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祸害-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陛下去电。”这是杨廷和给屠滽的建议。虽然这样会下内阁的面子。让官员们看清内阁弹压不住太子的实情。
被太子勒令救灾的官员们正常到衙门当值,把太子的话当耳旁风。
朱寿把后世讨债公司的手段教给江彬。江彬用红漆在他们家的大门和围墙上涂鸦“尽快赶赴灾区上任,灾民们翘首以盼”。同时拿扩音喇叭在半夜时分在府外喊话。
那些官员受到不知情的指指点点,更有人当面骂他们贪生怕死。他们很想哭,他们怕赴任后死一个灾民,家里死一个人。阁老的话他们根本不能信。如果阁老能搞定太子,至于特意上他们家交待嘛!
怕家人跟着受罪的官员纷纷辞官,朱寿压着不允,远在云南的弘治帝同意了。
官员们松了口气,幸好有陛下在。
“父皇,孩儿在立威呢,您怎么帮着拆台脚。”弘治帝收到儿子的电报,脸上一言难尽。
内阁阁老们都低头了,臭小子还想怎样?!
。
第381章 我还是孩子()
大明建国初始,太祖废除宰相,文官被勋贵武官打压。然而一百多年后,文官抱团可以逼迫皇帝不上朝。大明文官韧性十足。
内阁虽是皇帝任命,但他们代表了整个文官的利益。即便三位内阁阁老和太子关系不错,也不能轻易向太子低头。况且,文官最重要的就是话语权。此举若开,今后谁还敢乱说话。真的要被世人嘲笑官员失去了文人风骨。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的失败,证明了用强硬手段是无法对付太子。于是乎,官员们暗中达成一致,太子再也无法绕开内阁下达的政令文书。
“杨大人,太子命我等安排河套百姓种土豆。一旦北方灾情过去,朝廷发放土豆让北方百姓补种。能缓解灾情过后一部分的粮食压力。”李梦阳一脸纠结地转述京师来电。
杨廷和放下手中茶杯,认真地问,“献吉以为如何?”
“下官觉得殿下的田赋改革无错。殿下错在太过心急。”李梦阳措辞严谨地回道。
李梦阳21岁中进士入官场,至今也才30岁。他才华横溢,为前七子之一。但性格嫉恶如仇,当官没几年便得罪不少人。因为太子的行事很对他胃口,愤然辞官入河套。他老家甘肃庆阳,过年时回了趟家,家乡已今非昔比。
他从内心赞同太子对大明的改革。可身为官员,也明白不受限制的皇权会弱化臣权。这不管对大明还是天下百姓来说,都不是件好事。他内心真的很纠结!
杨廷和神情无奈:“翻遍青史,如殿下般的太子唯此一例。为何要用常人的眼光判断殿下呢?屠公、周公两人曾与殿下共事,怎么也看不明白呢?”
又被殿下说对了,屁股决定脑袋。身在内阁阁老的位置,不得不为如此行事。
程敏政大人、李公、眼前的李梦阳、唐寅、祝枝山、康海、儿子用修等年少成名的才俊齐聚,仿佛是为了太子殿下而生。老天爷是眷顾大明的。为何很多人想不明白这一点?
“大人的意思是?”李梦阳不解地问。
杨廷和苦笑:“本官发发牢骚。献吉按照阁老的意思行事便是了。”
杨廷和对‘太子类太祖’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文化人耍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太子殿下和太祖一样,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子流氓腔。
最了解朱寿的,果然还是杨廷和。
朱寿收到河套官员的回复,神色古怪地盯着类似‘需要内阁首肯才可执行’的公文。无法执行的政令就是一纸空文。这是权利被架空的征兆。换做别人不是急得六神无主,就是举起屠刀杀得人头滚滚。
屠滽等人也怕太子把事情闹大,主动跑到朱寿跟前提及河套中土豆的事情。只要朱寿说一句,他们立刻票拟,马上向河套发公文。
屠滽就差没说:殿下把他们当成秉笔太监也行。
内阁只求朱寿按照正规流程走,别总是绕过内阁、军机处下令。
朱寿神色平静地回道:“本宫知道了。”
屠滽脸皮一抽,周经等人开始心慌了。太子不会又搞事吧?
