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幼麟传-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维道:“军师深明大义,在下当真佩服。此外,关于荆州百姓的安置,不知朝中是否已有定论?“
诸葛亮奇道:“哦?伯约对于民生也有涉猎?若有什么想法,还请直抒己见。”
姜维坐直了身子,抱拳道:
“在下以为,主公与军师所欲者,乃是编户齐民,朝廷借此获取赋税、徭役和兵役。只是若要安置十万百姓,少不得要在蜀郡开垦新田五十万顷。且不提其间人力物力之损耗,单单就时间而言,没有三五年的淤土肥田,荆州百姓根本做不到自力更生。倘若朝廷亦无法妥善接济,这些百姓为求果腹,只得投靠世家豪族以为佃户。如此一来,岂非平白便宜了世家豪族,而与朝廷之初衷背道而驰了么?”
他不知道这么说话会不会太过于直接了一些,甫一说完,便抬头觑向诸葛亮。
诸葛亮先是面露讶色,随后微微一笑后,问道:“那依伯约之见,如何安置才是正途呢?“
姜维知道他这句话半是咨询,半是考教,当下振奋精神,继续道:
“维以为安置荆州百姓最佳的地点,莫过于汉中!”
“汉中辖南郑、褒中、沔阳、成固、蒲池、南乡、西乡七县,其地山环水绕,气候温润,土地肥饶,多有利于农业垦殖的河川平原和丘陵平坝,与关中、蜀中并称富饶,可养甲十万,安置区区十万百姓自然不在话下。”
“昔日五斗米张鲁治汉中,实行善政,闭关垦殖,由是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此前曹操于汉中之战战败,虽尽迁汉中百姓,而沃土尚存,足以安置十万荆州百姓。如今已是三月,若百姓及时迁徙,尚来得及赶种今年的春粮。如此一来,朝廷只需花费一季之资,便可尽获十万编户齐民!”
“再者,大军若要行北伐之举,粮草供应乃是生死攸关之事。虽然蜀中沃野千里,盛产粮粟,可惜路途遥远,关隘险阻,粮草转运着实困难。不过,荆州百姓若在汉中练兵积谷数年,不仅能够就地解决部分给养,还可以减少朝廷巨额运转之耗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岂非一举两得乎?”
诸葛亮闻罢,大笑道:“伯约与吾之所见,可谓不谋而合矣。”
他边说,便从案上取出一册竹简,朝姜维招了招手,示意来看。
姜维上前接过一看,但见竹简上首标题为《置荆州军民于汉中表》,他旋即翻开竹简,仔仔细细阅览了一遍。
表做所载的内容正是诸葛亮建议刘备将荆州军民安置到汉中一事,理由与他方才所言差不多,但字里行间依据之充分,数据之详实,却是远远超过姜维所知了。
譬如,表中对汉中有多少旧田,张鲁开垦了多少新田,有多少铁矿,有多少可供利用的水利设施,这等数据亦一览无余,十分详实。
表中还表具吕乂为督农,行农事辅导之职,并建议派遣司金中郎将张裔至汉中重新经营汉武帝时期设置、却一度中断的沔阳铁官。
姜维越看下去,越觉佩服。
他知道汉中之战后,曹操尽迁汉中军民于关中,蜀汉得汉中之地,失汉中之民。如今的汉中可谓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而诸葛亮的这份奏表,与其说是请求刘备将百姓安置到汉中一地,倒不如说是一份以安置百姓一事为契机,进而全面开发经营汉中的方略,其间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容不得身为主公着不心动。
姜维看罢,恭恭敬敬将表奉还给诸葛亮,叹道:“军师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维实在是班门弄斧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摇头笑道:
“无他,未雨绸缪耳。其实早在荆州百姓入蜀之前,吾便已经派遣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尚书郎蒋琬先行赶赴汉中,勘探调查勘察境内‘露田’、‘草田’,并堪舆可供利用的水道和水利设施。方略大致筹备完毕,只是关于安置百姓之田亩之策,诸位同僚之间倒是存了不同意见,故而主公迟迟未能决断。”
“田亩之策?”
