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门四磅野战炮、四门八磅野战炮以及两门24磅舰炮,都是铜炮。”彭志成说,“我们可以在休息之余多练一些预备炮手,省的真有人打上门来时措手不及。”

    “这些人会铸什么炮?”马甲问道。

    “我之前问过了。他们都只铸过一些小炮,三磅、四磅、六磅的,能铸大炮的都是人才,待遇一般都很不错,不会沦落到来新大陆来碰运气的。当然了,就算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我特聘而来的专家,是自由民,每个月付薪水的。”彭志成说。

    “炮的事情先不谈。枪呢?这次买的50枝火枪到底是什么东西?火绳枪?”马甲问。

    “据说是最新式的苏尔火绳枪。”彭志成叹气道,“我试放了几枪,除了威力大了点外,精度和射速都远不如我们的狩猎弩,射程两者差不多,不过狩猎弩有连续射击的能力。总之,对我们而言,这种火绳枪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吧。”

    “火绳枪?我记得燧发枪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吧?”马甲疑惑道。

    “现在欧洲大规模装备的还是火绳枪。燧发枪有是有了,但是还是小范围装备。不过说真的,现阶段,燧发枪这玩意儿比弓还真强不到哪去。火绳枪也好、燧发枪也罢,优点就是便宜,士兵稍加训练就可以上阵,还不消耗体力,这点是弓拍马也赶不上的。”彭志成解释说。

    “可我们现在缺的就是人手。他们可以大量训练炮灰,我们不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啊。我虽然不懂枪,但是也知道后装线膛枪才是王道。”马甲看着彭志成说道。

    “别看我,这些17世纪的枪械我也不懂。”彭志成苦笑道,“这几个枪炮匠也只做过一些火绳枪,性能可能还不如我们买的这批呢,手艺怎么样也不清楚。”

    “练!让他们练!再多带一些徒弟,不管火绳枪多差,我们也要试着自己造。”王启年咬牙道,“大口径炮也要铸!不就是成品率低嘛,裂了炸了我们再回炉!”

    在三位委员们为了钢铁和枪炮的事在咬牙切齿发狠的时候,一群警备队的新手们也围着几门野战炮左看右看。参照最新编纂的火炮射击纲要,他们将不停地练习清膛、装药、装弹、瞄准、发射这几个步骤,以尽快掌握这个时代火炮的发射技巧。

    除此之外,火绳枪的使用也要尽快熟练掌握。虽然不要求穿越众学人家玩什么排队枪毙,他们没这勇气,也没这技术。彭志成的要求的仅仅是能放枪、会放枪,在敌人攻来时能躲在掩体里射击,就已经合格了。当然了,那帮瑞士移民里很有些曾经的雇佣军人,他们的军事技能还不错,必要时可以征召起来作战。只要许以重利,相信这些前雇佣兵们会很乐意为穿越众作战的。

第十三章 粮食问题() 
5月12日,星期一。阴。

    弗朗西斯牧师带着几个移民快步走在碎砖和煤渣铺就的道路上,在他前面是几名卫生防疫局小姑娘。这几名小姑娘都是原本穿越众中医疗行业从业人员,或是医院护士、或是医学院在读学生。卫生防疫局是民事委员直辖的二级单位,拥有正式编制10人,主要工作包括公共场所卫生消毒、传染病防治、移民身体检查等等。

    除了卫生防疫局外,穿越众还建立了一座中心医院。这座医院同样是民事委员下辖的二级单位,拥有包括船医王辽在内的多名正式内外科医生。由于缺乏医疗器械,再加上穿越众穿越时携带的部分现代医药已经消耗完毕,目前这些医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只能进行一些病情诊断,能起的作用有限。

    莫小夕穿越前是XX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此刻她自然而然地担当起了卫生防疫局的重任。

    “厕所要定期用石灰消毒。”走进移民们居住的木屋区,莫小夕就说道:“白天前后窗户都要打开,保持通风。”

