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洲没有外敌,除了土人全是自己人,所以这些兵力已经足够。
陆军的人数虽然少,但是海军的人数却一点也不少,整个东洲的沿海地带,足有二十万海军,负责海上转运,并且有控制欧洲向海洋发展的任务。
亲王府的三千护卫隶属朝廷供养,只是名义上属于亲王府管辖。
但是各家亲王府有五百名的名额,可以自己招收亲卫,这些人,当然也是亲王府自己用财政养着。
如今的朝廷税赋,主要由五大类组成,其一是农税,其二是商税,其三是关税,其四是矿税,其五是车船税。
除了矿税依旧是皇家直接通过内务府征收,其他税种都已经划归了朝廷各部。
五十年前,农税占据了大明税收的八成以上份额,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农税的比例越来越低,目前不足大明税赋的三成。
这些税收由户部统一征收,但是却由议会监管预算制度。
东洲的封建各府,每年税赋的三成是要划给皇室,其他七成归属朝廷,而这三成中的三成,属于各大亲王府。
所以,只要各府不是极度奢靡,每家王府的日子都不会难过。
像德王府这样的富裕之地,王府的日子更是好过,所以每隔几年,都会换一批亲卫。
朝廷如今实行的府兵制和募兵制并行制度,以前的亲卫大部分都是府兵,但是难免良莠不齐,许多亲卫年纪大了,还要养着,也是一种浪费。
更主要的是,这些人占据这这些名额,对王府的实力增长没有好处。
而转为募兵制来招收亲卫,三年一换,好用的,忠心的就能提拔起来,平庸的三年时间一到,就能放回去。
他们这些人即使放回家了也不会浪费,经过三年的训练,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战术素养,拉出来就能成军。
所以近些年来,卫所军还有一些府兵,基本上其他兵种都转为了募兵制。
冯大宝他们这些就是属于募兵,要是聪明能来事,得了王府青睐,年满三年以后,能转成长期亲卫,获得重用。也能有机会转到其他职位,成为朝廷隶员。
当然,要是资质愚鲁,不堪培养,干满三年就哪来再回哪儿去。
冯大宝和其他同伴都顺利地入职,像他们一样只是为当亲卫,见世面的年轻人占了一大半,大约有两百人。
还有几十个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大家族的旁系子弟,他们主要是希望通过亲卫这个平台,与德王府拉近关系,然后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
进入德王府以后,两帮人就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帮。这不是相互孤立,只能说同类相聚。
“大宝,后日才开始集训,走,我们去买生活用品。内务府在德州城有个大商场,据说售货员都有好几百个,不少美女呢……”
德王府的亲卫营就是德王府的旁边,属于是德州城中心。
几个来自乡下的年轻人结伴来到了那个大商场,就被这里的富丽堂皇给震住了。
地上是光洁的瓷砖,头顶上的电灯隔着几米就有一个,每天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电。
几百个柜台平铺着摆开,吃的,用的,玩的,穿的,应有尽有。让他们几个一会儿就有些眼花缭乱了。
售货的大部分都是女人,不过让他们有些遗憾的是,大部分都是已婚的媳妇们,小女娘很少。
也是,这里每天要面对不同的客人,没有成婚的女娘,那里应付得来各种不同的人。
德王府会发衣服,发被褥,几个人买了洗漱用品,就在这个大商场里面闲逛了起来。
这里的许多商品,他们都没有见过,不过根据分类和标签,他们大部分都能猜出来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不过也有一些,几个人都不认识,听了售货员的介绍,才明白是什么东西。
冯大宝看了许多商品的标签,摸了摸怀里的银币。却还是没有行动。
他最喜欢看书,这里卖的也有书,不过他听说亲卫营有自己的图书馆,所以现在不准备花银子。
以后就是想要买书,也要买图书馆没有的书看。
许多东西他都想买,但是不能乱花银子,他想等三个月后的假期,回家的时候,给爹娘,给弟弟妹妹们都带上一份礼物回去。
比如那个八音盒,拧紧了发条,一个小人就会慢慢转圈,而且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妹早就想要这样一个八音盒了,但是他爹才不会舍得用五百铜币买这样一个不能吃,不能用的玩意。
他也注意了一下,这里虽然大,却也没有小王爷的那种相机,看来的确是个新鲜玩意,还没有传到东洲来。
他又忍不住在想象,德州城就已经如此繁华了,那应天府,该是一副怎样的情形啊!
其他人都已经习惯了冯大宝的走神,他虽然跟大家伙儿一样,出生在辽阔的青阳镇,从小在牧场里长大。
骑马,放牛,打猎,但是他却有一颗不同于一般牛倌的粗犷的细腻的心。
所以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他也有一个外号叫小秀才,这倒不是有歧视,纯属于同伴之间的戏谑。
“这位壮士,你走不走啊?不要挡住路啊……”
冯大宝转身扭头,身后有一个夫人带着一个女娘跟在他的身后,这个时候有些不满地看着他。
冯大宝女人见的少,也不擅长跟女人打交道,连忙赔礼道:“对不住夫人,在下走神了。”
情急之下,他没有用官话,说的是老家口音。听到他说话,对方却楞了一下,问道:“听你口音,祖籍是吉安府?”
