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幼麟传-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闻黄忠老将军箭术如神,有百步穿杨之能,也不知道他是否有此本事。”

    想到黄忠,姜维不禁看了而看霍弋,心道,霍弋箭术底子扎实,年纪又轻,说不定能讨黄老将军的欢心。

    有了姜维和霍弋两人献艺在前,又有诸葛乔、陈袛陪衬在后,刘禅学箭的热忱十分高涨,整整一个上午努力练习劲道,居然没有丝毫懈怠。

    姜维在点拨三人射箭的姿势和瞄准的诀窍后,便让他们轮流朝三十步外的箭靶射击。

    刘禅终归稍有基础,射出十箭,总有两、三箭能够命中。

    诸葛乔、陈邸二人因为基础全无,表现十分不堪,射出十箭,常常有九箭落空,仅有一箭也只是擦着靶子堪堪而过。

    这反倒让刘禅生出作为胜利者的快感,他好不容易有机会扳回一城,即使累得满头大汗,兀自咬紧牙关,勉力坚持。

    对于这一点,姜维心知肚明,乐见其成。

    这一边,霍弋已经开始练习拉一石的强弓。望着他刻苦的模样,姜维相信,假以时日此子的射术定能有所成就。

    艰苦的一个上午,便在射艺基本功的练习中渡过。

    整个上午的锻炼消耗巨大,导致几人饭量大增,一向挑食的刘禅竟然来者不拒,将案上的蔬菜也一并吃了个干干净净。

    直把在一旁服侍的宦官曲施高兴坏了,心道,果然还是姜将军有办法。

    午后,姜维特意留了一个时辰用作午休。午休后领着众人来到马场,开始传授第一节马术课。

    刘禅身量长了不少,按理说可以骑乘成年马匹了,但服侍的宦官依旧为他准备了一匹温顺的矮马。

    姜维见状,皱眉不已。骑这样的马儿,只能说是兜风,根本不能系统地学习骑术,于是要求换马,

    曲施虽然有些担心,但架不住他的一再坚持,最终还是换来一匹温顺的成年马,只是他眉眼间的担忧却是再藏不住了。

    却说刘禅陡然之间骑上了一匹陌生的马儿,顿时方寸大乱,全身僵硬,早将握缰弓背的要领忘得一干二净,更遑论控制马匹行走、转向。

    寻常少年学习骑马,就是大着胆子在马背上瞎琢磨,不能怕摔,多摔几次也就学会了。

    但刘禅身份特殊,姜维不敢让他冒险,想了一想,便用一条调马索挂在马的口衔旁边,他亲自牵引马儿在方圆十丈的范围内,以他为中心绕着行走。

    他又用虚晃手中鞭子,控制马儿的步伐与行进速度。

    如此一来,马背上的刘禅可专心于自己的姿势与动作,不过半个时辰功夫,就已掌握到正确的骑乘姿势。

    骑马不比枯燥的射箭,其中趣味多多。

    等到刘禅脱开姜维控制,第一次骑着这么大的马匹绕了马场走完一圈时,直高兴得手舞足蹈,再也不肯下来。

    诸葛乔和陈袛没有他那么好的待遇,自然免不了吃上几口泥土沙石。

    ******

    一日时光,疏忽而过,转眼到了晚膳时分。

    这也意味着姜维精心筹备第一堂课,圆满结束。

    刘禅兴致勃发,意犹未尽,只拉着他的之手不让离去。

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得() 
刘禅终究是雄主刘备的骨血,一旦卯足劲专心做一样事情,未必便做得比别人差。至少于射击一道,他的进步十分明显,表现远远强于诸葛乔、陈袛两位同窗。

