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后重生纪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写进《大安律例》中?这……这不好吧?文武百官中哪有不纳妾的,就连乡下的农人,收成好时都想多换几个钱典一个妾回来,你这法子说出去,得遭多少人的反对,不成……”谢瑶光听到萧景泽的提议,可谓是吓了一大跳,想也没想就连连反对。

    “前朝也曾有过这样的律法,只是太宗皇帝多情,上行下效,这纳妾之风才又开始盛行,你细想想,宠妾灭妻,兄弟阋墙,难道不都是因为一妻多妾吗?这还是在普通人家,你再看看那些公爵之家,为了一个爵位挣得头破血流,若是推行这一政令,既能免去嫡庶之争,又能让这些官员从此家宅安宁,更能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岂不是一举两得?”

    谢瑶光瞥了一眼萧景泽,六宫无妃,天下无妾,也不知道他这想法在心里盘算了有多久,竟然能想出这么一番说辞来,然而这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不受人诟病吧。

    心里泛起一丝甜,她认真的想了想,问道:“只怕官员们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认输,你打算怎么办?”

    萧景泽温柔一笑,道:“寡人自有妙计。”

第104章 天下无妾() 
第104章天下无妾

    想法虽好,可是想要推行这项律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纵然是皇帝,也不愿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先找上了丞相傅远和靖国公凌傲柏,这两位一文一武,朝中大小官员,有近一半都出自他们的门下,可以说他们的意见,甚至能够直接左右整个朝局。

    萧景泽没有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先拿出谢瑶光画的那份地图给他们看,又将谢瑶光那些通商的提议说了一通,才道:“朕觉得皇后这个提议很好,是个两全之策,二位以为呢?”

    靖国公虽然掌兵马大权,是武人出身,但对于治国之策,亦有独到见解,否则睿宗皇帝也不可能指派他为辅政大臣。

    可他如今还有一层身份,是皇后的外祖父,这个事情又是谢瑶光提出的,他沉吟了一会儿,道:“傅相爷怎么看?”

    “利国利民,能解边疆战乱之忧,亦能改边疆黎民之苦,皇后娘娘的确是心思细腻,聪慧无双,臣以为此法可行。”傅远捋了捋胡须,笑道。

    打从上次被萧景泽敲打过之后,他一改往日行事之法,论起朝事来倒还真给了皇帝陛下不少助力。

    凌傲柏闻言却是皱了皱眉,他曾戍边多年,对于匈奴人的秉性,最清楚不过,想了想便道:“通商贸易的确不失为我朝休养生息的一条好路子,西域诸小国不足为惧,只是微臣担心,匈奴人狼子野心,同不同意通商且不说,怕只怕,即便是同意了,也会包藏祸心。用咱们中原的丝绸茶叶将这些人养富足了,若是回头反咬一口……”

    “大将军说得不无道理,朕何尝不想将匈奴灭族,还我朝北境盛世安康,但这事也不是一时半刻急不来的,连年征战,如今兵力青黄不接,国库也算不上充裕,每回要拨军饷,掌管财政的几位朝臣都叫苦不迭。”话虽如此,但萧景泽满脸自信之色,看上去心中已有良策。

    果不然,不待凌傲柏发问,他就笑道:“我昨夜已与阿瑶商讨过这个问题,从玉门关到匈奴王庭路途遥远,就像大将军所言,沿途有西域诸国,既然他们不足为虑,何不将其收归麾下,修整官道,派兵驻守,这样也可在西北边境再形成一道防线,纵使匈奴再犯,路途之中必有诸多阻碍。”

    “看来皇上是想尽早结束西北战事,我回府之后会给元照写信的。”凌傲柏赞赏地点点头,又见萧景泽脸上仍有思虑之色,问道:“皇上还有什么顾虑不成?”

