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幼麟传-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维领着姜文四处打量了一番,摸查到这座军营占地约莫五十余亩,主要由帐区、操场、仓库三部分组成,是一座典型的小型军寨,可容三千步卒一同操练、生活。

    此时的营中除了几个正在打扫的老兵卒,几乎空无一人。总算赵云拨付的这几个老兵卖力肯干,营寨上下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姜维转了一圈,心中十分满意,便举步走到主帐。等到他端坐于主将位上,望着帐中陈列,心中忽生出一阵感慨。

    几番出生入死,几番出谋划策,终于还是赢得主公的信任,成功出任一军主将,营寨虽小,但这将是他辉煌之起点。

    ******

    下午时分,霍弋、赵广二人赶来报道,与之同来的,还有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陌生人。

    此人身量不高,但骨架笔挺,穿着一袭洗得泛白的灰袍,显然家境贫寒;偏偏他又生得浓眉大眼,眼神中尽是豁达豪壮。

    只一眼,姜维就对他生出十分深刻的印象。

第三百二十章 选兵() 
只见来人在霍弋的指引下,大步行到姜维身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

    “末将张嶷,字伯岐,领马府掾(马良官职)之命,特来参见将军!”

    姜维上前将之扶起,笑道:“早就听闻伯岐奋不顾身拯救县令夫人之事,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一指帐中左首第一个位置,又道:“来,请坐!”

    左首第一个位置是副将的位置,若是一个小小的普通吏员陡然遇到这般情况,则要么受宠若惊,要么惶恐不已。

    但张嶷面上波澜不惊,从容上前端坐。

    引得姜维心中暗赞:“果有大将之风。”

    却说张嶷眼下的官位不高,家境贫寒,又素有从军的志向,对于他的到来,姜维一点也不意外,反而马忠的态度令他大吃一惊。

    原来在几日之前,马忠回信,说朝中下课催科的命令,等忙过这一阵,最晚四月份再来相助,这明显是愿意来军中做事的意思。

    与之相反的是,张翼则已经明确写信告知马良,县中诸事繁杂,此时脱身不易,大抵就是婉拒的意思。

    那么,眼下到齐的这几员将佐,并即将赶来的马忠,就是这一支新军全部的管理人员了。

    按照汉中王诏书所载,新军编制内主要是步卒,核员三千二百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皆为新募集的兵丁,需要从头开始训练几个月,才能担当大任。

    姜维深知,不论部队人数众多与否,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军队的编制问题。

    因大丧期间,朝廷将封官一事暂行押后,他便按照预想,将权责一一划分。

    马忠、张嶷两人年纪稍长,姜维便以他二人为左右部督,各掌两曲千余名士卒。

    他自己则已以主将身份,自领中部督,掌中军两曲一千人,平日里由赵广代为管辖;并以姜文为贴身护卫,领护卫五十员。

    霍弋则以军中记室(秘书)之身份,掌章表书记文檄,粮草军资,兼领一支一百五十人救护屯队。

    这几人间,马忠、张嶷、赵广、姜文皆是武职,属于一线战斗人员,唯独霍弋属于文职,其职责也是处置军中除战斗、操练外的诸般杂事。

    故而事后,他私底下还曾找到姜维,表明愿意担任武职之志。

    姜维却道:“旁人只知会打仗的将军才是好将军,其实缪也。盖因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除了要懂打仗之外,一名高明的将军还需知后勤、识冷暖,能调度,使得前方将士后顾无忧,这才有事半而功倍之效”

    “我之所以如此安排,还是对绍先你寄予厚望之故绍先且想一想,一个能掌握全局的将军,打仗便可先行立于不败之地了,日后你若独领一军,也能少了许都纠结,极快上手。”

    霍弋这才恍然大悟,抱拳惭愧道:“原不知兄长一片爱护之心,弋此番却是懂了。”

    这一夜,因人员士卒尚未全部到位,还算不得正式成军,姜维命厨子做了几个好菜,又备了好酒,邀了众人在军营中用了第一顿饭,既算庆贺,也存了相互增进了解之意。

    期间融融恰恰自不必提。

    次日一早,赵云差人来报,说今日午后有第一波约莫三千人的新兵入伍待检,请姜维火速带人赶去挑选士卒。

    姜维二话不说,旋即领张嶷、霍弋、赵广三人直奔城北大营,留下姜文守营。

    四人一路风驰电挚,堪堪花了一个时辰抵达。向守卫通报身份进入后,但见北大营早已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将军漫步其中,细细望去,不少还是熟识的老面孔。

    这时,斜刺里忽闪出一员武将,似有惊喜道:“可是伯约来了?”

    姜维循声望去,发现来人正是在夷陵之战时一道并肩作战的中军别督傅肜,他身侧还站着一人,却是中军的前部督张南。

    一番见礼寒暄之后,姜维问起此间的详情。

    傅肜一副“这你就不懂了吧“的表情,笑着解释道:

    “每年这个时候,朝廷都会召集一批新兵入伍,用于补充各部减员、退役之损耗。这不,老兄我和张南接到通知后,这便亲自前来挑人。伯约啊,须知今日中军各营皆会派人来挑选壮士,我等须赶紧去校场候着,提前观察好看中的人选,免得被人捷足先登啊。”

    “啊?”姜维讶然道:“还要抢啊?”

