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男神-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超从自行车上跳下来,说:“妈,其实不用等我的,你们先吃就好,一家人饿着肚子等我一个,怪不好意思的。”

    “你可是咱们家的大功臣,今天中午这顿饭就是专门为你做的,怎么能不等你?小超,我听别人说,你成了啥‘签约作家’?每月还有固定的工资拿?”母亲一边往家里走一边问。

    “是的,市作协和我签了约,以后我就是市作协的签约作家了,每个月可以拿260块钱呢!”冯超不无骄傲地说道。

    “哇!竟然可以拿那么多吗?那岂不是比校长的工资都高了?”冯焕娣睁大了眼睛,十分的吃惊。

    “赵校长每个月也才240块钱的工资吧?冯庆芬老师每个月也不过170多块钱,小超这工资还真是超过校长了。”父亲这时候叼着个旱烟袋走过来,笑得满脸皱纹绽放。

    “那签约作家算不算公家人呢?”母亲最关心的是这个。

    所谓公家人,就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有编制的人士。

    那些人都算是捧上了铁饭碗的人,是农民们最羡慕的对象。

    “应该算吧?”父亲不太肯定。

    自己儿子才13岁,都还没成年呢!根本不能正式参加工作。但是,既然儿子成了市作协签约作家,拿上了工资,那怎么着也算是入了体制吧?

    “不算的,爸!签约作家相当于临时工,也就是在签约期间有这待遇,签约时间到了,待遇就自动取消了,我签了三年,也就是可以当三年的市作协签约作家。”冯超解释道。

    “哦!原来还不算公家的人哪。”母亲略微有些失望。

    “他妈,孩子这么小就能当上签约作家,成为公家人还不是早晚的事吗?这个你就不要担心了!”父亲笑着说。

    一旁的冯焕娣这时计算出了一个数字。

    “爸,妈,可不了得,咱们家小超这一年差不多能赚6000块钱啊!比咱们两年的收入都要多了。”冯焕娣大惊小怪着,“他每月可拿签约作家工资260元,他在南河晚报签的专栏,发一篇稿子60元,每个月可以至少发4篇,这就是240元,加一块就是500了,全年可不就是6000块吗?”

    “嘶——”

    母亲发出齿冷一般的抽气声,眼睛都瞪圆了。

    “一年就能赚6000块吗?那岂不是咱们一年后就可以盖楼了?”母亲说。

    盖楼房,那是几乎所有农村家庭的一个最大的心愿。

    小楼竖起来,就相当于自己的生活也在村里鹤立鸡群了,那是相当风光的。

    现在,在大冯庄三个村,三四千户人家里,能住上楼房的人家真心不多,也就只有六七户的样子。

    “差不多还真可以!冯有才家才盖好的楼房也不过才花了一万一千多块钱而已。咱们家省吃俭用这么些年,家底也有六千多块了呢。”父亲说。

    “盖楼好,等盖了楼,多隔几个套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住,多好啊!”冯银娣这时端着一盆香喷喷的红烧肉过来,插嘴道。

    现在冯超的三个姐姐是挤住在一个套间里的,夏天的时候,又热又挤,三人每人都是出了一身的痱子。

    冯银娣最大的期望就是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冯超在家人说话的时候,一直在旁笑而不语。

    他很享受他们说起未来时,那满怀希望兴高采烈的样子。

第85章 红火~第二更求推荐() 
自己一年就可以赚到6000元了吗?

    还是有点太少了啊!

    除了《南河晚报》上的专栏和市作协的工资,自己还可以多写一点稿子,从其他报刊杂志再多赚一些稿费。

    嗯!要是一年能赚一万块,那就好了。

    “二姐,我知道你们三人住一间房子夏天确实有点热了,要不这样好了,一会儿让咱爸去集上供销社买三台落地扇好了,你们仨人的房间一台,我的房间一台,爸妈住的房间一台,咋样?”冯超笑着说。

    “好呀,好呀!妈,你看,冯超都发话了,说要买电扇,您看,今天是不是就买回来?”冯银娣一听,大喜。

    “不买!买什么电风扇啊?一台落地扇六十多块钱呢!三台就是小二百块!再加上一台电扇开一个小时就要费半度电了,光是电费,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咱们还要攒钱盖楼呢!争取到明年春上,能开始动工,到明年的夏天,咱们家可以住进新房!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热一点,那算个啥?你们要觉得热,那就铺个席子睡到正房地上好了,那里有吊扇。还觉得热,就到院子里睡,也凉快一点。”母亲很坚决地说。

    “他妈,女孩子抛头露面睡到外面,那多不好!我看,还是给她们还有冯超各买一台电风扇吧。”父亲说。

    “妈,你就不用担心没钱盖房的事了,我觉得我努努力的话,还可以多赚一点钱的,嗯,我争取一年赚到一万块,这样子的话,咱们明年盖房子绰绰有余。”冯超也笑着劝道。

    母亲的节俭行为有时候是令人发指的。

    可勤俭持家是美德,也正是在母亲的精打细算之下,他们这个家才能在村子里达到中上水准。

    听得冯超如此说,母亲有些心疼地说道:“小超,学习已经够紧张了,你可不能为着多赚钱再熬夜,你的身子是最要紧的,赚钱什么的只是次要!”