    萧景泽尴尬地笑了笑,想了想还是将心中所思告诉了靖国公,毕竟凌傲柏于他,并非普通的朝臣,而是亦师亦父的存在。

    “谢光正父子参与怀王谋反之事,朕念其昔年有功,并没有要了他们的性命。想来大将军也知道,朝堂上如今有不少声音,都在说朕耽于美色,优柔寡断,才会心慈手软。其实他们说的也不无道理,朕的确有意放过谢家父子,毕竟朝中还有不少人是和谢光正一样的老臣,真若是赶尽杀绝,指不定会把他们逼急了。”

    萧景泽笑,“这是朕的意思,皇后一来没有参与此事,二来没有干涉朕的决定,断断容不得他人随意诋毁。朕想借此机会,为皇后树个好名声,大将军以为如何?”

    凌傲柏在朝堂历练多年,深藏不露,这会儿却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道,“皇上对小七的心思,臣明白了。”

    他唤谢瑶光的小名,是站在亲人的立场上,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此刻的靖国公,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将军,而是一个寻常人家里疼爱外孙女的长辈。

    “此外,朕还有一事想同二位商议。”

    萧景泽看了他们一眼,缓缓道:“朕想重拾前朝法令,推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二位以为如何?”

    丞相傅远自幼习孔孟之道,身上却没有文人的酸腐气息,他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朗声大笑,“外间传言,帝后情深,臣下原本是不信的,今日总算是见识到了。”

    萧景泽脸一红,又将说服谢瑶光的那套说辞搬了出来,恳切道:“朕虽然也有私心在里面,但这件事情也是细细斟酌过的,若是于国于民于这天下没有半点好处,是断然不会提出来的,靖国公治家严明,府中尚有爵位之争,更遑论其他人家里那些后宅阴私,朕虽说管不到朝臣们的私事上,但长此以往,绝非传家之道。”

    凌傲柏似乎是想说什么,傅远却先他一步开了口,道:“皇上所言不虚,臣觉得此法可行。只是一时间想要天下所有百姓都接受,恐怕是件难事。”

    “不妨,朕已经有了主意,这项律令先在朝臣官员之中推广,傅相,你们家素来有不纳妾的传统,但此事交给你去办颇有些大材小用了,朕听闻你们家三公子才思敏捷,朕想让他来办这件事。”萧景泽口中说的三公子,是傅相长子的三子,也是他的嫡孙,傅宸。

    傅相面露迟疑,犹豫道:“皇上赏识,臣原本不应推辞,只是宸儿甚少在朝中行走,恐怕……”

    萧景泽笑笑,“朕此举也是为了历练他。丞相府一门三探花,三公子虽然未曾入仕,却也是个人中蛟龙。”

    听到皇帝有启用傅宸的意思,傅远心里十分复杂,半晌还是点了点头,如果他所料不错,皇上这一回明着是在用傅宸,实际上还是在借用丞相府的声望,这事交给傅宸来办,他的那些门生自然不好直接反对。

    傅远叹了一口气,皇帝,毕竟是长大了啊。

    靖国公在一旁听了半晌,他府中亦有妾室姨娘,便问道:“那依皇上的意思,如今已经纳妾的这些官员又该如何呢?”

    “照旧即可,即便是推行新律令,也有个过渡的时候,不必操之过急。”萧景泽拿出一本册子,道:“这是朕拟定的章程,二位大人不妨看看。”

    连章程都有了,可见皇上推行此令的决心,凌傲柏与傅远对视一眼,伸手接过那册子。

    上头的大意是,从年轻未婚的官员中开始推广这一律令,并将此作为选官升迁的一项标准,若是推广开来,那些想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必然会遵守,如此上行下效,十年之内,必有成果。

    且不管这一份章程背后的意义,单从皇上行事的手法和用人之道上来看,的确已经有了一个皇帝该有的筹谋的气度胸襟。

    凌傲柏慎重地点点头,道:“臣附议。”

    搞定了这两位大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萧景泽笑呵呵的回了椒房殿,却没有看到谢瑶光的身影。

    “主子请了薛夫人和郭公子入宫,这会儿正在偏殿说话呢。”喜儿惴惴不安地看了皇上一样,见他并未露出不悦之色,松了一口气,道:“皇上可是要过去?”

