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幼麟传-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着兀自专注宽慰江尚的姜维,他心中忽升起一股念头:

    “我之仁,在自己,在亲朋;而伯约之仁,在袍泽,在不相干之人……或许论武艺,我俩在伯仲之间;论果敢,我也不在他之下,但论及这份仁心,我确实输了不止一筹……”

    念及此处,他脑中蓦然响起父亲方才所说的“仁者爱人”。

    这句话并不陌生,他早在开蒙时就已念过;但也说不上熟悉,印象中始终只是竹简上冷冰冰的只字片语而已。

    但此时,他第一次感觉到这句话在他眼前生动呈现,心中竟然生出仰视之感。

    就在他沉思间,曾午已经将伤口缝合完毕。

    石斌取出早已捣好的草药,细细敷在伤口之上后,再用细麻布扎紧。

    姜维插问道:“敢问石先生,这草药配方如何?”

    石斌回道:“乌草根三两,白芷一两,鹿茸二分烧灰,当归一两,芎一两,干地黄一两切蒸焙,续断一两,上七味捣筛,令调着血出处即止。这是樊神医当日所留药方,老朽昨夜亲手调制而成。”

    姜维旋即侧身对关银屏道:“速速记下这个方子,日后当有大用。”

    关银屏应了一声,刷刷落笔。

    在姜维看来,纵然民间流传着华佗、张仲景这般神医悬壶济世的传说,那也是只是一行一业中的佼佼者,昙花一现而已。若不能将他们的经验总结并加以推广,便不算真正惠及到普罗大众。

    今日借治疗江尚之机会,将樊阿的金创药方记下,将来推而广之,便能使自家治疗刀剑创伤的水平更上一层楼,可以让冲杀在一线的将士大大得受益。

    江尚已经疼得晕了过去,这样反倒方便石斌放手施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处理明显快了许多,不过半盏茶功夫就已清创、缝合、包扎完毕。

    许是施术期间过于聚精会神,石斌早已满头大汗,似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他一边收拾器具,一边擦汗道:“这等神术,自华神医以下,只怕只有其传人樊神医懂得,老朽本无把握,今日不过勉力一试而已,不想竟是如此费神。”

    姜维抱拳谢道:“今日着实辛苦石先生了,还请速回去更衣,免得受凉。”关兴、关银屏兄妹见状,也依样作揖。

    石斌看了看昏睡中的江尚,微微颔首,提着药箱,就此离去。

    送走他后,姜维转身对关银屏道:“烦请三小姐将今日所见所闻尽数记录在册。”

    关银屏自是点头称是。

    姜维又唤来向宠,道:“向兄弟也看到了,此地伤员数百,但看护之人不过十人,照应起来十分吃力。烦请向兄弟回去挑几位心灵手巧的弟兄,前来此地学些看护急救的本事。”

    其实在他的构想中,军中需要设立一营救护兵,专门用于战时战后的伤员急救,但兹事体大,必须经过汉中王刘备的首肯,不然便有僭越的嫌疑。

    但如论如何,在不涉及建制的前提下,单纯培养一些护理急救方面的人才,初步建立救护营的班底,应当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向宠有了挖掘厕道一事的,心中丝毫没有扭捏,颔首抱拳道:“能为大汉将士尽一份心力,宠深感荣幸。只是不知将军需要多少人手?”

    姜维略一沉吟,回道:“先点一百名吧。”

    向宠惊道:“此处也就三百伤员,如何需要那么多人看护?”

    姜维笑了笑,道:“这一百人不是为此间准备的……”他顿了顿,继续道:“技多不压身,你先照我说的去办便是。”

    向宠不疑有他,当即躬身而去。

    姜维又将曾午唤到跟前,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递了上前。

    曾午见状大吃一惊,对面的是将军,帮他做些小事还敢收人家的钱财?可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吗?

