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幼麟传-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着实管不了那么多,此时此刻,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汉军的左翼。

    他的思路十分清晰,按照这个趋势打下去,吴军怕是要输得连渣都没有了。

    为今之计,只有打开两翼中任何一个缺口,使汉军偃月阵的月轮处失去侧翼月牙支撑,则此阵必破无疑!

    如此一来,吴军凭借人数众多,也许还能有一丝机会!

    越是决胜关头,越要沉着冷静。

    甘宁死死锁定汉军左翼傅肜部,屏息凝神。

    傅肜部从一开始酣战至今,气力早不复当初。他自信只要一阵冲锋就能该部彻底冲散。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目标持续接近,甘宁忽暴喝道:“此其时也,兄弟们冲!”话毕,陡然将马速提升到极限,一时清脆的铃铛声大作。

    就在此时,甘宁忽见傅肜阵后蓦地闪出数百骑,迎着己方,同样高速冲击而来。

    为首一条黑面大汉,手挺一杆丈八蛇矛,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

    “甘宁狗贼,俺张飞候你多时!“

    原是张飞在令旗得指引下,领着五百骑飞奔而至,提前拦截。

    “可恶!”

    甘宁不料半路杀出个张咬金,但冲阵已经发起,仓促间想要招呼骑队转向已来不及。

    于是乎,在战场靠中、距离傅肜部不过百余步之外,三百吴骑与五百汉骑结结实实撞在一起。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甘宁恨张飞坏了自己大计,张飞恨甘宁欺负自己儿子。

    乱军之中,两人咬牙切齿,眼中只有对方,各自运械如飞,生生从厚厚的骑阵中劈开一条血路,接战在一起。

    两人皆是当世虎将,此番皆舍了性命搏杀,一时矛来枪往,直教天地动容,风雷变色。

    就在张飞、甘宁二人舍命搏杀之际,张苞、关兴已经击溃太史享部,转而回身前往夹击尚在与姜维部缠斗的周循部虎卫骑。

    周循部失了先机,被连冲两轮,登时溃败。

    因为甘宁骑队突然提前发动的缘故,原本要掩护他的孙桓部五千步卒被他远远落在身后。

    不曾料到的是,甘宁部被张飞拦截,奇兵暴露于外,再难收奇效。

    如此一来,原本用于掩护的孙桓部便成突破汉军侧翼的关键所在!

    这时的孙桓部已经奔至汉军右翼陈式部阵前七十余步。

    针对这一路吴军,关羽本寄希望于五溪蛮伏兵准时发动。

    只消伏兵冲击吴军本阵,这一部定然折返回援。

    只是,早做约定的伏兵迟迟不不曾到来,这让刘备、关羽、法正三人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此时此刻,战场之上早已乱做一团。

    汉军方阵倾巢而出,再无一兵一卒可供调遣。

    唯一还称得上机动的战力,唯有刚刚击败吴军虎卫骑的羽林骑和虎骑。

    只是他们身处战场左侧,距离战场右侧的孙桓部尚有三百步距离,欲要支援,势必要绕过在战场中间战成一团的张飞部和甘宁部。

    战至这种地步,于双方而言,局势皆称得上万分紧急。

    胜负只在朝夕!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夷陵猇亭之战(十一)() 
时值一月,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但两阵指挥台上观战的刘备、关羽、孙权、朱然皆汗流浃背,浑身燥热难抑。

    于孙权而言,孙桓部已是他最后希望。

    若蜀军陈式部挡不住孙桓部的冲击,那么孙桓部极有可能沿着汉军月牙,逐一打开缺口。

    缺口一旦打开,就意味着被堵在中间的数万吴军士卒可以一拥而上,直接冲击汉军本阵。

    对于汉军而言,若陈式部能够拖住孙桓部一时半会,拖到法正布置的伏兵到达,那么此战就稳如泰山了。

    沙摩柯迟迟不现踪迹,刘备不由大急,连连顿足道:“沙摩柯的伏兵怎么还没发动?怎么这么慢!”

