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秦末争鼎-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阿房宫,胡亥还未起床,数名美姬伏于床榻之上,皆是未有丝毫遮住衣物。听到传报,这些美姬急忙穿上彩衣,同时又小心翼翼的叫醒了胡亥。
胡亥慵懒的抱过一个美姬,他还有些半睡半醒的迷糊状态,只听他嘟囔道:“这赵高又有何事,朕正睡得香甜。”
这些美姬都是赵高亲自选送而来,皆是其心腹,所以,听到胡亥有些责怪的话,那名被搂着的美姬恭敬的轻声说道:“陛下,或有要事。”
“也罢,传赵高进来。”胡亥起了身子,吩咐道。
不多时,赵高走了进来,见到胡亥正在更衣,他看了看几位美姬,也是满意的微微颔首。有了这些美姬的迷惑,胡亥日渐懒惰,不恋国事,才会有了赵高今天的权势。
在美姬的帮衬下,胡亥穿上了龙袍,他左右拥抱,一边亲着美姬,一边询问道:“丞相究竟有何事,快快说来,朕还要与美姬共进午食。”
赵高上前一步,表面恭敬的说道:“依照陛下先前的旨意,李斯已被斩首。”
“死了?嗯,这李斯竟然放走了李由,致使后者领兵作乱,他先前为丞相,自恃功高,就真以为朕不敢杀他?”听到李斯死了,胡亥也是大为高兴。
“不过,陛下,子婴和蒙恬一直在函谷关外,若不歼灭,始终是个隐患。且,六国故地也都因为子婴的叛乱而趁机复国,这些也都需要咸阳出兵去镇压。”赵高看似忧国忧民的将各地的叛乱情况汇报了上去。
果不其然,胡亥大吃一惊,“什么?六国复国?”惊讶之后,胡亥又有些急躁和愤怒,“一群贼子,也敢与朕相斗!”
“陛下莫气,六国不过是残喘而已,蒙恬才是大祸。”赵高又继续进言道。
“朕的兵符已经交给丞相了,如何调兵遣将,一切都由丞相安排。”胡亥打了个哈欠,既然赵高言六国乃残喘,他顿时放松了下来。在胡亥看来,赵高是他心腹,自不会欺诈于他。
赵高早有谋划,这时听到胡亥如此说,他也就趁机建议道:“高以为,少府章邯可为大将,领兵出征。”
“章邯?”胡亥闻言,颔首再道:“既然丞相有了安排,传令,命章邯为大将军,领兵出征叛臣子婴。”
“诺!”赵高应下,他之所以推举章邯,也是无奈之举,王离已经拒绝他的招揽,咸阳城内的能战之人也就只剩下章邯了。
感谢勿念我初心的打赏!
第一百八十一章 章邯()
咸阳城,章府,如今城内人心惶惶,外有子婴征讨,内有李斯之死。整个内吏直属如同一个巨大的牢笼,在秦之四塞的封锁下,百姓官吏都被牢牢的锁在这牢笼内,受到赵高的掌控。
章邯望着有些阴沉的天色,心下一叹,李斯之死让他悲痛。其弟章平见此,也是低声说道:“兄长,咸阳城越来越不平静了。陛下每日迷恋女色,使赵高掌权,我大秦之悲啊。”
章邯眉头微蹙,沉声的开口讲道:“赵高也只是阉人,陛下若是能够醒悟,我大秦还有救。现在子婴公子聚兵于函谷关外,听闻六国也都复辟,大秦风雨飘摇,我章邯恨不能为国效力。”
“少府,少府,不好了。”这时,一名管家急匆匆的跑了进来,焦急的说道。
章邯露出不喜之色,他的府归一向严整,于是他喝斥道:“如此慌张失礼,所谓何事?”
这管家立刻回答道:“是赵丞相来了。”
“赵高?”章邯也是心惊,“他来做甚?”其面上难掩凝重之色,低声自语道。
“兄长?”章平也是十分担忧,毕竟李斯之死在前。
章邯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挥手说道,“走吧,随我去见赵高。”
到了前院大堂,只见赵高已经坐在了主位上,章邯立刻拱手行礼,随后道:“拜见丞相!”