    如是三五次课程下来,刘禅拉弓推弦的动作日渐标准,气力也慢慢充足。

    如今的他不仅开始拉六斗弓,而且朝三十步外的靶子射击时,十箭里往往可以射中五箭。

    有日刘备悄然旁边,见到爱子如此专心致志地练习,老怀甚慰,大大得夸赞了一番。

    父亲的赞赏,无疑是对孩儿最好的激励。刘禅欣喜若狂,每日练习更为勤奋,渐成良性循坏。

    与此同时,经过数番接触,姜维与诸葛乔、陈袛二人也日渐相熟。大抵三人年纪也差不了几岁,厮混得久了,也少了很多拘束。几人甚至常常在课余时间玩上几盘官匪游戏。

    ******

    这一日射艺课即将结束,刘禅最后一轮十射七中,这是他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

    他自诩箭术大有长进,心血来潮提出要射活的猎物。

    姜维略一思忖,心道差不多是该让他体会一下练习的成果了,阶段性的强烈成就感对于巩固兴趣而言,向来是十分必要的。

    但转念一想,汉中王府不比乡林野外,仓促之间他却不知上哪寻找猎物。

    府里固然养有羊、猪等用于食用的活物,但这些大型家畜都算十分重要的物资,有专人负责管理,也不是每日都有宰杀;而且刘禅若是当众射杀这些家畜,传扬出去,必然会伤及太子仁德之名。

    姜维思来想去,终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得将这个疑虑告诉给刘禅。

    刘禅却笑道:“将军多虑了,我每日都要吃一只鸽子,可以命厨人取来一只鸽子,供我练习射艺,射中了刚好可以吃掉,一点也不浪费。”

    当时禽类的地位远低于畜类,武将们用禽鸟练习射箭也是十分常见的行为,并不违反恕杀之道。

    姜维当即点头同意,并请侍卫去向厨房养禽人通传。

    汉代遵循周礼,诸侯王宫府中通常都会有一个养禽人,用以豢养六禽供主家食用。

    所谓六禽,乃是雁﹑鹑﹑p雉﹑鸠、鸽,鸽子正是其中之一。

    不一会儿,一员三十来岁的汉子身着短打、手上拎着一笼鸽子,快步跑到刘禅身前,弓着身子行礼道:

    “小人文修,见过王太子殿下,见过率更令。”

    时刘备对待府中诸人十分宽厚,故而那养禽人面对刘禅时,虽然有些畏畏缩缩,但勉强还算有礼。

    刘禅陡然见到猎物到来,心中欢喜,摆了摆手让他免礼,目光已经直勾勾地盯着他手中装鸽的笼子了。

    只见这一只笼子用竹蔑编成,有二尺见方,里面大约养着十余只花色不同、大小不一的鸽子。

    鸽子性子胆小,察觉到有人靠近,本能察觉到危险,咕咕而叫,不住扑腾着翅膀往后躲避。只是笼子狭小,它们再躲还能躲到哪儿去?

    只扑腾起了一地羽毛而已。

    在来时路上,养禽人文修已经听侍卫讲了太子要射鸽子一事。

    他有心讨好,于是伸手指向一只周身雪白、羽毛油光发亮的鸽子,谄笑道:“这只鸽子又白又大,最是醒目,太子可中意吗?”

    刘禅盯着看了一会儿,摇头道:“这一只太漂亮了些,我不忍杀它。”

    文修又指了一只灰不溜秋、体型瘦弱的鸽子,道:“这只鸽子丑陋瘦小,太子觉得怎么样?”

    刘禅看了看,又摇头道:“这一只太瘦小了,等养肥些再吃。”

    文修一连挑了几只,刘禅都是不满意。

    姜维从中察觉到异样,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他发现笼中有一只鸽子头顶广平,身躯远大于同类。体型大,目标便大,肉也多,按理说不论练习射箭也罢,烹饪成菜肴也好,这一只都是最佳的选择。

    但文修一连几次都没选中它,有时还故意装作视而不见,仿佛要刻意隐藏一般。

    “莫非其中有什么隐情?”他的举动顿时引起姜维的关注。

    这厢,刘禅已经有些不耐烦,索性自个儿绕着鸽笼转了一圈。总算他还有些眼力介,指着姜维看中的那只鸽子,道:

    “这只鸽子体型肥大,不仅容易射中,肉也肯定肥美,就是它了!”