    “那是自然。”傅肜自是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

    姜维无奈,只得随傅肜、张南二人提步赶往校场。

    此刻的校场正中满满当当挤着数千名身着短打的年轻汉子,仿佛市集上待沽的牛马一般,皆一脸忐忑望着进进出出的各军将领。

    傅肜提醒道:“伯约啊,老兄给你提个醒,历来有几种兵士最受欢迎,比如体格魁梧的,武艺出众的、肌隆力大的,或者面相机灵乖巧的,你一会儿按着老兄我说的这几条去选,一准不会错!”

    这时,点将台上突然开始擂鼓。

    傅肜忙道:“马上要开始了,老兄这便要去选人了,请!”

    “请!”

    目送傅肜、张南两人离去,姜维招手将张嶷、霍弋、赵广三人招到跟前,吩咐道:

    “各将都有各将挑选士卒的方法,但本将麾下,首重纪律,首重令行禁止,故今日选兵,我有几个要求:第一,不可用城市油滑之人,你们只要看到面色光润白净、举止灵活机敏者,一概不可不用;其次,不可用奸巧之辈,那些神情善变,见到上官时满不在乎、豪不忌惮者,纵然体格再是魁梧,我也不要。”

    张嶷、霍弋、赵广三人面面相觑,皆疑问道:

    “那将军欲找怎样的人?”

    “本将心中人选,最佳者为来自乡村田野的老实人,这些人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生活艰苦,诸位可以细细观察他们的手掌和脸颊,但凡皮肉结实,有长年劳作而形成的乡土起色者,便是此类,只要看到,立马留下!”

    “乡村田野的老实人”

    张嶷、霍弋、赵广默念两次,皆颔首抱拳,分别告辞而出。

    

断更说明() 
一个半月的磕磕绊绊,昨天终于还是递交了辞职信,准备离开服务了7年有余的单位,原本以为会终老在此,不想终究还是难逃7年之痒。

    最近心情起伏,无心创作了,每每坐在电脑前,一点灵感也没有,是真的一句话都码不出来。

    这本从前期准备,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了,没有什么套路爽点,感谢小伙伴们一路陪伴。

    只是如今老东家这边还要交接,挽留,诸事繁杂,新东家催着报道。

    焦头烂额。

    等过段时间,时间宽裕一点,心情平顺一点再写吧。

    也跟诸位小伙伴们汇报一下。

    三国幼麟传断更说明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三国幼麟传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

    

第三百二十一章 束伍() 
场面纷杂,诸营众将分头行动,各自挑选符合心意的兵马。

    姜维等四人在三千神色各异的兵丁中左右穿插,遇到中意的,就直接拉走。

    农家子弟中也多有壮士之辈,算是最受欢迎的一类士卒,他们因此也好几次差点与他营将士发生冲突。

    总算霍弋、赵广二人算是元从后代,赵广更是赵云之子,在赵大将军管制的军营里,哪个家伙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不卖给他一个面子?

    由是诸将选人的过程还算顺利,整整花了一个下午的功夫,等到擂鼓声息,终于在三千候选人中选出八百余名皮肤黝黑、样貌老实的汉子归帐复命。

    集合完毕,姜维放眼望去,但见这些人马的神色或忐忑,或恭顺,但无一例外,他们的身上都散发出因长年劳作而天然形成的乡土气息。

    他深知,这些乡野村夫愚笨迟钝,畏惧官服,畏惧法令,看不清上官使用的权术,诚实可靠容易被感动,战时对敌人的仇恨士气很容易就可以被激发起来。

    换言之,这些人很容易听从主将的支配,并做到尽忠效力,是很容易被调教的一类士兵。

    汉制,每曲五百,设曲长,二曲为部。短短两个时辰,诸人挑出了一部可堪培养将士来,也算幸运。

    沉思间,一员硬朗的老将亲自领着一拨押送辎重的兵丁抵近,赫然就是翊军将军赵云。

    姜维、霍弋、赵广远远见了,急忙躬身抱拳拜见;张嶷得知来人是鼎鼎大名的常山赵子龙,亦慌忙拜见。

    一边见礼,赵云的目光轻轻扫过这群老实巴交的农夫,忽皱眉问道:

    “新军组建,今日特意让你们优先挑选,为何半日功夫,只选了不到千人?”

