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中央谷地(十七)()
我已经尽量挑夜深人静的时候了,这时看的人少。最快一般要至少半小时后才会修改为正确的内容。用电脑看的没问题,用手机app看的自动订阅也没问题,只要没在我还没修改时点开章节就行。而一旦点开,错误的章节内容就下载了下来,进入到手机缓存了,这个时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机客户端仍然是错误内容,始终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只有重新下载这个章节,如果不行的话就只有删除本书下架,然后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小众书看的人少又猖獗,没办法,不这么做混不下去了,见谅。
*********************************************
船队驶出了炮台林立的鸭子湖出海口后,开始转向南偏西,顺着洋流与侧风向南航行。从7月29日开始,船队越过了拉普拉塔河口、圣马蒂亚斯湾,顺着绵长的巴塔哥尼亚海岸线一直向南,最终在8月10日这一天抵达了正下着大雪的马岛须鲸港。
冬天的南大西洋是狂暴的,尤其是一年四季天气都极为恶劣的须鲸港,这边的海面上常年刮着五级以上的西风,入港航道内终年涌动着巨大的浪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触礁或搁浅,十分考验船长的驾驶技术。
在旗舰“红鳟鱼”号护卫舰的带领下,各舰纷纷降下了大部分风帆,一边小心地控制着方向,一边顺着水流艰难地朝港口内驶去。而就在大家都在紧张地控制着船只航向的时候,“破浪”号多功能船已经早早就降下了风帆,然后启动了主机,此刻修长的船身在尾部明轮桨“哗哗”的划水声以及烟囱内冒出的滚滚黑烟中,以2。5节出头的低速慢慢通过了这段海水流向多变的海域,进入到了相对平静的须鲸港码头泊位内。
“破浪”号关闭主机、降下首尾双锚后,张啸满意地从轮机舱内走了出来。这一路上行来,“破浪”号大部分时间都关闭了主机,只靠着风帆顺着海流前行着,全程保持着4…6节的“低速”。也就是在离须鲸港没多远的时候,在征得船队总指挥官李毅中尉允许后,张啸开启了蒸汽机,给锅炉缓缓增压,最后依靠纯蒸汽动力安全通过了那段有很多涌浪的水道。
事实证明,在天气或者海况较为恶劣的情况下,蒸汽动力的船只具有更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而在水流多变、涌浪较急的区域,如须鲸港入港水道、如麦哲伦海峡,蒸汽动力船舶的优越性更是无与伦比。只是如果能把驱动船只前进的明轮桨换成螺旋桨就好了,明轮桨的效率在低速情况下是够用了,但是远洋航行的时候还是稍显慢了一些。令人惋惜的是如今船厂始终没有解决螺旋桨主轴水下密封问题,因此只能先用明轮船对付着,等以后解决了技术难点之后,再统一改装为螺旋桨驱动。
“破浪”号的载重约为730吨,此时船舱内除了运过来的物资之外,还装了大约300吨精煤。如果使用蒸汽动力(假设中途不出任何故障),按照每小时耗煤160千克、航速3节来算的话,那么理论上能够航行5600多海里。
5600多海里是什么概念?从东方港出发沿直线横跨南大西洋,然后抵达南非河中港,这其间的距离也不过才三四千海里,这意味着华夏东岸共和国已经可以不看洋流、风向的脸色,而直接从本土走近路抵达南非殖民地了。当然了,这些煤炭也只够单程使用的,要想顺利往返那么你还需要在河中港设立一个大型储煤基地,用来给过往的蒸汽船加煤。
不过实际情况中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从东方港直航河中港,一路上也不是每时每刻的风向都不对,很多时候还是可以利用风帆来为航行提供一些动力的。因此,“破浪”横渡本土和南非之间的大西洋其实花不了太多时间,平均下来全程其实还是能够达到4…5节的航速的,这样从东方港到南非所花的时间其实也就一个月出头的样子,比走南线还短了十天以上。这样一来煤炭基本上也就勉强够用了,如果本土再提高一些蒸汽机效率、船舱里再多装载一些煤炭或者换装燃烧热值更高的动力煤的话就更保险了。
有了这个认识的张啸异常高兴,如果“破浪”号真的成功进行了远距离跨海航行的话,那么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工业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了。嗯,下一步出发前往河中港的路上要不要试试机帆混合动力航行呢?如果成功的话,那接下来向交通部申请建造在两侧安装腰明轮的同级船“斩波”号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当初现代特种船舶厂在往上报计划的时候,可是一气报了两艘同级船。其中之一即是“破浪”号,而另一艘就是“斩波”号了。这两艘船船型、排水量、帆面等数据都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破浪”号只在尾部安装了一个明轮桨,而“斩波”号则是在船腰两侧各安装一个明轮桨。现代特种船舶厂的厂长韦华准备将这两种船都造出来,然后试验一下看看哪种船更给力一些。