    法正也坐不住了,双目死死盯住吴军身后林地,淋淋汗水不住滑落。

    这一刻,对于两方而言,皆可谓千钧系于一发。

    ******

    孙桓部已经在高声呼喊间,同陈式部接上。

    陈式部登时腹背受敌,锋线上不断有将士受伤倒下,眼看便要立足不稳。

    陈式立于阵后指挥,怒得咬牙切齿。

    他从一介小卒一步一步升至中级将官,凭借的就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八字而已。

    他是忠诚军汉的典范,即使上级的命令是让他深陷险境,或是孤军深入,他都会毫无疑问的执行。

    譬如去年的汉中大战,刘备兵行险招,派遣包括他在内的十余名将领带截断马鸣阁道(栈道),这种自杀式的计划,他还不是没有二话、毅然决然去了?

    这一战,主将既然将守护月牙右翼的重任交托于他,没有后撤的命令,他一步也不愿意退下。

    陈式拔刀在手,本能地领着亲兵上前补住阵线缺口。

    见到本部主将亲自出马,身先士卒,汉军士气稍稳,不至于速败。

    与之对阵的孙桓深知甘宁一路奇兵已经失效,最后破局的关键还在自己这边,由是亲冒矢石,立于战阵第一线,大声催战不止。

    位于陈式部正面的吴军收到友军鼓舞,士气渐起,奋其最后一波力气,誓死冲杀。

    陈式的虎步右军纵然誓死坚守阵地,但两项夹击之下,将士越杀越少,阵容越杀越薄。

    时战场上杀伐四起,喊杀声冲天,人人皆是斗红了眼。

    ******

    姜维在即将杀败周循部时,就已开始瞭望战局。

    他自那日决石口伏击诸葛瑾、孙桓部起,目光不再仅仅拘泥于自身一部。

    这几日又经得关羽手把手教导,已经初步建立起总览战场全局的意识。

    如今能够参与到这般规模空前的国战,他又如何能不抓住机会,好好学以致用一番?

    姜维高坐马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识大开,三五息功夫就已看破双方大军的处境。

    此时此刻,双方陷入势均力敌的较量,两方皆如被重物死死压住的骆驼,就看哪一方先出现最后一根稻草了。

    姜维决定去当那一根稻草。

    诚然,孙桓部远在三百步外,须臾之间攻击不到。

    但吴军前部和中军正密密麻麻挤在狭小的中场,最近的不过五十余步。

    孙桓部可以夹击己方右翼,羽林卫如何不能背袭吴军前军和中军的后背?

    只要先行击溃吴军主力,哪怕孙桓击溃己方右翼,又有什么用?

    就看哪方速度更快!

    姜维念及此处,倏忽将长枪高高举起。

    羽林郎经过他的整训,皆知主将高举长枪,是立起标杆的意思,意在让所有骑手能够在复杂的战场中一眼望见,然后排除万难向主将靠拢。

    句扶、林航、沈峰几人跟随姜维日久,隐约知道他的心意,于是相互呵斥催促,只片刻就聚起越来越多的羽林郎。

    “看,左丞竖标杆了!”

    “随我来!”

    “切勿缠斗”

    “跟上!跟上!”

    许多羽林郎方才联合虎骑将士,刚刚击破周循的虎卫骑,此时正在砍杀补刀。

    乍闻战友呼喊,都舍了手中猎物,本能地踢马向标杆处奔去。

    羽林郎皆紧盯主将标杆,等候下一步指示。

    等人聚到七七八八,姜维高举标杆,蓦然而动。

    他此刻心无旁骛,一手持枪,一手持神刀“麟嘉”,催马直冲战阵中央厚厚的吴军阵容。

    羽林郎顿时明白过来——吴军士卒皆是背对己方,此时己方列阵冲击,吴军可谓毫无防备,必能一击制敌!

