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葛罗特拉响了竖在农田边缘木架上的铃铛,这是午餐时间到了。正在烧荒、平整土地、开挖水渠的移民农夫们停止了工作,在将工具摆放到指定地点后,开始在田边闹哄哄地整队:男人一队,女人一队。整完队后,葛罗特就带着他们来到食堂就餐。

    今天的午餐还是一成不变的蒸土豆、黄豆咸鱼和鱼汤。大家却吃得很快、很开心,这样的食物在如今的欧洲可并不容易经常吃到。而且,接下来的工作都将很辛苦,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保持体力。

    执委会在第1生产队这边规划了整整1000亩的种植面积,主要是种植土豆这种高产作物,这是解决目前穿越众粮食危机的突破口。这些移民们在种田以外的农闲期间还要参加各种劳役,比如修建到下一个生产队的道路;建设公共厕所、澡堂;建设给排水设施;开挖更多的水井、建设蓄水池和饮用水处理设施;抽调人手和其他生产队合建学校、医疗站;男人还要定期参加民兵训练。总之各种事情,绝对不会让你闲着。

    既然工作如此繁重,执委会为了提高移民们的积极性,郑重宣布:当任何一个移民取得自由民资格后,他将得到一套免费住房,同时还可以出钱赎买他所耕种的土地,每人限买三十亩。

    这个政策一出,移民们感觉到有了指望,工作积极性顿时大增。

    PS:今天刚出差回来。自从上上周日我上传第一章以后,第二天就被领导紧急派出去出差。这一个多星期和另一个同事合住一间标间,根本无法码字,也就能抽空发发存稿,管理管理书评。目前存稿量已经快见底了,要不从今天起我改为一天一更^_^先赶点存稿再说

第二十九章 大开发:贸易() 
3月8日,一艘来自丹麦的商船靠岸,这是战争结束以来第二艘靠港的船只。

    这艘盖伦船船舱内除了整整上百吨的各类物资外,还有来自荷尔施泰因和挪威的179名移民。船长先生选择购买20套在波罗的海地区名声大噪的三一年式全身甲和100把军刀,因此,穿越众只需额外支付货款4700元。

    这批移民将被安置到定远堡垦殖区正在新建的第3、第4生产队。

    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3月25日,穿越众的另一位老朋友,来自哥德堡的斯文森船长带着两艘大船停泊在了港内。这次他带来了整整484名来自芬兰、波西米亚和利窝尼亚的移民;100多吨铜、铅和生铁;石墨、水银、火药、火绳、枪支;100多只(头)各类牲畜幼崽、种子、果树苗和一些生活物资。

    豪迈地斯文森船长最近发了大财,所以他选择以货易货的方式。只不过他看中的三一年式全身甲限于产量的关系,目前只有100套的库存了,不肯空跑一趟的斯文森船长把主意打到了三二年式指挥刀和钢炮上,这些东西在如今的欧洲都是紧俏商品。

    远的不说,就说瑞典那个不安分的邻居——粗鲁无礼的俄国人。俄国人近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推行自己的军事现代化,不但组建了几个仿西欧建制的新式步、骑兵军团,还聘请了大量富有战争经验的外国军官来训练和指挥俄军。

    在引进先进的军事人才和军事制度的时候,先进军事武器的引进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过受限于俄罗斯自己落后的军工制造产业和缺乏优质铁矿的困扰,俄罗斯开始向外国大量采购武器。就在去年,俄罗斯就向西欧各国采购了19000枝火枪和数量高达5000把的军刀。

    而且,雄心勃勃的沙皇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一直对收复被波兰立陶宛联邦占领的斯摩棱斯克念念不忘,为此,扩军备战,在所不惜。如此一来,俄罗斯就成了除30年战争交战国各方外又一个武器出口的大金矿,紧邻俄罗斯的瑞典商人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当然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斯文森船长对于把先进的武器装备出售给瑞典传统的死敌俄罗斯是一点内疚感也欠奉的,他所在乎的只有利润。