    他本能就要推辞,姜维却不容分说塞到曾午手中,正色道:“榻上的是我军中将士,今日多亏你施术缝合伤口,他才有可能捡回一条命来,这是你应得的,千万莫要推辞!”

    曾午这才讪讪把钱收下。

    姜维笑了笑,问道:“曾兄弟这一门手艺师承何人?”

    “手艺是小人爷爷传给老父,老父再传于小人的。”

    许是多说了两句话,又收了钱财的缘故,曾午的胆子大了些,苦着脸又道:

    “如今这世道,人命最不值钱,百姓自己都活不下去了,怎么还会去关心旁人是否尸首分离?小人光靠着这门手艺,怕是连老父都要供养不起了。”

    姜维闻言一动,望着眼前这张老实巴交的脸,顿生出招揽之心:

    “你回去跟令尊商量一下,就说大汉伤病营能给你们一口饱饭吃,每个月还能领一笔例钱,问问他是否愿意来此做事……”

    ******

    整个白天,姜维都扑在伤病营,调度指挥向宠召集来的人手,制定必须严格执行的饮食、洒扫、清洗、通风等诸项规定,并定下了看护伤员时需要学习掌握的技术,一直忙到华灯初上时分,这才囫囵理出一个轮廓。

    用过晚饭,姜维记起跟句扶的约定,便往羽林郎所在房屋走去。

    一众羽林郎早前得了句扶的吩咐,早已恭候多时,见他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姜维抱拳团团转了一圈,笑道:“自出蜀中,辗转千里,历大小战事十余起,各位奋勇杀敌,周旋于魏吴强敌之间,终没教羽林卫这一名号蒙羞。”

    听他这么说,众人皆面有得色,回应道:

    “都是左丞指挥有方。”

    “第一次正是上阵就如此过瘾,全仗左丞指挥之功。”

    姜维摆了摆手,待众人安静后,又道:“诸葛军师讲过一句话:“集思众,广增益。今日召集兄弟们,是想借此机会,对此次行军战斗的得失疏漏做一番总结归纳,我等也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姜维看来,羽林卫毕竟是新军,初次上阵,虽然战绩辉煌,但在战斗中也出现了几次明显的失误。

    他其实是想举办一次头脑风暴,提炼行军战斗中有益的技巧,找出明显的失误,并通过整理成册,使得经验教训能够得以固化。

第一百三十六章 轻重骑兵之分() 
姜维转身对沈峰道:“沈屯将,今日你来执笔书记,将兄弟们所言记录下来。”

    待沈峰寻来笔墨竹简后,他朝众人道:“哪位兄弟先说?”

    饶是早得句扶吩咐,但不少羽林郎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依旧露出迷茫不解的神色。

    姜维扫视一圈,将诸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他知道,这是因为在古代士兵的心中,将军只管发号施令,而士兵只管奋勇杀敌便是,从来没有还有这等将军与士兵坐在一起商量行军、战术细节之事。

    见此情状,他笑了笑,补充道:“兄弟们可能以为,士卒只管奉命行事便是,但在本将眼中,你们并不是一般的士卒,你们可是羽林郎,随便一人下方到其他军中,怎么不也得当一员屯将?所以本将视你们为未来之将领,尔等切莫妄自菲薄!”

    听他这么一说,不少人便开窍了,原来姜左丞是高看自己一眼,要传授本事了啊!

    一员小将率先起身发言道:“承蒙左丞看中,那么就由小人先来说罢……”

    姜维摆手道:“如今非是训练的时候,坐下说话。”

    那员小将行了个礼,重回到座上,继续道:“那日我等随左丞从突击朱然军的本阵,那可以说是小人的初阵,看着前方长矛林立,小人这心都快跳出喉咙了。也亏得左丞冲杀在前,小人心想,死就死吧,能和左丞死在一起……”

    他话音刚落,身边的士兵便又是敲打、又是喝骂,将他下半段话生生卡主。

    “呸呸呸,什么叫和左丞死在一起?”

