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幼麟传-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意犹未尽,道:“父亲,这匹马儿太小了,明日孩儿能否骑一骑大马?”

    刘备轻抚爱子的发髻,笑道:“你刚刚学会骑马,加之年纪尚幼,恐怕还驾驭不了大马。”

    刘禅圆溜溜的眼珠子一转,又问道:“哪等孩儿长大了,便能骑张苞兄长那般威武的大马了吗?”

    刘备摇了摇头,道:“傻儿,战场上的大马脾气不好,你张苞兄长的乌骓马乃是你三叔座下神骏王追所生,性子刚烈,也就你张苞兄长武艺高强,方能降服,哪有那么容易被人驱驰?”

    刘禅有些灰心:“那孩儿岂非永远只能骑小马驹了?”

    刘备不愿扫了爱子对学武的兴致,扬起手中马鞭,鼓励道:

    “如有一日,阿斗得了一匹宝马,它若不服管教,你便拿鞭子抽打,抽得越重,马儿越痛,它一日不让骑,你便抽打他一日,终有一日,马儿怕了你手中的鞭子,只得乖乖俯于你的脚下。”

    刘禅拍手笑道:“长大了定要请诸葛先生帮我做一支大马鞭,这样孩儿就能骑许多大马啦!等孩儿长大了,要当张苞兄长一样的大将军,好为父亲分忧!”

    刘备闻言老怀甚慰,绽放出欣慰的笑容。见儿子提到诸葛亮,他忽若有所思,沉吟片刻,缓缓道:“也有些马儿性烈,你越是抽打,它越是不服管教。对付这样的马儿,你便要费心思和他做朋友,你须亲自喂他吃食,替他洗刷,每日和他说话,知其心中所想,如此假以时日,这匹马儿便会认你为主,心甘情愿受你驱驰了。父亲今天的这席话,阿斗须好生记住。”

    他这话似有所指,但刘禅不过是个十余岁的少年,如何能懂其中深意,只是点头回道:“是,孩儿记下了。”

    刘备笑了笑,也不着急,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当下他又问了几个功课方面的问题,却见刘禅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旋即皱眉道:“可是不曾好好听杜先生讲课?”

    刘禅见父亲有些动怒,忙解释道:“杜先生学问是极好的,只是讲课无趣了些。还是诸葛先生讲得有趣。父亲,诸葛先生什么时候再来给阿斗讲课啊?”

    杜先生乃是杜琼,字伯瑜,蜀郡cd人,自幼时跟随名儒任安学习,是蜀中负有名望的学者。

    刘备入蜀后,刘禅和他弟弟刘永的学问方面本由诸葛亮亲自负责。直到两年前汉中之战爆发,诸葛亮全心扑倒后勤统筹之上,便由杜琼接替,负责刘禅、刘永二人的教育。

    杜琼为人刻板、沉默少言,这刘备是知道的,也难怪刘禅对他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他思索片刻,便道:“诸葛先生事务繁忙,这会儿怕是没工夫再来教导阿斗了。方才阿斗可是说要帮父亲的忙吗?你若能好好听课,便算帮了父亲的大忙了。”

    刘禅睁大眼睛,不解道:“孩儿不明白。”

    刘备笑了笑,道:“杜先生身边有很多有本事的贤人,父亲一直想请他们出来为朝廷做事,他们对父亲的才能有所怀疑,不愿接受父亲的招揽。”

    他顿了顿,继续道:“父亲的江山终究是要交给你的,如今你跟随杜先生读书,若能尊敬师长,好生用功,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气度,让杜先生认为你是贤明之主,那么他的朋友自然也会愿意为你效力了,这样一来,阿斗岂非帮了父亲大忙了吗?”