    俄罗斯一直对优质军刀有着极大地渴求,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军刀的缺口总量据估算现阶段约为15000把以上。三二年式指挥刀全长102厘米,使用优质钢铁由水力机械锻造而成。平直的刀身略带弧度,锋利无匹又有韧性,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欣赏价值,比起西欧各国制造的军刀那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兵工厂定的三二年式指挥刀销售指导价为每把2。5元,斯文森船长一下子就订购了800把,几乎把穿越众的库存一扫而空。

    此外,穿越众的钢炮由于采用了优质钢铁铸造及独特的身管自紧技术,炮筒能承受很高的膛压。因此,兵工厂铸炮车间在铸造时将身管倍径做的较大,效果就是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强,而且寿命也比一般的火炮长很多,普遍在5000发以上。此外,全炮重量也只有同口径铸铁炮的一半,比铜炮也轻不少。除了散热不如铜炮快以外,简直就是一款完美的划时代火炮。

    对于是否出售大口径火炮执委会尚有疑虑,不过对于12磅以下的陆军用轻型炮,则没有任何问题。目前兵工厂铸炮车间有库存4磅炮22门、6磅炮10门、8磅炮18门,可以直接卖给瑞典人。其中4磅炮的销售指导价为每门10元,6磅炮为每门18元,8磅炮为每门35元。

    斯文森船长也不还价,全部照单吃进。100套全身甲、800把军刀、50门各类轻型火炮总售价9030元,扣除掉货款,穿越众向斯文森船长额外支付了5850元。

    截止3月底,穿越众做成了3笔军火生意,共销售出去220套三一年式全身甲、1150把三二年式指挥刀和50门大小火炮,销售总额高达17105元,而这里面可以说60%以上都是利润。

    军火生意果然是暴利!认识到了这一点,执委会此时再傻也知道怎么做了。

    三十年战争激战正酣、俄罗斯对波兰立陶宛联邦磨刀霍霍、荷兰与葡萄牙在亚马孙河殊死争夺……

    这一场场战争在执委会眼里都是一座座宝库,凭借执委会手头的优质武器,就算不能垄断市场,那也能分得很大一杯羹。这对于百废俱兴的穿越者根据地来说,意义不严自明。

    别看执委会如今手头还有近18万元的现金,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如今执委会的开销也不小啊。就说陆军吧,现在236人的规模,每个月的人员薪饷就要300多元。

    这还不算训练,训练的花费就更是惊人。按每人一周三次、每次五发实弹训练来算,一个士兵一周就要消耗差不多500克的火药、160克的火绳和40千克的铅弹,按进口到岸价计算这些物资大约值2~3角,236人就要消耗大约60元。这还是和平时期,要是战争时期的话,那消耗的可就是海量了。这还没算海军岸防炮兵,那32门大炮更是个吞金巨兽,每周训练花费超过百元。

    如此折算下来,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海陆两军和平时期每月光维持费就要1250元~1300元,令人咋舌。此外,再算上给一些自由民开的工资和补助,执委会每月保守估计财政支出超过1600元。以执委会对各类生产生活物资渴求的程度,以及目前越来越频繁的交易和移民频率,这笔资金还真顶不了太久。虽说仓库里还有600多套瓷器,价值不菲,可这些都是从旧时空带来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靠卖瓷器吃饭,那就等于和坐吃山空没什么两样了。

    因此,可以想象执委会对于开辟新财源的心情有多么急切。军火生意可是个长久之道,以穿越众掌握的领先这个时代一两百年的钢铁冶炼技术,再加上先进的炮管制造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依赖本时空的资源进行生产从而攫取高额利润。

