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头的是此次太平洋临时特遣舰队的旗舰“八月十日”号,紧跟在后面的是新入役没多久的战列舰“东岸主义”号、经过蒸汽化技改的原西班牙拉普拉塔舰队降舰“加的斯岩石”号。这三艘是主力战舰,也是此次西太平洋作战行动仅有的三艘战舰,虽然数量少,不过吨位大、火力强、航速快,西班牙秘鲁舰队的那些小型舰船在她们面前还真不够看。

    而除了这三艘作战舰只后,整个太平洋临时特遣舰队还有六艘大船,分别是弹药补给船2艘、食水补给船1艘、运兵船1艘、运煤船1艘、修理船1艘。这些船只满载各类物资和人员——都是为登陆作战准备的,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临时特遣舰队的全部九艘舰船都是机帆混合动力的,但就机动性来说是远超西班牙船只的。

    特别是在风向、洋流多变的麦哲伦海峡,传统风帆船出事的几率不低,尤其是从东向西逆风走的时候就更是艰难,一不留神就会因为各种原因搁浅或沉没。而有蒸汽动力辅助的船只就不一样了,在危险航段她们可以降下风帆纯靠蒸汽动力低速航行,转向规避的时候也很方便,出现海难的几率便大大降低。

    因此,太平洋临时特遣舰队在挑选船只的时候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但大部分是新船,而且全部是机帆混合动力,比几天后将要从本土出航去欧洲进行贸易的船队(3艘战列舰+10艘护卫舰+22艘笛型船,由郭子离海军上尉指挥)可要豪华多了。火力猛、航速快、机动强,估计能让西班牙秘鲁舰队的那些小型老旧船只欲哭无泪。

    此番跟随九艘海军船只作战的陆军部队也是不少,计有步兵连5个、炮兵连2个、县民兵大队2个、学兵团35团全部(500人)、克兰迪义勇军近一千人(含部分高乔人)及一千多名东欧雇佣军,总计约六千人。其中所有部队在出发前都进行了人员、器械的补充,因此这些部队此刻都是齐装满员,战斗力不可小视。

    这些部队出征后,留在本土及邻近的拉普拉塔地区的还有2个步兵连、2个炮兵连、4个骑兵连、学兵团36团及快毕业的37团、4个县民兵大队以及数量将近两千人的克兰迪义勇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当可观,对付西班牙人之余还能将大量部队撤回本土轮休,基本上可以算是游刃有余的。

    9月15日,东岸共和国海军第一舰队太平洋特遣分舰队在穿越麦哲伦海峡西段后,顺利进入了相对平静的太平洋,然后在孔特雷拉斯岛以北海域的岛群中找了一处足够宽敞的避风地下锚停泊。同时,他们派遣了“杂货商店2号”食水补给船沿着麦哲伦情报站历时一年时间测量出的一条隐蔽航线前往阿劳坎城(纳塔莱斯港),而其余舰只则在避风湾内待命,等待“杂货商店2号”的返回。

    话说阿劳坎城也建立起好几年了,如今已经成了智利阿劳坎反抗份子的大本营,这里及近郊的广大区域内常年生活着数千名阿劳坎人,他们在东岸人的指导下种植黑麦、燕麦、土豆,同时放牧山羊,为游击队北上与西班牙人进行战斗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至于游击队常年战斗所需的器械、弹药、药品和服装,则大部分由东岸麦哲伦情报站无偿提供,少部分由阿劳坎人拿粮食、羊毛、皮革来交换——他们也就只有这么点可怜的钱物了。

    阿劳坎游击队的编制大概有五六百人,正式名称还是东岸人帮取的,叫“阿劳坎解放军”。这个组织说实话还是有一点先进性的,其领导人小维森特是第一支阿劳坎游击队缔造者老维森特的儿子,这个人在东岸麦哲伦情报站内接受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西班牙语、汉语和阿劳坎土语三种语言,他为游击队提出了一个行动纲领,那就是打败西班牙人、建立阿劳坎人自己的国度,和后世清末革命党人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在这个年代,民族主义思想尚未萌发,大家对统治者是不是异族说实话不是很关心。你只要看看奥地利、奥斯曼、莫斯科、瑞典、波兰、波斯等国家,她们有的国内多民族聚居,有的统治民族不占多数(奥斯曼、瑞典、波斯等),但只要上层贵族压榨得不是特别酷烈,基本上大家都能相安无事,都能接受给异族当顺民的现实。

