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煤田。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执委会还是将新华夏殖民地当做一个单纯的移民中转港口的话,那么到了现在,国内的工业已经有些离不开这个优质、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了,本土也已经无法舍弃这个新开发没几年的会下金蛋的母鸡了。

    和砖窑厂一样,伐木营地内除了八旗奴隶和马来奴隶之外,还有将近三百名明国移民。这些人大部分在营地内负责处理前面运下来的树木,只有极少一部分跟随伐木队前往山里面去伐木。留下来的人中,有二十来个木匠出身、或者曾经干过木匠活的明国移民,他们是从全部移民中遴选出的“人才”。这些手艺人如今都被委以了重任,即负责在伐木营地内传帮带,争取带出一批知道该怎么处理原木的学徒出来。没办法,新华夏殖民地各方面的人才实在是太匮乏了,光凭木材加工厂的那十几个正经木匠们来带学徒,那效率实在是太慢了。

    “做好防蚊工作,不要喝生水。”凯尔中士站在伐木营地内唯一的一排砖房屋檐下,对负责此地的八旗监工头头说道,“有人得了病立刻进行隔离,不得耽搁!记住,这里是热带!算了,这些你也不懂!总之按我说的做!好了,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敲锣让大家歇工吧,该吃饭了。”

    八旗监工很快便敲起了食堂门口的一面铜锣,随着清脆的锣声想起,工人们先是在工作地点附近整队,然后排着队伍依次走进了食堂。食堂就是这几间砖瓦房,里面放着几张巨大的长条桌。长条桌是供自由民工人吃饭用的,而八旗奴隶工们则只有捧着饭碗坐在屋里的树墩上吃饭了,至于那些被征服的马来奴隶们,则只能蹲坐在墙脚,吃一些自由民和八旗奴隶们吃剩下的残羹冷炙了。小小的一个伐木营地,等级制度之森严,也令这些有幸被划入自由民行列的新来明国移民们暗自咋舌和庆幸。

    凯尔中士坐在靠近窗口的一张八仙桌上,几名爱尔兰厨子给他端来了饭菜:土豆炖牛肉、烤鱼排、几张香喷喷的肉饼和一大碗牛杂汤。此外,还有一杯啤酒和一个新鲜的椰子供他享用。至于那些自由民和奴隶们,可就没这么奢侈了。自由民和八旗奴隶们还好,他们的主食是蒸熟的红薯、少量土豆炖牛肉和一小碗牛杂汤;而那些新近被征服的马来奴隶的待遇就差多了,他们只能就着一大碗只飘着一点油星子的汤,啃一些红薯或玉米棒子充饥,而就这些食物还不一定每个人都够吃,还得先等自由民和八旗奴隶们吃完了才有。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作为被征服者,能有这样的生活条件就偷着乐吧。况且东岸人也没断绝他们“上进”的路子,前阵子执委会通过运输船给史钦杰捎来了一份文件,文件里命他酌情在新华夏殖民地尝试成立一个新的组织——“岛屿八旗”。岛屿八旗一旦成立,那么以后就会减少往南非输送马来奴隶的数量,而将专注于成立控制在新华夏殖民地自己手里的附庸部落和国家。而史钦杰经过考察后,觉得设立岛屿八旗还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目前这些被征服的马来人还不是很可靠,还需要再观察观察。等出现一些愿意和东岸人合作的马来奸以后再提拔他们去统治这些马来奴隶,以更好地为东岸人服务。

    “今天怎么多了一道烤鱼排?以前怎么没有?”凯尔中士熟练地拿着木筷,夹起了一块鱼排吃了起来。鱼排上抹了一些香料,烤的火候也恰当好处,闻起来令人馋涎欲滴。

    “这个我知道,长官。”凯尔中士的一名随从闻言立刻接口道,“昨天修船所的那帮工匠们终于将那几条渔船造好了,配上从本土运来的渔网后,今天早晨他们就组织人手在海湾内开始捕鱼。他们的运气还不错,一上午就捕了大概三千多斤鱼虾,大部分都是梭鱼。捕上来的鱼被送到各处食用,伐木营地这边也分到了一些,大概两百多斤的样子。这两百多斤鱼大部分都被码成咸鱼了,少部分则被拿来熬汤给那些新来的女人和小孩喝,还有的鲜鱼就是直接拿来吃了。”

    新华夏湾的渔业资源有多丰富凯尔中士还是很清楚的,当初登陆的时候他就已经见识了一番,清澈的海水、四处游动的鱼群给了他很深的印象。湾内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鱼群和虾群,梭鱼、剑鱼、金枪鱼、对虾、螃蟹、龙虾、海参等海产品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实行近岸捕捞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次从本土讨要的大型渔网到位,几艘百来吨级的渔船也建造完工,因此如何开发本地丰富的渔业资源,以更好地承载将来可能会有的更多的移民到来,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今天早晨开始的捕捞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少数不专业的渔夫操船在新华夏湾内转悠了一圈,在平时观察记录下的一些鱼群密集处下网捕捞,忙活了一上午,总共捕上来了三千多斤各类鱼虾,其中大部分都是本地盛产的梭鱼。