    “妈,你放心吧,我不会让自己累着的,不管是写稿子还是学习,对我而言都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冯超笑着说,“买电风扇的事,就这么定了,好不好?妈,我得对你提出批评,节俭没什么错,但是为了节俭而牺牲掉一家人的生活质量,那就不好了,对不对?”

    “好吧,那就让你爸下午去集上供销社买电风扇吧,咱们家一口气买三台落地扇,我估计邻居们又该笑咱们不会过日子了。”母亲很不情愿地说。

    “妈,他们不会笑咱们的,他们只会羡慕咱们的生活过得比他们好。”冯焕娣插嘴道。

    “就你丫头会说话!我知道你们嫌我抠唆,可这个家要不是我把持着,存的那点钱早被你们给糟蹋完了。”母亲说。

    “好了,好了,吃饭,吃饭!吃完饭,我就去集上买电扇。”父亲说道。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午饭。

    然后,父亲就和冯超的三个姐姐一块儿顶着大太阳去了集上。

    冯超原本也打算跟过去的,但母亲说他下午还要上课,不能去,要他回房间午休一个小时。

    但他那里能睡得着。

    躺在床上,他翻来覆去,一方面是热,一方面是兴奋。

    要说学习,现在对他来说真不算个事儿,轻松得很,他压根就不用在学习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最近几天,他每天都在忙着写《南河晚报》的专栏文章,每天至少写三篇,现在已经攒了快20篇稿子了。

    写感悟类的文章对他而言现在已经是很轻松的一件事。

    明天,他的专栏就将开始在《南河晚报》大河副刊上刊出,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反响呢,这让他有些忐忑。

    这么胡思乱想着,他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朦胧之间,他忽然感到一阵沁凉的风朝着自己吹拂而来。

    身旁似乎还有人小声地说话。

    冯超睁开眼,看见父亲和大姐冯焕娣正在自己床边不远处调试着一台落地电风扇。

    清凉的风从摇头摆脑的电风扇里吹出来,吹到他的身上,让他一身的燥热瞬间便去除净尽。

    真爽啊!

    “爸,小超正在睡觉,开一档就好了吧?风太大的话,吹在身上不太好。”冯焕娣说。

    “没事,让风扇来回摆动就好,你看小超热的,一身热汗,跟水洗了似的,也不知热成什么样子了呢。”父亲说。

    “那好吧,那就开二挡好了。”冯焕娣说。

    “弄好了就出来吧,让小超再睡一会。”父亲说。

    随后,父亲和大姐就从房间出来了。

    冯超等他们出去,便从床上翻身坐起,将自己身子对着电扇一阵猛吹,不大一会汗就落了。

    有电扇的感觉就是好呀。

    不过,如果自己写稿子的时候电扇在一旁吹,似乎会把纸张掀起来,那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

    干脆就写稿子的时候把电扇关了好了。

    窗外,正房那里有几个姐姐压低了嗓门的欢笑声。

    她们都在惊喜于落地扇的风力。

    这年头,买落地扇的农家并不多,很多人家压根就连吊扇都舍不得买一台。

    冯超家一下子买三台落地扇,让周围的邻居都为之轰动了。

    冯超听见好几个邻居走进自家来串门。

    “老实,你们家这真的是发达了啊,落地扇一下子买三台,全村头一户啊!”

    “我也来蹭蹭凉风,看看是不是落地扇吹起来真的很凉快,老实叔,你家的日子可真是红火呀!”

    有邻居大着嗓门在院子里说话。

    父亲从屋里出来,笑着相让:“来屋里坐会吧。”

    于是,便有很多人涌进了正屋那里,他们大声地说笑着,说着一些恭维的话。

    他们说,打小就看冯超聪明伶俐,一看就不是凡人。

    他们说,冯超这么小就当上了市作协的签约作家,那长大了岂不是更加了不得?

    邻居们都是羡慕得不行。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冯超每月能赚多少钱。

    更有一些人试图给冯超说媒,把他们三姑六婆家的女孩子的照片都带了过来,让冯超的父母过目,一个个热心得不行。

    不过,所有的说媒者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冯超的父母委婉拒绝,说孩子还小,现在定亲显得有些早了。

    冯超皱着眉听着隔壁的热闹。

    他有些头大。

第86章 新鲜出炉的专栏~第一更求推荐() 
自己也忒抢手了点吧?这么些天来,到他家说媒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多个了。

    甚至有村里的婶子在上学路上拦住他,掏出姑娘的照片让他看看合意不合意的。

    有人甚至许诺,如果冯超愿意和自己家的姑娘定亲,不但一分钱彩礼不要,到时候结婚的时候还再送一份厚重的嫁妆的。

    好头疼,我才十三呀!

