辰电视台,随着比加强跟全世界各地的电视台进行版权合作,加上,VD影碟的销售,财务状况也迅速好转。从被收购不到一年时间,既实现扭亏,这无疑是一大奇迹!当然,这个奇迹并不是传统的经营方式获取,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手段获取,其他的同行,想要模仿,也是学不来的!

    当然了,其他的影视版权机构,想要把自家的影视制作成VD影碟,新飞电子公司也是非常欢迎的。不过,目前D和VD光盘大量的专利是被新飞电子公司垄断。制作成VD格式的影碟,新飞电子公司是会对每张D或VD光盘收取1港元的专利费。

    如果,把影碟制作打包给新飞电子公司,那么,最低收费1万元制作成本。批量生产D光盘,则是每张光盘成本3港元(包含专利费、代工费)。

    整个香港最多的就是影视公司,看着VD这么容易赚钱,于是,香港大量的影视公司开始排队,向新飞电子公司发送订单,让新飞电子公司一条龙服务,将其影视内容制作成VD。

    当然,新创业影视娱乐公司,也表示买断各种影视的录像制品版权,(包括录像带、VD和各种格式的影碟)。只要在香港上映过的电影,即使是烂片,也可以获得1万块钱的最低价买断。

    如果是水准以上的影视剧,那么,50万版权买断价格是很容易谈妥的。至于,一些相当于经典和大卖的影视版权,可以给予更高的版权买断价格。

    一些缺少资金的影视公司,准备把以前的老版权卖掉,换钱去投资新片,自然就选择更快拿到现金是方式,把版权卖给新创业影视公司。

    不过,像嘉禾、新艺城这样的影视巨头,在VD市场兴起不久,就开始尝试合作。但却并不是把版权出售,而是选择出钱把版权做成VD,之后,自己进行销售。

    要知道,电影VD的价格比电视剧要贵,毕竟,电影的制作精良程度,肯定是超过电视剧的。电影光盘,一般分为A、B两张,成本也仅6块钱。但,一盒电影VD,目前在市场上,很少有低于20块钱的。根据电影质量,定价天差地别。比如,《最佳拍档》的电影VD光盘,可是以60港元的价格出售。

    零售价跟光盘制作成本,相差9倍!

    也就是,库存的光盘只要卖掉十分之一,就已经回本了,多卖一张可以多赚50多块钱。

    即使是一些廉价销售的电影光盘,一般都是超过20元一盒。扣除成本之外,版权内容公司,所得利润也远远超过院线分成。

    另外,VD带来的发行渠道自主权,也是不少的小型影视制作公司心动的理由。不少电影公司不满院线上映周期短,那么,仅需很少的成本,就可以发行VD影碟,如果VD影碟成绩好,是可以追加订单,制作更多影碟光盘,这样就不会受制于院线平均只有二十天左右的上映时间。

    ……

    某新婚家庭。

    “老公,买一台吧……好便宜啊!”一名少妇向着自己刚刚工作没多久的老公撒娇,“录像机要一万多,这才3000块钱。”

    “好吧。”那名男子咬牙说道,“买!”

    ……

    “爸爸,我要录像机,录像机!”一名十多岁的少年,因为错过了电视剧,嚎啕大哭。

    “乖,录像机太贵了,爸爸买不起。”那名中年人叹息,今年的香港经济似乎有点不景气,所以,只拿到基本工资,只求不被裁员,至于奖金就不用妄想了。

    “老公,孩子要买就买吧?你十多万的车都买的起,家里要买台录像机就那么磨叽。”一名三十出头的妇人,一看孩子嚎啕大哭就心软了。

    “败家娘们,还不是你惯出来的!”中年人哀声叹息,早年他也是意气风发,可以惯孩子,但是今年公司效益不好,钱包也日渐变少,所以,不得不精打细算。

    因为买不买录像机这件事,两名中年夫妇,逐渐开始吵了起来。

    “VD,VD!不要录像机了,买VD吧!”那名少年看到电视机上广告说道,“爸爸,买VD吧,只要2998……”

    中年人闻言,神情缓和了下来,定睛看电视广告,不久后点了点头,说道:“2998元倒不是不可以买……”

