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日-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大汉帝国建立的弧形防线被苏军突破。朱可夫的战术调整起了效果。
    ※
    大汉帝国首都北京,国防部参谋总部。
    “从苏军的进攻态势看,朱可夫把我国东北作为进攻重点,意图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作为立足点。苏军远东方面军投入总兵力为7个集团军番号、45个师,约80万人,占了苏远东方面军的50%,都是一线主力部队。”已经官复原职的常务副参谋总长刘柏将军推了推眼镜,“苏军在我国东北左翼的进攻非常集中,摆下了6个集团军,苏第3、第43、第47三个集团军正对额尔古纳左旗形成合围,刘韶华将军的第3集团军主力第3军和第20军在此组织防御;苏第41集团军目前正向额穆尔山区攻击前进,漠河的第53军已撤退到了樟岭、盘古一带,在盘古河东岸建立了防御;苏第19集团军以一部牵制我满洲里第33军主力,一部向东运动,配合苏第26集团军包打巴彦库仁的第12军,文华将军建议放弃巴彦库仁突出部,集中力量依托海拉尔河加强海拉尔的防御;暂第57军已经开进牙克石市。”
    “东北右翼,苏第71集团军进展迅速,在嘉荫、抚远击溃我新编第81军和新编第86军,一部沿黑龙江北上,进犯逊克;一部进犯同江、富锦。”
    “截至10月31日,我军目前统计的伤亡数字如下:2个军、14个师被击溃击散,其中包括5个主力师,第156师在七卡,第132师在额尔古纳镇的血战中,全军壮烈牺牲。阵亡官兵人数83789人,受伤官兵人数46778人。有将近600万的老百姓失去了家园。”
    刘柏将军说完,也是神色黯然。整个会议室里面都压抑着沉重的气氛。
    “感到耻辱吗?不,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因为我们英勇的战士面临的是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敌人的进攻!为什么我们的伤亡比例是1:2?这就说明我军在前线宁可英勇战死,也坚决不后退!看看额尔古纳镇,除开我们英勇的第132师全体官兵外,还有自愿武装起来保家卫国的4000多名蒙古族汉子!这就是我们的大汉子民!有了这样英勇的人民做后盾,我们的军队将勇往直前,将用敌人的鲜血来偿还他们加在我们身上的血债!”方云站起来,手用力地敲着桌面大声说。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方云坐了下来,喝了一口水,说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刘副参谋总长,你继续。”
    “大家请看,苏军在远东地区师重兵集结,在南部军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地区,正在集结第28、第29、第35和第42四个集团军、38个师,总兵力约为62万人。而在苏南部军区和苏远东军区之间的新西伯利亚——坎斯克——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赤塔约1600公里的交通线上,只是稀稀拉拉地摆放了2个集团军(第50、第52集团军)、15个师,显得非常单薄,就像一个哑铃,两头重,中间轻!”
