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幼麟传-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留下曹操一人,迎风而立,瞻风观月,思绪飞扬。
他忽想到少年时在洛阳的岁月。
呼朋引伴,飞鸡走狗的岁月,心怀征西将军之梦的少年时代。
那时候,相较起四世三公、簪缨世家出身的袁绍,他的出身也并不高;在同袁绍一同成长的岁月里,他心中始终都存着一股浓重的自卑感。
跟着袁绍游乐放荡也好,忠于王事也罢,这种感觉始终折磨着他,也疯狂激励这他要上进拼搏。
后来,他的才华逐渐显露,得了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评价——这让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
相反,在同袁绍后来相处的日子里,他对这些出生高贵,却满腹机心的同伴,慢慢产生了一种鄙视。?他出身宦官家庭,整日介却同士族世家的儿子厮混在一起;他一心报国,身边这群人却包藏祸心。?他的心中一直装着这种自卑,自大的复杂心态。
在洛阳的岁月,他呼朋引伴,看似热闹非凡,但唯有他自己才清楚,他始终是孤独的。
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刘备和关羽。
那一天,他仿佛看到了知己,看到了同类人。
这才有了“青梅煮酒”,这才有了“徐州投效”。
曹操颇知自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而关羽容貌雄伟,气宇轩昂。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这本是他长大成人后,最大的愿景。
只是他这辈子都没能找到一个值得效忠的君主,好让他一展抱负,如愿成为征西将军曹侯。
而关羽很幸运,他从一开始就结识了刘备,并决心与他相始相终。
有时候,尽管他不愿意承认刘备的魅力,以及关羽对刘备的感情,而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种种试探后,关羽还是用大义逼迫他不得不承认了这一点。?关羽——这是一个他想要做,却不可能做到的人;这是一个他想动摇,而动摇不了的人!
与此同时,他在关羽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他们的出生都不高,但皆才华横溢;他们都是读书人,热爱左传,热爱孙子;他们从小都有着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梦;他们都不待见士大夫,更愿意善待草根;甚至——
他们连对女人的品位都很像。
他开始真心实意地欣赏起这个人来,甚至愿意用纵敌的行为来成全关羽的完美——他知道自己的浪漫病一直很重。
于是,在关羽封金挂印后,他下令:“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在曹操看来,关羽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并用余生来不断完善;而他从一开始就走向扭曲,最终变成一个自己不想变成的人。
关羽一生无悔,死得其所,无论在今世还是在青史上,他的墓碑上注定会刻满浪漫华丽的头衔,他的事迹必将为万人传颂。?那么,自己呢?
后世对于自己的评价,可能是权相,可能是汉贼,也有可能是开国太祖,谁知道呢?
但是——他永远都不可能成为那个汉征西将军曹侯了。?因为不同的志向,不同的选择,以致他最欣赏的人——无论是刘备,关羽还是荀彧,都最终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荀彧因他而死,关羽也将由他亲手葬送。
山风凌烈,云海翻涌,烈士暮雨,卷水苍苔。
不知从何时起,曹操已经泪流满面……
******
曹操沉浸在对于往昔的追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厚厚的云层中段忽被太阳照透。
只用肉眼便清晰可见,一抹阳光正从中撒下,照亮了一座峰峦,仿佛那座峰峦上,有人正要破碎虚空,羽化登仙。
远处激烈的杀伐之声渐渐平息下来,他知道这场战事已经宣告结束,终于幽幽叹了口气。
不一会儿,徐晃大步前来复命。
“魏王,我方取得胜利。”
曹操此时早已抹去脸颊上的泪水,恢复成为平日里万人之上的魏王殿下。
“战损如何?”
徐晃迟疑了一会儿,方道:“我军伤亡五百余人;羽军全部战死,无一投降!”
曹操闻言,长长叹了口气:“不愧是关云长。如此英雄人物,万万不可怠慢。将他的尸体好生收敛起来,运至洛阳,孤要以王侯之礼葬之。”
徐晃脸上露出悲凄的表情,躬身道:“正要禀告魏王,关将军胸口中了一箭,尚有一口气在。”
“啊?”曹操心头蓦地一动:“快,带孤去看看!”
等他赶到时,关羽面如金纸,正闭眼平躺于一块巨石之上,胸口上兀自插着一枝箭枝,伤口处鲜血汩汩,眼看已至弥留。
在曹操心中,关羽从来都是刚勇朴建,他从未见过关羽流露出如此虚弱的一面。
他心头大为悲恸,快步上前,握住关羽冰凉的手掌,凄声呼唤:“云长!云长!”
