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6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沙丘顶上“装逼”了半天后,赖尼德很快便走了下来,然后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进到了镇里——按照南非驻屯军司令部交办下来的事情,赖尼德最后打算率部渡河北上,进入了后世的纳米布沙漠一带,将科伊桑红人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向北挤压——唔,至少向北扫荡两百公里才能停下,毕竟这橙河北岸在未来也将是东岸人的探矿区呢,可不能留有土著在这里捣乱。而在出发前,他也需和本地官员交代一下地方防务的问题,顺便也向他们领一批食水补给,不然可没法上路。(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橙河(二)() 
1658年11月30日,晴,橙河畔。

    炽热的阳光猛烈炙烤着大地,地处南纬28度左右的橙子河流域,因为枯水期及蒸发强烈的缘故,曾经宽阔无比的河道内如今只剩下中心还有一些水潺潺流淌着,两边的浅水区早就因为干涸而化成了一块块皲裂的土地——干旱,从古冈瓦纳时代就在折磨着这片土地,而生活在这片干旱草原上的居民(无论是科伊桑人还是各种动物)也早已接受了这个事实。

    “我们并不知道金刚石矿的分布范围有多大,但从其几处被发现的地点来看,我们不难推测出,其主要存在于橙河下游的这片干旱草原地带。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我决意将西起大西洋、东至东山山脉北段(即开普褶皱山脉的西半段)、南北各250公里的范围设为矿区,并正式宣示主权。小王,你的任务就是先沿着橙河向上走,考察一下沿河的地形并绘制地图。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一并圈出哪些地方适合建定居点。”骑在一头毛驴背上的王志杰脑海里还在回响着出发前焦唐焦专员对他的嘱咐,焦专员这次真是好大的胃口,一下将数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插上了东岸的国旗——这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做给南非的其他各路人马看的,意思就是咱大东岸看上这里了,你们别来捣乱,这里除了沙子啥也没有,于你们也无任何益处,各位来自英格兰、联合省的朋友们行个方便,不然咱们战场上见。

    “这片鬼地方啊……”看着脚下一望无际的沙质平原,王志杰不由自主地**了出来。胯下的毛驴闻言打了个喷嚏,似乎也对满地稀疏的肉质灌木型植被很不感冒。

    “若不是发现了金刚石,这片干旱草原对我们来说有任何价值吗?”王志杰从毛驴背上下来,抓起一把沙子,仔细端详了半天后,叹了口气,说道:“也就沿橙河一带可以尝试发展灌溉型农业。其他地方,除了放牧,别无他法。而且就算放牧也得精细着来,生怕植被被破坏了。毕竟这些灌木长这么大也不容易(靠稀少的降水和晨间的浓雾生存),一不小心就会把这块半干旱草地给整成沙漠了。”

    “妈的!”恨恨地将手里的傻子扔在地上,王志杰抬头看了看挂在空中的大火球,沙哑着嗓音道:“休整!注意派好警戒哨!”

    随队的干部和陆军骑兵们闻言都脸上一松,然后在官员的指挥下迅速分派好职司。出去警戒的出去警戒、打水的打水、搭临时帐篷的搭临时帐篷,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听人说,南非被人称作‘太阳国’,一天的日照时间在7。5…9。5小时,调来南非这一个月,发现确实没有虚言。”席地坐在地上啃着面饼的随员们轻声聊了起来,而说这话的很明显不是南非本地干部。

    “谁喜欢这太阳谁拿去!”有南非本地干部赌气地说道,“你看现在是春末夏初,风都是从西面吹来的,干得要死。又万里无云的,但凡地面上有点水都被晒掉了,还搞个屁!你看这沙漠,夏秋季节还能看着点雨水,草地上的绿意还很不错,可在冬春季节,全是这种干褐色的了无生气的地面,让人看得昏昏欲睡。”