“不错,眼下正停顿于此处,大部分同僚倾向于实行屯田,但吾心中却以为不妥。”
姜维知道,屯田之法,自古既就有。实行此法最有名者莫过于曹操,他为了保证用于征战的大量粮草,在起兵之处就开始屯田,并将之发扬过大。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民屯按是否用官牛,收成老百姓和官府按比例分成,大抵用官牛的,民四官五;不用官牛的,则以五五开。军屯之粮则全部归朝廷所有,多用于军事。
黄巾起义、董卓为乱、诸侯并起之后,天下战乱纷争,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粮食短缺,可谓民不聊生,中原大地到处都是因为战乱而无家可归的流民。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竖起“屯田安民”大旗,收拢流民,将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借于他们耕作。虽然大部分收获是属于官府的,但流民借此勉强能够果腹,还得到官府大军的庇护,人身安全转为安定,比起之前漂泊无定、随时可能倒毙的日子来,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流民与官府都从此举中受益匪浅,曹操也借此在各路诸侯中迅速脱颖而出。
历史上,曹操于许都屯田一年,当年就得谷一百万斛,借此“积谷以征四方“,成为其成就霸业的基础;此后夏侯敦,以及再后来的邓艾等都多次行屯,对曹魏乃至晋的征战皆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姜维亦深知,一项制度能够应运而生,顺势而起,主要还是因为时代背景之需求产生变化,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既是人,也是制。
为上位者不可盲目推崇一项制度,必须视具体情况情理性选择。
譬如,对于安置荆州军民而言,他并不建议采用屯田之法。
略一沉吟,便道:“在下以为,屯田之策恐怕不适合荆州百姓。屯田制再好,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土地官有,将土地和耕牛、种子等物件租于百姓,并且收取高昂赋税之制。换言之,屯田的军民不过是官府的佃户罢了。而荆州百姓在家乡时皆是有屋有田的自耕农,小地主,若千里迢迢到了蜀中,不仅一无所获,自身反倒成了朝廷的佃户,其心中必有极大落差,亦必将转为怨恨,终究于国不利。”
诸葛亮闻罢,隐隐有些惊喜,心道,此子能够从百姓角度考虑朝廷施政得失,并非是一般的武夫啊。
他来了兴趣,有心考教一二,便问道:“那依伯约之见?”
姜维理了理思路,缓缓道:“而今地有遗利,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当此之际,当将田地赋于百姓,如此百姓必定安居乐业,不复思乡也。”
诸葛亮露出一丝笑来:
“莫不是秦朝汉初之‘授田制’?确实也有不少同僚支持实行此制,譬如马良马季常便曾修书朝廷,建议实行此制。”
姜维又摇了摇头。
诸葛亮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双目微微绽出一丝光芒。
大抵这个时代的田制,要么是以屯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官有制,要么是以授田制、名田制等为核心的土地私有制,而姜维居然一连将这两种田制都否认了。
这让他产生一丝疑惑,便追问道:“既非屯田,又非授田,那伯约认为以何种田制为佳?“
但见姜维朗声道:“朝廷授田,应不分男女,按丁口授其田,认丁不认田,按丁征收赋役。譬如,凡年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如一家五口,三丁二女,则可授田一百六十亩。”
诸葛亮笑了笑,心道,这不就是“计口授田“么,也算是汉初授田制度的一种,也无没什么了不起的。
汉初行授田制,田地私有,不禁卖卖,由是承平百年之后,兼并之风日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终酿成黄巾起义恶果。
“计口授田”虽然能够迅速使荆州百姓归附,但从长远看来,未来还是存在兼并的可能,倒不如土地公有的屯田制更能长治久安。
不过从姜维的谈吐表现可见,此子腹中所藏丰富,可谓文武兼修。这已然令他刮目相看,正要点评上两句。
但见姜维语气不减,继续道:
“朝廷固然应当将无主荒地授于百姓,但怎么授,谁来受,授田之期限几许,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在下以为,朝廷授于百姓之田地,可分永业田,口分田两类!”
“这两个倒是新鲜词汇。“诸葛亮微微皱眉,追问道:“何为永业田,何为口分田?”