    “左丞这般武艺,能死于吴贼之手吗?”

    姜维闻言却哈哈大笑起来:“今日既然是各抒己见,正是要讲出心里话。你这番话讲得真实,不做作,很好。”

    说话间,他眼光有意无意地瞟过句扶、林航、沈峰三人:“所谓将乃兵之胆,主将勇猛,手下自然不甘落后,尔等日后如能独领一军,须记住这番话。”

    句扶、林航、沈峰三人忙抱拳应允。

    姜维重又将目光落在发言小兵身上,笑道:“你心中慌张害怕自然不假,只怕对面那帮东吴步卒还要不堪。你看,最后那一阵吴兵还不是被我们冲开了吗?这叫狭路相逢,勇者胜。人在战场,主将冲了,你跟着冲便是,想那么多作甚,干他娘的就是!”

    众人听到一向不说粗话的主将骤爆粗口,皆被引得大笑起来,屋内气氛一时变得十分热络。

    姜维见状,又鼓励道:“其实不止是得失疏漏,诸位若心有有什么疑问,也可以一并问来,本将当逐一为尔等解答。”

    得了主将的温言勉励,不少人俱开始踊跃发言。

    又有一人发言道:“不知为何,在伏击诸葛瑾部时,小人一旦看到落单的吴贼,便会不自觉停下来砍杀,若非句曲将喝令,只怕好几次都要掉队。”

    句扶忽开口道:“休说是你,第一阵我军刚刚击破朱然军时,我以为胜券在握,便停了下来。若非左丞下令驱赶,只怕吴将会在不远处收拢溃散的吴军,他若再杀个回马枪,胜负实难料也。”

    姜维点了点头,正色道:“你们能发现这一点,足见已经真正领悟到当年姜太公所言的骑战之术。姜太公《六韬》有言,骑战之术,有十胜九败之说,本将总结一二,便是身为轻骑兵者,时刻需保持运动,要在不断运动中寻敌破绽……”

    他当下振奋精神,将《六韬》中关于骑战十胜九败的情况逐一列举。

    “十胜者,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陈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其军可克。。。。。。”

    “敌人无险阻保固,深入长驱,绝其粮路,敌人必饥;地平而易,四面见敌,车骑陷之,敌人必乱;敌人奔走,士卒散乱,或翼其两旁,或掩其前后,其将可擒。。。。。。此骑之十胜也!”

    “除了十胜之外,还有九败之说……”

    一路走来,在场羽林郎前后经历了背袭、伏击、游击、包抄、夹击等各种战斗场面,可谓是有了充分的战斗经验,此刻但闻姜维将骑兵战术之理论娓娓道来,只觉心中正有一扇大门正缓缓打开,其间别有洞天、妙不可言。

    姜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众将士目不转睛,屏息倾听,生怕漏了一句。一方教得起劲,一方学得用心,时光倏忽,等他这一番长篇大论讲完,窗外已是漆黑一片。

    各人皆做屏息沉思状,不时缓缓颔首,似乎领悟到什么道理,过了良久,方齐齐朝姜维躬身抱拳,口称“受教”。

    姜维暗暗吁了口气,如此一来,引起在场将士的兴趣,总算开了个好头。

    突然,句扶一脸疑惑,问道:“方才听左丞说什么轻骑兵,难道还有重骑兵一说?”

    姜维暗道说漏了嘴,不过屋中都是一路出生入死的兄弟手足,也不虞有他,便笑道:“不错,还有一种骑兵,人皆着铠,马俱着装,人马合一,矢不能侵,刀枪不入;骑士手持丈八长矛,腰悬环首长刀,远可击刺,近可砍削,这样的骑兵,唤作重甲骑兵,乃是堂堂正正应敌之利器。只要有五百重骑集结成列,休说吴军步卒本阵,便是曹操麾下的虎豹骑也是一冲击溃!”

