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幼麟传-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还有如此高人?愿闻其详!”

    张既看着郭淮英挺的身姿,大笑道:“正是你郭淮郭伯济也!”

    ******

    魏军营寨十里之外的一处高岗之上,马超、姜维、马岱、庞宏、魏荣、赵统诸将迎风而立,目视前方。

    岗下的魏军昨夜急匆匆来,此刻又如流水般退却,看看天色,不过晌午。

    马超的发束被山风吹得凌乱,他却浑然不觉,兀自感慨道:

    “此番多亏了巨师妙计,不过半日时间,就诱得曹兵退却,也为武都、阴平二地百姓求得片刻安定。这件事中,巨师你可谓居功至伟啊!”

    庞宏忙躬身道:“也是军师提点,左将军与伯约配合,宏才能巧施手段,骗那初出茅庐的雏儿上钩。”

    他口中的雏儿指得是娃娃脸的夏侯霸。其实他庞宏的年纪与夏侯霸相仿,此番却一副老气横秋的语气,诸人听在耳中,都觉有趣,不由轻笑出声来。

    庞宏计策得售,更是意气风发,大笑不止。

    笑了一阵,姜维跨步上前,凝神问道:

    “曹兵西去,此间算是事了了,两边当能有一年半载的休养生息巨师,如今平羌之行已毕,关于出仕之意向,你可有决断了么?”

    庞宏敛起笑容,正色道:“经得这一番试炼,方知父辈创业之维艰。宏正欲留在武都,北拒曹魏,内兴商贸,外和诸戎,正要请伯约向军师推荐一二。”

    姜维颔首道:“前些日子费文伟替军师传信于维,教某推荐几名得力的官员将领镇守武都按着他言下之意,朝廷有意设武都太守一职,辖武都、阴平二郡,以下辩为郡治,总领羌氐之事;又欲在武都略阳设武兴督,以保护榷场为职责”

    他突然讲起朝廷对武都的规划,诸将心头关切,纷纷侧过耳来倾听。

    “以巨师你的表现,根本不用维向军师推荐,由你任武都郡主簿,正是适合,不知你意下如何?”

    庞宏闻言大喜道:“正合我意!”

    他为庞统之子,算是元勋故人,按照原本的轨迹,出仕时极有可能被任命为一县之地的县令。

    但他如他老爹一般胸怀大志,自诩绝非百里之才,又岂甘心在一县之地扑腾?

    姜维提出的一郡主簿之职,掌武都、阴平二地三县十一道所有汉羌氐人的民生大事,正是英雄用武之地,由不得他不喜形于色。

    这边刚刚谈罢,魏荣急着问道:“那武兴督可有人选了?”

    姜维笑了笑,回道:“救护营的柳隐柳休然文武双全,办事谨慎,又达于政事,维拟推荐他担任首任武兴督。”

    魏荣有些沮丧道:“若是休然,那倒是极妥当的。”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丝路旁支() 
见魏荣如此神状,姜维大笑一声,狠狠一捶他的肩膀:

    “至于你么,某偷偷透露个消息给你军师拟在褒斜谷官铁石门山处修石门围,设督一员,一来用于守备曹军从褒斜道进犯汉中二来用作弹压近万的羌氐人苦力。你若有兴趣,某替你推荐一二便是。”

    魏荣闻罢,些许沮丧顿时一扫而光,抱住姜维大笑道:“那当真太好了,那当真太好了!”

    对他而言,这确实是个最佳选择。

    只因石门围距离汉中郡南郑县不过几十里路,快马半日可至,也意味着他当值的地方与他父亲魏延、兄弟魏昌的驻地十分接近,有事没事就能探望一二。

    如此公私两利,也难怪他如此喜形于色。

    “至于师弟么”

    赵统虽然沉默不语,但在姜维看来,他眼神中的渴望早就将他内心所想毫无保留地出卖了。

    “此番平羌,师弟你冲杀在前,诱敌有功,不负师父勇名!维当依功具录你此行的表现,再请军师推荐你入中军做事。师父他老人家年事已高,操持诸事辛劳,正需得力助手!”