    2007年7月18日。

    大河市,《南河晚报》社。

    王中岳上午一大早就坐到了自己办公室,他打着呵欠,捧着一份散发着墨香的《南河晚报》在认真。

    昨晚,王中岳值班,凌晨时分,等报纸上机印刷,他才回家。

    今天,他本可以休息半天的。

    但是,考虑到今天是冯超的专栏“笑悟人生”开始刊发的第一天,他还是忍着困意起床来到了办公室。

    今天所刊发的第一篇稿子便是《扁鹊是如何成名的》。

    王中岳再细读一遍这篇文章,他还是觉得写得挺有意思,类似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典型的借古讽今类感悟。

    文章文字清爽,读来舒适,词句之间带着一丝淡淡的风趣,写得真的挺高超的。

    尤其是最后的那个结论:“如果面对一个将来会爆发并导致惨痛结果的矛盾束手无策,那么为了更好的解除矛盾带来的危害,不如再自己可控的情况下尽量的让其提前爆发出来,如此或许就能在这个矛盾酿成大祸之前不伤根本地将之解决掉。”

    读来实在是有一些振聋发聩的意味。

    这篇文章还真的是有那么一些现实意义的。

    王中岳对冯超这个专栏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专栏加了花边凸显,冯超的名字后面还用括号标注了一个“十三岁”的字样,强调这是一位少年文学才俊的文章。

    专栏已经出来了。

    就是不知道外界到底会是个什么样的反应呢!

    王中岳有些忐忑。

    他知道,不少的读者看到报上一些有意思的事,是很喜欢将电话打到报社来反应自己的想法的。

    冯超的这个专栏想必也会激起不小的反响的吧?

    他这么想着,就起身去了热线部。

    他要看看会有多少读者打来电话就冯超的这个专栏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

    “王老师好!”他刚到热线部,便有热线部的负责人田璐和他打招呼。

    “你们忙吧,我就是来看看,有多少读者电话反应的是关于我版面的问题。”王中岳笑眯眯的回应着。

    “王老师,刚一上班,已经接了十来个关于你那‘大河副刊’的电话了,说的都是关于你版面上那个‘笑悟人生’专栏的事情。”田璐说道。

    “哦?这才上班没多大会呀,就十多个电话了?都说的什么啊?”王中岳眉毛一挑,问道。

    “都在本子上记录着呢,王老师你自己看看吧。”田璐递过来一个记录本。

    王中岳接过来看。

    第一条读者来电的留言便是:“真是想不通!放着省内那么多有实力的作家你们不去扶持,偏偏要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十三岁孩子开专栏,这是有病吧?”来电者为张先生,备注本报老读者。

    王中岳皱起了眉头。

    他最烦的就是这种只拿细枝末叶问题说事的人。

    说不定对方压根就没看文章,只看了一眼作者是个十三岁的孩子,然后就开始打电话发飙。

    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文学爱好者,甚至有可能是已经步入文学门槛的作协会员。

    他再看第二条来电内容:“真是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十三岁的孩子写的,真的是写得太成熟了,大有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风采,写得很深刻,文章最后的结论发人深省。”

    这是一条好评。

    打来电话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本报热心读者。

    看了这条评论,王中岳的心情舒展了一些。

    这么一条条的往下看,来电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肯定和表扬的,都认为冯超这专栏文章写得好,让人看了惊艳感叹,绝对是难得的好文章。

    而在王中岳看来电记录的时候,接线员还在陆续接到读者来电。

    仍然是大多数都是关于冯超这个专栏的。

    “王老师,再有来电,不如您接一个,跟读者深入沟通一番,怎样?”田璐这时说道。

    “没问题!我可以自己来接热线。”王中岳笑道。

    于是,下一个热线打进来,当对方表明是打算就冯超的专栏发表意见的时候,王中岳亲自接了这个电话。

    “您好,我是‘大河副刊’责编王中岳,请问,您有什么问题要反映?”王中岳笑着问道。

    “您好,王老师!看到今天贵报推出的那个13岁孩子的专栏,我很激动,我认为,他写得非常好,13岁的孩子能把文章写到这份上,让我这个写了快二十年的人惭愧不已,他的思路真的是太开阔了,他的文章主题真的是太有现实意义了,我认为王老师您为当今文坛开了一种新风气,咱们国家的文学要想发展,就必须得摒弃掉原来的那种按资格按地位按关系发稿的不良风气,以文章的质量来论英雄!这才是最正确的办刊办报思路!”来电的读者激动地说。

    “谢谢您的来电,谢谢您的肯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以高质量严要求把控晚报的用稿,请您放心!”王中岳笑着说道。

    “王老师,我看过报道冯超同学事迹的新闻,他真的是太了不起了,一个农村孩子,能靠着自己的勤奋,走到这一步,真的是太不容易!咱们整个南河省,像他这样的少年文学天才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我认为,南河晚报做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