    其实,他口中的重骑兵,便是五胡乱华之后、南北朝诸国林立时出现、并不断发展的骑兵变种——甲骑具装。

    盖因五胡乱华发生在关中、华北、中原一带,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地坚实,正是骑兵用武之地。各国之间相互攻伐兼并,皆十分倚重骑兵。

    经过多年战乱和探索,终于发展出甲骑具装这种横行霸道的兵种,在北宋以前,这种兵种一度是战场上的王者。

    他这番描述顿时引得屋中众羽林郎悠然神往。

    唯有句扶摇了摇头,迟疑道:“人马俱甲,再配上兵器,岂不得负重二百斤以上?世上哪有这等马匹?”

    姜维心道蜀地确实没有,不过河西走廊、祁连山下有的是这样的骏马。但此时河西四郡还在魏国手上,他便笑了笑,不再回答。

    此外,出于保密期间,他并未说出另一处极关键的装置——双马镫和马蹄铁。这是一个不怎么具有技术含量、却能极大提升骑兵战斗力和机动力的装置。

    尤其是双马镫此时正处于萌芽之际。他在北地所见,不少将领使用单马镫,但双马镫一直未能出现或未能大规模使用。

    倘若提前说出双马镫这个秘密,受益最大的一方只怕还是曹魏。毕竟,眼下曹魏坐拥虎豹骑、乌桓突骑、匈奴骑三大骑兵兵团,一旦拥有双马镫这种极易复制的利器,其骑兵之战力势必将呈现爆发性增长之趋势。

    “有些走题了,来大家继续各抒己见!”姜维微微一笑,重将话题引回。

    羽林郎闻言,重新开始回归正题,踊跃发言。

    从行军后洗热水脚能有效舒缓疲劳,到行军时轮流带队破开风能够有效提升行军速度,众人热烈讨论,畅所欲言,讲得大抵都是十分基础且普遍的点子。

    沈峰事无巨细,一一记录在案。

    眼见这般热火朝天的场景,姜维只觉欣慰不已。

    这是他野心的第二步,他要将这等细致至极的实践经验记录成册,经过提炼后编纂成一本极为精炼的手册,未来好让基层的将官学习借鉴。

    正所谓知易行难,行固然要紧,知也不遑多让,唯有知行合一,方能止于至善。

    当然,这是极其浩大的工程,今日屋内这番讨论,只是他迈出的第一步而已。

    但他始终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脚踏实地,牢固基础,必有守得云开见日出的一天。

第一百三十七章 援军来也() 
接下来的几日,除了参与军议之外,姜维一心一意都扑在伤病营的筹备上。

    曾午第二日便领着其老父加入伤病营做事,他们收到的第一个命令,便是教导几名机灵的士兵学会皮**合之术。

    因为是祖传的手艺,曾午原本有些不乐意,但姜维多许诺了钱财,曾午半推半就,也就允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也是古今通用。

    向宠的一百名手下在打扫、清洗之余,也会在石斌的指导下,每日练习包扎、急救之术,手艺日渐纯熟。

    随着人手不断增加,环境和饮食水平的改进,不断有伤员从这间屋子走出去,伤病营的屋舍渐渐变得空阔起来。

    江尚在术后一度发起高烧,姜维知道发烧是人体自身应对外界威胁的自我保护的反应之一。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能否扛过去全靠病人自身体格。

    身强力壮如关羽者,施术后马上可以痊愈;也有体格差些的,术后马上感染发烧,随即一命呜呼。

    在这个年代做手术,本就有极大的风险。

    此外,还要考虑枪尖是否有毒。所谓的毒大抵就是破伤风,如果造成创口的刀枪上有锈迹,或者沾过泥土,那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伤员基本便算救不回来了。

    好在江尚身为羽林郎,身子骨还算健壮,又兼石斌日夜看护,万幸总算熬了过来。

    三日后,他的高烧渐渐退却,能够进一些流食;五日后,居然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