只见朱寿拿起书写笔即兴挥墨。很快写完一篇令内阁以朝廷邸报的形式,送到各地的官府衙门。
屠滽第一个拜读这篇言辞恳切的《告天下书》。
“本宫平生所愿有三:一愿天下百姓吃得饱、穿的暖;二愿大明江山固若金汤;三愿父皇长命百岁。历朝历代不乏有识之士,留下许多治国之道。本宫几乎翻阅过所有此类书籍。很多的改革事前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参考前人的建议,并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
“大明人口接近一万万,为历朝之最。朝廷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没有前例可循,我们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过程一定很艰难。空谈误国,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不行动永远不知道错对。”
“土地兼并,祸国殃民。无论前方有和艰难险阻,本宫勇往直前,绝不后退。”
“可本宫忘了,本宫年龄尚小,根本无法服众。或许和本宫一样年龄的,是在学堂读书的孩童,而不是在庙堂指点江山;或许和本宫一样年龄的,是你经常犯错受罚的孙儿,而不是让你受罚的掌权者;或许和本宫一样年龄的,是为了养活家人辛劳工作的青壮,而不是能日进斗金的巨贾。”
“因为本宫让诸位难做了,本宫在此深感遗憾。”
“可此刻,无数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百姓需要救助。请诸位万众一心,救百姓与水火之中。灾情过后,本宫会让诸位像训小辈一样,把本宫教训个痛快。本宫发誓,无论你们骂什么,本宫绝不报复。”
未成年人做错了事年人,一定是成年人的责任!
朱寿很无耻提到身体的年龄。实际上,他前后两辈子加起来比便宜老爹大。
屠滽不知道同僚们是什么感想,他感觉到了羞耻。过了六十知天命的年纪,却在用手段对付一个有魄力、有担当的小孩子。
好面子是华夏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当官员们意识到他们抱团对付的太子,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时,内心五味杂陈。
朝政恢复了正常。仿佛之前只是稍微卡顿了一下。天知道远在云南的弘治帝,有多紧张小小的‘卡顿’。
太子四两拨千斤的手段,令宗人府的诸位王爷叹服。
“太子或许真能办成田赋改革。届时我朱家江山可保千年不失啊!”晋王泡着辽王从云南带回的普洱茶感慨万千。
朱寿说服宗室的道理简单粗暴,“只有朱家王朝屹立不倒,宗室藩王才可跟着一起吃香喝辣”。
“为了保证我们可以吃香喝辣,少插手朝政。我们还是想着如何把普洱茶推广到各地。”辽王从头到脚抗拒朝政。几任辽王都不是玩政治的料,直到跟随太子做生意,辽王府的惨状才得以改善。
代王敲敲桌子:“怎么没人回答本王朝廷到底缺不缺粮?!本王急忙赴京,一路上都没能休息好。”
“电话里头不是告诉你了嘛,灾情不断,粮食有备无患,永远都缺啊!”晋王没好气地回道。
代王懊恼的敲桌子:“真可惜!鞑靼的满都海太后派使者传话,想用居延海的土地换一百万石粮食。”
“居延海?大明疆域之外。”蜀王挑眉。
晋王眼神一亮:“宗室可以无所顾忌做生意的地方。”
“那里有盐池。”鲁王难掩喜色。
晋王拽着代王往皇宫走:“你不早说!快进宫告诉太子去。”
“可,可,太子对居延海势在必得。”淮王弱弱地道。
晋王瞪他:“是太子用海外利益做交换,让我们放弃国内的利益。”
第382章 人生全靠演技()
晋王拽着代王入文华殿面见太子殿下。