    “参谋总部决定,除开划归东北联合指挥部的部队外,华东的第1、第5集团军即日开赴东北战区,归东北联合指挥部指挥;在蒙古省集结的M集团军群必须在未来7天内,完成战役展开,11月8日,按照预定方向突击贝加尔湖地区,攻击朱可夫集群侧后,与东北战区部队配合,消灭入侵苏军主力。”
    “是!”M集团军群司令薛毅回答得非常干脆。
    “L集团军群担负着新疆——阿尔泰地区——布赫木伦的防御任务,并掩护M集团军群的左翼。集团军群司令部必须在12月1日以前,完成在主要突击方向上的准备。”
    “是!”L集团军群司令丘有钊有力第回答。
    “海军潜水舰队从即日起,加大对苏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打击;海军第63特混舰队的目标就是沿日本海北上,按原定计划对苏远东沿海地区进行打击。驻海参崴的第63特混舰队,最迟要在11月6日起锚;掩护舰队和登陆运输舰队最迟要在11月9日出发。将由海军第一航空兵联队和驻日空军提供空中支援。”
    “是!”海军总司令庞德回答。
    “空军第一、第二、第三航空联队分别按计划提供空中支援;第四、第五航空联队除开必要的本土防空战机,其余战机全部转场至北部军区,投入对苏作战。”
    “是!”空军总司令陈瑞天大声应道。
    “在西云省完成集结的龙家辉兵团即日起,经阿富汗进驻德黑兰,与林杰将军的部队汇合,组成西征兵团,由林杰担任兵团司令。”
    “是!”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大汉帝国的军事机器开始以最快的速度转动起来。
    ※
    西元1941年11月1日,克里姆林宫苏军最高统帅部办公室。
    斯大林左手拿着烟头,不停地从口中吐出一团浓浓的烟雾。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口面前,面向东方眺望着。
    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坐着一个光头将军,他棱角分明,眼睛炯炯有神。他望着斯大林的背影,忽然站起身来问:“斯大林同志,您这次找我来,不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斯大林缓缓地转过身来,慢慢地踱到沙发旁边:“铁木辛哥同志,我想要你以一个**员的名义对我说真话,我国西线的形式到底如何?”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德军总共推进了250公里左右,但是,法西斯军队付出的代价是极为惨重的。敌人被我英勇无比的红军战士托得筋疲力尽,敌人得突击集团也很分散。根据我们得情报显示,敌人得进攻能力在一天天消失。截至10月底,敌人得进攻被阻止明斯克——图尔基沃尔以西以及阿利辛克地区;加里宁方面军得防御也得以稳固。总体来说,我国西线的形势已经大为好转。”铁木辛哥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可夫同志在远东方面取得了进展,在十天之内,他们向大汉帝国推进了230——270公里;远东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已突破了大汉帝国在额尔古纳河东岸的弧形阵地……唯一让人忧虑的就是大汉帝国拥有了威力巨大无比的原子弹。”
    说道这里,铁木辛哥看了斯大林一眼:“斯大林同志,您有什么打算?”
    “今年10月革命节,除开庆祝大会以外,政治局的委员们还想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所以,我今天找你来,就是要落实一下,前线的形势是否允许举行阅兵式。在这之前,我也征求了朱可夫同志的意见。”
    “我个人认为可以。这次阅兵对巩固军队和苏联人民的士气可以起到巨大作用,我认为很有必要。德军在南方和北方的兵力不足,朱可夫同志在远东地区又牵制着大汉帝国的庞大军队,他们是不会冒险前来的。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铁木辛哥斩钉截铁地说道。
    ※
    月2日,哈尔滨东北战区联合指挥部。
    “……综合上述情况,我军已经基本稳定了以满洲里——海拉尔——牙克石——额尔古纳左旗——塔河的左翼防线。杨司令的暂第89军已到达额尔古纳左旗左翼,支援第3军作战,第6集团军各部正在按指令赶往各据点;林司令的朝日联合兵团已在右翼的富锦——佳木斯——鹤岗——伊春一线展开;廖司令的第2坦克军已到达孙吴,正沿着逊河赶往新立屯,预计将在4日对围攻逊克的苏军展开反击。”
    孙仲伦用指挥棒在军事沙盘上指点着各部队的位置,并介绍了国防部参谋总部的最新军事计划,最后,他说:
    “诸位,苏军在短短十天内,深入我国东北境内230-270公里,其作战能力在我军顽强的反击和空军的不间断打击下,已接近强弩之末。我的计划就是利用空军和第3集团军加第6集团军大部,在左翼防线牵制苏军的快速进攻,以稳定我军的左翼,等待从华东过来的第1、第5集团军;在右翼,廖耀湘的第2坦克军为主力,辅以暂第91军、朝鲜国防军第4军,以优势兵力吃掉苏第71集团军的第63军、4个师,以解逊克之围,斩断苏第71集团军伸出的一只拳头;而后沿着黑龙江东进,汇合林红军的朝日联军,聚歼苏第71集团军主力71军,一举粉碎苏右翼集团对我军的进攻。”
    “尔后,廖耀湘的第2坦克军将在通过铁路运抵嫩江进行补给,参加对朱可夫集团的左翼战事。廖司令,你的任务是最艰巨的,来回千里大奔袭啊。”孙仲伦笑着说道。
    廖耀湘连称不敢,但脸上的满面红光还是暴露他内心的兴奋。
    指着沙盘上的额尔古纳左旗,孙仲伦脸色严峻,他对刘韶华说:“严冬将至,这里是我军物资的重要补给点,也是整个左翼防线的重点,你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苏军在这里集中了3个集团军,就是要攻下这个物资补给点。守住这里,我们就有了主动权,空军将优先支援这里,另外指挥部直辖的两个炮兵师也划归第3集团军指挥,总之,就是要给我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额尔古纳左旗。”
    说到这里,孙仲伦眼中寒光一闪,沉声道:“如果丢了额尔古纳左旗,休怪我军法无情!”
