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邻居是皇帝-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华冲着她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

    这帮老家伙,都是成了精的猴儿,吃点亏,立刻就找补回来。看似给了自己不小的好处,却是逼着自己给他干活,真是好算计!

    叶华垂头丧气,见了奶奶,把事情说了一遍。

    “大妈妈,你别有什么歉疚了,李谷这手漂亮啊,千斤买马骨,既鼓励了工匠,又逼着咱们干活,两全其美。”

    也是沉吟了一会儿,突然伸出手指,点着叶华的脑门,“你是不是觉得大妈妈年纪大了,不顶用了,是一把没用的老骨头?”

    见老太太怒了,慌忙摆手,“没有,绝对没有!”

    叶氏哼了一声,“谅你也不敢,别愣着了,这都二月了,离着春耕不远了,可不能误了农时!你们都太小了,没种过地,该怎么弄,心里没数,大妈妈得好好教你们!”

    老太太还是个实干派,找出来旧衣服,把平整后花园的农具都给搬来了,装在马车上,等着明天一早出城。

    要光是老太太还罢了,到了晚上,赵匡胤的妈杜氏,媳妇贺氏,甚至连柴荣的妻子符氏都来了,几个妇人围着叶氏老太太,聊得十分开心。

    叶氏给她们讲耕田养蚕的事情,几个人听得津津有味,全都记在了心里。叶华还琢磨着豪门贵妇,养尊处优,谁愿意亲自动手干活儿!

    可实际上却是大相径庭。

    别说她们,就算宫里也是如此,郭威在宫里设了观稼殿和亲蚕宫,到了农时,他要亲自扶犁耕田,后宫的贵人要养蚕缫丝,而且丝毫不能马虎。

    眼下可不是物阜民丰的盛世,百废待举,宫里尚且不能幸免,更何况是官宦之家。

    谁的日子都不富裕,吃穿花用又多,大家并不介意亲力亲为,更何况谁不想亲眼看看,朝廷到底给了多大的地。

    转过天,叶氏老太太,带着一群妇人出动了。

    叶华,赵匡胤,还有其他一帮家伙乖乖跟着,从城门出来,到了属于自家的地盘上,叶华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大!

    真的太大了!

    他策马狂奔,迎着春风跑,一口气跑得浑身冒汗,才到了北面的边界,眼前是宽阔的五丈河,河面上不时有漕船驶过。河边的纤夫赤着膊,绳索勒进肉里,齐声喊着号子,沉闷如雷,一点点稳步前行!

    看到这一幕,叶华顿时心花怒放!

    有河流,有船运,大有可为啊!

    叶华连忙翻出了地图,仔细查看,五丈河沟通济水,沿着济水,能一直通行到沿海的莱州!

    还能河海联运,实在是太妙了!

    五丈河在叶华的眼里,变成一条流淌着金山银山的财富之河!光是运河这一项,就值了!

    此时的叶华,是半点都不抱怨了,他简直想给李谷发一面锦旗,

    足足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绕着自家的地盘转了一圈,心满意足,这么大的地方,能做多少事情啊!

    迎着夕阳,叶华张口双臂,真想骄傲大吼一声:瞧,这都是我的江山!

第112章 了不起的工匠() 
曾经为了几十平的房子费尽心思,现在老子拥有几十万亩的地!

    差别大到算不过来,叶华觉得太值得了!

    他躺在一片枯草上,望着蓝蓝的天,嗅着青草的气息,笑得腮帮子都僵了,脑子里不断构思着计划,要怎么利用,才能让这片宝地,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首先是作坊,要在五丈河南岸设立作坊区,利用河运,运进原料,再把成品送进京城。

    钢铁,这个是最重要的,有了钢铁,就能做各种各样的工具,就能打造铠甲兵器,武装部曲。

    堂堂冠军侯,要是没有一支所向睥睨的人马,该多丢人啊!

    还有纺织,木器,砖瓦,陶瓷……统统都需要!