    在河中地区的资料馆里,完整保存着一份橙河下游最近十来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王森曾经有幸看过,只有一个印象。太干旱了!在橙河下游河口白浪乡一带,年降水量只有50毫米;而在稍微靠南一点(即后世古德豪斯沿河谷地一带)的地方,降水量也多不到哪去,撑死了250…300毫米——降水往往是很偶然的。可能在一天内全部下完,有时是短时间的大阵雨,并伴有猛烈雷暴,有时还带有大冰雹。这种雷阵雨在一年中的任何时段、任何一个月和任何一天都有可能发生(但多见于秋季),奇葩得很——200多毫米的降水量,在东岸人看来。和巴塔哥尼亚是一个级别的,但南非西部草原的蒸发量却是巴塔哥尼亚的好多倍,因此这条沿着橙河的蜿蜒谷地被东岸人安上了一个“干燥走廊”的名号,倒也名副其实。

    一群人在橙河畔休整了一个小时后,再度把行囊装到了毛驴、骆驼的背上,开始向东进发。12月2日,众人抵达了后世sddrif小镇附近地域,王志杰四处看了看,然后在地图上画了个小圆圈,打算回去后建议地区行署在这里设一个定居点,因为这里是沿着河谷进山前的最后一个可能的补给点了,有必要安排一些农夫过来垦殖——王志杰将这个地名标注为“北山口”,他有权力这么做。

    王志杰这个东岸年轻一代中最为出色的地理及植物学家在北山口逗留了两天时间。在这整整两天时间内,他详细考察了沿河谷地一带的土质和植被,对这里的农业条件有了个粗浅的印象,并随机记录在册。

    北山口一带的土壤是典型的沙漠淡棕钙土,这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带很常见,分布也很广泛。这种土的肥力状况在不同地区相差极大,这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以及基岩的结构。北山口一带的淡棕钙土中腐殖质的厚度不大,但往往含有大量的钙、碱和磷,它在人工灌溉和精耕细作的情况下,还是适宜进行农业种植的——但也必须设有排水设施,因为过度灌溉可能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当然这在推广节水型喷灌和滴灌的南非河中地区,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

    目前在橙河入海口附近的白浪乡,东岸人已经成功地利用这种沙漠淡棕钙土培育出了大量的农作物——以瓜果蔬菜为主,兼且有一定量的麦田和苜蓿田——不但成功养活了当地七八百名定居者,还能拿出一定的积储供应临时驻扎而来的数百骑兵,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12月3日,众人继续东行。这一天下午,他们撞上了大运,因为在东山山脉间行走的他们遇上了或许是附近地区一年中唯一的一次降雨。强烈的雷阵雨给荒芜的沙地带来了生命的源泉,接下来几天内,就像是变魔术一般,原本了无生气的地面突然变成了黄色、红色和白色的地毯——这是一种肉质灌木植物开的花——而除了这些花之外,原本就顽强生长着的三芒草、画眉草、树状大戟、芦荟、小瘤猪毛菜、高山矮曲树则长得更是茁壮和绿意盎然了,这令众人的士气也在不知不觉间提了起来。

    12月6日,王志杰等人抵达了后世纳米比亚奥森克小镇(aussr)对岸的地方。这个时候,不光是王志杰本人,即便是任何一位随行的警卫,都能轻易地发现这段河的河水非常清澈——后世这里是奥兰治河中下游一带河水含沙量最小的地方,不超过5g/,因此对水力机械的过流部件磨损非常小,也不易堵住滴灌管道,非常适合展开灌溉型农业。

    而事实上这里也非常适合农业,尤其是北岸后世纳米比亚境内的奥森克小镇附近,广泛分布着干草原栗钙土。这些土壤发育在页岩上,因此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进行农业种植,因此王志杰等人在涉水渡河到北岸考察后,立刻将这里也定为了一个定居点,名为“栗土乡”,意为这里广泛分布着栗钙土,农业前景不错。