虽然已经在德州生活了几十年,但是冯来旺说话仍然说吉安话,冯大宝说话自然也随父母。
“不瞒夫人,在下祖籍吉安府永丰县。”
对方的态度亲密了许多,笑道:“不曾想在东洲也能遇到同乡,你们如今在何地落户?”
他偷看了一眼对方的装扮,显然是大户人家,不会图他什么。这次,他也看到了那个小女娘的长相,白白净净,笑的好甜。
“在下出生在青阳镇,那是一处距离德州府三百里的小镇,大部分都是以养牛为生。如今在德王府当侍卫……”他又补充了一句:“在下刚入职,还没有发侍卫服。”
对方看他拘谨,忍不住笑道:“我老家也是吉安府,不过已经出来几十年了,这辈子,怕是都没有机会回去了。瞧我这记性……我夫家姓杨,你可以叫我杨夫人。”
冯大宝不好意思地说道:“在下冯大宝……无字……”
杨夫人却也没有嫌弃的意思,仔细打量了他一番,把他看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就在冯大宝准备告辞的时候,杨夫人却又问道:“瞧你年岁也不大,可曾娶亲?”
冯大宝不好意思说道:“不曾。”
青阳镇虽然家家户户富裕,在德州府也数得上,但是地势偏僻,方圆几千里,只有几千人。
当地的人口少,又都彼此熟悉,结亲对象是手快有,手慢无。
冯来旺不操心,袁氏交际少,冯大宝十七岁了,还没有遇到合适的。
要说他长的不算差,身板又壮,就是从小在牧场上放牛,脸晒得有些黑。
这次冯来旺愿意让儿子出来闯闯,也有让他在外面找个老婆的意思。至于能不能有出息,其实冯来旺并不在乎。
对方听了他的回答,笑容更盛了。她挥了挥手,一个比冯大宝还黑的长随靠近了过来。
杨夫人要过了一张名帖递给冯大宝说道:“既然是老乡,以后就多多走动。我杨家虽然不算什么大户,在德州府说话却也有几分作用。明日来家中认认门,我让人做一桌吉安菜……”
就是再迟钝,冯大宝这个时候也有些会过意思了。他看了一眼那个娇羞的女娘,心仿佛一下子被融化了。
杨夫人见状更满意了,又跟他交待了几句,带着那位女娘先离开了。
冯大宝手里拿着名帖,一看之下,忍不住有些呆住了。
因为名帖上面的名号,竟然是东海公府……
冯大宝这个时候无心逛街了,他一个乡下的小子,初来乍到,就遇到这样的美事,实在让他心中无底。
他也没人能求教,想了想,还是准备去找蒋家的那位大伯。他虽然不过是个普通百姓,不过住在德州府,对这德州府的权贵应该有几分熟悉,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就是东海公府,还是骗子。
在他想来,东海公府的女娘,怎么会愁嫁,怎么会看上他?
蒋家,蒋家大伯把名帖在手里看了半晌,然后带着他又来到了德州城的书铺。
“这东海公府家大业大,族系繁多。他们家族封地在横断岛(古巴),在德州城,只有一座别院,族人来了大陆,基本上都会住在别院里。老朽对杨家了解也不多,所以准备来买一本东洲勋贵谱系,看看这位杨致勋夫人,究竟是哪一系。
你也不要妄想是嫡系,嫡系的杨致和那可是直布罗陀总督,夫人是大明的永衡公主。不过,哪怕是旁系,你小子也算是攀上高枝了。”
冯大宝疑惑不解。“即便是旁系,难道结亲就这么难吗?”