    对了,若是能竖起大水车,借助水力,能干的事就多了,效率也上来了。

    一个个想法,不停冒出来,叶华已经迫不及待了。这块地就是一张白纸,等着他挥毫泼墨呢!

    一圈回来,已经是黄昏时分,老太太还在等着。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全都给大妈妈!”

    叶氏毫不客气命令道,叶华凑过去,发现祖母指了三处,一处是姑父家所在的村子,有不少村民都跟着老太太学了孵蛋的法子,叶氏要在这里设置一个养殖场,让更多的乡亲一起养鸡。

    叶华欣然同意,叶氏看中的第二片土地,是整个地方,唯一的一片低矮山丘,有着稀疏的树木,叶氏要在这里种上桑树,养蚕缫丝。

    还有,养殖鸡鸭,需要饲料,老太太要了一块沙地。

    “喂鸡用不着好粮食,种点杂粮豆子,碾碎了就行,不够吃的,还能捡些草籽和虫子,剩下的好地,你说了算。”

    叶华倒是和老太太的看法不一样。

    “大妈妈,散养怕是要大半年才长大,并不合算,我准备弄些杂粮谷糠,把鸡关起来,快点育肥,3个月就能出手,一年能养4茬,养的多了,才能赚得多……”

    老太太没有贸然听叶华的忽悠,她想了想道:“眼下粮食也不充裕,能不能成不好说,先拿出一半养养试试。”

    没想到叶氏还有这么科学严谨的作风,其实也是从孵蛋总结来的,毕竟她花了好几次,才摸索出规律,凡事不能急于求成。

    叶华欣然同意,这些事情交给老太太处理就是了。

    他的心思还是放在炼铁上面,工具的进步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只有生产效率上来了,玩地产啊,玩金融啊,有实业支持,才能走得下去。

    不然就像弄商业街一样,一涌齐上,没多久就垮了,逼得叶华现在还不得不努力擦屁股,真是郁闷!

    叶华打定了主意,要一步一个脚印,像无数穿越前辈一样,点科技树,挥舞金手指,老老实实,向前发展。

    一切都从炼铁开始!

    他来到了五丈河边,准备指点工匠们如何施工,如何炼铁……叶华是踌躇满志,虽然他是半吊子,但好歹有那么多年的领先经验,随便拿出点想法来,还不能吓倒一片人啊!

    而实际上呢,到了河边,被吓到的人是叶华!

    他第一次被古代工匠的本事惊得目瞪口呆。

    工匠们正在用耐火砖搭建炼铁高炉,没错,就是高炉,和后世的造型几乎一样,炉身炉腹炉腰有不同倾角的变化,十分科学优美,高度大约在3米左右。

    叶华记得有史料记载,北宋出现了米多的高炉,看起来所言不虚!

    既然高炉不用他掺和,那别的东西呢?

    比如风箱,这个也顶关键了,总有一展身手的机会了吧!

    可当叶华查看之后,直接摇头了,原来工匠们已经发明出了往复式风箱,这种风箱以开闭木箱盖板以鼓风,盖板上有活门,木箱与风管连接处也有一个活门,一为进风口,一为出风口,盖板扇动,两活门交替开闭。同时用两具木风扇交替使用,就可以连续鼓风,极大提高了炉温,减少时间,节约燃料。

    由于木风箱体积较大,许多很多人拉一扇,或者干脆用畜力驱动。

    忙碌的工匠抽空跟叶华讲,他们琢磨着要在五丈河竖起一个水车,借助水力驱动风箱,劲儿更大,而且人畜不大劳,只是建水车需要花钱,不知道侯爷舍得不?

    舍得,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你们也别太能干了,给我留点发挥的余地啊!