关羽吃力地睁开眼睛,寻声望去,喉咙一动,缓缓应道:“喔,是孟德啊……”
孟德是曹操之字。
但曹操已经有十来年不曾当面听到有谁以字相称。
数十年来,他破黄巾、擒吕布、灭袁绍,破袁术,从小小的顿丘县令一步一步走到今时今日的魏王殿下,位极人臣。
敬仰着有之,畏惧者有之,憎恨者亦有之。
敬畏者多以“魏王”称呼;而仇恨着多以“曹贼”称呼。
多少年了,“孟德”二字,看似平平淡淡,却再也没有谁敢当面称之。
曹操此刻乍闻,就像回到了当年,呼朋引伴,高朋云集的年岁。
这一声“孟德”,他的泪水如涌,却是再也忍不住了。
关羽看着眼前满头苍白,像个小孩一样哭泣的老头,轻轻笑道:“别往前了,援军来了……”
时天上忽飘落起雪花,他勉强抬起迷离的双眼去望。
入眼处,但见大雪纷纷扬扬,或无间断,依稀像极了当年结义时,桃园里那满目的缤纷落英。
不知道哪里生出一股力气,关羽竟然将手从曹操手中抽出,举于半空,试图想要握住那一刻的芳华。
只是雪花冰凉,入手即化,他连着抓了数次,皆如水中捞月,无功而返。
曹操但见关羽的眼珠慢慢涣散,嘴唇一张一合。
他知道关羽这是要讲临终遗言了。他顾不得悲痛,将耳朵贴在关羽唇前,试图听清他最后的话语。
只是,无论他如何努力倾听,也只能听到关羽“嗬嗬”的声音。
那是唯有关羽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
“兄长,翼德,请恕某难以守约了……”
此时此刻,那一缕破云而出的光束堪堪移动到关羽身上,关羽高举着的右手忽然力尽,摔落到石上。
建安二十五年二月二日,一代战神、忠义的化身,关羽关云长,就此溘然长逝。
曹操抱着关羽的身体痛哭流涕,痛彻心扉,因为眼前的不是他人,而是另一个自己。
随着而去的,还有那个活在他心中的,汉征西将军曹侯。
他终于亲手杀死了深埋于心中的那个荣耀、崇高的少年。
******
等到曹操情绪稍稍恢复,徐晃上前道:
“禀报魏王,前往山岗可见秭归城,还请移驾一观。”
曹操深深吸了一口气,凌冽的冷空气灌入肺腑,总算让他觉得好受一些。
他将关羽的身躯轻轻置于巨石之上,跟随徐晃来到靠南的一片山岗。
因为居高望远的缘故,此地视野开阔,长江、秭归俱是尽收眼底。
“斥候派下去了吗?”
徐晃答道:“早已派出了,再过半个时辰即可回转。”
曹操微微颔首。
两人只等了半柱香的功夫,一员斥候打扮之人匆匆跑到两人面前,单膝跪地,急道:
“禀报魏王、徐将军,小人方才下山打探秭归城防动静,行至半山腰处,见一支大军正迤逦上山,观其旗帜,上书‘赵’字字样。”
徐晃闻言,顿足道:“关羽说的援军真的来了?怎得这么快?”
曹操忽开口道:“赵字大旗,当是昔日长坂英雄至也。”
徐晃抱拳道:“请魏王下令,派臣击破这一路援军,再将秭归城一股而下,如此刘备进退失据,必死无葬身之地!”?曹操沉思半晌,摇了摇手,道:“退兵吧。”
徐晃一愣,心道,好不容易走到这儿了,怎么就要退兵?他正要再劝。
曹操却道:“彼既敢来接应关羽,秭归必是做了万全的准备……”
顿了顿,又道:“我军本是远道而来,如今行踪曝露,先机已失;而且蜀军失了关羽,哀兵之势已成,刘备挟怒之势,只恐天下无人可挡,我等实在不宜在此正面相斗。”
徐晃情知曹操说得在理,只得悻悻叹口气。
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无妨,司马懿在当阳应该快坐不住了。算算日子,文远(张辽字)应当已经到濡须口了。走,我们去江陵,会一会孙权这小子。”
******
赵云、姜维二人领了五千兵士,一路轻装简行,坐船顺流而下,于第二日日出时分抵达秭归城,正见廖化在城头焦急地瞭望。
他见援军到来,亲自开门将大军迎入城中,并将昨日晚间关羽之事急急地说了一遍。
赵云大惊之下,旋即点起两千兵马,在廖化、姜维的陪同下,上山接应。
只是等他们到达交战地点时,但见地上密密麻麻全是汉魏士卒的尸体;魏军早已撤去,便是连关羽的遗体也不知去向。
赵云强仍悲痛,留了五百军士在此地设立防御工事,兵收敛牺牲将士的遗体;他自己下山安排好城防,便携了姜维、廖化匆匆坐船往夷陵大本营方向行去。
众人一路默然,心情大抵都是既悲且痛;而且,他们实在不知道一会儿该如何面对刘备的怒火。
“所以,我们不会歧视封测者的,因为就算是封测者也比不
关于上一章的说明,以及请假一天()
各位读者:
想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写死了关羽。
因为作者菌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基于对每个三国英雄的喜爱,特别是蜀汉刘备、五虎、诸葛亮、法正等人。
想借手中笔,为他们弥补遗憾。
对于关羽,关羽是我三国里面最开始喜欢的一个人物,他一生光明磊落,却遭到暗算,死于小人之手,甚至未能再见兄弟一面。
作者菌设计了麦城突围,桃园再会,夷陵决战,关羽用自己之手,亲自为自己报仇雪恨,算了弥补了部分遗憾,并且为蜀汉保留了10万百姓,这些都是火种。
那么关羽该不该入川呢?
