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幼麟传-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将军还请让开,请准小人上去割了他的舌头,再砍了他的双手,总算留他一条性命,如此也不算伤了主公仁德。”

    姜维以为周仓要泄私愤,只是拦住不允。

    因他千里驰援救了关羽的缘故,周仓对他十分敬重,在他面前不敢动粗,只得瞥了陆逊一眼,将姜维拉倒一边,附耳低声道:

    “这是尚书令吩咐小人做的,姜将军还请不要为难小人。”

    姜维一愣,难以置信道:“尚书令让你割了他的舌头,再砍了他的双手?”

    周仓挠了挠头,讪讪道:“尚书令只吩咐小人割他舌头,砍他双手是小人自己想的,反正刀都出鞘了,一刀两刀得也无甚区别。”

    姜维有些无语。因为陆逊在守营之战中小小算计了刘备一把,法正为了帮主公泄愤,居然吩咐周仓割他舌头!

    一个智慧型的人才,倘若被人割了舌头,那这辈子可是真的毁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还的确符合法正睚眦必报的个性。

    如今荆州军民已经交割完毕,汉军手中又有五名吴将为质,根本不怕孙权不给粮草。

    法正这一把阴了也是白阴,孙权丝毫没有发作的余地,至少人囫囵完好还给东吴了不是?

    只是在姜维看来,汉吴两方都是弱小的势力,从长久计,终究还是要联起手来对付曹操的。

    更何况陆逊未来将在荆州牵制曹魏极大军力,己方实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故而无论周仓如何软磨硬泡,他只是不许。

    许是此间动静太大,惊扰到了关羽。

    但见关羽负手而至,双目如电,粗粗扫了陆逊一眼,旋即落在周仓脸上,问道:

    “何事争吵?”

    周仓面露喜色,匆匆在关羽耳侧将方才之事重新说了一遍,说完还朝姜维挑了挑眉毛。

    姜维暗道不妙,他能拦得住周仓,但关羽要是动了杀机,别说他的身份地位远不远关羽,便是真的想强拦,只怕也拦不住啊。

    正忐忑间,却见关羽身躯一震,正色道:“这等暗箭伤人之事,关某向来不屑为之。”

    他的目光锁定陆逊,眉头紧皱,喝道:“下次战场之上再会,你便没那么好运了。到时,某必亲自取你项上人头。滚!”

    陆逊依旧保持着一副淡淡笑意,告罪一声,就此策马离去。

    姜维半是出于礼貌,半是怕周仓仍不死心,骑马将陆逊送出营帐二里。

    烈日下,一队约莫百人的吴军早已在此等候。

    陆逊在马上抱拳,微笑道:“承蒙姜将军照顾,这一趟做客之旅,倒也不甚寂寥。”

    姜维也在马上回了一礼:“陆都督学问渊博,在下也颇有所得。”

    “告辞!”

    “告辞!”

    两人相互道别后,郑重地拱了拱手,就此别过,

    姜维旋即调转马头返回自己的驻地。行不出数十步,身后忽听见有人呼唤,回身望去,却见刚刚分手的陆逊正拍马追来。

    他再一次调转马头,笑道:“都督可是回心转意了?”

    陆逊驰到他身前三步处方勒马停下,正色道:

    “逊心中有一秘密,本欲作为自保脱身之法。不过今既已无恙,便想着将之告诉将军。唔,若是逊杞人忧天自然无妨;若是千虑一得,则希望有亡羊补牢之效。”

    姜维见他说得严肃,于是收起笑容,抱拳道:“都督还请明言。”

    陆逊目视北方,缓缓道:“你我两家相争过月,曹操一直按兵不动,姜将军不觉得奇怪吗?”

    姜维轻笑道:“曹操不是派张辽取濡须口,派文聘取江夏了吗?如何说是一直按兵不动呢?”

    陆逊摇头道:“曹操为人狠毒,岂会只针对我方,而放过贵方?此处交割了七八日,防守也算不上严密,而魏军当阳大营不过在百多里之外,为何毫无动静?”