“章少府,倒是让高久等了。”赵高看不出喜怒的低沉说道。
章邯则是镇定的回答道:“乃邯之过,还望丞相海涵。”
赵高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张少府深谙兵法一道,却在咸阳任少府一职,确实屈才了。”
“丞相谬赞了。”章邯不知道赵高此言是何意,他谨慎的回答道。
“章少府不必自谦,如今子婴某乱,六国反叛,我大秦危难之际正需章少府这般有才之士挺身而出。”赵高有些痛心疾首,又有些悲壮的讲着。他这一番言语忧国忧民,仿若忠君良臣。
章邯知道赵高此来绝不是为了夸赞自己,于是他问道:“丞相今日前来,究竟是为何事?”
“章少府接旨吧。”赵高闻言,也从怀内取出一卷圣旨。
章邯立刻恭敬的结过圣旨,他查阅后,惊疑的说道:“陛下命邯为大将军,领兵镇压子婴公子?”看着圣旨上的任命,他不敢相信。
赵高呵呵一笑,拍了拍章邯的肩膀,再道:“我已言汝有大才,章将军可莫要让陛下失望。”
章邯从惊讶中恢复过来,他急忙应道:“章邯领命,请丞相转告陛下,邯自奋勇杀敌。”
“甚好!”赵高笑了笑,为了手中的权力,他绝不会允许子婴肆意征讨,他让章邯领兵,与其说是为了大秦的稳固,倒不如说是为了他自己的权力。
将赵高送出了章府,章平又是疑惑的说道:“兄长,陛下命您为大将军镇压子婴公子,您当真要与子婴公子针锋相对?”
章邯沉默了片刻,不说子婴,仅是蒙恬大将军就是他章邯敬仰之人。可如今的局面,六国的叛乱也皆是因子婴出兵而起,为了大秦的稳固,章邯的目光也坚定了下来,“一切都是为了大秦,子婴公子无论对错是非,但如今陛下才是一国之君,君受命,臣不得不从。”
章平知道自己的兄长脾性耿直忠良,于是也点头道:“兄长之言愚弟明白了,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走吧,随我去大营。”章邯当即再道。
而赵高离开后,章邯被任命为大将军的公告也已经张贴,许多人都被这一消息震惊,同时他们也知道,赵高终于按捺不住,有了动作。接下来,或许将会是大战不断,咸阳城的大族和官家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事态的变化。
章邯带着章平到了咸阳大营后,营内的将军们也都在大帐中等候了,见到章邯,他们齐声道:“拜见大将军。”
章邯压了压手,随即落座,他扫过众人,都是一些熟悉的面孔,章邯与这些人也算是旧时了。所以,他没有过多的寒暄,而是开门见山的询问道:“如今整个内吏之地兵力如何?”
“回禀大将军,内吏兵力仅有三万。”一名副将出列,开口讲道。章邯有勇有谋,熟悉之人也都对他佩服。
“三万?”章邯摇了摇头,这些兵力显然还无法和子婴抗衡,他又问道:“可否从大散关等地调兵?”
这副将也继续回答道:“四塞之地乃是拱卫咸阳,兵力不可轻易征调。”
调兵无望,章邯也陷入了沉思,整个内吏之地又如何能够大量征兵,这是一个燃眉之急。想到这里,章邯忽然眼睛一亮,大量劳力之地不正是骊山吗,此刻人数庞大的刑徒正在骊山修建始皇帝的陵墓。
想到这里,章邯也是打定了注意,他急忙起身,前往了赵高府上。这征调骊山刑徒一事还需胡亥批准,但如今整个咸阳宫都被赵高掌控,章邯根本无法见到胡亥。
到了赵府,赵高微微一怔,他方从章府返回不久,这章邯急促的来访,让他有些看不透。不过赵高并未担心,他还是命人将章邯带了进来。落座后,赵高细细的嗓音,说道:“大将军这般着急的来访,有何要事?”