    刘禅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正色道:“孩儿回去必定好生尊敬杜先生,用功读书,再也不调皮了。”

    刘备老怀甚慰,轻抚刘禅的背脊,颔首道:“你要切记,为上位者,惟贤惟德,方能服于人。”

第七十三章 威震华夏() 
就在日落时分,外出打猎的大部队陆续归来。大部分人皆是满载而归,肩挑马扛,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营地中早燃起篝火,一派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士兵们接过野味,忙着剥皮放血,晚上等候众人的,必是一场野味炙烤大餐。

    一众人中,魏荣最是洋洋得意。他的马鞍四周挂满了野兔山鸡,马后还拖着一头梅花鹿,身后四个仆从合力拖着一条巨大的野猪,环视诸人,今日行猎只怕以他为最。

    糜威下午将守卫重任交托姜维后,也是跟着大伙儿跑出去乐呵。他弓马娴熟,收获也是不少。赵氏兄弟、霍弋、庞宏等人也各有斩获。

    反观那些面生的蜀中世家子弟,不仅是最早回来的一批人,各人马上所挂猎物不过是三两件山鸡野兔,显然兴致缺缺。

    不过其间有一位少年郎君颇引人注目。此人看着文质彬彬,但马上所挂猎物甚多,所获不在糜威之下,经身边其他几位蜀中世家子弟一衬托,更显武艺不俗。

    经张苞介绍,姜维这才知道此人是乃是益州别驾从事李恢之子,名叫李遗,是蜀中年轻一辈中有名的允文允武之辈,连刘备对他也是多加夸赞。

    历史上,此人迎娶了关羽三女关银屏,追随诸葛亮南征。平定南中后定居家乡俞元,教化一方,备受当地百姓爱戴,在民间多有美谈传世。

    姜维虽然没见过关银屏,但张星彩的风姿他是领略过的,关银屏能与张星彩二人并称蜀汉双娇,料来其才貌也差不到哪里去。而眼前这位李遗才貌双全,倒是不埋没了汉寿亭侯关羽之女。

    既是行猎,夜间自然不禁喝酒。不过半个时辰,营地里已经是肉香四溢,夹杂着浓郁的酒香,众人围绕着篝火,载歌载舞,欢闹起来。

    便是那些性子冷淡的世家子弟,此时得了酒气的纵容,眉眼间也是有了笑意,陆续加入到踏歌的队伍中来,一时人欢马叫,热闹非凡。

    刘备年岁渐长,十分喜欢这等青春洋溢的热闹场面,他坐了一个马扎,在法正与吴懿的陪伴下饮酒闲谈。

    四周之人皆欣喜非凡,法正却有些心不在焉。

    他一直在思考午间姜维所求之事。其实早在姜维提出请求的那一刻,他几乎当场就要同意了。以他尚书令的身份,派一员武将远赴荆州公干自是十分寻常之事。

    但姜维他是羽林卫之人。而羽林卫乃是君主亲军,镇守宫室,若无恰当的理由,须臾不离主公左右。若要委派他外出,势必要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这倒是须费些思量。

    正当他沉思之际,营外忽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天色已暗,这一阵马蹄极为突兀,引得诸人侧目。

    不多久,顺着众人关注的眼神,张苞领着一员绿袍银甲的小将飞驰到大营门口。那员小将翻身下马,快步行到刘备身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声道:“小侄关兴,恭请大伯万安!”

    刘备定睛一瞧,惊喜道:“你…你是安国!”他乍见义弟之子,十分高兴,快步上前亲手把关兴扶起:“你怎到cd来了?你父亲可安好?”

    关兴回道:“父亲一切安好。这次便是父亲派季常先生和小侄前来的。我等先到了cd拜见了军师,方知大伯正在此地行猎。小侄思念大伯和张苞兄长,故而留了季常先生在军师府中,自己独自赶了过来。方才在营门口遇到张苞兄长,还差点打了起来。”

    张苞饶了饶头,讪讪道:“俺同贤弟数年未见,一时认不出来,还道是哪来的刺客奸细。”

    他的话顿时带来一阵哄笑。

    刘备入蜀后就与关羽分别,两家人有三五年不曾见,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见眼前这名少年身高体长,颇有几分乃父之风,不禁欣慰道:“那年你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如今却是长高了,也壮实不少。”

    他牵来刘禅,大笑道:“阿斗来,见过二叔家的关兴兄长。”