    先前他已经听谢瑶光说过郭恪去过西域,带回来一些稀罕物件的事儿,对于他和凌茗霜出现在宫里并不奇怪,只是暗暗叹了句,阿瑶可真是个急性子,北疆战事还未停歇,她倒是已经谋划起来。

    果不然,还未踏进偏殿,就听到男人年轻的声音,“那里一起风,黄沙漫天的,听说有时候来了龙卷风,都能把人卷到天上去,太阳晒人,又缺水,要是没有充分的准备,丧命都是有可能的,走在沙漠里偶尔也能看到一些人和动物的尸骨。”

    俏丽的少妇歪着头侧耳倾听,一副专注的表情,即便是说到尸骨也没有丝毫惊吓,反倒是凌茗霜,皱着眉道:“我先前也遣商队按你说的去了一遭,并没有这些事?”

    说起这些事儿,郭恪没了平日里的羞涩,侃侃而谈道:“我上次说给薛夫人的,只是一些边境之地,那里胡汉杂居,自然没有途径沙漠,到达西域腹地来得危险,只是,若想从朝廷的角度通商贸易,这样的小打小闹自然是不成的,得有地图,还得有经验丰富的向导,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达成的。”

    “好。”萧景泽迈步走到他身边,道了一声好,“那么以你之见,若想与西域通商往来,都得做哪些具体的准备呢?”

    抬眼看到萧景泽,郭恪和坐在一旁的凌茗霜俱是一惊,连忙起身行礼,“参见皇上。”

    “不必多礼。”萧景泽摆摆手,笑问道:“郭公子觉得,如果朕委派你去专门做这件事如何?”

    “草民……”郭恪一时间拿不准皇帝陛下的意思,言语间颇为迟疑,

    萧景泽知道他是怕自己因为先前他曾求亲于谢瑶光之事而又心结,笑了笑道:“先坐下罢,朕称你一声公子,也的确是生疏了些,你是长姐的孙儿,却又同朕差不离几岁,朕就称呼你的表字吧。”

    “草民表字谨言。”郭恪虽然出身文远候府,但因为是幺子,未曾进学入仕,乃是一介白身。

    萧景泽道:“谨言,朕刚刚问你,若是安排你去做着通商贸易往来之事,并非一时的玩笑话,听薛夫人和皇后提过,你对西域民风习俗颇有涉猎,还会说几句胡语,朕觉得此事倒是非你不可,如今战事还未停歇,你还有不少时间做准备。”

    话是点到为止了,郭恪从震惊到欣喜,他素来对学问不太上心,倒是对边地的风土人情感兴趣,皇上这个提议,可谓是正中下怀,只是他没有立刻点头,而是推说要回家同爹娘商量。

    夜里,两人并肩躺在床上,说起白日的事情来,谢瑶光听到他用了傅宸推行法令,又联想到他在郭恪面前说得那番话来,大抵是猜测到了他的用意,皇上这是……打算培养自己的人手了。

    只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让朝野震惊的并非萧景泽准备推行的这两样举措,而是长安城出现了一个所谓的“仁德太子”。

第105章 仁德太子() 
第105章仁德太子

    仁德太子萧博文的生母就是周皇后,在这长安城里,几乎人人之间都能扯上点亲戚关系,当年周皇后早逝,仁德太子是嫡长子被立为储君,然而睿宗皇帝正当壮年,并不太重用这个儿子,又对刚刚出生的萧景泽颇为疼爱,仁德太子感觉到地位岌岌可危,一念之差酿下大错,被睿宗皇帝贬为庶人圈禁起来,后来郁郁而终。

    怎么会突然出来一个所谓的“仁德太子”呢?