    当然了,这个年代智利的西班牙人显然不是什么好的统治者,监护征赋制度的存在使得这里成了事实上的农奴制。西班牙白人名义上是阿劳坎人的监护者,是带领他们走向文明的领路人,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奴隶主。他们贩卖人口、残酷剥削压榨土著,尤其在那些矿山,环境恶劣、食物粗陋、工作繁重,大量阿劳坎矿工被折磨致死,剩下的也纷纷反抗,但迎接他们的往往是西班牙人的残酷镇压。

    西班牙人在智利中北部的各个定居点、交通要道上都驻扎了大量来自秘鲁的印第安士兵,这些人是西班牙人在南美统治的帮凶,他们唯白人之命是从,残酷镇压与自己同肤色的智利阿劳坎人、拉普拉塔克兰迪人,所作所为与西班牙白人军队别无二致,残酷程度一样令人发指。

    他们与巴拉圭的瓜拉尼人一样,都是耶稣会、圣方济会等传教团体的羔羊,是西班牙人开拓美洲大陆的急先锋、好狗腿,因此靠着这些秘鲁人的东征西讨,整个智利中北部地区的原住民起义虽然此起彼伏,但都很快得到了镇压,一直没能成气候。到了后来,随着阿劳坎人人口数量的日渐稀少,反抗力度也越来越弱,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能够推翻西班牙人统治的力量了。

    而在17世纪中期的现在,无论是智利地区的阿劳坎人,还是拉普拉塔地区的克兰迪人(尚未经历五十年代大起义失败后的残酷镇压),其人口数量都还不少。尤其是智利,几十万阿劳坎人还是有的,因此,小维森特的“阿劳坎解放军”所朝思暮想的就是联合大多数被残酷奴役的阿劳坎人,一同起来推翻西班牙人的统治,然后仿效东岸上国的体制,建立起阿劳坎人自己的国度,让阿劳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东岸人设立的麦哲伦情报站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对小维森特的队伍提供援助,而这也是他们能够在不利形势下坚持到现在的最大原因。不过东岸人也不是什么散财童子,给了你援助你就得听话,不然以后想再要什么援助可就没门了。

    对于东岸人的要求,阿劳坎人是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的。比如4月份时他们得到麦哲伦情报站站长毕拉斯的命令,在智利中部地区策应东岸军队在拉普拉塔的攻势,短时间内连续袭击了西班牙人11个军事哨所,使得西班牙人设立的智利将军胡安。德。索萨暴跳如雷,原定调往科尔多瓦的一千名仆从军也被临时取消行程调头南下,以镇压阿劳坎人的暴动。

    这次东岸人再次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派出大量熟悉智利内情的精干游击队员,为东岸陆军充当带路党,以便更有效率地袭击西班牙人的各个定居点、物资存储地和重要矿山港口。除了带路人员外,阿劳坎解放军当然也要派出一定数量的得力作战人员随同北上,参与对西班牙定居点的进攻,顺便解救下被奴役的阿劳坎人。

    眼下“杂货商店2号”食水补给船就是去接人的,同时给当地的阿劳坎人赠送一批物资。小维森特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如今单凭阿劳坎人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推翻西班牙人统治的,必须紧抱东岸人的大腿才有那么一丝可能。因此他很爽快地派出了总计约四百名战士,由他亲自率领,登上了东岸人的船只,并于9月23日返回了太平洋临时特遣舰队的锚泊地。