只不过当时交通委员萧百浪的“亲儿子”铁道总局正在大力上马铁路,消耗了很多新华夏运回来的硬木资源;再加上饥不择食的海军也开始不再坚持全部使用巴西红木建造战舰,而改用新华夏地区的硬木制造护卫炮舰,因此这木材资源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后来不出意外,“斩波”号多功能船的计划被萧百浪枪毙掉了,只给现代特种船舶厂批了建造一条船的许可。只不过如今情况又不一样了,只要张啸能够证明“破浪”号确实性能优异,能够承担起多种任务,最重要的能够有效缩短横渡大洋的时间,那么交通部肯定就不会再拦阻自己建造新的这种蒸汽动力的船只。
而且,这种船只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船,还真的就是因为其承担了多种功能。比如船上安装了特制的测量水深的锁链,比如船上安装了由蒸汽绞盘操控的大型捕鱼拖网,比如船上专门装设了用于蒸煮海水的小型海水淡化装置等,船艉二层船长室旁边甚至还开辟了一个小型的外科手术室。除此之外,这艘船的甲板上还一共安放了18门火炮,其中包括两门威力强大的24磅舰炮。
船的重要部位加挂了一些钢板,这使得船只的防护力大大增强,同样也使得船只的自身重量达到了三百多吨。从这里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这艘“破浪”号多功能船其实就是为了探索陌生航线而量身定制的。她的各项功能无一不是为了海上探险而设立,换句话说,这艘船在海上的生存能力较普通船只强上了很多。
这不,船队在通过拉普拉塔河口的时候,张啸就下令水手们使用大型拖网捕了一网鱼上来。鱼都是新鲜美味的鼠尾鳕类,捕上来的渔获当场就在专门的船舱内开始处理。在留下了足够全船人两天的食用分量后,剩下的鱼都被处理干净后用盐码了起来,当做储备食物。
而那个小型海水淡化装置船员们也试用开动了一下,海水在装置内被蒸煮,产生的水蒸气在管道内冷凝收集起来,然后就可以当做饮用水使用了。这个装置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太消耗煤炭了,无法长期使用,只能用来应急。另外,蒸汽机锅炉减压时排出来的水蒸气也通过特殊管道收集了起来,以供下次再用。毕竟是在海上航行,能节约一点淡水是一点。
这艘船目前算是由南海运输公司和海军部共有,不过估计很快她就要划拨到海军那边了。因为开辟、探索远东航线,不正是“破浪”号最擅长的事情么?
折腾了几个小时后,其他四艘船只终于也都安安稳稳地停泊在了须鲸港码头内。港口内的泊位空空荡荡的,这个时节没多少人愿意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偶尔前来港口内避风的还尽都是些不良商人的船只。
须鲸港的乡长、前陆军中士马蒂亚斯亲自前来码头上迎接本土过来的船队。因为他听说本土这次会给他运来一批移民,要知道,须鲸港的人口经过这么多年的增长,才陆陆续续有了四百多。这么点人口搞什么都不方便,因此本地的居民们也就在港口附近开辟了一些田地,种种蔬菜、土豆和红薯,另外还养殖一些大白猪、肉牛,以便在有本国船队经过的时候可以获得充足的补给。
当年从火地岛以及智利带回来的一些骆马和绵羊如今在岛上繁殖得还不错,出产的少量毛线也大都在本岛就地消费。此外,农业部还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小型军马场,养了大约两百多匹马。
岛上唯一堪称产业的大概就是由乡政府组织居民们自发捕杀一些海豹、海狮以获取皮毛,兼且提炼润滑油了。不过每年捕猎的这些动物的数量都被严格限制住了,以确保种群数量不至于快速减少,从而濒临灭绝。
新来的三百名移民(法兰西人和瓜拉尼人各占一半)很快便被乡政府组织人手安排了下去。接下来他们将利用船队运过来的建筑材料为自己建造房屋,然后在此地定居、生活。鉴于须鲸港极端重要的地理位置,华夏东岸共和国这些年来不断加固这里的码头、炮台以及城防设施,以使其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在须鲸港卸完物资、人口后,五艘船只补给了一些新鲜淡水、蔬菜和肉食,同时也安置了一些病号在此地修养,然后在8月12日这一天再度扬帆,离开了须鲸港。当年从火地岛以及智利带回来的一些骆马和绵羊如今在岛上繁殖得还不错,出产的少量毛线也大都在本岛就地消费。此外,农业部还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小型军马场,养了大约两百多匹马。
岛上唯一堪称产业的大概就是由乡政府组织居民们自发捕杀一些海豹、海狮以获取皮毛,兼且提炼润滑油了。不过每年捕猎的这些动物的数量都被严格限制住了,以确保种群数量不至于快速减少,从而濒临灭绝。
新来的三百名移民(法兰西人和瓜拉尼人各占一半)很快便被乡政府组织人手安排了下去。接下来他们将利用船队运过来的建筑材料为自己建造房屋,然后在此地定居、生活。鉴于须鲸港极端重要的地理位置,华夏东岸共和国这些年来不断加固这里的码头、炮台以及城防设施,以使其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在须鲸港卸完物资、人口后,五艘船只补给了一些新鲜淡水、蔬菜和肉食,同时也安置了一些病号在此地修养,然后在8月12日这一天再度扬帆,离开了须鲸港。当年从火地岛以及智利带回来的一些骆马和绵羊如今在岛上繁殖得还不错,出产的少量毛线也大都在本岛就地消费。此外,农业部还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小型军马场,养了大约两百多匹马。