    ……

    在80年代初的香港,也仅是普及了电视机。但像一万多块钱的录像机,在香港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

    毕竟,香港并不是传统的经济发达地区,战后才出现了经济腾飞,但起步并不是很高,而且,大部分人口结构,都是一穷二白的新移民,所以,跟欧美日等地还是是没法比的。

    现在的香港购买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欧美日本发达地区比,明显有差距。但是,比现在的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地的经济水平还是要高出不少。

    再加上,城市人口比较密集,现代化娱乐设备,对于城市居民是有巨大的吸引力的。

    VD虽然也不便宜,普通工薪阶层一两个月的工资才能买的起。但毕竟,这种家产是可以用很久的,一次性购买应该可以用十年,所以,不少有稳定收入的家庭,在广告宣传之下,也纷纷开始咬牙购买。

    由于录像机在香港本来用户就不多,所以,用不了几个月时间,VD已经后来居上,普及率远远超过了录像机。

    就连香港这种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发达城市,都是这种情况,亚洲其他地区录像机普及率更低,所以,VD以比历史上更迅猛的速度普及!

    而历史上,VD本来是大有可为的,然而,其问世没几年时间,比VD容量更大的DVD就上市了,这使得VD产业红不了几年就迅速衰退。

    但目前,VD和DVD技术专利,都是新创业公司垄断。在VD能赚取暴利的情况下,DVD当然不会这么快搞出来。等到VD出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后面才会考虑DVD,以及蓝光、HD等等技术……如果,竞争对手真的以为能在技术竞争上超过新创业电子,那就大错特色了!新创业电子公司现在拿出来的技术,仅领先世界同行一部,但是随时可以拿出领先世界同行二三十年的黑科技……林棋最喜欢看到,竞争对手耗费大量资金去钻研超过新创业电子的技术,然而,林棋很快就升级技术,让竞争对手的巨额投资变得毫无意义!

第208章 技术门槛() 
1983年4月,新飞电子公司以飞快的速度,把VD推广到一个又一个地区市场。

    每个市场视其情况,设立办事处,并且,寻找当地具备实力和资质的总代理商。

    这场苦差事,则是委托给了新飞公司的EO柯慈雷去做。

    “我感觉自己仿佛像是在征服世界,平均每周要征服一至两个国家的市场……”新飞电子科技公司EO柯慈雷,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道,“大概用了三个月时间,亚洲基本上已经被VD征服。之后,我们把业务向美国、欧洲、日本等等发展,当然,这些市场发展有点迟缓,但是,我们终究还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VD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超越了录像机,成为用户最多的家用影视播放器。这个产品让我们公司推上了世界五百强公司,上市后市值迅速超过了苹果……通过VD所向披靡的攻势,我充分意识到,技术创新、廉价两大法宝的重要性,如果,两大法宝结合起来,那么,有可能无往不利!后来,我们一直秉承这种理念,向消费者提供先进而廉价的产品。即使很多公司控诉我们不正当竞争,低于成本价倾销,但我们认为自己做的对,大量的消费者,以及合作伙伴们支持我们这么做!”

    事实上,VD的成功,除了机器本身造价低之外,香港的影视内容,也对其初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1983年3月以来,VD格式的影视内容,每天都以几十部的速度增长。尽管,这些内容绝大部分都是过去的老电影和电视剧,但是,海量的新内容,还是给了消费者大量的信心,不至于担买了VD之后,却找不到影片可看。

    80年代的香港,靠着电影、电视剧制作水平的精良(迎合观众的经验)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

    由于,港片本身就被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市场所接受,VD也受益于此,迅速的打开了东南亚地区的市场。

    除此之外,80年代国内市场流行的录像厅经营者,也迅速接受了VD。

    在80年代开录像厅,绝对是非常赚钱的生意。因为,国内的电影院的票价不高,但经营观念陈腐,电影片源也非常的少。经常一部电影放映大半年,常年拿一些旧拷贝来凑数。

    相对于这个年代的电影院,录像厅一天放10部不重复的电影。大量的电影片源,都是好莱坞和香港的进口片,而能在电影院看到的进口片,就是凤毛麟角了。所以,观众更喜欢到录像厅看电影,而不是电影院。

    奈何,一台进口的录像机,经过多层转手,在国内的售价可以高达2万元。所以,对于很多创业者而言,资金门槛是非常高的。

    VD的价格比录像机更低,所以降低了录像厅的资金门槛,于是,神州大地几乎每个城市都出现了大量的VD影碟机作为播放影视内容的录像厅,而片源主要也是从香港购买的正版VD!