    必须扩大规模!这是执委会一致达成的意见。

    因此,执委会组织人员开始了对兵工厂几个车间的深度调研。

    首先是铸炮车间。如今铸炮车间经过几次补充人手,已经拥有各级工匠30余人,熟练学徒40余人,新学徒60余人。由于发明了水冷却法铸造炮管,铸炮的速度与成品率均大大提升。其实可以这么说,铸炮车间的产能完全没有释放出来,而制约他们产能的唯一瓶颈就是钢水的供应。

    护具及冷兵器制造车间(原武器工场)的情况也大同小异。由于大量采用了水力机械及水力锻锤,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如今也是苦于钢铁供应不足,产能一直无法有效释放。

    调查来调查去,最后矛头一致指向钢铁厂。

    对此,钢铁厂负责人、工业委员马甲也很无奈。马甲表示,目前钢铁厂使用石墨坩埚炼钢,即使使用大号坩埚,一次也只能炼1吨多点、2吨不到的钢水,这些可怜的产量一次也就只够铸一门24磅舰炮。

    “要想提高产量,行啊!要么给我建更多的熔炼炉、更多的坩埚;要么就把现有的熔炼炉改造,上平炉项目,炼钢!”马甲撺掇道:“这个项目技术上完全可行,技术细节我也一清二楚。我早就想上了,怎么样,大家考虑考虑我这个建议吧?”

    不过执委会对于上平炉项目还是颇有顾虑,最大的阻碍就是煤炭不足。

    现阶段穿越众炼钢所用的原料全部是穿越时从旧时空带来的,即1000多吨废钢和5000吨电煤。现阶段坩埚炼钢小打小闹的还没什么,虽然吨钢煤耗高得惊人,但规模也小啊,总得来说因为炼钢消耗的煤炭到现在绝对不会超过200吨。不过如果上了平炉炼钢项目,那规模可就上去了,穿越众手头这点煤炭可不够消耗多久的。

    而且如今用煤的地方也多啊,轮窑、水泥窑、石灰窑、木材烘干窑、木材干馏窑等等都是用煤大户。尤其是如今正处于移民加速时期,各种建筑物资奇缺,执委会正计划新建两座轮窑和一座水泥窑以缓解建筑物资的紧张程度呢,这又要新增消耗煤炭。

    穿越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已经消耗了将近1000吨煤炭,以后消耗的速度肯定还要更快,这剩下的4000吨煤还真说不好能用多长时间。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达成了一个折中的建议,即继续新建一座能摆放20个坩埚的熔炼炉,扩大炼钢产量,平炉炼钢项目则暂时搁置。与此同时,煤炭问题也被执委会重视了起来,并且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PS:谢谢林恩海兄台的打赏。

第三十章 航海学校() 
说实话,这南美洲什么资源都不缺,就是缺煤炭。尤其是乌拉圭,几乎就没有,至少穿越众们都不知道哪里有。

    “煤炭的问题现在不得不正视了。”马乾祖叹了口气,说:“大家讨论讨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是外购,还是自己探矿采矿?”

    如今的执委会会议室已经不复以前烟雾缭绕的盛况,这可不是因为这帮老烟枪们集体戒烟了,而是因为从旧时空带过来的香烟都抽完了。如今开执委会会议时,这帮委员们就一个劲地猛喝水。

    “外购这种方式我个人觉得不是很靠谱。”马甲思索着说道,“首先这会增大支出,其次来源、质量也不会很稳定,我们生产的时候完全无法做计划,所以,我不建议外购。”

    “不外购怎么办?大家都知道附近哪里有煤矿吗?”邵树德问道。

    “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来说,乌拉圭境内基本没有。或者说即使有也是产量很有限的小煤矿,前世并不出名,不是当地人很难知道,所以我也不清楚。”高摩接口道,“目前离我们最近的煤炭储地应该是巴西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具体位置可能位于巴拉那高原以南、阿雷格里港附近。不过这里的煤炭基本都是劣质煤,高硫、高灰、低发热量,储量还行吧。”