    刘韶华胸中热血上涌,大声道:“人在城在!老毛子要占领额尔古纳左旗,就要踏着我刘韶华的尸体过去!”
    “好!刘司令,预祝你成功!你我再见之时,我孙某和你痛饮美酒,一醉方休!”
    “一言为定!”刘韶华和孙仲伦握手。
    “一言为定。”孙仲伦说。
    ※
    就在全世界对原子弹议论纷纷的时候,大汉帝国外交部对外宣布,大汉帝国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将动用一切必要的手段打击敌人,包括动用核武器。同时正告美国政府,希望美国的护航舰队不要进入战区海域,否则造成的被误击的后果,大汉帝国将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全世界都知道大汉帝国将对苏联动用核武器。而且,地点必定是在白令海峡附近。
    西元1941年11月7日凌晨,莫斯科红场上白雪皑皑,寒风肃杀。苏联红军官兵顶着严寒,着装整齐地进行着阅兵仪式。
    斯大林在阅兵式上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富有**和号召力。最后,斯大林在“愿伟大的列宁的战无不胜的旗帜保佑你们!”的口号中结束了演讲,整个会场一片欢腾。
    参加阅兵式的苏联红军战士,直接从红场开赴与德军激战的前线。在那里,他们将和德国法西斯军队展开艰苦的血战,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保卫自己的祖国。
    无可否认,苏联人的红场大阅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极大地鼓舞了苏联红军和苏联人民的士气。
    同一天,经过紧急布置,朱可夫的麾下集团军士气高昂地再次发起了进攻,强渡海拉尔河,攻打海拉尔、牙克石、额尔古纳左旗和额穆尔山一线,重点是铁路交通枢纽额尔古纳左旗,华西列夫斯基集中了第3、第43和第47三个集团军强攻额尔古纳左旗。刘韶华亲自到额尔古纳左旗督战,双方爆发激烈的鏖战。苏第71集团军63军向逊克展开外围攻击;苏第71军在连克街津口、同江、绥东和龙山后,向富锦外围发起进攻。
    同一天,苏联南部军区契尔年科的主要突击集群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集结完毕,开始进入展开区域。
    同一天,希特勒做出了向莫斯科发起进攻的命令。经过前段时间短暂的休整和补给,古德里安和克鲁格的部队领到了少量的冬装,得到了轻微的加强。漫长的后勤补给线拖垮了前线精锐的德军部队。自11月3日第一次寒潮到来后,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度,此后气温一直在下降。这是苏联百年难见的严寒酷雪。
    秋天的烂泥,冬天的严寒,已将世界一流的军队摧残殆尽。半年多的连续不断地进攻,德军已是疲态尽露,而苏联红军经过半年的严酷战斗,也已经不是刚开战的时候的苏联红军了,他们变得更有经验更富有战斗精神。苏军依托莫斯科基地得到了很好的补充——苏军每个人都领到了暖和的冬装,德军绝大部分官兵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同一天,方云在北京收到了斯大林在红场阅兵的消息。
    “红场大阅兵!果然是鼓舞士气的好手段。不过,我马上就要让你这种士气成为泡沫,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汉帝国的反击计划已经进入倒计时。
