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簸不平的路面,维修费用能让你哭死。所以,东岸政府现在也开始投资建设当地的公路,而且等级都不低,既有二等国道,一等国道的里程数也相当惊人,可以说下了血本。因此,搬到当地的移民们,平时种地放牧,农闲时上工地修路,收入并不低。再加上新定居点前面数年的免税政策,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丁震中将一行人的到来并没有过分惊动当地的官员。他只是询问了一下地方保安团的训练情况,以及解散的原西班牙殖民军团官兵们的去处,然后便再无他话,去视察正在修建中的战备公路了。

    丁某人越是这么轻飘飘,当地官员越是压力山大。他们明白,未来进攻智利,大概率是从他们这边发起行动了,因此各项战争的准备工作绝对不容轻忽。东岸航运事业发展这么多年,船舶吨位固然很惊人,但考虑到未来是全球开展,运输任务繁重,还得保证正常的贸易运输,不可能无限制地征用民船运输军人和物资,因此能少占用一些运输吨位,还是少占用一些好。智利与东岸陆地相连,能从陆地上进攻,肯定不会用海路了。反正就智利地区西班牙军队那副熊样,怎么打都是赢,随便搞了。

    至于更北边的利马等地,没办法,就要动用船只了。按照军部的计划,会出动第三舰队部分战舰基本都是老旧船只,但对付西班牙人是足够了护航,然后征用民船运输人员和物资,实行定点登陆作战的方式,优先攻取有价值的大城市,然后再分兵扫荡小一点的城镇,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占领沿海区域。至于内陆腹地,东岸政府自家人知自家事,还没那么多兵力可供挥霍,反正大部分财富都在沿海,打下沿海,基本就可以说占领了,也就有了与西班牙政府(或者说法国政府)谈判割地的基础了。

    说到底,还是船不够啊!而且东岸政府的野心太大,想要占领的地方太多,偏偏又只列了两亿法币的战争开支说句题外话,如果战争打个三五年,这笔钱就是个笑话,肯定不够的哪都有捉襟现肘之感,也不知道欧陆那些国家是怎么撑过来的。

    在干燥潘帕地区转悠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丁震中将便打算返回首都了。他毕竟是海军出身,更关心海军的发展。对陆军关怀的姿态,他已经做得很到位了,反正陆军部的人也不信任他,做再多也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不如归去。而且最近海军造舰搞得如火如荼,尤其是神秘的铁甲战舰,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看一看。虽然自己年事已高,已经不可能再度出海指挥舰队作战,但给海军儿郎们打一打气,还是可以做到的嘛。

    国运之战,还是海军唱主角的大戏,可不能马虎了!

第十一章 输出意识形态() 
就在丁震中将返回的路上,有一辆标记着英国大使馆的马车与他们相向而行。车里坐着的是英国大使斯科特及他的属下公子哥蒙哥马利,他们应邀去潘帕平原参观一家英国投资的皮革厂。

    马车很大,装饰也很豪华,里面不但有舒服的软塌,甚至还有一个迷你酒柜。这会斯科特正与蒙哥马利相对而饮,气氛还算不错。

    “如果有办法的话,我打算现在去给西班牙的那位国王医治一下,让他的病体能够多撑几年。现在就打仗,财政上太困难了。”蒙哥马利端着葡萄酒杯,用有些荒诞不经的语气说道。

    “丘吉尔公爵已经在说服国会减免部分债务了。本来王国政府要在1707年才能偿清最后一笔债务,现在来看,有望提前了。”斯科特大使看着窗外刚刚栽种的行道树,说道:“再说了,西班牙那个情形,也不用太害怕。我们最主要的对手,还是法国,而他们目前的财政状况比我们还糟糕。”

    “西班牙债务缠身啊……”蒙哥马利感叹道。

    “这就是我曾经说过的。西班牙其实是个很好的例子,告诉我们旧债务会使国家背上多么沉重的包袱,使得他们的国家陷入多么困难的境地,多么软弱无力,尤其是在面对东岸人的时候。”斯特克大使喝了一口马德拉甜酒,用一贯严肃的语气说道:“当前西班牙大部分的收入,都用来为几十年前甚至是一百年前欠下的债务支付利息,甚至连本金都归还不了。而既然本来应该提供给政治机体的营养物,被挪做了他用,那么政治机体也就虚弱不堪,抵御不了任何意外事件了。若陷入这种境地的国家竟然还与其他国家交战,那么敌国立刻就会看得很清楚,该国很虚弱,没什么大不了的。盟国也会看得很清楚,不能指望该国提供多少帮助。我想,在这一点上,东岸人看得很清楚,法国人看得还不够清楚,或者法国人看清楚了,但他们太自负,认为靠自己就可以包打一切。”

    西班牙最早是从1588年开始大举借债的,以后逐年举借,数额越来越大。而神奇的是,西班牙政府一直没采取特别有力的措施控制债务,除了几次宣布破产,坑了德意志和意大利商人外,债务总额是越来越高,以至于不堪重负。