“永业田者,朝廷授于百姓,为百姓私人之产业,可世代传于子孙后代,故谓之‘永业’,经得官府同意,亦可进行私下买卖;口分田者,乃朝廷暂租于百姓,保障其温饱,但此田仍为朝廷所有,百姓不得私下买卖,且一俟该口丁身死,则此田重又朝廷分配于新生人口。”
姜维顿了顿,见诸葛亮投来期许鼓励的目光,又道:
“实行此田制,好处至少有三。”
“其一,授田百姓手握永业、口分二田,只消勤加耕作,定能温饱无虞,免于沦为豪族佃户、奴婢之噩运;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其二,流民、野人,异民族,甚至豪族之佃户为求分得田地,当自愿献籍纳册,置于朝廷管辖,有利于化外之民转变为朝廷编户,使朝廷控制的自耕小农人数大大增多,进而保证赋役来源……”
就在姜维滔滔不觉,长篇大论的时候,诸葛亮双目炯炯,心中满是震惊。
他善于政道,旋即能够领会出来姜维所述新授田制与旧授田制的差异。
大抵屯田制度和授田制度,要么土地公有,要么土地私有,泾渭分明,判若天渊,两种制度各有各的优点,但缺点亦十分明显。
土地私有的授田制度,从好处讲,能够极大增强百姓的耕作热情,是朝廷赋役的稳定来源;但从缺陷上讲,一旦遇上灾荒战乱,百姓为求活下去,会低价贱卖手中田亩,平白便宜世家豪族,由是兼并之风始盛。
而若实行土地公有的屯田制,从好处看,可以有效抑制兼并——敢问哪个豪族世家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兼并朝廷的地?;但缺点亦十分明显,因为所获甚微,故而农民的耕作积极性其实并不高。
但姜维此时提出的含“永业田”、“口分田”的新田制,赫然便将两者好处合二为一——即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兴趣,稳定赋役的来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豪强。
这种新田制并非完全脱离开原有的两种田制,而是取长补短,最终成为一道拯救时局的良方。
“治大国如烹小鲜,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平日只道姜维擅长治军,没料到今日尽然能够讲出这般切中时弊的新田制来。”
诸葛亮念及此处,心中不免万分感慨。
此时姜维刚刚说到一半,正对上诸葛亮复杂的眼神,一愣之下顿时打住,满怀歉意道:“在下口不择言,还请先生见谅。”
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换上一丝笑容:“还有第三桩好处呢,还请伯约一并说完。”
第二百零九章 凉州上士()
得了鼓励,姜维清了清嗓子,继续讲述此策的第三个好处:
“关陇、凉州之地因长期战乱,户口大减,世家之实力亦消亡殆尽,田地大量荒芜,情形与汉中大致相同。换言之,即亦具备实行此政的条件。只消朝廷在汉中成功试行此田制,此政便可在关陇、凉州逐一复制。”
“在下要说的这第三桩好处,便是此田政可使关陇、凉州百姓归心,届时,关西百万百姓不复为魏之所有,更是汉之百万百姓!一俟朝廷出兵北伐,兵锋所向,关陇、凉州不仅可传檄而定,更能在短时间内聚起数万大军!”
听到这里,诸葛亮已然明悟。
他倏地想起周王文与姜太公的一段对话。
当时周文王问计于姜太公:如何才能使天下百姓归附?
姜太公答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同天下人之利者,得天下;将天下之利独占于一人之私者,失天下。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他主政多年,哪能不知道民心是何指也?
所谓民心者,其一,由官府保障其人身安全;其二,便是土地田亩之利。
诸侯混战之时,曹魏给了中原百姓人身保障,百姓已屯田反哺之,得以定鼎中原;而今天下已经三分,百姓的生活相比较于以往的朝不保夕而言,已经安定上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大汉若要战胜曹魏,则必须从“同天下人之利”一道着手。
倘若有朝一日北伐成功,朝廷恢复关陇、凉州的统治后,那么姜维所言的田制,确实可以做到利与民享,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百姓感念善政,心向大汉。
如此一来,朝廷不仅可以减少弹压民情的驻军,还能通过多授其田,将魏国之郡兵、民壮尽数化为己用。
想到这儿,诸葛亮再藏不住内心激动,豁然起身,问道:“此田制何名?”
姜维抱拳正色道:“谓之均田制!”
诸葛亮闻罢,一言不发,重又坐回案前落笔疾书。
姜维见状,情知已经打动诸葛亮,不由露出一丝笑来。
均田制是由距离此时二百六十五年后的北魏孝文帝始倡,至唐朝前期一直实行土地的制度,按人口分配,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他身为穿越之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深知后世对该制度的评价。
后世肯定均田制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朝廷之集权。
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隋唐一统天下,缔造盛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朝时承接了五胡十六国战争频繁造成大量人民丧生,产生大量荒地,政权内忧外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与此时之蜀汉何其相似。
而蜀汉在汉中拥有大量荒芜的无主田地,正是实行此田制的先决条件。
眼看诸葛亮堪堪书就,刚刚放下手中毛笔,姜维乘势又道:
“尝闻军师隆中对,有‘西和诸戎,南扶夷越’一说。以在下之见,汉中毗邻武都、阴平,历来为胡汉交界混居之所;从武都出发,再往西过陇西、金城二郡,便可到湟源(青海湖附近)西羌发源之地。军师此番经营汉中的同时,不妨将‘西和诸戎’一事提上日程。”
诸葛亮此时已经对姜维十分欣赏,闻言露出期待神色,笑道:“哦?愿闻其详。”
姜维早已理好思路,当即郎朗道: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于赤壁惨败后,开始对关中用兵。他在大破关中联军之后,撤军返回,又命令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
“夏侯渊乃魏之名将,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靠一己之力,几乎将凉州一带逐一平定。但他在威震羌胡的同时,造成杀孽过盛,凉州羌胡莫不欲生啖其肉。”
“又兼曹操汉中之战新败,强行迁移汉中、武都一带汉胡军民至关陇乔居,导致当地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羌人对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