    赵统双目通红,抱拳感激道:“能在父亲手下服起劳,统身为人子何其幸也,如此实在多谢了!”

    姜维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转向马超与马岱,摊手笑道:“两位马将军地位崇高,维只能依功具录,置于朝廷如何酬谢功臣,却非维可以置喙的了。”

    他如此说道,倒也是实情。西征诸将之中,以马超、马岱两人的官位为尊,外人虽以“将军”称呼他姜伯约,但他自知自己只是个区区监军,有记录勘察的责任,却无权置喙两人的前途。

    不过,话虽如此,但他对马超的去留多少有些猜测。

    大抵马超在羌氐人间威望极高,除了由他担任武都太守之外,他实在想不出还有第二个人选。

    而且马超愿意将儿子送到蜀中,已经足够他表明衷心又有庞宏从旁牵制,他即便想反,也绝非易事。

    以刘备、诸葛亮之明断秋毫,当能瞧出此种端倪,故而也会放心重启马超。

    至于马岱,他本就是重点培养的将领,颇受刘备信任。

    如今武都、阴平二地归附,有许多英勇善战的羌、氐人可以捡编入伍,如此看来,他麾下的突骑营可能要在不久之后正式扩编了。

    马超却是毫不在意,朗声笑道:“比起什么官位来,痛痛快快厮杀一阵,才不负此男儿之身!”

    他豪气干云的模样感染道身边诸将,一时皆拍手叫好。

    这厢,马岱踏步上前,沉声问道:“说了半日我等,那么伯约你呢?你自己有何打算?”

    “是啊,伯约你有何打算?”诸人闻言,纷纷侧目来问。

    姜维负手迎风,目视前方,爽朗一笑。

    “武都、阴平二已平,曹兵也已撤退。按理说,维的平羌之策也当收效,大可回归蜀中了。只是”

    他的语气倏忽一变,表情渐渐变得坚定:“曹魏大军西去,乃是为了平定凉州叛乱,进而重开西域。西域者,孝武时始通,丝绸之路所在,贯通中外之所也。据西域者,可通东西货物,获益无穷也。比起西域这个大榷场来,我们的略阳榷场还是太小了些”

    魏荣疑道:“丝绸之路经凉州河西四郡,过玉门关接西域伯约你莫非还要与曹魏争凉州?”

    他这话倒是一阵见血。

    大抵在普通人的印象中,丝绸之路起自长安,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姜维此时有心开拓西域,那是不是意味着马上要与曹魏展开凉州争夺战?

    须知武都、阴平二地刚刚占下,捂都还没捂热,此时再掀大战,也得问局势允不允许啊。

    众人正疑惑间,马超忽摇头道:“丝绸之路并非只有河西走廊一条道路自此向西,沿高山草原,经西海亦可到玉门关,谓之故羌,乃西羌和胡人的聚居地。”

    姜维收回深邃的目光,回身笑道:“将军于羌氐旧事当真如数家珍。不错,西海以东,有善于养马的河曲羌人西海以西,有私通西域善做生意的胡人羌人手中有马,胡人迫切想要购买丝绸,这些都是朝廷急需拉拢的对象。维本意还想在入冬之前赶赴当地一趟,若能说服他们与大汉合作,那么于国于民都是两利之事。”

    庞宏闻罢,叹道:“伯约眼光深远,宏所不及也,佩服,佩服!对了,此行路途遥远,可要宏同行协助吗?”

    姜维摆手道:“不必,我已修书一封给糜威,请他随我同游西羌之地。须知此行是做生意去的,非是打仗,人越少越是便利。”

    众人闻言,皆暗忖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索性断了同行的心思。

    这时,马超爽朗一笑,面有得色道:“我年少时,与西海的大小胡王都有些交情,这次正好与你同去,探望几名故友。”

    又指着马岱、庞宏二人,用不容质疑的口气道:“在朝廷诏书正式下达之前,武都、阴平二地的守备便由你二人负责,万万不可有失,明白了吗?”