“王爷,殿下正在议事,请在外间喝茶等候。”谷大用和气地招呼道。
两人刚坐下,太子高亢的声音从办公房中传出。
“马上停了密云水库引水渠。告诉沿岸两旁田地的主人,把水稻全部换成小麦。现在补种还能在秋收收获一点粮食。如果执意种水稻,颗粒无收别怪本宫没提前提醒。”
晋王无声地笑了笑。这下可有京中勋贵们好看了。
宗室和勋贵一向看不对眼。宗室明明身上流着皇室血脉,空有超一品的爵位,日子过得连高级武官都不如。反而是靖难出头的勋贵,日子嘚瑟的让人妒忌。
办公房内,杨慎出言提醒,“寿宁侯离京前把家中的田庄托付给了殿下,若是换了小麦减产,到时不好向皇后娘娘交代;还有被夺去封号的三位长公主,她们哭哭啼啼找到皇太后,说如今只靠田庄出产的粮食养活一家老小;还有保国公在京的田庄全在引水渠两旁。把水稻换成小麦损失极大。保国公素来支持殿下……”
“用修何时学会了官场人情往来?官场有许多不好的风气,尤其是官官相护这点,非常遭百姓唾弃。别小小年纪不学好。”朱寿敲敲杨慎脑袋,“特殊时期先紧着百姓用水。保国公深明大义定会明白本宫的苦心。”
杨慎委屈地揉脑袋:“这话可是我爹让我提醒殿下的。殿下若想田赋改革成功,必须拉拢一批人支持。爹爹让殿下不可因小失大!”
“本宫白纸黑字承诺过,会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怎么能因为顾及勋贵的田地,而让百姓们没水喝?本宫这不是自打脸吗?”朱寿随便扯了一条理由胡说八道。
他在心里猛翻白眼。大明最顶尖的农业技术掌握在他手中。尤其是高产耐旱小麦种子,简直是未来干旱之年的镇国重器。
有重器在手,有什么可怕的。况且,勋贵不再是好的合作对象。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曾经在金融行业经营多年的他,深刻理解这句话。昨日站在你身边之人,会因为利益站到你的对立面。
这次田赋改革,他选择被打压百年的宗室作为同盟。家中田产无数的官绅、勋贵,则成了他整治的重点。
宗室被打压了百年,强烈渴求自由和地位。他提出用大明疆域之外的利益换取宗室国内的特权,很快便得到宗人府的同意。
时间会证明很多的东西。
当年明朝立国时太祖定下宗室、勋贵、文官三足鼎立拱卫大明的局面,又用锦衣卫监察各方。可是一场靖难之役,破坏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历经种种之后,大明皇帝才明白太祖的良苦用心,但那时文官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成型。
他和便宜老爹苦心经营多年,好不容易鞑靼进攻的机会拉起了军机处和宗室,让文官独大局面有了裂缝。
文官感受到手中的权利被夺走,放弃党争抱团抵抗皇权。
与此同时,依靠军机处成功翻身的勋贵,不再和他完全一条心。和被皇帝猜忌的宗室不一样,勋贵们利用姻亲关系,和文官之间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李东阳的既是,他未来的丈母娘就是成国公府的小姐。
勋贵的权利来源于皇帝,同时也能遏制皇权。别看他表面顺风顺水,最近受到了不少的阻力。如今除了河套的那一帮和他利益绑在一起的勋贵,其他人明里暗里给他下绊脚石。武定侯只是最先跳出来的。
他无奈之下用‘年龄小’卖惨,先撑过这次举国大灾。要不然以古人的迷信,利用大灾变做手脚,他会非常头疼的。
杨慎说服不了太子,心不甘情不愿离去。身为太子伴读,见不到太子殿下本尊的人,都来找他递话。可太子决定做的事,除了陛下还真没人能拦得住。
晋王和代王安静的站在办公房门口,就像没有听到办公房内的只字片语。
“两位王爷请进。”谷大用恭请两人入内。
朱寿收起桌上拟定的救灾计划,笑呵呵的问,“两位王叔有何事?”