    ※
    日本东京皇宫。
    “西村君,这、这、这些照片都是、都是从广岛和神户拍、拍下的吗?”裕仁天皇躺在塌塌米上,有点吃力地问道。
    “是的,陛下。”西村首相语气恭敬地回答。
    “去,告诉今川君、朝仓君他们,不要轻举妄动,现在的大、大汉帝国不是我、我们能抗拒的。”裕仁天皇虚弱地说道,他是看了原子弹核爆后的现场照片后,就病倒了。
    “陛下,今川君、朝仓君他们已经被大汉帝国的驻军抓走了,具体去了什么地方下臣也不清楚。”西村秀行说道,看着裕仁天皇要断气的模样,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有点伤感。不管怎么说,裕仁天皇对他还是不错的。
    裕仁天皇听到这句话,急促地喘了几口气,断断续续地说:“记住!不要和大汉帝国作对,我们、我们在没有绝对强大之前,要对大汉帝国永远称、称臣。这、这将是我们以后的基本、基本国策。”
    “下臣明白了。”西村秀行低头回答道。
    美国白宫。
    罗斯福脸色有点惨白,他对霍华德说:“我们要尽快研究出原子弹!我们那个曼哈顿计划怎么样了?要加快进度。我的天啊,他是个疯狂的人。”
    霍华德回答说:“已经在加快了进度。总统先生,我们应该赶快停止和大汉帝国的一切争吵和对苏联援助,以避免刺激大汉帝国。毕竟,他们现在正在遭受苏联的侵略。”
    “这是当然的事情。在没有研究出原子弹之前,我们要尽力迎合大汉人,我可不想他们的飞机再来一个机械故障,把原子弹故障到美国来。”罗斯福说,“立即发表声明,谴责苏联人的侵略行为,无条件支持我们最亲密的盟友——大汉帝国进行反侵略战争。必要的时候,我们美国基于盟国的道义,还可以派出部队参加对苏作战。”
    抹了一把冷汗,罗斯福狠狠地骂道:“该死的原子弹!这世界乱套了。”
    “那英国人那边怎么办?大汉帝国已经有一支部队一路秘密西进,估计是要打通到地中海的陆上通道吧。我们要不要干预一下?”霍华德小心地问道。
    “我看你是疯了!大汉人爱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我们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不知道!”罗斯福几乎是用吼叫地声音说道。
    英国白金汉宫。
    “首相先生,我是代表大英帝国千千万万的子民问你:大汉帝国是不是有一支军队在前往德黑兰的路上?”英王问道。
    “是的,陛下。”邱吉尔有气无力地问道。
    “首相,你打算怎么办?”
    “他们是去帮助德国人的,英国必须要阻止他们。”
    “首相先生,不要忘记了,我们现在和大汉帝国是盟国,不是宣战国家。”
    “可是……”
    “够了,邱吉尔!如果你不想大英帝国有一个新首相的话。记住了,不要碰大汉人的军队。否则,日本人的下场摆在那里。”英王说得声色俱厉。
    “我将尊重您的意见。再见,陛下。”邱吉尔告辞了。
    ※
    西元1941年11月8日拂晓,酝酿了许久的大汉帝国对苏联的军事行动“怒火”计划,终于展开了。
    在大汉帝国和苏联远东地区漫长的边界线上,大汉帝国的M集团军群,在2300多架战机和13000门火炮的掩护下,在130公里宽的正面,对贝加尔湖地区的乌兰乌德发起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