    姜维从旁清晰可见,刘禅的话甫一出口,文修的身躯顿时一颤,面色惨白,愣在原地。

    但他不敢忤逆太子,只得将鸽笼大门微微打开一丝缝隙,随后伸出右手朝里去探。

    不知为何,他的右手不住发抖,连探几次,根本摸不到那只鸽子一丝羽毛。

    刘禅催促道:“速将这只鸽子取出来,用绳子绑住双腿,看我射不射得中!”

    闻得太子吩咐,文修不敢敷衍,只得继续再探,额头上已经渗出大颗汗珠。

    又探一会儿,文修忽抽出手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住磕头求道:

    “求太子高抬贵手,不要选这只鸽子啊!求太子高抬贵手……”

    刘禅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这是只孕鸽?”

    文修摇头道:“并非孕鸽。”

    刘禅好奇心更盛,奇道:“既非孕鸽,我为何不能选它?这些鸽子本都是给我吃的吧?”

    文修面色惨白,头捣如蒜,默然不语。

    “果然有隐情!”

    姜维心中闪过一丝怀疑,忽发声道:“你据实说来便是,太子是通情达理之人,若你讲得再理,他未必不会网开一面。”

    刘禅不假思索,点头道:“不错,率更令所言,便是我的意思。”

    文修闻言,只得结结巴巴道:“只因…只因这只鸽子甚是好玩,小人养了许多年鸽子,这样的鸽子并不多见。“

    “好玩?“刘禅一听这二字,顿时双目放光,追问道:“怎么个好玩法?“

    文修咽了口口水,硬着头皮道:“有一日早晨小人犯了疏忽,不曾关好鸽笼门便外出做事,竟教一笼鸽子尽数走脱。本以为这一笼鸽子算是毁了,不想到了傍晚时分,这一只竟然自己寻回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伸手指向笼中那只肥大的鸽子。

    鸽子晃动脖子,兀自“咕咕”叫个不停,姜维却是惊住了,心道:“信鸽在这个时代就已有雏形了么?”

    据他了解,华夏养殖鸽子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但秦汉时期大多是肉鸽、观赏鸽。

    鸽子固然有恋巢的特性,但此时并不显著,更兼因其野性难驯,平日都关在笼子里,等闲不会放出,放出了大多意味着走失。

    一直繁衍到隋唐时期,有养鸽人刻意挑选恋巢情节严重的鸽子培养繁衍。

    几代培养后,他们将这种鸽子后代携带在身边,当有事需要传递信息时,便将信件缚在鸽子腿上将鸽子放飞,鸽子返回家中实现传信的。

    由此,他们也间接从肉鸽、玩赏鸽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品系——信鸽。

    不过耳听为虚,眼见方为实,姜维忍住心头激动,对文修道:

    “你且试上一试,若真如你所言,某便劝太子饶它一命。”?文修闻言,忙不迭应了一声,再次起身去抓。

    到了这会儿,他的手脚终于变得麻利,只一探,便抓到那只大鸽子。

    他将鸽子捧于胸口,用鼻子蹭了两蹭鸽首,蓦地举手往上空一托。

    鸽子的爪子猛地一蹬,展开翅膀,就此滑向蓝天。

    刘禅望着鸽子远去的背影,心头惴惴,疑问道:“这…这便飞走了?”

    文修躬身道:“它飞出去玩了,过一会儿便回。请太子和率更令到禽舍一观便知。”

    当下一路引着两人来到数百步外的禽舍。

    顾名思义,禽舍就是汉中王府中饲养禽鸟之处。等候间隙,姜维放眼打量,只见此间养得最多的,除了鸽子外,便数雉鸡,大概还是这两种禽类最好养活的缘故。

    等了约莫盏茶功夫,那只鸽子果然如约出现在半空中,它振翅悠然自得地盘旋,不时发出“咕咕”的叫声,但无论飞得怎么高,始终没离开鸽舍的范围。

    文修解释道:“因为有外人在此,所以它不敢下来。殿下和率更令不妨退入屋内,它马上就会归巢。”

    姜维微微颔首,领着刘禅躲进边上的一间小屋。

    没过多,果见鸽子施施然下降,而后主动钻回笼子里。

    刘禅见状大笑道:“好玩,果然好玩!”