    姜维还是有些不信,想了想,又道:“我方于江北设有大营,严密监视魏军动向,故而其不敢妄动。”

    陆逊耐着性子解释道:

    “逊担心曹操以当阳大营为幌子,给贵军造成他按兵不动,隔山观虎斗的假象;再派遣张辽、文聘两路兵马奔赴我方东线边境,再给贵军造成他意在东吴的错觉,借此彻底放松贵军对他的警惕,实则他另有一路兵马直取贵军命门而去。敢问姜将军,贵军命门何在?”

    姜维面露凝重,口中缓缓吐出两个字:“秭归!”

    但他旋即又摇了摇头:

    “若要发兵攻打秭归,唯有夷陵、上庸两处。夷陵还在我方手中,自不可能从这一路经过;若要从上庸方向攻打秭归,必然借道当阳县,我军在江北布置严密,若有大军通过,不可能一无所查。”

    陆逊道:“说来莫怪,此前逊奉命攻打秭归,曾对秭归一带做过仔细调查,知道房陵到秭归有一条山道,唤作神农道!”

    他此言一出,姜维当即惊得魂飞天外!

    他忽然想起来,秭归到上庸,说起来确实是有两条路的。

    一条大路,取道当阳县,折道彰县,在沿峡谷北上,全程六百余里。他当日领羽林卫到房陵上庸求援,取得便是此道。

    此时黄权大营卡在这条路之上,断绝了魏国通过此道攻打后方粮道的可能。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蜿蜒山道,虽只四百里路,但山高林密,行走极其不便。

    若取此道,要先穿过兴山,再穿过神农架山区,山路陡峭,可谓群山万壑、深山老林之地,除了住在山区里的遗民偶尔出来交换物资,几乎没有什么人愿意走这条道。

    所以几乎不会有人把这一条山道当做正经八百的道路。

    便如数十年后,蜀汉群臣能想象得到邓艾攻打蜀中不取道汉中金牛道,反而是走艰难险阻的阴平小道吗?

    姜维的心情沉到谷底,如陆逊判断不假,曹操这是要偷家了啊!

    大军集结东进,秭归只有两千房陵兵和一千益州郡兵驻守。益州郡兵先不说,这群房陵兵的战斗力了,姜维是心知肚明的。

    魏军若是绕开重兵护卫的前线,突然从天而降,后方守城将士陡然面临这种惊人的压力,指不定就会当场奔溃。

    一旦让魏军占据了秭归,便算彻底切断夷陵大军回蜀的路途,情况将变得极其严峻。如汉军在军粮用尽之前无法重夺秭归,哪里还逃得出全军覆没的命运?

    更何况,益州世家本就不甚归心,一旦大军兵败的消息传到益州,那将是上下震动;刘备若再有个好歹,那么群龙无首之下,蜀汉当真要到危急存亡之秋了。

    “曹操的这一条计谋,当真藏得深,算得狠啊!”

    姜维魂不守舍,正要拍马回赶,心中忽升起一阵疑问,于是问道:“不知都督为何相告?”

    陆逊正色道:“人恒敬我,我恒敬人。而且,唇寒齿亡的道理,逊还是懂的。”

    姜维旋即便明白了陆逊话语之下的那一层意思。

    东吴在夷陵大战中损失惨重,还要分兵应对曹操布置在濡须口、江夏、南郡的压力,如何还能够腾出手来与魏国争夺这口肥肉?

    既然东吴二分天下之计不成,益州这口肥肉自然也是不愿意让曹操吞下的。否则等到曹操缓过劲来,下一个收拾的,必然就是东吴!