    叶华转了好几圈,也就发现了一处,可以改进的。

    那就是对风箱吹出来的风进行加热,装两个炉子,热风吹进去比冷风更容易提高炉温。

    工匠们听完,无比惊叹,侯爷真是无所不知啊,竟然连炼铁也懂,还有什么不会的!这些工匠都是祖传的手艺,一点点积累,往往要几代人,才敢做一些改良。好多出现在宋代文献中的技术,其实在五代,甚至唐朝就出现了,只是到了宋代形成了文字。

    而且以士大夫的高傲,他们是不可能第一时间就记录下最新技术的。

    叶华琢磨了一阵子,他确信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稍微整合,绝对能达到北宋的程度,甚至更强。

    别看只是提升了几十年,可北宋的钢铁产量可是达到了5万吨,比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早期还要多,哪怕只有一半,也暂时够用了。

    叶华将这阵子收购粮食,获利所得,还有冠军侯的俸禄和赏赐都拿了出来,另外还有高怀德,符昭信,王廷义几个……你们嚷嚷着一起发财,天底下哪有一分钱不出坐享其成的。

    叶华从他们手里,敲了3万贯,加上自己的钱,足够炼铁作坊建高炉和水车了。

    “侯爷,眼下还有个事情,要禀报侯爷。”

    铁匠告诉叶华,开封周围,连年征战,树木砍伐厉害,想要大举炼铁,缺了不少燃料,这个事情很麻烦。

    “没有木材?那用石炭啊!”叶华脱口而出,可石匠们却摇头了,“侯爷,石炭炼出来的铁脆,不能拿来做盔甲兵器的,侯爷要是穿着上战场,会吃大亏的!”

    叶华吸了口气,突然忍不住要笑出来!

    哈哈!

    工匠们还没有那么厉害,他们也有不知道的!

    叶华记得看过一种说法,自从两宋以后,中原没有那么多木材,只能用煤炼钢铁,可中国的煤含硫很多,造成钢铁杂质过多,质量不过关。

    而倭国依旧用木材炼钢铁,所以他们的武士刀要更犀利一些。

    现在听工匠们的看法,果然如此!。。

    可叶华有办法啊!

    只要把煤炭加热到850度以上,其中的硫就会逸出,剩下的焦炭用来炼铁,就能避免含硫过高的问题。

    叶华有了十足的把握,正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行动的时候,杨业和杨重勋兄弟俩突然找来了,他们面面相觑,不好开口。

    “都是同生共死的弟兄,有什么不能说的!”叶华黑着脸责备。

    杨业长叹一声,“冠军侯,我们杨家还有刀法,你要不要?”

    叶华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你要主动教我啊?”

    杨业十分尴尬,“我们缺不少农具,离着春耕不远了,总不能让大家伙用手刨吧,侯爷若是能帮忙……我,我愿意将杨家刀法一并奉上!”

第113章 皇亲国戚() 
用农具换杨家刀法,貌似很合算的生意,只是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

    “你们真的很缺农具,或者买不到?”

    杨业无奈点头,是真没有,更买不到,这些日子愁得他都想把兵器给熔了做铁锹算了。

    “一贯!”

    杨业伸出了手指,晃了好几下,恶狠狠道:“一把镰刀一贯钱!”

    “神马!”

    叶华怒目圆瞪,“你没开玩笑吧?”

    杨业苦笑着摇头,“这还是三天前的价钱,现在只怕更贵了!”

    叶华是真的傻了,一把镰刀,充其量二三斤重,一千个铜钱,也有好几斤了,难不成农具和钱一样贵了?

    奶奶的,早知道这么值钱,我还玩什么房产商业啊,干脆当铁匠算了!

    也不怪叶华傻眼,他抱着脑袋,仔细想了一会儿,终于想通了,他记得在北宋的时候,因为钱荒严重,朝廷甚至用铁代替铜铸钱,更好笑的是最初铁钱居然真的和铜钱等价!

    由此可见,铁虽然比铜便宜,但也不会太悬殊。

    五代的情况不会比北宋好多少,虽然经济上的缺口不那么大,但是架不住天天打仗,好铁都拿去打造兵器铠甲,农具自然就贵了。

    还有一个原因,去岁开始授田,好多百姓有了土地,一家多则几百亩,少则几十亩,农具的需求增加了无数倍。

    现在有多少人,愿意拿同样重量的钱去换农具,可偏偏换不到啊!