    姜维心动神移,已经满是震撼。

    在三国这个时代,传递消息基本依靠双脚和马匹。

    信鸽若是能够提前横空出世,就意味着关键信息传递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假设双方在进行大会战时,一方需要耗费数日才能传达到位的消息,另一方只需一天便能及时获知,试问这会造成战场局势怎样的变化?

    必然是先得消息者掌握主动,迟得者被动挨打。

    光凭这一点,这就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发现。

    诚然,这只肉鸽归巢的现象并不常见,它所能掌握的路程也不远,距离化身为信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

    但鸽子的繁殖能力极强,只要好好择种,待幼鸽换羽结束后,再加以人为的训练——即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依次增加训练距离放飞,未必不能让信鸽提前出现。

    这样一来,朝廷只要愿意下本钱,必然可以在未来几年内,收获一批可以用来传递军情的可靠信鸽了。

    这一番倒是歪打正着了。

    “这个文修愿意为保一只鸽子而拂逆太子的要求,倒也是个爱鸽之人……”

    姜维心情大好,径直走到文修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下值后,某在值房等你,你且来一趟,某有一桩富贵要送你,就看你接不接得住了。”

    说罢,哈哈大笑,领着刘禅举步离去,只留下一头雾水的文修手持鸽笼,呆立原地。

    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将今日所见记录在案,然后呈给刘备和诸葛亮了。

    刘禅身子虽跟着往外走,但不住回身打量那只鸽子,急道:“今晚不吃鸽子了?”

    姜维口中笑道:“今晚吃雉罢。”

    他望着刘禅有些失落的脸,心道:“数年以后,朝廷会因为你的无心之举,平白收得一项军国重器。。。。。你还真是福缘深厚之人啊!”

第二百二十四章 蜀中日月长() 
时光倏忽,一月时间弹指即过。

    因为刘禅的武事渐渐进入正轨,身子骨也日渐强壮,他已经尝到甜头,练习时已经不用如何催促。

    姜维由是放下一桩心事,重心也渐渐转移到平羌策上。

    如今的他每日上值六个时辰,其中倒有三个时辰在大司马府公署行走。

    根据关平自汉中传来消息,荆州百姓已经分田完毕,开始抢种今年的春粮;等这一拨春粮播种完毕,汉中就会闲置出大量劳动力。

    这也意味着诸葛亮即将抽身北上。他将亲镇汉中,发动这批劳力抢修陈旧的水利沟渠,经营沔阳官铁,并指导来年的农事生产。

    汉中将会是大汉北伐的大本营,早日将之经营完善,正是朝廷上下的共识。

    据姜维平日所见,最近一段时间,诸葛亮每日都把马良带在身边,并将手下诸如杨洪、王连、秦宓、何袛等得力干将逐一介绍给他,大抵马良身为大司马掾,将接棒蜀中的内外政事。

    除此之外,诸葛亮亦时常召他商议平羌细节,如今平羌之行的章程明细已经渐渐完善,只等物资拨备到位,即可开拔北上。

    接棒杨仪的新任兵曹掾马钧干劲满满,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已经主持赶制出二十台新式绫织机;此外,已经有数十名官营工坊的织匠在他的指点下学会操作。

    毫无疑问,今年官营蜀锦产量颇为值得期待。

    而姜维上书朝廷培育信鸽一事,已得到军方的支持。朝廷已经拨下专款,供文修筛种、训练之用。

    刘巴负责的平移物价、打击市场投机一事,也渐渐有了眉目。

    官府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摸调查,大抵能够判断出,市场供求失衡源自蜀锦的超量交割。刘巴于是命令市吏深入调查近段时间的蜀锦交易明细,以求探查到底是谁在大肆采购。

    不料这一伙贼人十分狡猾,交割货物时皆通过代理介入,不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