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名戴着红色包头巾或小花帽的塞尔维亚女人一边哼唱着不知名的小调,一边用茅草将农田里的豆秆扎成一捆,然后几捆互相靠着竖在那里,等待别人来将其运走。有时候她们劳动的动作剧烈了,会不小心吵醒背在背上的婴儿,婴儿响亮的啼哭声顿时就会响彻整个原野。

    一些大孩子们将母亲捆扎好的豆秆装上车,然后自如地驾驭着这辆满载大豆的牛车,朝脱粒场而去。在那里,村里的男人们已经将畜力脱粒机整个搬了过来,他们互相帮忙,一边给大豆进行脱粒,一边将粗粗脱完粒的大豆装到大筐里。

    这些粗粗脱完粒的大豆还需要在畜力鼓风机面前扬吹一番,以清除其中的大量杂物。扬吹完毕的大豆立刻被装进布袋,然后运到不远处的晒谷场上,他们得趁着天气不错的当口将这些大豆摊放到平铺在地面上油布上面进行晾晒,不然这些大豆是没法长期保存的。而且,这种含有大量水分的大豆无论是国营的物资储备库还是私营的榨油小作坊,都会拒收。因此,他们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干燥处理。

    这就是下伊河堡的五月,丰收的五月。看到这样的场景,司法部高级调研员姜南齐也不禁心情大好,金黄色的田野景色他永远也看不腻,仿佛那里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在吸引着他一样,以至于让他觉得空气中都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这里是下伊河堡通往峡谷堡的铁路沿线,无数名工人正在这里挥汗如雨,为这条横贯南北的铁路线的完工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政务院最近在执委会的授意下提出了一个直通后世科拉莱斯矿区的“西北走廊铁路计划”,在这份规模庞大的计划中,东岸人将首先完成下伊河堡与峡谷堡之间的铁路,然后向西北越过西岭,经后世的梅洛直抵科拉莱斯地区的锰、铁、金矿区,为国家的机械、材料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这条铁路线绵延数百公里,中途也需要修建不止一个定居点,耗费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更是不知凡几,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外交以及安全方面的威胁,难度不可谓不大。不过这个西北走廊铁路计划得到了陆军元老、前中央执委、现任伊河地区专员、全国铁路督办的彭志成的大力支持,他发动了许多老关系,使得执委会最终排除种种顾虑,同意了这项计划,并对此进行政策以及资源上的倾斜。

    至于说这里越过了东岸共和国的法定国界线的问题,东岸人决定暂时对其进行搁置,装作不知道,反正先霸下来再说。他们已经咨询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些老朋友们关于前阵子布拉沃男爵前来东方港“兴师问罪”的事情,这些人在通过快马与秘鲁联系一番后,猛然发现利马的官员们对此也很疑惑,他们并不存在对东岸人如此强烈的敌意,因为任谁也不会相信东岸人会拆毁有越界嫌疑的那座城市(长山堡)以及关闭附近的铁矿,这是绝不可能的。

    那么现在事情有点意思了。一切听起来似乎就像是那位宗教使命感比较强烈的布拉沃男爵的自说自话,基于这种判断,执委会的诸位官员们决定暂时撇开这位狐假虎威的男爵,继续原定方针,即通过西北走廊铁路计划将资源丰富的科拉莱斯矿区与本土核心地带联系起来,以便尽快开采国内工业上急需的锰矿资源。

    很多农闲时节会来铁路线上打零工的农民已经回家大忙去了,此时在铁路线上奋战的除了南非劳务工外,就只有一些从拉普拉塔地区越境而来的中南欧移民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意大利人,少部分是南德意志人、匈牙利人以及波西米亚人,都是被哈布斯堡王朝招募来的在旧大陆混不下去的可怜人。他们被从奥地利送到巴塞罗那,然后集中登船运输到拉普拉塔地区,充实这里稀少的人口,以使他们有充足的力量能够抵御东岸人的威胁。

    这个政策已经施行了将近十年了,这十年里西班牙人一共运送了超过两万五千名旧大陆中南欧移民来到拉普拉塔。只可惜他们高估了拉普拉塔的承受能力,这个开发程度尚低的地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承接这些移民,当地的农场主和牧场主们对于雇佣这些人也不是很热心,因此很多人生活困顿。这些年来,已经陆陆续续有接近五千人(主要是意大利人)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进入了东岸共和国的境内,然后四处打零工,以等待年限够了以后可以取得合法的身份证明。

    现在下伊河堡至峡谷堡的铁路线上就活跃着这么一批来自拉普拉塔的非法工人。由于国内劳动力的缺少,东岸边境的军警以及民兵们对这些越境的可怜人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会对他们进行逮捕或驱逐。他们到东岸境内打零工,雇主们需要支付的工资极低,很多时候甚至只需要管饱就可以。人也很老实,很多私营老板乃至农场主们都会雇佣上那么两三个人,比那些号称廉价劳动力的查鲁亚、瓜拉尼人便宜多了。