    刘禅甚是乖巧得行了个礼:“关兴兄长好!”关兴比划了一下,笑道:“阿斗啊,你那时还是个小不点,如今却是个小大人了……”

    他话说到一半,胸口忽被张苞肘子重重顶了一下,毕竟兄弟连心,他顿时明白过来,旋即收敛起不羁的笑声,恭恭敬敬还了个礼。

    一阵寒暄后,关兴这才说起来意:

    “此次奉父亲命令前来,是要向大…主公通报一个消息。半月前,伪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我军。伪魏治下豫州陆浑和梁郏两地民众叛变,南向归附我父亲。父亲念战机转瞬即逝,遥授其官职印玺,曹操腹背受敌之下,已有迁都之意了!”

    刘备闻言,豁然起身,他抓住关兴的手,追问道:“此话当真?”

    “小侄如何敢诓骗大伯!军中文书已交由军师,大伯明日就可得见!”

    “好!好!好!”刘备白净的脸庞如喝醉了,顿时染红了一片,激动之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这个消息瞬间就在营中传开,如同一块巨石被抛入平静的湖面,顿时激起惊天骇浪。如果说一个多月前,关羽水淹七军,尽降三万魏军这一壮举只是战术层面的胜利,那么这一次的可以说是战略层面的极大胜利了!

    魏国的荆州刺史、南乡太守毕竟都在荆州为官,被关羽打怕了,投降了,这倒也罢了,于五子良将的于禁不也降了吗?

    但远在豫州梁、郏、陆浑一带的豪族竟然也向南归附,这条消息就令人振奋无比了。无论如何,那里可是中原腹地、曹魏根基所在啊!

    在众人看来,豫州豪族这样的举动,就意味着曹魏根据不稳,民心尽丧!

    而且,曹操欲迁都,似乎更预示着曹操于襄樊一线再无可用之兵,只能利用迁都暂避关羽北伐大军锋芒了!

    倘若此举属实,那么黄河以南将不复为曹魏所有!

    从古至今,从没听说哪朝哪代可以从楚地北伐中原成功的,而关羽即将做到,蜀汉即将做到!

    关兴带来的消息不仅激励了人吴懿、张苞等人,连带着蜀中世家子弟也是深受震动。

    莫非,这汉祚当真未绝吗?

    眼中众人皆露出震撼的表情,关兴面有得色,又道:“父亲还说,主公若还担心荆州战事有变,还请径直派遣精兵强将,坐镇江陵便是!”

    法正闻言,心中暗叹:“孔明说关云长性子高傲,果不其然。我等并未怀疑其能,不过是建议主公派遣了一个使者视察而已,却引得他这般不满……”

第七十四章 烈士暮年() 
许都,大汉天子刘协居城。此时,魏王曹操亦坐镇于此,密切关注天下大势。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趁曹操远征不在许都之际,夜攻丞相王必大营,欲挟天子以灭曹室,虽为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所讨平之,但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

    同年十月,南阳宛城一带的吏民苦于徭役,在守将候音的带领现下据城反叛,与关羽遥相呼应。曹操即命屯驻在樊城的曹仁出兵围困宛城。至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曹仁斩候音、屠宛城,候音之乱遂平,但宛城一带元气大伤,再无一兵一卒可用。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四月,代郡、上谷一带的乌桓无臣氐先后造反,播及甚广。曹操遣其子鄢陵侯曹彰行骁骑将军前往平叛,秋七月,追至桑干之北,大破而归,至此北方固然悉定,华北之兵也亟待休整。

    建安二十四年冬九月,少有辨才、名动京师的相国钟繇之西曹掾魏讽,与长乐卫尉陈祎等秘谋袭取邺都。还末到起事之日,陈祎惧而告发,魏太子曹丕怒而诛魏讽等数千人之多,相国钟繇罢官告免,邺都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建安二十四年夏五月,汉中之战历时两年,曹操在折损了虎将夏侯渊、丢了汉中一郡之地后,无功而返。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起,关羽率军北伐襄樊,连破数将,水淹七军,围逼樊城,如今还在他腹心之地织罗党羽,兵锋直抵南阳。