    马岱、庞宏对视一眼,齐齐躬身道:“遵命!”

    马超身份贵重,宜镇守不宜远行,姜维本想婉拒。

    但转念一想,马超毕竟武艺绝伦,甚得羌胡之心,他的名头在西海也一样响亮。接下来的行程若有他同行,未必不能收得奇效。

    姜维也非拘泥不化之人,念及此处,便慨然允诺下来。

    马超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还能重踏足故土,胸臆之间顿时大为开阔,竟是连眉间的郁结之气亦散去不少。

    山风凌冽,日头耀目,山脚下的魏军倏忽而去,早已撤得一个不剩。

    马超心事尽去,大笑着招呼道:“此间事了,诸位,请随我到下辩城中庆祝一二!”

    引得众人轰然叫好。

    武都郡,略阳城,秋九月十五,清晨。

    诸葛亮一袭便服,手持白毛羽扇,悄然出现在略阳榷场之中。

    

第二百八十五章 军师西来() 
几日前,诸葛亮接到曹真引兵南下的急报。千钧一发,他先藏计于锦囊,遣赵统孤身回复,暗示马超、姜维将计就计,以自污之计诱骗曹真退军。

    但他为人审慎,自不可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敌人自行退兵上,故而一俟送走赵统,旋即召集魏延、关平二将,命其点起精兵万余,枕戈待旦,做好一旦下辩战起,就能火速北上支援的准备。

    汉中开发方兴未艾,武都攻略如火如荼,这好不容易得来局面,倾注了大汉无数的心血,诸葛亮绝不容被曹魏轻易毁去。

    他自己则在交代好手头政务之后,在数十精锐中军的护卫下,乘一叶扁舟直趋略阳,一来打探下辩最新的消息,顺道对榷场的效果做一番细致评估。

    诸葛亮昔日主政蜀中时,对内政颇有心得体会,曾着有便宜十六策,内有一篇考黜法,书中言:

    “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明主在上,心昭於天,察知善恶,广及四海,不敢遗小国之臣,下及庶人,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众贤雨集,此所以劝善黜恶,陈之休咎”

    明察秋毫,人尽其用,历来是国家保持政治清明的重要基础。

    如今之武都、阴平正在大兴刀兵,姜维正以监军的身份,替他监督西征的诸将。

    但与此同时,他秉持法不遗远、不避亲的原则,亦密切关注着姜维之举止表现——这同样也是朝廷,是汉中王赋予他的责任。

    外人都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兵法韬略,识人洞情,无一不精,但其中的秘诀他最是一清二楚——无他,唯多观察,多思考,多钻研耳。

    此次微服出行,他并未通知任何人,只有裨将高翔陪伴在侧,几名老练的将士游弋在外,远远散开保护,等闲很难让人联系起他们的关系。

    城中羌人汉人混杂,他这样的打扮,往来行人只当他是一名普通的客商,任由他四处游荡、询问。

    清晨的榷场早已人声鼎沸,大批披发左衽的羌人左牵羊、右擎牛,甚至还有人担着草药,快速奔走在宽敞、干净得街道上。

    买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连成一片,人人脸上皆是一副喜笑颜开,充满希冀的模样。

    在诸葛亮的印象中,羌人自由散漫,不守规矩,聚得人越多,越容易闹出乱子。

    但他一路行来,只见沿途的羌人规规矩矩,丝毫也没有逾矩之举,不由大感惊奇。

    兴之所至,他随手拉住一名粗豪的羌人汉子,问了几个牛马行情的问题。

    羌人汉子本有些不耐烦,但诸葛亮的态度亲切和蔼,笑容恍如三冬暖阳,能够化去所有壁垒和皆备,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细细解答。哪料没聊上几句,忽生出如沐春风之感,脸上亦渐渐堆叠出越来越多的笑容。

    等话头有些挑起,诸葛亮的话锋倏忽一转,旁敲侧击地问起城中治安、民情。羌汉皆备之心全无,当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有相谈甚欢的模样。

    巡游半晌,一连探问了好几名行人和商户,诸葛亮终于对榷场的生出“乱中有序、生机勃勃”的良好印象。

    身后,高翔紧紧跟随,由衷感慨:“来时路上,末将本以为武都羌人穷的叮当响,能有什么油水可图?不想这个榷场规模虽然不大,但朝廷每年可以以极低廉的价格收得数百头耕牛,还有近千匹战马,羌人亦借此谋得一条生路,不复造反。此行从无到有,姜率更令果真是个有本事的人呐!”