岛上唯一堪称产业的大概就是由乡政府组织居民们自发捕杀一些海豹、海狮以获取皮毛,兼且提炼润滑油了。不过每年捕猎的这些动物的数量都被严格限制住了,以确保种群数量不至于快速减少,从而濒临灭绝。
新来的三百名移民(法兰西人和瓜拉尼人各占一半)很快便被乡政府组织人手安排了下去。接下来他们将利用船队运过来的建筑材料为自己建造房屋,然后在此地定居、生活。鉴于须鲸港极端重要的地理位置,华夏东岸共和国这些年来不断加固这里的码头、炮台以及城防设施,以使其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在须鲸港卸完物资、人口后,五艘船只补给了一些新鲜淡水、蔬菜和肉食,同时也安置了一些病号在此地修养,然后在8月12日这一天再度扬帆,离开了须鲸港。当年从火地岛以及智利带回来的一些骆马和绵羊如今在岛上繁殖得还不错,出产的少量毛线也大都在本岛就地消费。此外,农业部还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小型军马场,养了大约两百多匹马。
岛上唯一堪称产业的大概就是由乡政府组织居民们自发捕杀一些海豹、海狮以获取皮毛,兼且提炼润滑油了。不过每年捕猎的这些动物的数量都被严格限制住了,以确保种群数量不至于快速减少,从而濒临灭绝。
新来的三百名移民(法兰西人和瓜拉尼人各占一半)很快便被乡政府组织人手安排了下去。接下来他们将利用船队运过来的建筑材料为自己建造房屋,然后在此地定居、生活。鉴于须鲸港极端重要的地理位置,华夏东岸共和国这些年来不断加固这里的码头、炮台以及城防设施,以使其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在须鲸港卸完物资、人口后,五艘船只补给了一些新鲜淡水、蔬菜和肉食,同时也安置了一些病号在此地修养,然后在8月12日这一天再度扬帆,离开了须鲸港。当年从火地岛以及智利带回来的一些骆马和绵羊如今在岛上繁殖得还不错,出产的少量毛线也大都在本岛就地消费。此外,农业部还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小型军马场,养了大约两百多匹马。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中央谷地(十八)()
1687年2月1日,随着一声刺耳的汽笛声,两艘150吨级的近海/内河通用型小火轮大摇大摆地开进了瓦尔迪维亚港。
港口的西班牙官员一看船只桅杆上高高悬挂着的东岸国旗,腿先就软了三分,再看到船上还有一队荷枪实弹的武装士兵的时候,他就更是连面对的勇气都没了,直接让手底下人去和东岸方交涉,自己直接回了码头办公室“休息”去了。
瓦尔迪维亚城的人都知道,这些东岸士兵可不是自己城里那些连服装都不能统一的样子货。他们来自一支名为第十二混成营的正规部队,装备先进、训练频繁、士气高昂,远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
这些来自东岸的小火轮,其实也不是第一天侵犯西班牙王国的主权了。当初第一次航行到港口的时候,西班牙人愕然之下一度以为是来做生意的,结果看到人家理都不理就直接往上游开,也不知道要去哪,一下子就急了。
但这种事情急又有什么用呢?瓦尔迪维亚现在并没有像样的海防炮台,王国政府对太平洋一侧的投资真是低得令人发指,几乎所有钱都砸在了加勒比海,难道他们真的将太平洋一侧的防务都委托给了东岸人的第三舰队了么?那像什么样子!
就这样,东岸人的小火轮当时一路上行,没人敢阻拦,让他们开到了上游很远的地方,然后靠港卸货,由从陆地过来的一支骡马队将货物领走。整个过程西班牙人都严密监控了,他们的骑兵甚至逼近到了离河岸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但因为东岸陆军士兵驱赶的缘故,他们没敢上前质问,但已经足够让他们了解事情的始末了。
原来,万恶的东岸人竟然是看中了瓦尔迪维亚河、卡耶卡耶河良好的通航条件,想要将其利用起来,用船只将大量货物运到内陆,然后由地方上越境垦殖的人员过来接收。这种方式,能够将大量垦荒急需的物资——尤其是一些粗笨的物资——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送到需要的人手里,支持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垦荒努力。
到了这个时候西班牙人才恍然大悟,但他们却无力阻止。对东岸强大实力的深刻认知,让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极力避免任何发生直接冲突的事情,以至于被东岸人步步紧逼“切香肠”,狼狈得不行。你看,第一次东岸小火轮驶进瓦尔迪维亚河时,作为该城的外港和屏障的科拉尔港是什么反应?对不起,没有反应!
这个城市在当年东西两国交战时曾被东岸人占据,炮台也被摧毁,和平后西班牙人进行了重建。但重建后的炮台却被一群懦弱的士兵所掌控着,他们不敢向东岸人的船只开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