    姜南齐骑在马上,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缩在树下休息的越境流民,这些人目光呆滞,面部也甚少有什么表情。话更是少得可怜——或者这和他们的汉语能力很差有关系,他们也许只有在领到午餐——咸鱼和蒸土豆的时候才会说上那么两句感激的话语。他们有理由这么做,旧大陆上那些蝗虫般的诸侯军队打来打去,将他们的生活搅得一团糟,他们很多人甚至都快饿死了,迫不得已才来了新大陆讨生活。

    谁想到满怀憧憬的“拉普拉塔新生活”又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当地的农场主或牧场主们并不需要雇佣太多人,而负责安置他们的西班牙官员也很不负责,他只招募了少数人去开拓新的土地,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整日里无所事事,四处流浪。他们有的人去了巴拉圭碰碰运气,因为他们听说那里比较富裕,需要的人手也多,而另外一些人则去了东岸大草原,准备到东岸人那里去寻找工作机会以养活自己。

    就这样,西班牙国王就像一个运输大队长,他的亲戚帮他从中南欧地区搞了大批人过来,他却只能留住其中的一部分,这十年来至少有五千人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东岸共和国境内工作,然后定居,有力地充实了东岸的人口。

    当然了,每年这么多人来到东岸,自然也给东岸西部内陆地区的居民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为这些饥肠辘辘的流浪汉们时不时会偷窃他们种在地里的土豆、红薯或一些蔬菜充饥,有时候他们也会偷一些家禽甚至牲畜。甚至到了最近一段时间,有两处地方还传来了越境流浪汉们犯下了抢劫杀人的耸人听闻的传闻。以上种种都让本地的居民们对这些西边来的流浪汉们“另眼相看”,对他们的同情也渐渐削减乃至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偏见和厌恶。

    姜南齐此次视察的这个法庭近期就审理了多项此类的案子。

    这个法庭位于下伊河堡城内,隶属于伊河地区巡回法院管辖,专门负责处理下伊河堡城内外以及附近农村地区的各类诉讼案件。法庭很小,只有两个房间,一名审判官、一名书记官、两名法警,仅此而已。审判官是来自山东胶州的一位刑名师爷,年约三十余;书记官也是山东人,原是落魄读书人,在福山县城内以给人代写家信兼替人抄书为生,自称被“莫大帅”的兵强掳而来东岸;两名法警均来自宁海州,一是卫所军士出身、一是衙门捕快出身,这个全华班的法庭审理案件速度极快,基本上以一天几十人的速度在进行着审理。

    犯案的基本都是越境而来的意大利人,罪行清一色的都是盗窃。这些人言语不通,一问三不知,那位被另外几人私下里称做刘师爷的中年审判官也不以为忤,因为他压根就没打算听那些人回答或辩解什么,那没有必要。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多半都是被乡民扭送过来的,盗窃的时候当场被抓,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连庭审都免了,直接宣判就是!

    姜南齐刚一下马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景。两名法警不停地提着犯人过来,刘师爷象征性地问几句,然后直接断罪,旁边的书记官简单记录后在宣判通知书上盖上印戳,一件案子就这么结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 西北走廊(二)() 
姜南齐等一行人的到来让这个小小的法庭上顿时有些混乱。审判官和书记官可都是在他姜某人曾经带过的东方县法律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习班内上过课,姜先生的尊容如何不认得?因此此刻纷纷停止了审案,将姜南齐及其随从迎了过来。

    不过姜南齐并不打算到那个狭窄局促的房间内去参观,相反,他对那些被关在外面的外国犯人们很感兴趣。这些犯人衣衫褴褛,有的甚至身上仅有一些破布片遮身,看起来凄惨无比。他们大部分都是被村民们扭送过来的,少部分是被警察逮捕,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看起来都很饥饿。

    这些人被各村的巡警们押送到城内的派出所,派出所签收后未经审讯就通知法警过来领人。法警用装着铁笼子的囚车将他们拉到法庭门外的空地上,此时他们都很萎靡,看得出来一些乡村巡警们在羁押期间并未给他们良好的照料。他们衣衫褴褛、头发蓬乱,身上寄生虫多得要死,精神状态也很差。更重要的是,他们很饿。

    囚车外有一些居民在围观,一名胖嘟嘟的小孩手里拿着个肉饼,在他们面前大口地嚼吃着。他吃得是如此之爽,以至于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一名饿得实在受不了的囚犯将手伸出铁笼子,祈求这名小孩给他一点吃的。小孩犹豫了下,只见他将手中肉饼里最大的那块肉吃掉,然后将剩下的半块肉饼依依不舍地递给了这名囚犯。囚犯立刻将肉饼拿在手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当然,他还比较讲义气,没忘了给身边的同伴也分一点。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被殴打过。很多人鼻青脸肿的,再加上至少两昼夜已经没吃东西了,他们的状态都很不好。一些人躺在囚车里一动不动,一些人在小声地哭泣着,一些人在有气无力地向围观民众祈求一些食物。姜南齐深深叹了口气,然后转身朝刘师爷问道:“依据监狱管理条例,这些人从被羁押在村级拘留室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受到良好的待遇了,至少应该给予他们充足的食物。但是我在这里看到了什么,他们很饥饿,还受到了殴打,就快要死了。你们就是这样对待法律的吗?”

