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铁卫-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继祖欢快地跑过去,用火折子点燃了大号“窜天猴”的引线。
随着“啾”的一声响,“窜天猴”冒着烟钻入了空中,划出了一道不规则的线,然后远远地落在一片树林中,继而燃起了火苗,地上的杂草被点燃,慢慢地旁边的树也燃了起来。
林继祖惊呼一声,赶紧跑过去连拍带打,把火苗扑灭。
几分钟后,他带着一脸的灰烬走回来,讪讪地说:“准头有点偏,本来瞄的不是这片树林……”
陈雨却看到了这种武器的价值所在:“我觉得不错啊!准头的问题可以慢慢来,但是这东西用来放火不错,不管是攻打城池还是烧船,都可以派上大用场。”
“啊?”林继祖呆住了,“可是我本打算用来对付人的,比如结阵的步兵和大队骑兵……”
“这个也不是不行,一大片窜天猴飞过去,就算打不到人,吓也吓个半死,不过只能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常规武器还只能是火炮。”陈雨作了总结,然后问:“这玩意射程能达到多远,除了放火,还能不能用其他类型的弹头?”
“射程嘛,我试过,因为重量比实心炮弹轻,可以飞两千步,这次是为了方便让大人您看到从发射到落地的全过程,刻意少装了火药,所以只飞了几百步。”林继祖说,“至于弹头,初步想法是在顶部将发射药和火药隔开,落地之后,弹筒迸裂,箭到药燃,火即散飞,能引燃大火。如果有需要,可以仿照德先生说的榴弹,把弹头做成小型爆炸弹,用引线点燃,落地之后能爆炸……”
“不错嘛,不管燃烧弹还是爆炸弹,只要数量足够,发动饱和攻击,准头再差也够敌人喝一壶的。射程也比卡龙炮和山地炮要给力。”陈雨点了点头,“你给这玩意取了名字没有,总不能叫窜天猴吧?”
林继祖试探着问:“形状如箭,以火点燃,要不叫火箭?”
“火箭?”陈雨楞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就是原始版本的火箭嘛!”
如果陈雨是个军迷的话,他就会惊喜地发现,这个原始版火箭,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已经超越了老祖宗的一窝蜂等古代火箭,更接近于19世纪闻名一时的康格里夫火箭。
当然,不知道这些,并不妨碍陈雨对武器用途的准确判断。他的想法其实和康格里夫火箭的实际用途差不太多,用于攻击城镇、船队等固定或移动缓慢的大型目标,效果明显,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攻击大队骑兵等机动目标。
陈雨想了想,既然是用数量弥补精度的不足,那么造价就是个关键,否则还不如用普通火炮。他问:“这窜天……这火箭一根要花多少钱?”
林继祖默算了一番,然后给出了一个数字:“竹杆什么的不怎么花钱,主要是铁皮弹筒、火药,这些都是一次性的,支架和滑筒可以反复使用,加上人工开销,以大人所说的流水线制作,一两银子大约可以造两到三根……”
“还不错,这个造价玩饱和攻击,还是承受的起。”陈雨想象了一番成百上千根火箭飞向敌人的情景,忍不住笑出了声,“嘿嘿,光想想就高兴呢,将来谁要跟咱们干仗,可就倒霉了。”
林继祖高兴地问:“大人,这个武器算是通过了吗,可以大规模量产吗?”
陈雨点点头:“可以。先做一批试试实战效果。另外,你还是要想办法提升一下准头,要不然风一吹都不知道飞哪去了。”
“好,我一定会努力的!”林继祖用力点头。
次日上午,陈雨召集所有下属开会,明确这个团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陈雨公布京城之行的成果,会议立刻就达到了第一个小高潮。
“大人荣升卫指挥同知了,连……连升三级?”邓范惊喜不已。
陈雨谦虚地表示:“只是挂同知衔,虚职而已。”
“那也是正儿八经的从三品了。”邓范笑呵呵地说,“大人加官进爵,我们这些部……部下也是与有荣焉。”
苏大牙也奉承道:“大人还兼管水师,挂了海防游击衔。想那福建的郑芝龙,权势滔天,现在也不过是个海防游击。”
陈雨冷静地提醒:“不要被冲昏头脑了,威海水营刚刚升级为水师,但只有个名义而已,二三十条船的规模还不如郑氏船队的零头,实力相差巨大,我这个海防游击和他一比,差得远呢。”
苏大牙连忙点头:“大人说得是。”
陈雨环顾众人:“我升官只是小事,加指挥同知衔并兼任百尺崖守御所千户这两个职务才是关键,这就意味着我拥有更大的权限,能集中资源办大事。现在海上的事已经做起来了,银子不愁,两个千户所的土地也足够养活一支千人级别的军队,以及数千家眷,所以,我们的目光要放得长远一点,把步子迈出去,不要局限在威海卫这弹丸之地。”
自从与曹不修因为屯田的事情交恶以后,陈雨意识到了自己这支势力扩张的瓶颈,从那时起,他就在思索以后的发展路线。体制内的发展固然有明显的优势,初期可以拥有稳定的发展环境、不错的资源,但是到了一定程度,除非造反,打破一切束缚,否则就会很快到达天花板。
陈雨作为穿越者,对于封建皇朝没有丝毫忠度可言,选择什么发展路线、是否会造反,一切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很明显现在远远不到打破体制束缚的时候,那么想要扩张地盘和军队实力,拥有更多的人口和资源,就只能另辟蹊径了——比如在大明的疆域之外,建立一个分基地。
第二百一十五章 借地晾晒水浸货物()
顾彪作为刘公岛征稽罚银的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闻言疑惑地问:“大人的意思是?”