    姜维抱拳道:“兵贵精,而不贵多。”

    赵云闻罢,面色稍缓,又细细打量这群农夫一番,良久,终于轻轻点了点头。

    “确实有些选人的眼力。”

    顿了顿,他又一指身后一排辎重,抚须道:“这里是一千兵卒半个月的口粮,兵革军资晚半个月后再行送达,天色已是不早,伯约你和军需官交接一番,这就开拔回营吧。”

    ******

    回程路上,这群兵丁表现得甚是温顺,也不用上官怎么指派,很是自觉地就推起装有辎重的车辆。

    当然,车子只有三十余辆,百余人推送也尽够了。

    由是乎,受领差事的心满意足,其余未领到差事的兵丁则是一脸忐忑,紧紧跟随。

    大抵在这群老实的农夫心中,偷懒是可耻的,他们还是很想尽一己绵薄之力,如此才算尽了本分。

    不远处,张嶷、霍弋、赵广三人则骑马四处游弋,探路押送。

    望着眼前一副稍显混乱、却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大队后方压阵的姜维忍不住志得意满,意气风发起来。

    这是一群如同白纸一般的将士团队,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他坚信,在自己跨时代思维的调教下,未来的他们一定能够超越这个时代所有的部队,成为一支战必胜,攻必克的威武之师。

    ******

    等大队人马赶回大营,留守的姜文早早就备好充足的饭食,供远道而来的将士果腹。

    这群士兵一路上皆默默赶路,哪怕肚子饿了也不发一言,直到此时饭菜端上,这才爆发出一阵欢呼。

    时自刘备入蜀以来,益州年年皆有大战,故而领内有限的资源渐渐倾斜到对军队的供应上来。

    又为显欢迎之意,今夜晚饭吃的是白米饭,酱菜,每个人还能分到一片肉条、一小片醋布。

    在霍弋、赵广看来,这些算不上什么好的吃食;但在诸士兵眼中,眼前的这些已是难得的美味,由是纷纷捧起手中大碗,闷头扒饭。

    一时,帐中只剩碗筷触碰时发出的清脆的响声,叮叮当当,不绝于耳。

    姜维见状,莞尔笑道:“不必着急,兄弟们只管敞开肚皮吃,饭菜管够!”

    他这番话自然又引得帐中一阵欢呼雀跃,路上的沉闷由是一扫而空。

    等到用罢晚饭,夜色渐渐深沉。

    按照惯例,这些士兵应当被安排下去休息,明日起才开始整训。

    哪知姜维先是招来姜文,附耳吩咐几句,等到姜文离去小顿饭功夫后,起身喝令道:

    “都吃饱了没?吃饱了到校场集合!”

    霍弋、赵广闻令,忙起身招呼士卒们向校场进发。在他二人带领下,人群便如流水般倾泻而去,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帐中已变得空空荡荡。

    姜维见状,正要拔足,这时,斜刺里忽得闪出一个身影,将他紧紧拉住,转目一看,却是张嶷。

    但见张嶷一脸好奇,疑问道:“将军,这么晚了召集将士,却不知所为何事?”

    姜维不假思索道:“束伍!”

    “束伍?”

    张嶷闻言,面上讶色更胜。

    他当年在县中担任小吏,也曾掌过一县之军事,颇知编制军队建制,乃是练兵之前提。

    但在他的印象中,建制束伍是一件极其繁琐的事情,没有三五天功夫的,上层的将军根本做不到熟悉士卒,不熟悉士卒,喊不上人的名号,那束伍一事又谈何容易?

    张嶷只道姜维年轻识浅,不懂兵法,有心劝诫,但又担心伤了上司的颜面,当下稍作思索,沉吟道:

    “而今天色黑暗,辨识不易,将军何不命将士们歇息一宿,等到明日天亮,再行分拣束伍之法?”

    姜维闻罢,忽得转身,似笑道:

    “孙子兵法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分数者,治兵之纲也;束伍者,分数之目也。一俟军卒束伍完毕,则建制自成,庶次第有所措手也。”

    顿了顿,又补充道:“本将手下的士卒,先立以组织,再晓以纪律,以后无论吃饭、睡觉、训练、打仗,甚至是洗澡如厕,都要循着建制,服从纪律而行……所以在今日就寝之前,大军必须初步束伍,此乃我姜维练兵之法,伯岐无复多言,尽心配合便是。”

    说罢,撩起帐帘,提足便往校场方向行去。

    张嶷心中将信将疑,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及见姜维高大的身影渐渐消失于暮色之中,他再不迟疑,忽一顿足,咬牙道:

    “将者首重威……我既然奉了此人为主将,今夜哪怕一宿无眠,也得祝他一臂之力,尽量完成束伍,以免伤了主将之威严!”

第三百二十二章 纵横南中之阵() 
打定主意后,张嶷三步并作两步,疾步奔往校场。等赶到时,但见校场内外早已上点起巨大篝火,将四周左右的黑暗稍稍驱散一些。

    操场上,八百士卒勉强站成一个队列,只是队列稀稀疏疏,怎么都不像一支准备上战场打仗的队伍,更像是一群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

    他心中更急,暗忖道:“眼下黑灯瞎火的,人脸几乎难以识别,休说此处有八百人,便是只有四百人,也难以在一夜之间,识得周全啊……”

    正一筹莫展间,忽见点将台上的姜维正在朝他招手。

    张嶷遂收起忐忑的心思,提步上前,与霍弋、赵广、姜文一道立于主将身后。

    姜维眼见诸将归位,当下上前一步,气沉丹田,朝着台下抱拳朗声道:

    “诸位,本将姜维,字伯约,乃是此间主将……”

    又一指身后诸将,依次介绍道:

    “这位是右部督张嶷……这位是代中部督赵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