    大抵三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在面对曹魏威胁时,吴汉两方的利益暂时是一致的。

    姜维闻言点了点头,又略拱了拱手,旋即拍马飞速回营向关羽禀报。

    (作者按:文中介绍的第一条大路,是现在的g59高速公路十堰附近段;那条神农山道则是现在的国道209线神农架景区——兴山段。不是凭空捏造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

第一百八十章 宿命之会(上)() 
大营之中,关羽、马良诸人见最后一拨移民已被送走,皆长长吁了口气。

    人口永远都是最为紧要的资源,荆州虽失,但此番经过齐心协力的调度,总算为大汉留下一些元气。

    故而众人虽然疲累,脸上却露出或轻或重的笑来。

    此时,只听“哒哒哒”的马蹄声响起,姜维面色惨白,飞奔而至。

    还不等马停下,他就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关羽身前,急急将陆逊所言,并他自己的担心复述了一遍。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只觉风雷突变,尽皆失色。

    马良道:“为防万一,我等马上渡船赶回江南大营,火速将此消息禀告主公,请他发一队虎贲北上驻守秭归。”

    姜维摇头道:“来不及了,此处距离江南大营,渡船至少半日。而秭归守备空虚,须得分秒必争,赶紧将此消息传达给秭归守将才是。”

    关羽立即便有了决断,转身对马良道:“季常,你速速过江禀报主公,请他做好打算!”

    马良正欲领命而去,忽问道:“君侯你呢?”

    关羽道:“黄权驻守的江北大营距此不过数十里,屯有五千士卒,距离秭归也只六十里山路。某这便去找他借两千士卒,亲自带人卡住秭归城北山道。”

    说罢,对周仓道:“牵某马来。”

    周仓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已经牵着赤兔马大步而来。

    关羽翻身上马,头也不回,便往北疾驰。

    姜维见状,高喊道:“末将随君侯同去!”一边催动小白紧紧跟上;身后周仓亦拍马紧跟随。

    ******

    黄权镇守的江北大营,距此四十里路,三人一路疾行,一个多时辰即达。

    关羽也不下马,直奔主帐,见到黄权后,开口就问他要两千脚力好的步卒。

    姜维忙将曹操可能袭击秭归一事粗粗复述一遍。

    黄权闻罢,顿时大惊失色,旋即派人招来一员将领。

    不多时,帐中走进一员三十来岁的将领,躬身朝帐中诸人见礼。

    黄权介绍道:“这位是主公帐下别督赵融。”

    又向赵融介绍道:“这位是前将军关君侯,这位是羽林左丞姜维。”

    顿了顿,正色道:

    “赵将军,本将着你立即择兵两千,随君侯往北助守秭归。且速去整顿士卒,什么都不用带,务必轻装上阵,本将只给你一炷香功夫,记住了么?”

    赵融见主将面色严肃,情知有重大军情,忙躬身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主帐外旋即响起赵融的吆喝声,和将士快跑的脚步声。

    姜维心中焦虑,等候间隙,不住左右踱步;关羽却沉声闭目,端坐如山,纹丝不动。

    见此情状,姜维甚至觉得自己慌乱焦虑的心情也隐隐有些平复下来。

    只过了小半柱香功夫,赵融就回来复命,言二千士卒已经列队完毕。

    就在此时,关羽豁然起身,大手一挥,说了声“走”,就此迈开大步走出营帐。

    姜维见状,不免有些愕然。

    他这才知道,原来关羽此时焦虑之情还远在他之上,但关羽面上能做到如此安之若素,这一份涵养的功夫当真令他佩服不已。

    ******

    从汉军江北大营到秭归城,需要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经夷山,约莫六十余里山道。

    一俟大军走出江北大营,关羽就下达了急行军令。

    时汉军急行军的标准是每个时辰走上二十里路,因为是走山道,打个折扣,勉强能够走上十五里路,按照这个速度,大军在四个时辰后就能赶到秭归城。

    因为两千大军均为步行,关羽、姜维、周仓索性也是下马走路,也好节省一下马力。

    姜维还抽空向赵融介绍了一番曹操可能偷袭一事;赵融这才知道形势紧张,于是更加卖力驱赶士卒赶路。

    大军如是箭步如飞,又走了一个半时辰,堪堪赶出二十余里路,来到一处大山前。

    但见前方地势一变,无数山川丘陵拔地而起,山势连绵,一眼竟望不到边际。

    赵融凑近道:“禀报君侯,这儿叫做夷山,翻过此山后,再往西走上三十里便是是秭归了。”

    关羽忽停住脚步,眯眼观望

    赵融问道:“君侯,可有什么不对?”