    考察完栗土乡后,12月8日,队伍再度向东启程。这次他们干脆沿着橙河北岸行走,在避开了一个迁移中的科伊桑人小部落后,他们于12月10日抵达了后世纳米比亚诺多瓦城(nrdr)附近的地界。这里沿河分布着大量灌木芦苇、蒿草、野花,以及小片小片的柳树和金合欢树丛,土壤也同样是较为肥沃的干草原栗钙土,加之这段河水也还算清澈,因此王志杰立刻毫不犹豫地在他亲手绘制的地图上画了个小圆圈,并将这个即将设立的定居点命名为“金合欢乡”,以纪念这里发现的这片金合欢树林。

    12月15日,在抵达了金合欢乡以东不到百公里处的后世古德豪斯小镇附近后,已经深入内陆干旱地区甚远的王志杰等人不得不终止此次行动,因为他们携带的食物可能不是太充足了,已经无法再支撑他们往东探险,因此此次行动只能到此为止。但饶是如此,他们这段历程近三百公里的沙漠探险仍然是一项极为了不起的壮举,对于今后河中地区行署的东进扩张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功绩绝对不容抹杀。

    12月17日,在原地休整了一天多时间后,王志杰等人离开了这个被他命名为“浅滩乡”的地点,然后迈着略显疲惫的步伐,迎着南非西北部夏日酷烈的阳光,踏上了返程的旅途——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橙河河口附近的白浪乡。(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东山() 
“听,这是将士们的欢呼声!”一名参谋军官兴奋地朝着谢汉三说道。

    南非驻屯军司令、南非保安司令谢汉三含笑点头,然后几步跨上了一个土丘,看着山下正端着明晃晃的刺刀追亡逐北的东岸官兵们,满意地说道:“这次事前筹备、侦查和行军都搞得非常不错,对这个土人部落的打击达成了很好的突然性,我很满意。南非保安团的弟兄们表现不错,确实对得起平时艰苦的训练,回去后统一记功发奖。”

    参谋军官闻讯后,立刻将这个好消息通报给了南非保安团一千七八百名弟兄,这不出意外地引起了巨大的欢呼声。对了,这次东岸人对东山山间的谷地动兵清剿,意味着平静多年的南非局势再起动荡,必然会引来如今已越来越强大的卡玛王国的疯狂反击。为此,东岸人从今年上半年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南非地区行署不但将近些年卖羊毛和农产品积存下来的约三十万元资金全部充作军费,另外还从本土陆军部获得了约十五万元的财政支持,这使得他们有了充足的底气将地盘向东扩展,毕竟南非地区的人口现在已经突破了六万之多了啊,是时候向外分流了!

    数十万元的金钱为南非驻屯军司令部换来了海量的战争物资,武器、弹药、马匹、工程器械、小型船只乃至罐头等各类食品,无一不通过南海运输公司的班轮运抵了大圆港(即萨尔达尼亚,因海岸线呈圆弧形而得名,今年新设,港口条件超过河中港)码头,然后通过人力或机械卸了下来,发往高达乡积存。

    于是乎,你便看到了,从大圆港到高达乡之间一百多公里的草地上,大群骡马、骆驼、马车将各类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转运到了高达乡悄悄储存了起来,中途只能在中屯乡(后世穆利斯堡附近)一带短暂休整一下。确实也是够拼的了。

    而物资转运到位后,来自河中镇、象乡、口岸乡、大圆乡、高达乡、中屯乡、北屯乡(后世皮特凯贝赫附近)七个定居点的民兵也被部分动员了起来,然后调拨了一千八百人东行到了高达乡一带待命。紧随他们后面的是西面调来的三个黑八旗重步兵营两千多武士、南非炮兵营两百人、南非骑兵营一部一百五十余骑,以及最为精锐的陆军第一混成营1450余人。这使得此次行动的总兵力超过了5600人。且还没算大量充当后勤夫子的黑八旗普通旗丁呢,规模可谓南非历年来最大,从中可以也可以看出河中地区行署的决心。