陈雨看着他:“就是你曾经漂洋过海去求财的地方——朝鲜。”
“朝鲜?”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句话顿时让众人哗然不已。所有人都认为威海卫就是最大的舞台了,没想到陈雨的格局和野心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我们有精锐的军队、精良的火铳和大炮,还有北方海面上最强的水师,光是一个威海卫是容纳不下我们的。”陈雨雄心勃勃地说,“朝鲜有土地、有人口,气候也适宜耕种,这么好的地盘,怎么能放过。”
“可是,朝鲜乃大明藩……藩属,并非百尺崖这样一个小小的千户所,有国君、有军队,先不说大义名分不占理,就算动用武力,朝鲜也不是这么轻易就能占据的。当年倭寇大举入……入侵,号称数十万大军,最终还是失败了。”邓范担忧地说。
“谁说要学倭寇入侵了?”陈雨失笑道,“我们也就千余人的部队,本官还没狂妄到用这么点人去入侵一个国家。毕竟朝鲜再羸弱,十几万军队还是拉得出的,本官也没疯。”
他解释道:“当年毛文龙盘踞皮岛,要求朝鲜提供粮草供给,朝鲜方面可是有求必应。原因也简单,一来,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二来,东江镇的兵力相对于朝鲜来说是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让朝鲜君臣十分忌惮,唯恐得罪。咱们只要效仿东江镇的做法,找个合适的理由登陆上岸,就有机会扎下根来。”
顾彪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可行。据说为了向毛文龙供应粮草,朝鲜在黄海道和平安道征收钱粮,称为‘毛米’,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现在毛文龙坟头草都两尺高了,这所谓的‘毛米’还在征收。”
“没错,咱们过去就是上国天兵,只要拳头够硬,不愁朝鲜君臣不服。而且,本官手中还有尚方宝剑。”陈雨举起密旨,扬了扬,说道,“这是皇帝给我的一道密旨,有了它,到了朝鲜更是无往而不利。”
众人一听还有皇帝的圣旨,个个两眼放光,纷纷问道:“里面写的啥?”
陈雨展开密旨,念道:“兹有威海卫指挥同知、海防游击陈雨,奉旨禁海缉私,所需粮草补给,由沿海军民鼎力相助,不得推诿。钦此。”
听他念完,众人面面相觑,好几人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张富贵按捺不住,问道:“大人,这圣旨听起来,好像和你说的事情没什么关系啊?”
“谁说没关系?”陈雨狡黠地说,“密旨命沿海军民鼎力相助,为我水师补充粮草。这个沿海自然也可以理解成朝鲜沿岸。虽然旨意里没有点名朝鲜,但是天朝上国的兵马奉旨索要粮秣支应,他们敢拒绝?只要顺着这个由头,借口粮草供应不足,上岸自行筹集,然后再设法疏通当地官府睁只眼闭只眼,找块地方自己雇人耕种,自给自足,形成既定事实,这件事不就这么定下来了?”
众人听得叹为观止,不说这个想法是否能实现,光这个脑洞就够让人佩服了。
其实陈雨的这个灵感还是来自于葡萄牙人。既然葡萄牙人能够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获准在澳门半岛居住的权力,继而强盖房屋,设立机构,扩大地盘,形成占领的既定事实,那为什么自己不可以?而且从合法性来说,大明皇帝的密旨要比“借地晾晒水浸货物“的拙劣理由要靠谱的多。
顾彪竖起大拇指:“听上去还是挺靠谱的。我跑朝鲜好几年,瞅着朝鲜那边的官,除了穿着不一样,其余都和大明的官差不多,说起大明官话来更是看不出是朝鲜人,只要用银子喂饱了,你杀人放火他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再说那边的人穷得很,一年四季吃不饱,雇些人耕种,既给当地百姓找了条活路,又减轻了官府的压力,免得饥民聚众造反,相信官府也是乐见其成。”
陈雨点点头:“既然你这个朝鲜通也这么说,那就没有问题了。既然方向定了,那么就要做好各种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所内部体制和军队的关系要厘清,把今后军队的规矩立起来,打造一支长盛不衰的强军,为走出去‘开疆扩土’做准备。”
他宣布:“战兵之前定下的营、旗、队、什、伍的军制保持不变,内部则参照以前卫所的老规矩,负责耕种的为屯丁,只管种田,不参与操练,也不用打仗;负责打仗的则是战兵,完全脱产,不参与耕种,每日都要操练;年纪不到十六的青壮则作为余丁(注1:这里的余丁基本等同于预备役),军户的家眷则耕种按军功分配给个人的授田。上次清勾之后,千户所多了许多外来的军户和家眷,这次都要彻底厘清身份定位,各自做好各自的事。以后咱们再扩军,也照此办理。”
其实卫所的制度设计之初,就有屯军和守军的区分,前者只管耕种,后者主要负责作战,只是到了明末,这种制度完全被破坏,卫所只有农奴一般的军户,已经没有屯军和守军之分了。陈雨屯丁与战兵的划分,就是重新拾起这种制度,并且区分的更清晰,将军队彻底职业化。
王有田忍不住问:“大人,小的不是很明白。咱们两个千户所加起来还不到八千亩地,光是按军功分给兵士和将官的地都不太够用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地供给所谓的屯丁耕种?再说已经定下了每亩缴纳三斗‘屯田子粒’的规矩,这两类人的田该怎么区分?”