我觉得,关羽已经60多了,受到这样失败的打击,等亢奋的劲头一过,肯定会灰心丧志;再加上荆州派官员因为他丢了荆州,失了家乡,肯定会不待见他,冷嘲热讽是免不了的。
身为一名将军,在我看来,最好的结局就是马革裹尸。
而且,能死于曹操之手,也不辱没他一生的骄傲。
相比较于向马超一样,忧愤病死床榻,这样的结局,我认为才更具传奇性,才是一种完满。
这两天收到很多反馈,正面的有,批评的也有,但也受到很多侮辱,和很多污蔑。
在此想声明一下,我对关羽的敬爱,不会在各位之下;只是因为年龄、阅历的关系,有些读者喜欢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局,而我更喜欢这种传奇式的终结。
也因为这个,作者菌心情受到比较大的波动,所以今天想请假一天,好好休息、调节一下。
无论如何,还是想对一直支持本书的读者朋友们说一声感谢。
明日恢复更新。
再次鞠躬拜票谢观众!
祝,周末愉快。
第一百八十六章 孝直避箭()
长江南岸,夷陵,汉军大本营。
刘备与法正二人正端坐主帐之中商议军机。
自接到马良的急报,刘备心急如焚,旋即派了张飞领着关平、关兴两员小将,率万余精锐火速驰援。
距离张飞出发已经过去两日夜了,秭归方向尚未有任何消息传来,这不免让两人有些坐立不安。
法正面有惭色,自责道:“都怪臣未能看出曹操计谋,以致存了退路被掐的隐忧……”
刘备安抚道:“孝直非荆州人士,对秭归地理难免认知不足;更何况谁也料不到曹操会取一条无人问津的山林小道,此实非孝直之过错,切勿萦怀。”
这时,忽又一名卫兵来报,说是翊军将军赵云领援军赶来参拜。
刘备与法正对视一眼,皆长长吐出一口气,脸上露出轻松神色。
赵云是镇守后方的大将,他既然现身此处,便意味着秭归危机必然已经解除。
两人当下联袂出营寨迎接。
还不等赵云行礼,刘备便大笑道:“子龙既来,孤便知秭归高枕无忧矣!”
顿了顿,问道:“路上可见遇到翼德援军了吗?”
还不等赵云回答,他向四周张望了一番,又问道:“怎么云长不曾同来么?“
赵云单膝跪地,面色沉重,低声道:“禀主公,二哥他……他阵亡了。”
刘备丝毫不察,亲自将他扶起,又挽着赵云的手,奇道:“什么云长真忙?”
忽又一拍脑门,笑道:“子龙说得不错,他既然不曾同来,定是留在秭归主持大局了。唉,说起来,云长这段时间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又是接敌作战,又是镇守秭归……此番也亏他发现得早,不然曹操诡计,还真不好应付……”
说着说着,刘备突然察觉到众人面上都有一股悲戚之情,心中蓦地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眉头旋即拧成一个“川”字,强忍住心头悸动,颤声道:“你…你再说一次?”
赵云别过头去,不忍再说。
边上的廖化却是看不下去了,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道:“主公,君侯……君侯他牺牲了!”
刘备闻言,双目登时睁得滚圆,面色“唰”得变成惨白,身子“蹭蹭蹭”往后连退数步,兀自一脸难以置信。
“你说什么?云长,云长他…。。怎么可能…。。”
他抬眼望向赵云、姜维诸人,但见人人皆是垂首低目,双目含泪。
只是一刹那的恍惚,空气仿佛就此凝固。
再回过神来,刘备忽觉胸口如遭铁锤猛烈撞击,酸楚难当,俄而竟然生生喷出一口血来。
他以手抚胸,凄声道:“痛煞我也!痛煞我也!”
赵云急忙上前扶住,哽咽道:“主公万望保重!”
刘备一把推开赵云,脸上五官挤成一团,双目几欲喷出火来,他顾不得擦去嘴角鲜血,指着廖化怒问道:
“是谁!是谁!”
廖化一边抽泣,一边强打精神道:
“曹操欲从神农山道偷袭秭归……君侯领着几百将士将之堵在山道一日一夜,曹操两万大军不得寸进。一直撑到今日早晨,赵将军领援军到达…。。秭归无恙,但君侯与诸将士尽皆战没,无一幸存!”
“云长!云长!”
刘备只觉天晕地旋,全身的力气似乎都被抽离而去,一个踉跄后忽跌坐在地,以拳锤地,放声痛哭起来;边上众人不忍相视,皆陪着流泪不止。
时乌云遮日,哭声干云,天地亦为止色变。
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刘备抹去脸上泪痕,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