    “今天上午史队长也到码头上去看了修船所的那帮人所捕到的鱼。”凯尔中士的随从一边吃饭一边继续说道:“他很高兴,并当众宣布说下午就会召开渔业工作会议,要成立捕鱼队,在附近大力开展捕鱼活动,以充分挖掘新华夏地区的渔业资源潜力。呃,这都是我的老乡告诉我的,他当时就在其中一艘捕鱼船上。他还说,过一阵子这边可能还要成立一个海产品加工厂,用于加工处理捕鱼队捕上来的渔获,目前都已经开始招人了。新来的那批明国移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曾经生活在海边,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捕鱼的技巧和经验,因此即将成立的捕鱼队成员将以这些人为主。捕鱼队成立后,先期先在新华夏湾内进行捕捞,将来捕鱼队可能还会走出新华夏湾,到西面和东面的海域内捕捉诸如剑鱼、金枪鱼之类的深水鱼类。呃,我知道的暂时就这么多了。”

    凯尔中士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不过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随着明国移民的蜂拥而来,新华堡的人手终于没有那么短缺了,那么很多事情、很多项目就都可以着手办理了。虽然这些人一两个月后可能就要开始陆续被本土过来的运输船接走了,不过现在还没走不是?那就得好好利用一下这段时间抓紧把几个因为人手不足而耽搁已久的项目完成,比如城内房屋的修建、比如城墙的修建等等。

    凯尔中士对新华夏殖民地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他甚至已经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接到了这边来居住,也在这边花钱购置了三十亩农田。因此,对于任何有利于新华夏殖民地建设与发展的事情他都会很高兴,毕竟,他的根基已经被挪到了这里。新华夏殖民地被建设得越好,其重要性就越高,而这边的所有军政官员和普通小老百姓也会跟着沾光受益。

    吃完午饭后,凯尔中士在这边略作停留,视察了一番这边的排水设施是否良好后,这才再度踏着泥泞的土地,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新华堡城区而去。还有一个小时就是每天中午一次的碰头会了,碰头会由史钦杰主持,主要内容就是总结一上午的工作进度,并将一些遇到的问题拿到会上来讨论解决。这个会新华堡全体中层以上干部都要参加,他可不想迟到。(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四)() 
下午一点,新华堡会议室内,碰头会正常进行,目前正在发言的是新任新华夏派遣军司令、陆军第3连连长廖猛。

    “这一批来的东方移民中有很多来自日本、朝鲜甚至占城的人,前阵子我清点了一下,计有日本人265人,朝鲜人62人,以及占城人11人。这些人里面绝大部分为青壮年男子,而且曾经参加过战争。尤其是那些流浪的日本野武士及其后裔,他们在南洋的这么多年里辗转多处,颠沛流离,生活要多清苦有多清苦。此时我们只需要花费极小的代价,便可以将他们收编,做为开发塔城煤矿的先锋队。”廖猛说道,“我们所付出的仅仅是一套服装、少许自由民们吃的食物,以及事成后给予他们一定数量土地的许诺,便可以换来一支还算堪用的保安部队。诸位,要知道陆军第3连肩负守卫海防要塞的重任,须臾不能离开,向南方开发塔城煤矿还是需要组建非正式部队。因此,我提交的组建‘挺身队’的计划还请大家仔细考虑一下。”

    凯尔中士、裴索宁、莫大山等人虽然也列席了会议,不过他们只有旁边的权力,如无人提问他们,却是没有发言权的,因此这个时候也只有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廖连长,军务方面的事情你做主。你这个组建以日本野武士为主体的挺身队的计划我同意了,不过这些人真的有战斗力么?”史钦杰在略作考虑后就同意了廖猛的提议,他一向很有自知之明,对于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就大胆放手让底下人去做,不过他还是对那些日本流浪武士的战斗力略有些怀疑。毕竟这些人已经流落在外多年,有些人虽然一直在为人充当雇佣军上阵作战,但更多的人则一直在从事着保镖、护院之类的低烈度工作,甚至有些人已经完全丢弃了武士的身份转而干起了农夫、小商人一类的低贱工作,这战斗力还能保存几分真的很成问题。

    “我大略考察了一下,有些人状态保持得不错,有些人则马马虎虎,有些人就完成不行了。”廖猛也实话实说,道:“不过他们的底子还在,只要给予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待遇,有了精气神后,恢复五六成以前的实力也不是什么难事。我让我们连的安达上士去和他们交谈过,他们普遍很渴望能够参加我们的挺身队,为东岸共和国尽忠。而且,他们的对手一般也就是那些土著马来人后裔而已,战斗力也很孱弱,我想挺身队的战斗力再不济应该还是能够轻松应付他们的,这点我很有信心。”

    “最后一个问题。”史钦杰好像突然间又想到了什么,说道:“听说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信奉天主教的?而且信仰很顽固,不然他们也不会被逼而流落他乡。这与我们的政策不是很符合啊,如今国家一直在各种正式非正式武装力量中推行去宗教化,我们这边却在大规模招募基督徒,这与政策有些不符吧?”