    叶华想到这里,立刻来了精神。

    他一跃而起,面对杨业兄弟,笃定道:“农具的事情我可以帮忙,不过我不要你们家的刀法……你们愿不愿意赊账吗?”

    杨重勋挠了挠头,“侯爷,你的意思是?”

    “我把农具卖给你们,暂时不用付钱,等到秋收之后,按照现在价格的一倍半还钱,如何?”

    杨业深深吸口气,“侯爷,这个利息太低了,怕是不妥……”

    “没什么不妥的,也不光是你们,其余的百姓也一样。”叶华直接做了决定,想到农具这么热销,扩大钢铁产量迫在眉睫。

    叶华决定,要建造0座高炉,还要采购更多的原料,雇佣更多的人手。

    他手下有000户,可大部分人还要耕田,另外一部分负责收购农产品,从事贩运……忙起来人就不够用了。

    “你们手上还有多少人?”

    杨业咧着嘴苦笑,“我们现在除了人,就没有别的了!”

    “那太好了!”叶华笑道:“先给我3000人,要去河北运铁矿石,还要去怀州运石炭,这事情交给符昭信和高怀德疏通,你们的人只管搬运就是……对了,成为我的工人,以后买农具,可以享受免息待遇,业绩突出,给八折优惠!”

    叶华眨了眨眼睛,鼓励道:“安家不容易,让大家伙多出点力气,先苦后甜,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杨业还能说啥!

    他现在也不是只有一腔热血的毛头小子了,从麟州到了大周,万事开头难。。。

    朝廷虽然给了田,也发了农具和口粮,但数量有限,缺口有七成还多。杨业又不好说什么,毕竟朝廷也不宽裕,能做到这样,已经算是不错了。

    可上万口人,能架起锅煮饭,却不能架起锅煮道理。

    柴米油盐,各种花销,都不是小数目。

    叶华这是给他们找了一条活路!

    而且还照顾了他们的面子,冠军侯,够意思!

    杨业当机立断,从部下中抽出3000最精壮能干的,给叶华充当运输队,他们跑一次每人能拿到一贯钱,还能免息购买农具,尤其是后一挑,简直让这帮汉子乐开了花。

    上百亩田,家里男女老少要齐上阵,如果只有一贯工钱,只能买把镰刀,或者一把锄头,难不成要一个人干活,其他人干瞪眼?

    能贷款买就不一样了,可以先一次把锄头,铁锹,镰刀,甚至曲辕犁,全都买来,然后慢慢还账就是了,又没有利息压力,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侯爷可真是个活菩萨!

    为了报答侯爷的厚爱,所有人都甩开膀子,卯足了劲头儿苦干。

    叶华忙得昏天黑地,对面的皇宫,也是阴云密布,郭威气得把柴荣,还有几位相公,包括三司使都给找去了。

    他们被叫到了观稼殿,郭威指了指地上的铁梨,让他们自己看。

    范质瞧了瞧,发现犁铧裂了一道深纹,几乎一分两半。

    “陛下,耕田损坏农具,也是常有的事情,让他们更换就是了,老臣以为此事无涉吉凶。”

    郭威黑着脸道:“范相公,你当朕是忧心凶兆吗?错了,这是更换的第三个犁铧了,朕要问问你们,匠作监,军械监,还有盐铁司,你们在干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给朕用的东西尚且如此敷衍,下面呢?岂不是更差?农具如此,那刀枪呢?”

    几位相公被问得老脸通红,无言以对。

    “查,给朕彻查,查清楚了来见朕,查不清楚,也就不要来了!”

    说完,郭威甩袖子而去。

    留下几个人,面面相觑。

    还有什么说的,查吧!

    三天之后,他们又凑在了政事堂,魏仁浦先开口了,“这事是陛下误会了,以往宫中也有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