    此次行动的总指挥、东岸特遣舰队司令官陆铭海军中校抽空接见了一下小维森特,并与他聊起了与他父亲当年在奇洛埃岛相遇的往事,对老维森特牺牲在巴里奥斯港(蒙特港)表示遗憾,同时勉励他好好干,与东岸人一起推翻西班牙人的统治。

    与阿劳坎带路党汇合后,东岸共和国太平洋临时特遣舰队便不再耽搁,九艘船只再度拔锚起航,然后转向正北,朝第一个目标、耶稣会在智利中南部地区的核心传教区——奇洛埃岛而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一章 战争催化(一)() 
张云从一匹骡子上翻身下来,然后将缰绳一把丢给从传达室内走来的一名意大利门卫,脚下不停直接进了厂区。作为南海渔业公司负责日常生产的副总,张云总是很忙,这不,刚刚和从马岛须鲸港追逐枪乌贼渔汛归来的船队沟通了下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渔业公司下辖的罗洽海产品加工厂内。

    罗洽海产品加工厂是国营南海渔业公司下辖的全资子公司,最初主要是负责加工一些海产品,如鲸肉、鳕鱼、滑柔鱼、红虾等等,拥有工人五百余名——典型的劳动力密集产业。该厂之前的主要产品就是各类罐头制品,主要的客户就是军队和远洋运输公司。

    自从张云率队开始了东岸捕鲸业零的突破后,鲸肉这种量大易得的大宗海产品便成了海产品加工厂初期时的主打产品。海产品加工厂内有二十多名厨师在整日里蒸煮鲸肉,只不过他们的手艺或者说工作态度很成问题,做出来的各种风味的鲸肉被装进罐头运到前线后,引起了士兵们的极大抗议。

    没别的原因,口感实在是太差了!这些人简直是在做猪食,做出来的食物营养虽然是够的但就口味而言简直就是在挑战大家的忍耐极限!为此,军部特地派了一名穿越众高等参谋前来与海产品加工厂交涉。

    交涉的时间就是这个月(9月)月初,张云记得当初还是自己接待的这帮来自军部的大爷。当时陪同高等参谋前来的还有陆军部后勤司的技术人员,这些伙夫出身的所谓“技术员”们带来了由前线士兵们投票选定的食品口味,并责成罗洽海产品加工厂立刻更正。

    “真是一帮横冲直撞的蛮牛!”张云暗自腹诽了那一帮傲气凌人的丘八,然后推开大门径直走进了鲸肉加工车间的厨房内。正在忙活的厨师们看见张云进来后,都停下手里的活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自己先前的工作。

    张云也和大家打了个招呼,然后便迫不及待地坐到靠里的一张小八仙桌旁,拿起桌上盛在木碗里的食物挨个品尝了起来。这些都是厨师们依据联合参谋本部刚刚下达的《军粮条例》而新开发出的产品,这些产品总的来说吸取了士兵们提出的咸、鲜、香等要求而改进,口味应当要比原来的强上很多。

    不过张云还是不放心,他决定亲自把关,即每种新产品都要自己先试吃一遍,然后要求军部的代表、技术员们也来试吃一顿,最后再定型生产。老实说,这不是一项很令人愉悦的工作,张云的待遇不错,生活水平也很高,因此吃惯了家里精致食物的他此时来车间内品尝被士兵们诅咒为“猪食”的各类罐头食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肠胃的摧残。

    “1号煮鲸肉吃起来口感一般,而且缺少一股葱香味,这可是大家着重提出来的要求,而且味道也不够鲜,记下来,继续改!”

    “2号煮鲸肉加了酱油后味道鲜多了,但这酱油品质感觉不行,换!大丰食品公司出产的酱油一股机油味,换平安县老字号手工酱油,产量不足让他们招人扩产。”

    “3号红烧鲸肉味道不错,大酱调料也很好,香料也放得足。嗯,还有一股蒜瓣的香味,好!这种好!”