    东岸人如此规模的行动,按谢汉三的话来说就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可作为他们的对手的卡玛王国呢?很遗憾。他们似乎完全没预料到和平这么多年后东岸人突启战端,又或者他们此时的重心很可能已经转到了更东侧雨水丰富的地方,因为据说多年前卡玛王国就在邻近的部落中展开了激烈的兼并战争,他们有荷兰人的贸易援助,那么整合吞并大量的科萨人部落也是寻常之事,因此其统治中心转移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不过,卡玛人如何关东岸人屁事?老子这次耗资数十万元、动员五六千大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挺进东山山脉,然后在当地屯垦扎下根来。东山山脉间的谷地内雨水充足、土地还算肥沃,可是能养活不少人。而且,在这里的关键位置兴建几个定居点后。不但获得了大片雨水充足的可耕地,还彻底将河中县七个乡镇六万人的侧翼给屏护了起来,使其远离了野蛮人的威胁,并能为东岸人在东山山脉间的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些地方是西南沿海湿润部分向内陆干旱部分过渡地带,位处东山山脉的褶皱带内,地表也多是肥沃的黑钙土,可以大力展开农业垦殖,且不虞会因为降水的原因而导致土壤沙化,端地是一片上好的农业带,留给科萨人可惜了。”谢汉三看着已经结束战斗的东岸官兵们。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不管卡玛王国是什么反应,我们必须占领这片土地,以作为河中县六万余父老乡亲的重要屏护。”

    在得到部下们的应和后,谢汉三志得意满地下到了谷地内去检验战果。此战东岸人出动了数千名军人、32门火炮。以一个漂亮的突击将准备明显不足的一个卡玛王国前哨部落打垮,取得了歼敌数百、俘获千余的光辉战绩。

    这个前哨部落的战利品不多,能够入谢汉三眼的就更少了,其中唯一有点价值的大概就是一份纸质文件了,这令谢汉三和一干参谋们极为惊奇。大家都知道科萨人的文明水平较低,大家同样知道这个国家在上层的强力推动之下展开了一系列的“荷兰化”运动。并派出了大批王族子弟远赴荷兰留学,这些文件大概就是他们的留学成果了吧——竟然学会用荷兰文字将一些重要东西记录下来了,尼玛这个部落不敲打以后必然会坏事!看来东岸人的此次出击行动恰到好处,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卡玛王国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强了,万一她就崛起了呢?那不就是一个加强版的祖鲁王国了?那还了得!

    12月20日,在等待后续人马抵达后,全军数千人开始沿着山间谷地逦迤向前,只花了一天多功夫主力就抵达了了位于布里厄河畔的一个卡玛王**事据点——同时也是一个不落营地。

    这个部落此时似已得到了消息,大概是有北边的败兵逃了过来,因此他们这会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荷兰式样的土木混合结构的堡垒上已站满了紧张的科萨人兵丁。谢汉三用望远镜看去,只见一些科萨人手里拿的武器似乎还是火绳枪呢。是了,这些年随着东岸人的出口倾销,欧洲正规军队不但加速淘汰了编制内的冷兵器战斗人员,也加速了燧发枪的普及力度——虽然很缓慢,但确实在慢慢普及——而淘汰的火绳枪自然也不会浪费了,比如荷兰人就出售了不少半新不旧的火绳枪给卡玛王国,并派出军官进行简单培训,使得卡玛王国核心精锐部队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不过,土人部落战力有所提升又如何?你提高了就指望别人不来打你了吗?呵呵,你太天真了,请看此刻城外错落有致分布着的三十余门火炮,它们自然会教你们做人的——12月22日,三个营的黑八旗官兵在东岸炮兵的助阵下,经殊死突击后击溃了数百名科萨守兵,然后在随后数天内持续扩大战果,并彻底控制了附近好大一片区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