    不止是朝臣们心中有疑惑,就连萧景泽也忍不住狐疑起来,萧博文逼宫的时候,他尚在襁褓之中,对这件事根本没有印象,只是从太史令的记载中看到过寥寥几笔,这位被他称为大哥的人,他也不能确定对方是死是活。

    “承国公,你说得可都真的?那位和仁德太子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如今这哪里?”萧景泽问。

    “陛下,微臣不敢妄言,那人自称是仁德太子,长相当真和数年前的仁德太子别无二致,不止是微臣,就连原先伺候先皇后的下人见了,也分不出真假来呢?”

    承国公周秉峰胡须颤抖着,严肃的面孔上布满了不可思议。

    朝臣们议论纷纷,睿宗皇帝死之前,可是亲自下旨赦免了仁德太子的罪行,称他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如今仁德太子还活着,那么他可就是名正言顺的储君,这让皇帝陛下如何自处?

    那些眼看着皇帝不愿意纳妃,独宠皇后的大臣们也各有各的心思,有那乐观的想,这个节骨眼上,仁德太子回来了,皇上为了稳定臣子们的心,少不得要从后宫入手。也有那悲观的,觉着,皇帝不愿纳妃,还要推行这什么不能纳妾的政令,犯了众怒,加上仁德太子这么一遭,搞不好连皇位也要丢呢。

    凌傲柏当年督办过仁德太子一案,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他听了承国公的一番话,又见众人议论不休,当下便道:“仁德太子当年被先帝幽禁在西山皇陵,周围全都是守陵的卫兵,戒备森严,绝无出逃的可能,再者说,当年仁德太子病亡之后,先皇曾派人收敛他的尸身,还准予他葬在周皇后的陵寝旁边,诸位大臣都是亲眼所见的,难不成还信那些死而复生的无稽之谈?”

    靖国公有兵权在身,他在朝中的威望自然与承国公这样的外戚不可同日而语,他一表明态度,当下就有人附议,“只怕是有人想假借仁德太子之名,行不轨之事,还请皇上吩咐廷尉司讲此人关押起来,细细审问,弄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承国公周秉峰可不爱听这话,反驳道,“这世上怎么会有人毫无关系却又长得一模一样,说句大不敬的话,仁德太子要叫老夫一声舅舅,我周秉峰再老眼昏花,也不至于连自己的外甥长什么样都忘记了。”

    “仁德太子病故这么多年,承国公一时记岔了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听承国公的意思,说见过那人了,难不成这身份不明之人是在你承国公府内?那我倒要问一句,承国公言之凿凿,到底意欲何为?”

    说话的是廷尉周廷之,仁德太子一案当年正是由他的父亲审理,罪名确凿不容翻案,他也看不惯这些人因为受不到重用,整日里上蹿下跳的嘴脸,说起话来毫不客气。

    “你!”周秉峰一时间说不出辩驳之语来,气得是满脸通红,道:“老夫不与你这狱官争辩!”

    廷尉好歹位列九卿,是二品大员,说他是狱官,实在是大大的侮辱了,然而承国公这样的外戚轻狂惯了,根本不顾忌同僚的面子,假装没看到周廷之铁青的脸色,转身跪地,道:“微臣恭请皇上圣裁。”

    萧景泽苦笑,这些人争论不出来个子丑寅卯,就又将难题丢给了他,若是不分青红皂白将人给处置了,难免会留下气量小不容人的名声,可若是将人留下来,又难保不出现什么问题,毕竟这位顶着仁德太子的脸的人,出现的太过蹊跷。

    就在萧景泽伟此事烦恼不已之时,忽然有一人自百官中走了出来,拱手道:“下官听闻,仁德太子曾留有一子,当年小皇孙流落民间,先皇也曾派人找寻,敢问大将军,去年秋狩之时,跟在您身边的那位弱冠青年,可就是仁德太子之子,当年的小皇孙?”

    萧承和的身份,在场的官员有许多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大将军不说,皇帝不认,便没有人提,这个叫黄卓的七品小官提出来了,当即就有官员说道:“若黄大人说得这人正是小皇孙,想来身份是已经经过靖国公和皇上确认的,他既然是仁德太子亲子,不若请他来认一认,承国公所说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仁德太子?”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