    诸葛亮笑了笑,心道,姜维腹中锦绣,又何止这些本事?正要回话。

    蓦地,一排屋舍的转角处忽闪出一队衣甲鲜明的卫士。首领是一员羌将,只见他身子壮实,蓄着一脸络腮胡,瞧着凶神恶煞,此时肩抗一把斩马大刀,指着诸葛亮与高翔,怒斥道:

    “城中有人上报,说你二人鬼鬼祟祟,到处查探消息。本将怀疑你们是曹魏派来的奸细,还不乖乖束手就擒?来人,将他们就地拿下!”

    他一声令下,身后十余名将士分作两列,齐刷刷上前,将两人紧紧围住,作势欲擒。

    “放肆——”

    乔装打扮、随行保护诸葛亮的中军卫士岂容他们如此放肆?一声爆喝后,迅速抄出贴身收藏的武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抄到巡逻卫士身后。

    巡逻卫士大惊,纷纷转身举刃相对。

    一时,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

    高翔终是在战场里摸爬滚过的人,见此情状,情知身份再难保密,便上前挡在诸葛亮身前,按剑厉喝道:

    “我乃汉中王帐下裨将高翔是也。军师当面,尔等休得无礼,速叫此地守将过来参见!”

    那羌将大怒道:“什么臭皮匠!你这厮还反了不成,居然胆敢拒捕?哼,有种,就让老子看看你到底有几分斤两!”

    说罢,横握长刀,踏步逼进。

    这时,诸葛亮推开高翔,迎着羌将微笑道:“你是越吉吧?伯约送你的大刀,用可还顺手?”

    羌将一愣,心道,他怎知我身份?如此倒也罢了,他居然还知道我的大刀是姜将军送的?莫非莫非真的不是奸细?

    这一沉思,脚步不由自主便慢了下来,浑身杀气亦消弭于无形。

    其实,诸葛亮密切武都战情,对投降的羌氐首领都曾细加留意。越吉曾是略阳城主,姜维在战报中多有描述;又兼他阅览公文过目不忘,当日姜维调用长刀时亦上报说明了原委。

    故而只需一眼,他便能确认眼前羌将的身份。

    时越吉还未回过神来,诸葛亮已经衣裾飘飘,缓步踱到跟前,笑道:

    “我们不曾见过,故而你不认得吾,却也无妨。这样吧,你且带路,吾便随你往公署一行费文伟应当在哪儿吧?他当能识得吾之身份。”

    此时凑得近了,越吉终于看到这位所谓“军师”的庐山真貌。

    但见此人长身玉立,样貌清癯,一举一动莫不恰到好处,便是衣决摆动,亦暗藏自然之道,平白教人心折,偏偏生不出一丝厌恶来。

    “好请随我来”越吉迷迷糊糊,鬼使神差地用了个“请”字。等他反应过来,那人已轻摇羽扇,提步行到数步之外。

    “呸,可还没洗脱嫌疑呢!”越吉冷哼一声,一指身后的卫士,喊道:“跟上!莫要走脱了此人!”

    卫士旋即快步追上,执兵带刃,紧紧围住。

    诸葛亮只笑了笑,负手闲庭信步如旧。

    瞧这幅景象,这群巡城的卫士不像是在看押嫌犯,反倒更像是在拱卫上官一般。        

第二百八十六章 秋夜静思() 
诸葛亮安步当车,行到距离公署尚有半里路的时候,遇到了闻知消息、匆忙赶来参见的费祎、柳隐二人。

    这年头,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