收回被侵占的屯田之后,授给有功将士的田产从三十亩到五十亩不等,虽然一千多人的军队并非人人都有授田,但也分去了大部分,剩余的屯田已经不多了,暂时挂在陈雨的名下。
第二百一十六章 裂土封侯()
陈雨解释:“分给将士们的是军功授田,可以传给子孙后代,但要按照每亩三斗的规矩缴纳钱粮;屯丁则相当于卫所以前的屯军,以战兵之外的军户充任,耕种所得的收成和出息都归千户所,屯丁只是按月领取口粮和工钱,这种模式暂且称为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
“对。简单来说,军功授田是自己的,集体农庄的屯田是属于千户所的,屯丁们只相当于身份固定的长工。”陈雨说,“通过这种模式,既能保证有功之臣的积极性,也能保证公家的粮食充足。对于屯丁而言,这也是刺激他们主动加入军队并立功的动力,赏罚分明的军队才是具有战斗力的军队。”陈雨说,“至于土地不够用的问题,这个也好办。本官提出去朝鲜占地盘,就是为了这个考虑。为了自己子孙后代都有一份可观的田产,相信将士们作战也会更勇敢的。”
众人想了想,这种方式似乎是可行的。屯丁不用打仗,没有生命危险,但也没有田产,只是领取口粮工钱,温饱有余,致富是不用想了,所谓的集体农庄,就是军队的粮仓;战兵的唯一任务就是操练、打仗,虽说战场上刀枪无眼,但只要立功,就能获得一定亩数的田产,加上不菲的饷银,待遇比屯丁要强得多。
这样泾渭分明的区分,既能保证粮食的自给自足,又可以激励屯丁加入战兵的行列,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毕竟在封建社会,从长远来看,土地的诱惑是任何奖赏都无法替代的,有这样的激励,军队的战斗意志就能得到保证。
邓范第一个表示赞同:“大人设计的这套制度,很合……合理。屯丁专司耕种,产出归千户所,以后在粮草方面就不会被文官卡……卡脖子;战兵专司作战,有功必赏,可以以军功授田,打仗时必定个个奋勇争先。这……这样的军队,必定是大明一等一的强军。”
蒋邪也说:“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才能铸就强军。大人的思路,让属下想起了先秦的军队,秦军就是依靠这种办法成为天下第一强军,横扫六国的。只不过光有赏还不行,必要的惩戒机制也要有,否则就只能打顺风仗,遭遇逆境就不行了。”
陈雨点头道:“蒋百户说的没错,只奖不罚就是骄兵,严明的军纪必不可少。这一点,在日后也要逐步完善。”
众人围绕陈雨的观点进行热烈的议论,似乎没人想到,这样的发展思路其实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按说不管卫所还是营兵,都是朝廷的兵马,最终都是为皇帝服务的,而陈雨的措施,不管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还是打造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军队,都是朝着军阀化的方向发展,总有一天会脱离于朝廷的掌控之外,变成“拥兵自重”的局面。而真到了这一天,离造反也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底层军户出身,在陈雨出现之前,被压榨和劳役似乎就是他们的宿命,唯一的目标就是活下去,永远看不到希望,甚至子子孙孙都要延续自己的悲惨命运。这样痛苦的经历,让他们对朝廷、对皇帝,没有一丝忠诚可言。所以,跟着陈雨一步步走到今天,似乎选择这样的道路是顺理成章的,没有一个人跳出来,指出这样的想法是危险的。
陈雨见众人的思想都统一了,满意地进行总结:“既然定下了往外扩张的计划,那么所有的资源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调整。所有人听令!”
众人闻言挺直了腰杆,等待陈雨下达具体的命令。
“邓范出列!”
邓范站出来,沉声应答:“属下在。”
“你历来负责战兵的操练,从今日起,要增加登陆作战的训练内容,为适应朝鲜那边的突发状况做准备。”陈雨说,“虽然不大可能与朝鲜方面起冲突,但是世事难料,做好万全的准备总是没错的。”
“属下遵命!”
“林阿福出列!”
如今的林阿福已经不是当初瘦骨嶙峋的军匠了,面色红润,身材也明显发福了。听到陈雨点名,慌忙站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