    关羽瞧了一会儿,皱眉道:“此地中间走道低,四周山势高,是个上佳的伏兵之所。”

    赵融道:“君侯多虑了,这条道末将隔三差五都会走上一遭,并未见有什么伏兵。”

    关羽点头道:“许是某多虑了。不论如何,秭归城干系重大,前方纵是龙潭虎穴,某也要走上一遭。”

    赵融为了增强说服力,又道:“秭归城每日向前线派出信使,走得也是这条道。昨日那信使还带来消息,说是翊军将军领着五千巴西郡兵和粮草敢来支援呢。”

    关羽双目微睁,问道:“子龙也来了?可知他到哪儿了?”

    赵融想了想,回道:“信使说,昨天到的鱼腹县,想来这几日应该能到巫县了吧。”

    关羽缓缓颔首,当即下令重新出发。

    复行五里山路,众人的视野为山势阻隔,长江近在咫尺,目却难视,只闻哗哗水流声自不远处传来。

    赵融又介绍道:“等走出这座山头,便又是一马平川的地形。君侯你看,末将没说错吧,此处荒郊野岭,怎么会有伏兵?”

    他话音刚落,林道四周山丘上喊杀声蓦地大作,无数箭矢如狂风暴雨般向下倾泄而来。

    汉军猝不及防,顿便被射得人仰马翻,一时尽皆惊慌失措,呼喊声四起。

    就在汉军慌神之际,林间忽钻出无数身着黑甲的魏军,立盾持弩,将小道堵了个满满当当,不住朝下射击。

    时魏军占据上坡,居高临下,占了极大的地利,此刻箭矢齐发,呼啸而至,威力着实非同小可。

    赵融情知失了先机,为了减少无谓的伤亡,当即暴喝:“后撤!后撤!”

    他边喊,边抢上前去,孤身一人立于阵前拼命,挥舞手中长枪拨开来箭,试图掩护同袍安全后退。

    关羽、姜维、周仓三人见状,旋即抽出武器上去帮忙。

    有四位武将挺身而出,总算勉强护得身后士卒徐徐而退。

    汉军足足退出百五十步,这才勉强退出魏军弓箭射程之外。

    魏军也不来追击,自顾严阵以待。

    赵融面色铁青,马上下去清点伤亡情况。

    姜维盯着山坡瞧了一阵,忧心忡忡道:“敌军只有数百,难怪可以藏匿于此,十余日不为人知。”

    旋即又叹道:“魏军布置奇兵于此,便是想要拖延大军回援,如此看来,曹操偷袭秭归一事料非作假……而此地地势险要,我军若要强行仰攻,只凭眼下两千轻装士卒,恐难奏效。”

    关羽眉头紧皱,“唔”了一声,再不言语,场面顿时陷入沉默。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宿命之会(下)() 
小半盏茶的功夫后,赵融面有惭色,回来复命:

    “禀君侯,我方伤亡二百余人。请准许末将回营再搬援军,带上大盾、铠甲、弓弩……”

    关羽打断道:“一来一回,只怕来不及了。”

    边上的周仓忽道:“不如放火烧山,贼势必退!”

    关羽想了一想,再次摇头道:“你这方法换了平时倒是不错,只是如今天干物燥,林火若是烧起,没有几天几夜停不下来。如此一来,贼势纵退,我方也难以存进,还是不妥。”

    大军急行路上遭遇敌袭,又是轻装上路,饶是众人绞尽脑汁,终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依旧想不出什么破敌之法。

    而山坡上,魏军正好整以暇,严阵以待。

    姜维眼尖,见到魏军阵前,一员高瘦的年轻汉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