    边上张苞、关兴见状,旋即领会,忙喝令手下骑队列阵,拍马赶上。

    由是,汉军两拨骑兵汇合成一路,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直冲吴军后背。

    阵中的吴军步卒丝毫不曾料到一队骑兵从背后杀至,毫无防备之下,被汉军骑兵一轮冲锋即撞飞无数。

    汉骑去势不减,如同烙红的刀子刺入积雪一般,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四周皆是密密麻麻的人头,骑手们居高临下,就如砍瓜切菜一般,随手就能收割。

    吴军遭受背袭,顿时大躁。

    士卒惊慌呼喊,本能转身要朝本阵方向逃跑,但他们身后俱是高大威武的战马,和光亮如雪的环首长刀,每往后退散一步,皆要冒着被砍头的风险。

    由是吴军士卒又掉头往前冲,被汉骑如猪羊般赶往偃月阵漏斗处。

    而在漏斗底部,关平与陈到二部磨刀霍霍,下手既准且狠,丝毫不留余地。

    地上已经堆起厚厚的尸体。

    在孙桓击破陈式部之前,张苞、关兴、姜维三兄弟终于还是逼得吴军前军阵脚大乱,溃败在即。

    姜维减下速度,观望一阵后,终于长长叹了一口气:

    “我方应变终是还是比孙桓快了一步,这一战,我军胜券在握!”

    ******

    战场正中,甘宁部与张飞部正上演着整场战役中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甘宁所部皆是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张飞虎骑也是他从燕地带来的家人老臣,双方皆是衷心耿耿,俱是死战不退。

    这一阵,枪来刀往,以命抵命,比得就是血性,争得就是气势,丝毫没有取巧之处。

    终是张飞部人多势众,杀伐半晌,甘宁部即将败下阵来。

    身为主将的甘宁已经与张飞斗了三十余合。

    他之前与张苞单挑,对于张家矛法已经大致摸清路数,自忖能够斗上百余回合,一俟瞅准时机,即丢掷短戟击杀张飞。

    哪料这个环眼大汉强得没有天理!

    如果说张苞的矛法一往无前,刚猛凌厉的话,那么他老子的矛法可谓至刚至阳,还夹杂着阴险刁钻的路数。

    甘宁自对战之初便知不敌,手忙脚乱勉强支撑过三十回合,却是连入怀取短戟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按他的本事,若公平单挑,接不了张飞二十合。

    只是混战不比单挑,每每张飞觑到机会,要对他痛下杀手之际,总有其部下挺身而出,用身体帮主将挡住这致命一击。

    张飞毕竟上了些年纪,战到此时,微微有些气喘。

    甘宁觑了空朝场上望去,只一看,便知道这一战己方已经彻底输了。

    他终是来去果断的江贼出身,暗叹一口气,趁对手喘息之际,忽从怀中掏出一把短戟,猛然丢掷。

    张飞匆匆侧身躲过。

    甘宁趁机调转马头,旋即招呼为数不多的部下往回撤去。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夷陵猇亭之战(终)() 
吴军本阵。

    朱然护卫孙权左右,冷眼旁边整场大战,他知道己方已经输了。

    其实这一阵,不是吴侯指挥无能,而是关羽的指挥着实太强,汉军的战力实在彪悍。

    尤其两方的骑兵,差距尤甚。

    在建业时,虎卫骑的二世祖们整日里耀武扬威,嚣张不可一世;不料今日甫一交战,竟然一触即溃!

    原来主公花了那么大价钱,养出得竟是这般废物!

    想不到最终的结果,还是被陆伯言预料到了。

    朱然的目光落在战场上那名白马小将身上。

    此前麦城阻击关羽之战,此人凭空杀出,害得自己全军覆没,还陪上一个潘璋。

    此战他又如此活跃,单挑且不管,灭鲜于丹于前,败周循于后,最后还能抢先发动致命一击。

    不得不说,此人把握战机之敏锐,当真骇人听闻,假以时日,定是东吴大敌!