    没错!

    目前找不到盗版D和VD,毕竟,现在的D光盘工厂,还没有遍地开花。由于技术的门槛,造成了版权保护出奇的好。

    若换做是90年代,D和VD的版权保护,将会成为很多版权厂商头疼的问题。

    ……

    为了最快速度打开市场,新飞VD不仅仅售价低廉(相对于录像机),而且,月产能也高达60万台。

    如果有必要提升产生,仅需降低ID唱片机和D—ROM每月的产能,把激光头组建优先供应VD,那么,最多可以把VD的月产能上调到100万台以上。

    所以,新飞VD目前根本就不会遇到产能不足,以至于,市场被跟风者抢走的问题。

    首先,作为专利流氓的新创业电子公司,围绕着D产业链,注册的国际专利数量目前已经突破5000多个。即使,有的专利自己用不到,是其他的技术路线,但是……即使自己不用,也占着坑,不让别人拉屎。

    这么流氓的做法,导致常规的商业竞争手段,是没办法在D…ROM、VD等等领域绕开新创业电子公司的专利壁垒。

    确实,目前索尼公司也获得D基础专利授权,但是,目前新飞电子的ID占据了D唱片机市场的主导权,而飞利浦公司通过持有新飞公司一半的股权,就分享到了巨大的经营红利,自然不会继续授权专利培养更多竞争对手。

    而且,即使索尼公司也仅是获得几年前的基础专利,它可以在这个专利的基础上,研发出D唱片机,但其标注跟新飞电子的标准不兼容。于此同时,想要开发类似于D…ROM或VD之类的产品,需要绕过的专利壁垒一堆。导致现在的索尼公司在D业务上很尴尬,不像历史上,索尼是D标准的主导者之一,后来,索尼是非常偏爱D这门技术。包括后来的游戏主机PS,从第一代到第四代,主要的游戏软件的载体都是D(以及DVD或蓝光DVD),仅有容量很小的机械硬盘用来保存游戏存档和数据。直到PS4时代,才拥有500G的机械硬盘,可以把一些游戏安装到硬盘中玩,而不是必须要用光盘来运行游戏。

    但是这边世界的历史上,索尼要忍痛看着心爱的D专利,被流氓公司垄断。没有了D…ROM技术,索尼想要进入游戏行业,恐怕就不会像历史上那么容易了。历史上,索尼大发好,因为早期的索尼公司使用D作为载体来运行游戏,容量天然就比卡带要大的多。一直玩那种几MB大小的游戏的玩家,突然发现了索尼PS终端的游戏有几百MB,当然是惊呼神迹。

    而现在的新创业电子,则是围绕着D基础专利技术,将它各种的应用潜能,挖掘到了极致!

    音乐市场——ID唱片机

    计算机和游戏主机市场——D—ROM

    家庭影音娱乐市场——VD

    所以,目前市场上竞争对手,看到D专利短期内搞出了这么多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应用技术,心里都在骂——卧槽!

    至于,一些不太讲究体面的山寨模仿者——首先,它得搞明白一堆的技术的原理,这些技术,新飞电子可没有制定公开的技术标准白皮书、黄皮书、红皮书的供人参照。

    即使有些厂商通过拆机,搞明白了这些原理,但想要制造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个年代的VD的精密部件,不像90年代那样大白菜,只有极少数的厂商能够供应。

    而那些山寨厂商之所以是山寨厂商,而不是业界闻名的大厂。主要就是因为,其研发和工艺水平都不行,只有市场上能够买到核心零部件,山寨工厂才能赚一点组装的差价钱。本质上,山寨厂并没有研发和创新能力,市场上不容易买到硬件,那么,他们也造不出来。

    正是因为技术门槛,导致VD最早被破解是84年,但是,真正遭遇大规模山寨,则是要等到90年代初。

    只不过,那时候新飞科技公司已经推出新产品DVD,VD已成为过时的产品。

第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