    把主君的事务搞得一团糟,对权贵们来说也是不是什么坏事。管家在主人家里永远不会致富,除非主人无能昏庸,债台高筑且破了产。西班牙贵族与王室的关系差不多也是这样,王室的收入犹如一块肥沃的田地,王室财产不混乱,他们怎么能在这块田地里上下其手呢?路易十四大概也是看出了这一点,许了很多这方面的利益,才能让西班牙的贵族能够归心吧?维也纳的利奥波德,可一贯有着嫉妒、刻薄的名声。

    “当一个国家无力养活其官吏,无力维持其适当的地位与尊严时,他们就必然会贪污腐化,社会正义会被出卖,税收官吏松松垮垮。当一国君主无力支付军饷时,士兵就必然会靠揩老百姓的油,剥削压榨他们为生,甚至很多时候会客串盗匪,杀人越货。”乔治蒙哥马利赞同道:“西班牙的大臣们也许很乐意维持现状。背叛主人也许要比忠实履行职责,更能让他们捞到好处。军人们也许更喜欢不受管束,劫掠老百姓,而不愿意得到固定军饷。商人们则希望税收、法律和其他政策废弛,他们用大笔的金钱收买官员,侵害国家利益,获取不正当的优惠和过高的补助金。总之国王愈受蒙骗,他们获得好处就愈多。西班牙这个国家,真的完蛋了!”

    “所以说,如何有效地管理国家财政,让国王的收入处于良好状态,不仅对国王本人来说至关重要,对他们的臣民来说,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国家有了钱,西班牙还用对东岸如此害怕,对法国如此卑躬屈膝吗?不,那样他们将有足够的金钱整理内政,改善民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并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保护自己和盟国的国民,保证自己的贸易线路畅通。想想看吧,如果西班牙人现在有一支由二十艘战列舰组成的主力舰队,东岸人还能这么欺负他们吗?即便有,大概也不会欺负得像现在这么惨吧。”斯科特大使说道:“没有钱,什么都是空的。”

    大使先生的这话说得有些扎心了。欧陆打了这么一场仗,现在哪个国家不是底朝天,大概也就辟居一方,四处做生意的东岸人赚得盆满钵满了。其国内的企业得了大笔订单,工厂全力生产,老板们数钱数得眉开眼笑,工人也得到了大笔奖金,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就难怪,欧陆许多有一定身份和技能的人,哪怕觉得宗教信仰不符,也愿意渡海前往东岸生活了。虹吸他国人才,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之举。

    甚至于,现在欧陆有很多人,公开赞扬东岸的政体,指责本国的君主制度。尤其是解散了议会和高等法院,宣称“朕即国家”的法兰西,受到了最多人的攻讦和指责。其他国王权力较强的如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等国也受到了程度不一的冲击,很多人要求改革,其中不乏野心勃勃的新贵族和大商人。

    就连国王权力相对较小的英格兰王国,威廉三世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伦敦最近屡有传闻,说当年的陆军共和派余孽在四处活动,一直试图推翻王室统治,建立一个共和国。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是,这些人似乎还得到了东岸情报部门的赞助,在英格兰陆军中秘密结社,发展同伙,欲行不轨之事。

    斯科特大使虽然远在新大陆,但也多次听闻这些事情,并感到非常不安。他曾经写信给伦敦的好友求证,好友也说不清楚,直说最近国王逮捕了两名陆军军官,关押在了伦敦塔,罪名不详。不过他也安慰斯科特大使,指出海军中没有什么危险的思想在蔓延,对国王和议会非常忠诚,因此情况还可控。

    好友的回信虽然说得语焉不详,但斯科特大使基本上已经了然了。当年威廉三世带去伦敦的1。5万名荷兰士兵真的是个大祸源,这些人本就出身共和国家,在加入英格兰陆军之后,很可能与残存的共和派分子合流,沆瀣一气,使得陆军的情况变得异常复杂。要知道,陆军可是弑过君的,王室这些年又多有清洗和打压,肯定是满腹怨气。再加上东岸这个共和强国极强的示范效应,无君思想在军中暗流涌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说到底,还是东岸共和国的存在,极大鼓舞了这些人的士气。再加上欧陆强国联合省也是共和体制,多年来出版了无数宣扬共和思想的书籍(一部分是翻译的东岸书籍),导致有识之士对君主体制产生了反思,这对欧陆的君主国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一不留神,可能就是内战呢!