    弗朗西斯牧师连蒙带猜,明白了莫小夕的意思,连忙指挥手下的移民们开始工作。

    检查完了居住区,留下一帮移民们在干活,莫小夕和几个小姑娘又叽叽喳喳地来到了正在开挖下水道设施的工程队这边。如今的工程队大部分人手在建设轮窑,分配到开挖下水道这边的满打满算也就十来个人,这进度自然就快不起来。

    刘大发带着一帮建筑队职工正懒洋洋地挖着土方,一看来了一群青春妹子,一个个顿时精神抖擞起来。

    “怎么才你们几个人?”莫小夕皱了皱眉说道,“不是给你们调了一批移民吗?人都去哪了?”

    “嗨!”刘大发也郁闷了,“执委会啥时候正眼瞧过俺们建筑队了。这人还没来呢,就被农业局那帮混蛋给截走了!”

    “什么?!他们怎么能这样!”莫小夕发飙了,“说好的事都能变卦,我回去问肖明礼,看他有什么解释!”说完,带着一帮义愤填膺的妹子转身就走。

    “哎!妹子们,别走啊。咱聊会!”刘大发急得直跺脚,心里把农业局那帮人的祖宗八辈都骂了一个遍。

    *****************************************

    金科拉摇了摇手里的一株大豆,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豆叶大部分已经脱落,豆秆已经转黄。拨开豆荚,豆荚与豆粒间提供养分的薄膜已经不见了,这是豆荚成熟的标志。

    “赶紧把镰刀发下去。”金科拉看了看天色,担心最近几天会下雨。这也是他早上跑到执委会,郑重要求执委会暂停其余工作,将收割大豆作为这几天的工作重点的原因。

    这些镰刀都是使用水力锻锤冲压成型后,手工开刃、装刀柄制作完成的。制作工艺略有些粗糙,质量却没的话说。为了此次收割大豆能顺利完成,执委会临时调集了男女老少近四百人,对一千亩大豆进行集中收割。

    马乾祖挥舞着镰刀投入了收割工作,由于人手紧张,以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非议,没有工作在身的执委会委员及各个部门负责人也参与了劳动。

    大豆的生长情况只能说很一般,在没有化肥、农家都很少的情况下,一亩地的产量也就五六十斤左右。穿越众们收割大豆根系以上部分,然后在晒场上统一脱粒。大豆的根系由于根瘤菌的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固定成氨供应给大豆,对于肥田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此次收割限定只收割大豆根系以上部位。

    收割工作持续到傍晚太阳落山时分暂时告一段落,金科拉四处转了转,发现差不多收割了三分之一多面积的样子。看到马乾祖等一帮执委会委员们坐在田埂上喝水休息,金科拉便走了过去。

    “现在粮食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这是邵树德的声音,“我们最初带过来的面粉和大米已经消耗近半。接下来如果持续进行移民地话,粮食消耗的速度将大大提高。而接下来一年内我们能够收获的各类粮食产量限于规模原因,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弄到粮食,越多越好。”

    “现在可能的粮食来源有哪些?”马乾祖问道,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引起重视了。

    “第一:捕鱼。大鱼河上游的大鱼湖渔业资源异常丰富,我们可以在那边设立据点进行捕鱼,甚至可以进行就地加工。有了这些鱼,我们就获得了大量的蛋白质补充,还可以减少对粮食的消耗。”邵树德说道,“第二:交易。这一点比较难,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太多的交易对象。库艾特下次到来差不多是十月份了,他的船也没法装载太多的粮食,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欧洲也缺粮食,非常地缺!我们很难在欧洲大规模地购买粮食。”