闻言,章邯立刻将骊山刑徒一事相告,“所以,还望丞相禀告陛下,同意征调。”
“原来是此事。”赵高大手一挥,决断道:“此事大将军自己做主便可,陛下那便我自会相告。”
有了赵高的同意,章邯也定下了心,他当即拱手再道:“既如此,邯便先告辞了。征兵一事不可缓,邯还需去骊山一趟。”
赵高点了点头,对于章邯能够如此上心,他也十分满意的说道:“大将军为国操劳,陛下必会有所赏赐。”
“怎敢索要赏赐?”章邯婉拒道,他如此做,完全是因为那一句为了大秦。
出了赵府,章邯马不停蹄的奔向了骊山,在那里,可是有着几十万的刑徒,除去老弱之人,仅是壮丁就多达十几万,如此庞大的数目,一旦成军,必然可以威慑天下人。
无耻的求点推荐票,谢谢!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征粮()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刑徒军,在这关键的时刻,终于渐渐有了雏形,章邯又能否如历史那般给六国之军带来沉重打击,一切也都在迷雾中。
彭城,刘元正在备战之中,却收到了项梁索要米粮的信件。这让刘元勃然大怒,项梁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迟迟没有攻克李由,如今局势紧张,李由不可久留。然而后者却厚颜无耻的索取米粮,这分明是要让自己去喂养项家军。
这种损己利人之事,刘元是万万不会答应的。他立刻吩咐亲卫找来萧何,将信件交于后者,刘元则道:“萧县丞有何见解?”
萧何查阅后,也是冷哼一笑,他拱手回答道:“项梁倒是好谋划,这是携灭秦大义向主公施压,若是主公不出粮,怕是要被楚国百姓唾骂。”
“恩,便是如此。”刘元也知道这其中的深意。
萧何想了想,洒然一笑,说道:“不过,这或许也是主公的一次机会。”
“萧县丞这是何意?”刘元疑惑的看向萧何,当即询问道。
“主公,项梁如今缺粮,若从东海、会稽两郡征调,势必路远。所以,这才有了索取米粮一事。”萧何分析道,“然而主公也可以凭借此事,一来向楚王请求征粮,将东海、会稽两郡的米粮尽收。二来,也可以米粮拿捏项梁,让他尽快破李由。”
闻言,刘元微眯着眼睛,心中盘算谋划起来,片刻,他拍案而道:“萧县丞之言令我茅塞顿开啊,这项梁欲给我施压,竟也让我抓住了一次机会。”
有了萧何的建议,刘元立刻起身前往县衙,见到熊心,刘元恭敬的说道:“王上,大将军项梁遣信求粮,其军粮草告急。”
熊心闻言,他讪讪一笑,这刘元看似恭敬,熊心却也不敢自恃楚王身份。于是,他沉声道:“刘副将是有何提议,不防说来。”
刘元点了点头,再道:“元以为,如今联盟抗秦在即,我楚军粮草确实不足,王上不如颁旨征粮,聚于彭城。如何调度粮草,日后也可由王上思纣定夺。”集天下之粮聚彭城,这就是刘元的应对,可谓釜底抽薪,一旦完成,项梁之军也要受其节制。
熊心深吸了一口气,刘元谋划之大,令人震惊。熊心无力阻拦,他也知道自己便是一个傀儡,根本没有任何决断的权力。所以,熊心也是赞同道:“便依刘副将所言,即可檄文征粮。不过,项大将军缺粮,怕是不利于作战。”
“陛下放心,如今大将军拥兵三万,而李由仅仅只有一万人,大破敌军指日可待。我军粮草捉襟见肘,仅能分出十日之用于大将军。”刘元又继续分析道,之所以提供十日粮草,便是给了项梁最后的通碟,十日不破李由,则断其米粮。为了结盟大事,李由必须覆灭!