    “距离我们这里多远?当地属于哪个国家管辖?”彭志成问道。

    “离我们差不多得两三百公里,这时候那边还是无主之地。当地可能有些土著居民,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高摩摊手道。

    执委会诸位委员们一听远在两三百公里以外顿时就失去了兴趣。以穿越众目前的能力,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在缺乏足够后勤补给的情况下,穿越大片充满未知危险的荒芜之地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开矿,然后再运回来,基本属于天方夜谭。

    “阿雷格里港?这是一个海港吗?”王启年问道。

    “不能这么说,其实阿雷格里港是位于帕图斯泻湖内北端的一个内湖港口。只不过帕图斯泻湖和大西洋有狭窄的水道相连,可以直接通航而已。唯一可虑的是帕图斯泻湖的水深不够,不过通航一些小吨位的平底船应该问题不大。我们可以试着造一些这类船只,然后坐船在阿雷格里港登陆,建立定居点和采矿点。”高摩介绍道。

    “又扯到船的问题上了。”邵树德苦笑着说道:“我记得最初咱们是在讨论怎么提高钢铁产量的问题,然后牵扯到煤炭问题,现在又发展到造船了,这歪楼歪得也太厉害了吧。不过话说造船,我们没多少这类人才,也没熟练水手吧?”

    “嗯,老高这个建议其实也不错。”马乾祖发言道,“现阶段条件不成熟,但我们从现在开始可以着手进行准备了。造船场那边不是有一些造船匠吗,可以先让他们造个一艘练练手,顺带再培养出一批人才。不能整天就造一些没技术含量的内河小木船,那样时间长了的话手艺会荒废的。”

    “那煤炭问题怎么处理?外购?”汤圆问道。

    “先外购吧,下次可以和那些来贸易的船长们协商一下,只要给的价格能让他们满意,我想会有人愿意运煤炭来的。”马乾祖说着说着,叹了口气:“哪儿都要花钱,这家当得可真是不容易啊。”

    ************************

    约翰·斯顿船长摇摇晃晃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他的几个手下也一般无二,全都被揍得鼻青脸肿。一群荷兰人一脸鄙夷地坐在他们面前,一边吃着抢来的土豆一边低声交谈。

    约翰·斯顿感到眼前一阵阵发黑,他知道那是自己很久没吃饱饭饿的。自从和一帮荷兰佬被一起分配到2号矿区干活后,他和他的几名老兄弟就陷入了噩梦之中。也许是这帮荷兰人早就看不惯英国佬了,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变着法地折磨约翰·斯顿一伙人。不仅危险性高的活要由自己这方来承担,就连发下来的食物和饮水都经常被抢夺。

    约翰·斯顿船长靠坐在石壁上,剧烈地喘着气。昨天强森在采石的时候由于体力不支从山腰上摔下,当场死亡,也许自己早晚也是这个下场吧。

    这帮荷兰人却也好不到哪去,听说昨天1号矿区发生了大规模斗殴事件,一名荷兰人被残暴的查鲁亚人当场杀死,进而双方发生混战。石头、木棒、铁镐,一切能被作为武器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鞑坦人的矿警们将警哨吹得震天响,火枪、军刀齐上阵,最后才将事情平息下来。据流传在矿区的小道消息说,事后鞑坦人从1号矿区抬走了不下10具尸体。

    就在约翰·斯顿船长在为自己黯淡无望的人生长吁短叹时,他却不知道他人生的转机即将来临。海军委员王启年、内务委员焦唐带着一群内务部警察来到了2号矿区的矿工休息室。

    “这就是那个英国海盗船长?”王启年看着蓬头垢面、鼻青脸肿的约翰·斯顿,有些无语。

    焦唐用眼神示意了一下。站在他身后的内务部狱政处处长刘云上前一把揪住约翰·斯顿的囚服衣领,道:“来自多佛尔的约翰·斯顿先生,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你和你忠诚的手下们脱离这个肮脏下作的地方,我想你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