    魏国立国以来,情势从未如此严峻,说是千钧一发也毫不为过。连带着曹操的头痛之疾亦发作得愈发频繁。

    但在曹操眼中,这些都算不得什么。

    他曹孟德一生波澜壮阔,什么风浪没见过?大魏既能一一平息各种叛乱,自然也能行有余力、收拾残局。

    实则令他最担心的,还是居住在许都城内的汉天子刘协。

    关羽来势汹汹,外忧未解。倘若那个不安分的刘协暗中再做出类似“衣带诏”般的丑事,双方薄弱的面皮,只怕要就此撕破了。

    故此,他确有把汉天子迁移到远一点的洛阳、或者魏都邺城的打算。只是这念头刚刚在他脑中闪过,外间即传言纷纷、谣言四起,说他曹孟德心虚,怕了关羽了。

    曹孟德一生老谋深算,岂能被外人看出腹中虚实?

    迁都之事,就被他暗中压下。

    纵然局势错综复杂,但在曹操看来,只要彻底击退关羽,他就可以腾出手来逐一安抚各处叛乱,局面必将豁然清晰,所有问题亦将不刃而解。

    只是——

    于禁大军破灭被俘;曹仁兵少,困受樊城,士气低迷;满宠虽领兵来救,却不是关羽的对手;徐晃、赵俨所率的援军乃是客兵,除了虚晃一枪,逼关羽军退出郾城外,再无其他作为;邺城的援兵难至;此刻曹操手上,竟再无可用之兵。

    念及此处,曹操蓦地冷笑起来:

    “若云长以为我黔驴技穷,只怕太小看我曹孟德了。我曹孟德解决问题,从来不会只着眼于一处。。。。。。“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能用谋略解决的问题,何须一定要在正面拼出个你死我活?任谁都会有缺点,关羽再强,能强过当年的西楚霸王?

    “那么,关羽的弱点在哪?”

    曹操眯起眼睛,细细打量平铺在案几上的荆襄地形图。这还是当年南下时,降将蔡瑁张允进献之物。图上江河湖海,大小城池,一一标注得十分细致。

    只是他才凝神看了一阵,就觉头晕目眩,天地仿佛都在旋转,脑袋疼得就像要裂开了一样。

    “可恶……每当关键时刻,头疾就会频犯,当真老了吗……”

    “哎,此时此刻,只消荀彧、郭嘉、贾诩、荀攸、程昱五人之中,但有一人在此,必能看破关羽虚实,樊城之围必将迎刃而解!可恶!可恶!”

    曹操心烦意乱,突然狠狠一捶案几。

    随侍的宫人俱是一惊,但未得魏王传唤,皆不敢擅入。最近魏王心绪不佳,还是莫要触他霉头为好。几天前,就有不懂事的宫人,因此身首异处……

    曹操手捧脑袋,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默道:“可惜郭嘉、荀攸早逝,贾诩老迈,程昱乖张,而荀彧……”

    荀彧是他一生的痛。他将自己平生的理想、甚至野心都托付给了这个日月在躬、灵鉴洞照的男子,可这个男子却在最后关头选择了离去。在他看来,这是背叛。每次想起荀彧,他都会本能地回避,也许是愤怒,也许是伤心,也许是内疚罢。

    不管怎么样,这些老伙计,终究一一凋谢,不复存在了。

    时至今日,能够为他曹孟德出谋划策的,不过司马懿、蒋济二人。

    他实在不喜欢这个“狼顾之相”的司马懿。

    历数诸位谋主,郭嘉纵情声乐,贾诩明哲保身,程昱嚣张乖戾,荀彧……每个人皆有鲜明的特点,有特点就能察其欲,能察其欲,曹操便自信能够拿捏得住。

    唯独这个司马懿,始终无欲无求,谦卑恭敬,他观察了许多年,始终不曾看透。

    想到眼下局势糜烂,曹操心中没来由一阵焦虑,头疼更盛,只得挥了挥手:“召司马懿、蒋济议事!”

    不一会儿,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