    “购买粮食不可行,那也只能自力更生了。”马乾祖说道:“这次大豆差不多能收五万多斤,其他作物麦子是不指望了,土豆倒是能收个几茬,可惜产量也不是很多就是了。要想靠这些维持移民规模,短时间内我看是不太现实的。大鱼湖还是得拿下!那边资源既然这么丰富,我们就没有视而不见的道理。这事回去后我们再一起合计合计,争取弄个章程出来,到时候再上会表决。对了,老金,你来得正好。明天你就组织一批人把今天收的豆秆脱粒、晾晒、储藏,抓紧时间了。”

    “这没问题。”金科拉坐下喝了口水,道,“仓库也都预备好了,一晾晒完就立刻入库。”

    “对了,老金,你们准备怎么脱粒?手工脱粒?”邵树德突然问道。

    “怎么?你能给我做脱粒机?”金科拉眼睛一亮。

    “我是没这本事。”邵树德笑了笑,“你可以去找马甲啊,让他安排人做个水力脱粒机出来,这玩意又不复杂,铁匠自己敲敲打打都能做出来。”

    “行了,一会我就去找他。”金科拉咧着嘴笑了。

    大豆的收割工作持续了3天,到5月15日傍晚,1000亩大豆已经全部收获完毕。这几天老天爷很给面子,除了第一天是阴天外,接下来两天都是大晴天,让一直担心下雨的金科拉暗暗松了一口气。

    大豆收割完后,执委会给大家放了几天假,然后继续开始各个项目的建设工程,同时对在大鱼湖畔建立永久据点的议案也开始了讨论和前期筹备。

    5月26日,轮窑在建筑队加班加点轮番施工后终于完工了。这座轮窑理论上年产砖瓦1500万块,实际上受限于人力因素,产量不可能那么高,年产砖瓦大概在1000万块上下。不过这也是极大地缓解了穿越众建筑物资短缺的状况,接下来许多耽搁已久的建设项目都可以上马了。

    轮窑的完工,同时也解放出了大批人手,已经在执委会讨论中初步成形的大鱼湖开发行动可以进入实施阶段了。

    按照执委会讨论形成的决议,决定在大鱼湖东南岸与大鱼河交汇处附近建立据点。据点为小型堡垒结构,外设围墙,内设能容纳200人居住的集体宿舍。此外还有水井两眼:井水为地下水,微咸,可做生活用水,关键时刻也能作为饮用水;设雨水收集池、沉淀池、过滤池各一座。除此之外,还有公共厕所、食堂、澡堂、物资库(包括军械库)、瞭望塔等。湖畔边还要建个渔业码头,码头到堡内的道路也要修整一下。

    当然了,据点内最重要的设施就是鱼产品加工厂了。由于运力及交通的问题,除了部分新鲜鱼虾将运往下游供应穿越众食用以外,其余大部分渔获将在这座加工厂中加工成咸鱼、鱼松、鱼露、鱼骨粉等产品。

    这是穿越众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派出据点,执委会向广大穿越众征集了据点的名称,最后依照排名将这个据点正式定名为定远堡。围绕着定远堡的修建和渔业工作,执委会组建了定远堡开拓队。开拓队编制暂定为:建筑队100人(临时编制,工期结束后撤回。);新成立的渔业局捕鱼队20人,执委会直属企业——鱼产品加工厂工人60人;定远堡护卫队25人;厨师3人,医生1人,船匠1人,实习铁匠1人,渔网修补工1人,杂工5人;计有217人。

    对于这个定远堡开拓队,穿越众们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很多人都跑到执委会来毛遂自荐,希望在开拓队内担任职务,让负责人员遴选的肖明礼整天被吵得头疼。

    1631年6月30日,经过一个月闹哄哄的筹备,满载着人员和物资的船队终于出发了。

    开拓队的先期队伍包括建筑队和护卫队100多人,待堡垒建设完毕后,其余人才会赶去和他们汇合。随船运送的除了建材、食物和饮水外,还有2门四磅炮、2门八磅炮、50具狩猎弩和30枝火绳枪。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十四章 夜袭() 
1631年7月中旬,时间进入了南美的冬季。正处小冰河时期的乌拉圭夜间最低气温已经降到了接近零度。