    品尝完面前这三份食物——使用已经不知道修改过多少遍的鲸肉烹制条例做出来的,张云拿湿毛巾擦了擦嘴,然后说道:“先修改烹制条例,然后把煮鲸肉、烧鲸肉各再做一份,品尝没问题后便请军部的代表过来试吃,他们要是也觉得没问题的话,那就定型生产。记住了,鲸肉比不得牛羊肉,肉质粗糙、味道重,各种葱蒜大酱香料一定要放足了,不然味道很难吃。你们自己家里一定也经常买这种肉,买回去的腌肉做起来有多困难你们自己很清楚,别再给我找麻烦了,我现在头都被那帮大嗓门的丘八们吵大了。”

    说到这里张云也有些郁闷,陆海军的那帮丘八们还好说,但那些随军出战的民兵们口味也这么挑剔却是让人有些无语。要知道这里面很多人来东岸还没几年呢,几年前在大明时连饭都吃不上,带着糠麸窝窝头、野菜什么的都能吃得很香。如今这才在东岸过了几年舒心日子啊,竟然开始大肆抨击鲸肉罐头的口感了,这让加工这些罐头的罗洽海产品厂上下都有些郁闷。

    随着东岸在须鲸港附近海域捕获的鲸鱼头数越来越多,鲸肉这种最大的副产品也越积越多。这些鲸肉大部分在须鲸港内先进行腌制,然后再运回本土进行深加工或者直接出售;当然也有少部分鲸肉直接在须鲸港脱水制成五香鲸肉干,但味道嘛也就那样,反正消费这些鲸肉干的主要是海军,他们在海上时往往将这些硬得跟砖头一样的肉干与其他东西一起煮,因此反倒忽略了这种食物本身的味道。

    而随着与西班牙人争夺拉普拉塔战争的爆发,陆军部终于也盯上了鲸肉这种廉价的肉类。毕竟,这再差也是肉啊,能够为士兵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按照陆军部的规定,士兵每日需至少消费蛋白质200克、脂肪60克、糖700克,为了凑足这些营养配比,军部后勤司的官僚们拿出自然科学院下发的各种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含量表,在研究了半天后终于得出了结论:海军先不论,他们的待遇一向极好,但就陆军来说,目前部队的饮食结构中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足够了,但蛋白质和脂肪却有所欠缺,那么就大量订购鲸肉好了。

    毕竟军费紧张,牛肉这种奢侈品国内市场上的供应都严重不足——毕竟虽然从拉普拉塔抢回来的牛主要投入再生产和繁殖之中了,没人会短视到立刻宰杀了来吃——鲸肉又这么廉价,那么选择什么就显而易见的了。

    不过陆军部的官僚们终究没有考虑到,鲸肉罐头糟糕的口味会严重影响到士兵们的士气,进而影响到大家的健康,这是他们所始料未及的。不过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就及时改正好了,因此他们立刻收集了士兵们对鲸肉罐头口味方面的要求,然后返回国内责成制造厂家改进配方。

    其实大家所反应的问题远不止鲸肉罐头这一条,比如指挥官们发现由于巴拉那河流域多沼泽,气候也多阴雨,因此极为潮湿,士兵们多日在泥水中打滚,很多人得了脚气病。这个问题汇报上来后,卫生部立刻派了一个专家组乘坐汽船快速赶往前线调查,结论很快便出来了:因为士兵们的日常饮食中缺少大量蔬菜、水果,毕竟行军在外哪来那么好的后勤补给,因此维生素的摄入量便大大不足,再加上环境、心理等因素,很多人得了脚气病便一点也不奇怪了。

    找出问题原因所在后,陆军部迅速做出了对策。一方面他们派出自己的后勤采购经理前往桔树乡的罐头食品厂,希望大量采购该厂生产的水果罐头。不过此时桔树乡、黎明镇两地的水果种植还没上规模,产量极其有限,仅有的一点水果罐头产出根本弥补不了陆军部的巨大需求。因此,已经快要抓狂的陆军采购经理立刻联系了巴西人,准备从那里进口一大批热带水果,然后用蒸汽机帆船快速运回平安县进行加工。

    另外一方面,罗洽海产品加工厂的另一个车间——鳕鱼加工车间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