有了楚王的名头,刘元也是马不停蹄的将征粮的檄文写了出来,随后他命沛军士卒将此檄文发往楚国各地。此檄文一出,可就掐住了项梁的命门,原本的东海和会稽二郡,虽然是项梁的掌控下,但檄文乃是天下皆知之事,项梁若是去阻拦,那就是不尊楚王了。
至少熊心还是名义上的楚王,是故楚百姓认可的楚王。
檄文之后,刘元吩咐萧何准备了十日的米粮,而后又命吕释之领兵护送去甾县。站在城楼上,望着米粮车队的离去,刘元微微一笑,这一次,项梁是不得不战了。城楼之上虽然有些寒冷,如春寒料峭,但如今已是二月,寒冬也渐渐离去了,在过几日,春收就要到了。而沛县也传来消息,有了蓄水池等灌溉的保证,今年也将是丰收。
米粮是行军打仗的基础,丰收也预示着沛军的欣欣向荣。结盟抗秦难免大战不断,充足的米粮也将为沛军提供保障。
征粮,对于百姓来说是一种负担,好在刘元仁义,并未化作贪婪的豺狼,他所征收的米粮也是考虑了百姓目前储粮的状态来适当而行。至于一些大族,刘元则按照正常的比例征收。
刘元这样分类征收,将大族和百姓分开,既保证了征粮的数量,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不过,唯一的隐患便是会引起大族们的不满。在百姓和大族之间,刘元选择了前者。他和项梁不同,刘元的出身便是普通百姓,而他的最大支持也源自这些百姓,这一点从陈胜以及后面投靠的势力便可看出。无论是陈胜还是投奔他的其他势力,皆是出身百姓。而反之,投奔和支持项梁的,大多都是世家大族。
刘元和项梁,就是世家和百姓的具体体现和相对。所以,刘元不可能因为征粮,而去破坏自己的百姓根基,这分类征收也就应运而生了。
或许这会埋下许多隐患,但让刘元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去处理这些世家问题,这也是天方夜谭,世家非一日可以解决。与其两头都不讨好,不如彻底偏向一方,让普通百姓更加拥护自己。
刘元的决定没有对错,他只是选择了一条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而这则檄文发布后,也确实如一声惊雷,震人耳愦,许多大族和世家都气愤和抱怨,而百姓则是夸赞和拥戴,各地的征粮官也是忙的不可开交。泗水郡乃是刘元的根基,其影响甚广,大族们也不敢表现的过于激烈。然而东海和会稽,怕是阻力不小。
甾县,项家军大营内,项梁终于等来了米粮,随着米粮一起而来的,还有檄文征粮的消息。项梁听闻后,立刻大惊失色,刘元这应对也是让他有些慌乱,好在项梁大风大浪都经历过,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范增也听闻了檄文一事,再核对刘元送来的米粮,仅够他们十日之用。刘元虽然没有明确让他们攻城,但从这米粮上就可看出了端倪。范增一叹,刘元这利用楚王征粮的谋算,已经彻底的让项家军落入下风。
感谢勿忘我初心、残、旧月和水浒青面兽的打赏!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战起()
“军师,可还有妙计应对啊,万不能让这刘元独占米粮啊。”项梁急迫的询问道。
范增想了想,回答道:“大将军,刘元的檄文已经引起了许多大族的不满,东海和会稽两郡,或可从中做些文章。”
“这刘元一向谨慎,怎会犯下如此之错?”项梁也是点了点头,他也不明白刘元的檄文为何要分类而征。“我军中世家子弟甚多,可由他们联合抵抗这征粮。”
“嗯,不错,大将军在故楚的根基可不是这刘元可以比拟的。”范增也赞同的说道。“不过”他又顿了顿,才继续捋胡而道:“也的确该大破李由了。”
“军师这是何意?”项梁疑惑不解。
范增则分析道:“大将军有所不知,前几日魏、赵两国派出使臣与熊心协商结盟抗秦一事,熊心已经同意结盟之事。齐国那便,自然也不会拒绝。”
“结盟抗秦?军师从何得知?”项梁心中翻起了滚石巨浪,这结盟可是大事,他竟然丝毫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