    刚刚巡视完营地的林有德裹了裹身上的军大衣,快步往食堂走去。那里有为巡夜人员准备的热汤和食物,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喝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暖胃实在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脑袋里正转着念头呢,只听一声“砰”的脆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林有德猛地顿住脚步,转头看向了传来声音的哨塔。

    哨塔上又传来一声火绳枪响。前瑞士雇佣兵卡尔和他的同伴一边紧张地装弹,一边扯着嗓子用简单的汉语词汇示警:“警报”、“印第安人”、“很多”。

    林有德的头皮一下子麻了起来,不过此时容不得迟疑,他飞快走到悬挂在厨房门口的一面铜锣前,拿起擀面杖就是一顿猛敲。然后再飞奔到宿舍前,一边踹门,一边呼喊。

    很快,正在休息的不当班的16名护卫队员们衣衫不整地冲了出来,场面有些混乱,有的人甚至连武器都忘了拿。

    林有德的脸色很不好:“出事了!有印第安人袭击!所有人带上武器,准备战斗!常开胜,去动员建筑队的人,然后武器分发下去。快!”

    东门边的哨塔上也响起了枪声!林有德脸色微变,东门目前可没有大门!万一让前来袭击的印第安人从东门冲了进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快!东门!有武器的跟我上!”林有德急了,率先往东门冲了过去,在他后面,是八九个背着狩猎弩的护卫队员。

    东门口堆放着大量的杂物和泥土。林有德刚冲到附近,便透过点着的火盆看见几个印第安人挺着长矛爬上了那堆杂物。哨塔上两名哨兵的火绳枪都刚刚发射过,此时正在紧张地装弹。

    “瞄准,射击!”随着林有德的命令,只听狩猎弩“蹭蹭”的发射声顿时此起彼伏。几名刚刚站直身子的印第安人在20多米的距离上惨遭无羽箭和钢珠的集火打击,纷纷惨叫摔倒。众人无心观看战果,手忙脚乱地开始装弹上弦。

    东门外响起了高亢的呼喊声,很快,印第安人再次爬上了那片泥土、废旧建材和杂物堆成的垃圾堆。

    “看准了再打,别一次把三支箭都射出去了!”林有德吩咐道。刚才这边十个人一次把三十枚箭矢或钢珠都射了出去,而战果不过是可怜的4个人。

    火绳枪已经装填完毕。哨塔上两名瑞士移民再次射击,换来了门口印第安人两声惨叫。林有德再次下令射击,这次先后射出的十枚无羽箭和钢珠将剩下的两人击倒在地。

    东门比较狭窄,再加上一些建筑垃圾的堆放,使得对方一次只能有几个人能艰难地爬上垃圾堆。而且大门侧方的哨塔上两杆不停射击的火绳枪也给了对方很大的侧面杀伤,使得对方很难堆积在门口。

    双方对峙了几分钟,很快,东门外再次响起了高亢的声音。几名印第安人手持简易弓箭朝哨塔上射击,哨塔上哨兵一时不察,一人被骨箭击中面部受伤,另外一人则赶忙隐蔽了起来。

    林有德有些焦急。他这边不过十个人,要是让印第安人大量涌进来,可就没法抵挡了。就在这时,建筑队的刘大发带着一群人赶了过来。他们扛着几个沉重的大箱子,喊着口号,嘴角哈出的白气在深夜中格外醒目。

    “好东西!”林有德一下子猜到了箱子里是什么东西,不由得有些懊悔自己怎么没想到这茬呢。

    三一年式全身甲,这是武器工坊通过水力锻锤成型制作的全身板甲,含铁盔、面罩、铁甲、胫甲,全重近四十斤。在这个板甲逐渐没落的时代,武器工坊使用高硬度钢锻造出来的铁甲,据说可以在中远距离上档住火绳枪的射击,是执委会准备推出的新一代出口创汇产品。目前仅仅制作了五副,全被送到了定远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