    斯科特大使倒不是很担心英格兰也爆发内战。说实话,最近二十多年真的事英格兰的黄金发展期,各项工业蓬勃发展,不但钢铁产量占了欧洲的巨大部分,其他工农业产品也远销各处,整个社会的财富在迅速增加。即便这些新增财富被商人和工厂主拿走了大头,但工人们到底也分享了一些红利,因此整个国家的局势还算稳定,除了爱尔兰部分地区时不时搞点小乱子之外,大部分地区堪称稳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东岸人所说的“革命”大概是很难爆发出来的。

    但斯科特大使有点担心自己的潜在盟友。尤其是穷兵黩武的奥地利,税赋沉重不说,人民还经常要上阵打仗,死伤不小。若不是有着德意志其他诸侯时不时的援助的话,维也纳的哈布斯堡家族大概早就垮台了。而未来如果要和法国交战,奥地利又是不可或缺的盟友,是陆战主力,斯科特大使对此非常担忧。

    东岸人怎么就如此可恶呢?斯科特大使有点伤脑筋。他们不但在欧洲控制、扶持傀儡,倾销工业品,同时还散播危险且邪恶的共和思想,妄图挑动其内部局势。未来如果战争打到最激烈的时段,各国穷困潦倒,人民困苦不堪的时候,他们是不是还要送几个“革命导师”回欧陆搅风搅雨?以他们如今的国力和影响力,万一哪个欧陆国家真的爆发革命,国王被送上断头台的话,那该国新生的共和政权岂不是东岸予取予求的傀儡?那样可就真的是一场灾难了。

    也管不了许多了。就算其他国家爆发革命,但英格兰的王冠绝对不能落地!而要达成这一点,还是得想办法让英格兰人民的生活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舍此之外别无他法。

    “回去后整理一下印度洋的贸易文件,乔治,这对我们至关重要。”想到这里,斯科特大使说道。

    

第十二章 红桥() 
茫茫大海上,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红桥”号孤独地航行着。

    “红桥”号是一艘有故事的船。事情发生在几年前,当时另一家老牌的东印度公司(全称“伦敦商人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12月31日,下文均称之为“老东印度公司”)在泰晤士河扣押了打算前往印度贸易的“红桥”号,随后引爆了英格兰国内对老东印度公司非常眼红的商人们的愤怒,他们认为老东印度公司无权扣押“红桥”号。

    国会为此举行了辩论,结果是“任何英国公民都有权与东印度群岛进行贸易”。由于国会的权利高于王室,因此老东印度公司手头的那张王家特许状自然也就作废了,他们不再具备垄断东印度贸易的权利。

    不过,国会的辩论结果其实也是一个笑话。前面还宣布任何人都有权进行贸易呢,但其实这只是为了扳倒老东印度公司垄断权的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而已,实际操作中根本不可能的。国会后来通过了一个法案,即在1698年认购了特定政府公债(总额200万镑,实际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买的)的商人们,将有资格组建新的东印度公司。

    新的东印度公司名叫“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在去年(1698年)成立,并在年底之前派出船只组织了第一次贸易航行。有意思的是,新的东印度公司有大约六分之一的股权是由老东印度公司掌握的,因为他们投资了31。5万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英国资本家之间错综复杂、尔虞我诈的关系,一切都是钱在作怪。

    “红桥”号是在圣诞节前离开泰晤士河的,船舱内除装载了大量商品外,还有50名被雇佣的英国退役陆军官兵。他们现在已是新东印度公司的雇员,任务是协助公司的商务代表前往印度建立商站,并伺机扩大影响力。

    毫无疑问,两家东印度公司虽然关系不清不楚,有很多股东根本是同一人,但说到底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老东印度公司现有的商站、代理人、贸易渠道自然不可能交给新的公司,新公司无奈,只能从头建立起自己的那一份。这不,“红桥”号所载的50名军人就是前往孟加拉建立新据点的。这个据点将以采购硝石、胡椒、椰子、宝石、香水为主要经营任务,同时想办法控制当地的军阀,为新公司所用。

    “红桥”号经过几个月的航行后,曾经在青岛港靠过一次岸,出售了相当数量的威尔士白煤。这种煤炭东岸海军非常喜欢,每年都大量采购,为此东岸本国煤炭生产商曾经讽刺过海军“太娇贵”不过在闹煤荒的现在,东岸煤矿的日子惬意得很,他们并不愁煤炭卖不出去什么都要用最顶级的。

    英国人卖完煤炭及部分其他商品后,船舱基本已经空了。随后,他们又在东岸人这里采买了大量优质刀剑、铠甲、火枪、大炮,打算运到印度去贩卖。这些武器,比英格兰本土生产的便宜,质量还好,规格还统一(基本上零件都可以互换),作为一家私人贸易公司,真的没有理由不买东岸货。

    似乎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东岸人才对英国人在印度的活动异常宽容,甚少表现出敌意。这一个是因为他们在当地的实力有限,印度又太大,不可能垄断所有贸易。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英国人从东岸这边采买大量商品至少武器和金属类制品大头是在东岸采购贩卖到印度,充当了东岸商品事实上的代理商。对于那些实业企业来说,几乎没有太多区别,谁买不是买啊?英国人自愿充当代理商,冲锋陷阵销售商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唯一可能有点微词的,大概就是一些东岸贸易商人了,但他们的声音不够大,影响力也不够强,暂时还改变不了局面。

    “红桥”号在海上航行了两天后,缓缓开进了桅樯如林的开普敦自由港。老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有商站,新东印度公司之前也已经派人(从老公司挖了几个墙角)在开普敦重金购地,建起了一个办事处。办事处的负责人是老东印度公司职员杰克·查尔德,该学术家族年青一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