    史钦杰公然这么说倒也不怕什么,他们都是无神论者,而列席的三人中凯尔中士和莫大山都是佛教信徒,而裴索宁更是信仰科学的无神论者,因此倒也不虞他们听到什么。

    廖猛先是沉吟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其实没多大关系。说难听点,这些即将被招募的挺身队队员都是些廉价炮灰而已。塔城那块地方,我们还没有正式踏足,那里之前也一直只有少量贝齐米萨拉卡人在进行有限度的垦荒种植而已,可以说环境还是相当原始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先期投入开发的人员会有很大的减员,因此派他们去那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我们只要将他们的家小扣住留在新华堡这边,便不怕他们闹出什么花样来。再加上可能遇到的土著袭击事件,我认为他们的存活率并不会太高……”

    话说到这里其实就不用再说下去了,大家都懂的。这些日本人其实也就是替东岸人去趟地雷的,先让八旗奴隶和挺身队的人去塔城地区搞开发,等那边开发得差不多了,新华堡这边再想办法抽调人力过去支援建设,这样能减少很多因病减员。

    “好,那就这么办吧!”史钦杰拍板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接下来我们谈谈以明朝移民中的前渔民们为主体,组建近海捕鱼队的事情。嗯,还有与之配套的海产品加工厂。”

    ……

    碰头会结束后,廖猛立刻在参谋、副官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城外的一处遮雨棚下。在这里,大约250名左右的男子正在几名东岸军官的督促下进行着简单的军事队列训练。这些人满面风霜之色,但神情还算坚韧,毕竟能在颠沛流离之中活了那么久,然后又乘船跨海来到新华堡的都不容易,差一点的早就被生活残酷地淘汰掉了。

    他们统一身着蓝色牛仔衣裤,头上戴着皮帽,乍一看去一副标准的南非八旗武士的打扮。而事实上在东岸人的眼里,挺身队的地位和八旗武士也相差无几,都是炮灰么。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挺身队的人都是自由民,如果混得好了的话还能够有机会转正获得正式军籍。但是八旗武士就没这个机会了,他们永远只能在八旗这个系统内打转,别说军籍了,他们连东岸国籍都很难获得——除非是特别特别优秀的人才才有那么一丝可能获得东岸国籍。

    这支挺身队共有250人,其中超过180人是日本野武士及其后裔,此外还有朝鲜人39人,占城人11人,以及为了凑够250之数而挑选过来的20名相对来说身强力壮的明人。这支部队的正式番号也已经被确认了下来,即“华夏东岸共和国新华夏保安司令部直辖挺身队第1中队”,平日里简称其为“挺身队1中队”,或者干脆就称其为“挺身队”。

    挺身队的指挥官也已经定了下来,经新华夏派遣军司令廖猛陆军中尉推荐,新华夏保安司令史钦杰正式任命陆军上士安达十五担任挺身队司令兼1中队中队长的职务,至于他的陆军排长职务,则由副排长暂代。安达十五是日本下级武士家庭出身,自幼贫困,辗转多地,最后来到东岸,通过多年打拼后如今也已经有了不低的地位和不菲的财富。他的励志经历,简直就是眼前这帮挺身队队员们最好的效仿对象,是他们“东岸梦”的最好寄托。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安达十五为人方正、忠于职守,对东岸共和国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因此由他来统领挺身队为东岸共和国开疆拓土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安达君,挺身队我就交到你的手上了。”廖猛走到依然穿着一套深蓝色东岸陆军军服的安达十五面前,看着他说道:“你依然是陆军的一员,希望你能秉持自己的立场,忠于国家,带好挺身队,为塔城煤矿的顺利开发保驾护航。”

    “请司令长官放心,职部一定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安达十五一脸坚毅地说道,“挺身队250名官兵保证完成自己的任务,如未做到,甘愿全体自裁谢罪。”

    “好!我相信你们!”廖猛拍了拍安达十五的肩膀,赞赏道:“这么有精气神的一支部队,真是堪比正规军了。对了,武器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目前挺身队的编制是250人,下辖四个小队(每小队60人)和一个中队部,按照计划,四个小队将由两个长矛小队、一个猪突小队(使用武士刀近战)和一个火枪小队组成。保安司令部之前共给我们派发了120杆标准三米长矛、120套胸甲和120把军刀,还欠60杆步枪没有发下来。”安达十五略有些犹豫地说道,“希望司令长官阁下能酌情予以解决。”

    “嗯,这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廖猛很快便说道,“原本是准备让你们使用步弓作为主要远程输出力量的,不过考虑到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弓弦保养不易,威力便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向保安司令部建议给你们配备武器库里库存的32…乙型旧式步枪,史司令已经答应了。放心吧,60杆步枪下午就会给你们送来。装备齐全后,你们可就要抓紧时间训练了,不光个人技能要练,这战术配合也不能落下。你也是老行伍了,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你自己看着办,我只关心部队能不能战,你明白了吗?”

    “职部明白了!”安达十五双腿并拢立正,行了个军礼说道。

    “好了,去训练部队吧,下雨也不能停!”廖猛也回了个军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