“鞑靼派使者接触本王,他们说大宁城限制粮食买卖,他们只能用居延海附近的土地换购百万石粮食。”代王回禀。
朱寿眉头一挑:“鞑靼作为我们的老对头,理应非常了解我们。大明疆域辽阔。即便有一半的土地遭灾,拿出百万石粮食并不难。居延海的盐池可是鞑靼手上最值钱的,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财富。”
“满都海东施效颦本宫的游商部落,结果玩脱了。她做出的承诺无法兑现,很容易给鞑靼添加不必要的敌人。没有了达延汗的鞑靼今非昔比。满都海咬着牙也要把先前承诺的条件兑现。如果没有了盐池,鞑靼用什么利益补偿游商部落成员应得的奖赏?”
晋王满意的笑了:“大明有太子殿下在,一定能让万国来朝。”太子的能力让宗室信服。
他刚听到鞑靼的交换条件很是激动,头脑一热便把代王拉进了宫。冷静下来思考一番,就觉得此事背后没那么简单。鞑靼把居延海当做眼珠子一样宝贝,太子几次欲插手居延海,都被鞑靼挡了回来。
太子虽然年幼,面对利益诱惑时,头脑可比他清醒多了。
“鞑靼使者说,他们在草原深处找到了金矿。”代王不爽的道,“鞑靼也是气数未尽。若没有找到金矿,没了达延汗的鞑靼早被瓦剌吞了。”
朱寿无奈抚额:“代王叔你能长点心吗?”提高嗓门朝外喊:“来人,联络温良改,询问瓦剌最近的动向。”
“这和瓦剌有什么关系?”代王没反应过来。
朱寿斜眼睨他:“当年本宫用哈伦告鲁的金矿引诱鞑靼分兵,用大宁城安抚朵颜三卫。代王叔不觉得鞑靼抛出居延海和金矿的消息,和本宫当年用的计谋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差点统一漠南的鞑靼怎么甘心落败。就怕他们示弱,让瓦剌失去戒心,打起大明的主意。”
代王失笑:“殿下想过了吧?”
一两个时辰过去了,没有收到温良改的回音。朱寿脸色不好看,让军机处特别关注北方的消息。
军机处和代王一样,也认为太子殿下瞎操心温良改远离大明,不能及时回消息也属正常。
“正常?天下人都能说正常,你们军机处不能。动动脑子,别一天到晚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朱寿指着保国公的鼻子骂:“温良改在瓦剌和鞑靼的交界处。是最先能收到风吹草动的地方。如果瓦剌、鞑靼要对大明动手,他们首先会对付温良改。”
保国公憋红了脸,强忍着不满没有回嘴。他是弘治帝的第一心腹,从未被如此下过脸。
温良改的消息没到,吐鲁番先回了电。谢迁带着温良改的一万多牧民逃到了吐鲁番,带回了最新的消息。瓦剌打退鞑靼,有向大明攻击的意图。
刹那间,保国公羞愧地抬不起头。
“殿下虽年幼,能力可比我们强多了。”军机处的官员窃窃私语。
朱寿不动声色地扳回了一城。
皇宫是个巨大的舞台,敞开门便开始演戏。想要日子过的顺畅,必须具备影帝的能力。演技加上厚脸皮,是坐稳皇太子之位必备的生存技能。
他知道鞑靼使者和代王说的每一句话,代王进京后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中。他提前让龙卫打探北方的消息,知道了瓦剌和鞑靼的最新动向。
东风压不倒西风,便会被西风压倒。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怂,怂了也要找借口维持人设。这就是兵家的上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
保国公等勋贵们要巩固军机处的地位,必定会全力以赴应对瓦剌有可能的攻击。
朱寿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