    刘师爷脸一红,然后嗫嚅着说道:“姜师有所不知,上头是拨下来了一些粮食,但最近犯人数量很多,完全不敷使用。伊河巡院这个月也刚刚离开长山堡,往宁津堡而去,下官曾经派人追上去请示过,但王院长表示每个月的囚犯口粮都有定数,不好擅自增加,让我们自己想办法。下官也曾找本地粮库的拉尔森拉大人商借部分粮食,但拉大人表示手续繁复且无先例,不宜借粮给我们,因此……”

    姜南齐看了他一眼,明白这些底层小官僚的难处,因此没再说什么。他们也许是真的粮食不够用,也许他们自己也在其中贪墨了一些,但无关紧要,现实情况就是囚犯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吃饱饭,尤其是在犯人的数量呈爆发性增长的时候。

    “这里连个意大利语翻译都没有吗?”想了想后姜南齐又开口询问,“他们甚至无法为自己辩解,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法律程序,这不合理。刘庭长,你现在派人去找秦堡主,就说我需要找两个意大利语翻译过来。快去吧,他会同意的。”

    话说如今国内的意大利裔移民还真是不少,几乎占到人口的5%了,而其中一些早期移民而来的意大利人汉语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拿他们当翻译一点问题都没有。果然,很快刘庭长带了两名意大利裔移民走了过来。他们两人都是老资格的意大利移民了,一人来自托斯卡纳,是一名巡警;一人来自巴勒莫,是一名小粮油商人,他们很快弄清楚了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开始配合着法庭向那些被抓来的囚犯进行讯问。

    “他说他从拉普拉塔越过乌拉圭河而来,他们在那里给一些摆渡的船夫两个里亚尔,然后就能偷偷坐船过来了。他们顺着空旷的大草原来到东岸,走了几百里格的路程,有时候一连几昼夜都找不到吃的东西;路上的三趾鸵鸟、狐狸、胡狼什么的看到他们就躲开,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力气与工具去进行捕猎以便填饱自己的肚子;有时候天上会一连下几天的雨,他们浑身都湿透了,冻得够呛,很多人就此得病,倒毙于路途。”

    “路上到处是沼泽,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有时候下了暴雨,他们就得趟着齐腰深的水坑或泥塘往前行进。他们的衣服或鞋子经常烂在身上,他们没有地方烤火、很难找到歇脚的地方,那片土地上不多的西班牙移民对他们并不友好,很多人拒绝他们在农庄里歇息。即便有时候得到允许在一些同样冰冷潮湿的阴暗小屋内休息,他们也会被那些西班牙佬榨干身上最后的几个里亚尔。”

    “有些地方上几乎没有人烟,但这比你遇到查鲁亚人要好得多。那些野蛮人会将你杀死,然后抢走你身上最后一点东西,他们对外来者没有太多的怜悯,有的只是仇恨。他们一边躲避查鲁亚人,一边艰难前行,很多时候都歇宿在潮湿的草地上。他们找不到人抱怨,找不到人诉苦,没有人关心他们,他们只有互相鼓励。有的时候在野外会遇到成群的高乔马匪,这个时候你必须对他们脱帽弯腰致敬。这些卑劣的高乔人对比他们还穷的人没有丝毫兴趣,但如果他恰好心情不佳,你很可能就会遭到羞辱。”

    这些人喋喋不休的主要是自己路途上的遭遇。两名意大利裔移民一边翻译,一边心有戚戚,好在他们当年是花大价钱坐船偷偷过来的,没受这么大罪。不过看到他们的老乡一路上经历了这么多困苦磨难,他们一时间也心潮澎湃,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过姜南齐却从这些人的叙述中听到了别的东西。

    “西班牙人在乌拉圭河以东也开始拓殖移民了?”他问道,因为他注意到这些人的叙述中提到了半路上会到西班牙移民的农舍内歇脚。

    “他们说一路上确实有一些西班牙移民,不过似乎是耶稣会的传教士们想办法弄过来的,和西班牙王国没有太大关系。而且人数也不是很多,他们往往要走上好几天才可能遇上几户孤零零地矗立在草原上的西班牙农舍。”那名巡警又仔细询问了他们一番后,朝姜南齐回答道。

    这倒是个值得重视的情报。姜南齐暗暗留了心,决定一会再多找几个人核实一下,然后就派人飞报执委会,西班牙人的爪子已经正式伸到乌拉圭河以西地区了,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接下来的审讯毫无新意。两名意大利裔移民翻译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清楚了第一个人所犯的罪行:他偷挖了几根红薯充饥。不幸的是他被村民发现了,而他因为两天没吃饭而身体虚弱,很快就被村民们追上暴打了一顿,然后被扭送到了村子里的拘留室。

    其他人所犯的罪行大同小异,不外乎偷窃食物、衣服乃至牲畜。至于在民众间传播已久的谋杀抢劫之类的恶性案件则一概没有,既没有苦主来指控他们,他们自己也没有承认犯下过这种恶行。事实上想想就知道了,几个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且身体状况很不好、走路腿都直发飘的“旅行者”,他们能犯下什么暴力罪行?这真的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全部32人已经审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