    朱然心道,一会儿回去之后,定要将此间战情,详细汇报给伯言。

    本阵中还剩五千虎卫步卒,只要谨慎结阵,当能保护主公缓缓退入猇亭大营。

    他见战局再无回天的可能,便下跪劝道:“此战已败,为长久计,还请主公退回大营。末将愿为主公断后。”

    孙权心都在滴血,怒骂道:“急什么,叔武只消冲开敌阵,我军还有机会!”

    朱然摇了摇头,哪还有什么机会,吴侯这是输红眼了。

    还待再劝,本阵后方杀伐声大作,似有千万人马冲杀过来。

    在朱然惊惧的注视下,一骑探马飞驰来报:

    “报——

    后方山林中冲出数千蛮兵,正向我军冲来,似要切断我军后路!”

    孙权闻言,大惊失色,再握不住手中的白虹剑,“哐当”一声,跌落在地。

    “大耳贼,大耳贼好生狠毒!”

    他话音刚落,本阵背后一里外冒出无数身着兽皮,手持各式武器的蛮族士卒。

    当先一人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大冷天兀自打着赤膊,古铜色的皮肤上绘满了白色的图案,一边发足狂奔,一边使弓射击。

    此人箭无虚发,弓箭所指,莫不应弦而倒。

    吴军本阵护卫士卒登时大哗。

    总算朱然沉着,高声呼喊,指挥将士调转枪头,迎击来敌。

    只是,两路包抄之下,这一仗已是一败涂地了,本阵将士只能为吴侯撤退,争取些许时间。

    孙权回过神来,换上一副义愤填膺、誓要与敌一决生死的模样。

    朱然情知此时再不撤退,便真的来不及了。

    情急之下,他一把扛起孙权,提步往台下奔去,早有侍从牵过马来。

    这一幕正入五百步外、汉军本阵的关羽眼中。

    眼见孙权要逃,关羽青筋爆裂,蓦地起身,浑身上下登时迸发出凛人的杀气。

    他一把从周仓手中夺过青龙偃月刀,一声口哨,竟直直从数尺高的指挥台跳将下去。

    赤兔马闻见主人召唤,须臾即至。

    关羽翻身上马,猛夹马腹。

    赤兔马一声嘶叫,就此撒开四蹄,飞奔向前。

    场上战做一团,偃月阵只粗粗保留一个轮廓,锋线上,汉吴双方犬牙交错,再也难分彼此。

    首先挡在关羽眼前的是纵横排列的白毦卫。

    厮杀当即,让白毦卫让出一条缝隙自然不行,但赤兔马速度即起,想要稍减也绝无可能。

    眼看就要撞上!

    只见关羽身躯微微前倾,缰绳轻提之下,赤兔马后腿猛地发力,一人一马离地数尺,竟然如腾云驾雾般飞了起来。

    只这一下,足足窜出四丈远,连人带马从白毦卫头顶略过,重重跌入吴阵。

    数名吴军士卒应变不及,顿时被踩踏成一团肉泥。

    边上的吴军士卒本就被杀得摇摇欲坠,陡见天降神兵,俱被惊吓得呆若木鸡,动惮不得。

    关羽掌中青龙偃月刀,胯下嘶风赤兔马,虽身处敌群,却凛然不惧,再踢马腹,丝毫不做停留,单刀匹马,直如虎入羊群。

    青龙偃月刀在他手中,幻化出紫电青光,前方但有片刻阻挠,刀之所向,莫不化为齑粉。

    由是,赤兔连踢带撞,载着关羽运刀如飞,如砍瓜切菜一般,生生从厚厚的吴军阵容中杀出一条血路。

    当真是千军易辟,挡者披靡!

    刘备于台上看得清楚,热血顿时为之沸腾,由是起身夺过鼓手两支锤子,亲自为关羽擂鼓助威。

    他与关羽结义数十年,始终恪守大义,虽为君臣,实为兄弟!

    以关羽高傲之性格,失了荆州这般切肤之痛他如何不能体会?

    他已年近六旬,想要再上战场杀伐已是不能,事到如今,唯一能做的,便是为义弟擂鼓助威!

    “咚!咚!咚!”

    刘备咬紧牙关,手腕疾捶,将战鼓擂得震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