蒋大伯笑道:“杨家旁系是在横断岛上发展的,那里条件可比不上东洲,杨家人口多,一家结亲,旁系就难再结亲,东洲的勋贵又少,就连小王爷,小郡主们都要回大明结亲,更别说普通的旁系了。
你也别担心,杨家家大业大,不会图你什么,现在看上你,也是你小子的缘分。真要跟杨家结亲,哪怕是旁系,今后你的路也好走许多。”
在书铺买了一本东洲勋贵谱系,东洲不像南洲,这里伯爵以上的勋贵就那么几家,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伯爵以下的将领世家。
他们翻到了杨家的介绍,找到了杨致勋的名字。
说起来,这个杨致勋跟如今的东海公家,的确有点偏,他是如今东海公杨道五服的一个族侄儿。
杨家当初封地横断岛,主系只有杨道和一个侄儿,家族无人,所以从老家召集了不少族人一同前来横断岛开发。
杨致勋的祖父就是那个时候一起过来的,全家在横断岛杨家封地上繁衍生息。
虽然是旁系,还比较远,但是总要比冯大宝这样的毫无根基的要强的多了。
冯大宝向蒋大伯鞠躬说道:“小侄现在心乱如麻,明日前往东海公别院,还望蒋大伯能指点一二。”
蒋大伯嘿嘿笑道:“好说,我们现在就去买礼物。你要是真能娶了杨家的女娘,也是给我们青阳镇增光了。”
另一边,杨夫人带着女儿坐上了马车,望着女儿笑道:“今日娘为了你可算是不要脸面了,也不知道这个黑小子有什么好的。”
虽然被亲娘打趣,但是杨家女娘却也没有害羞的不说话。“为了女儿的亲事,委屈母亲了。”
杨致勋是杨家旁系,一直在帮杨家打理咖啡园。这杨家女娘原本也是说了亲的,不过说了两次亲,第一次刚说好,男方病逝,第二次又说了一个,男方游水被淹死了。
在横断岛,关于杨家女娘的闲话就多了起来,而且传言难听。更主要的是,现在想找个婆家都难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夫人就带着女儿来到了东洲大陆,避开家乡的闲言闲语。
她心里其实也担心,生怕女儿真是个丧门星。现在,杨家女娘名声在勋贵家族里面传开了,难结亲事。
他们也不指望再找勋贵家族,找个普通人,也不用听那些闲言闲语。只要对方踏实能干,杨家再帮衬一番,小日子过的舒舒心心,不比嫁到勋贵旁系家族,面对各种勾心斗角差。
杨家女娘是个有主见的,今日陪母亲购物,一眼看到冯大宝就有一种亲切感,所以主动让母亲搭话了。
杨夫人叹了口气,拉着女儿的手说道:“娘不委屈,就是委屈你了……我让人去德王府查探消息了,要是这冯大宝靠谱,娘就在这德州城为你风光大嫁,不回横断岛了。”
晚些时候,杨夫人就拿到了冯家的记载。这冯家虽然是小门小户,但是冯来旺能干,赤手空拳现在有了几千亩的牧场。
而且冯大宝这个年轻人她也接触过了,还算满意,心里就有了决断。
第二日,冯大宝提着四件礼登门了,今日他特意借了一身德王府侍卫服,将自己打扮的气宇轩昂。
陪他来的蒋家大伯虽然没有身份,但是却能不怕丢脸,一直顺着对方的话接。他能说会道,倒是让原本瞧不起他们的杨家主事心里也非常熨帖。
临出门时,杨家主事说道:“我已经让人给德王府递了帖子,我们家十四夫人还要急着回横断岛,所以让德王府给你几日假,你回去让你父母过来,双方交换庚帖。”
(这几天在筹备新书,老书反而耽搁了,不好意思。以后我尽量早点更,争取这个月老书完本,然后上传新书)
。
第三十七章 机遇()
冯大宝刚出门不到十天,竟然又回来了。
冯来旺原本以为他在外面犯了事,心里还想着把他抽一顿,让他老老实实在家做事,可是却没有想到,自己家的儿子竟然攀上了杨府的高枝。
东海公杨家,那可是吉安府所有人的骄傲。
从杨士奇那一带算起,他曾为官至国子监祭酒。虽然不算尊贵,却绝对清贵。
到了杨道这一代,官至东海公,东洲海军总督。这可是是大明数得上的手握实权的公爵,统率整个东洲的海军。
也是因为杨道的原因,江西人移民,最喜欢的就是东洲,而来了东洲他们也没有后悔,这里肥沃的土地,不管是种地还是放牧,都比在江西老家要收入多了。
而杨家第三代的杨致和,不仅娶了公主,如今也官至欧罗巴直布罗陀提督,这祖孙三代,都备受陛下恩宠。
到了杨家的第四代,那可是陛下的亲外孙了,只要不犯错,这杨家的世代尊贵,跑不了啦!
他们冯家小门小户,也就是冯来旺这一代才算是小富即安,哪里想过能跟皇帝陛下家做亲戚了。
虽然结亲的杨致勋不过是个旁系,对他冯家来说,也是绝对的高攀。
所以得到消息后,冯来旺半天都没反应过来,直到被蒋家家主一顿说笑,这才反应过来,立即杀鸡宰羊,庆祝一番。
第二日,他就带上存折到镇上的商业银行开了银票,能跟杨家结亲,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婚事办的热热闹闹。
父子俩这次再出门,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又来到了德州府。
这一次,杨家的主事当着冯来旺的面,也开诚布公地说了杨家女娘的事。“我们西杨的十六娘,论人品,论见识,那都是东洲数得上的。就是命运多舛,两次婚事不成,还闹出了不好的名声。我们杨家是真心实意跟你们冯家结亲,不是结仇,所以话也跟你说明白。愿意,就在婚书上签名,我们去德州府衙入档,要是不愿意,就当这事没发生。”
冯来旺这才知道背后原来还有这样的干系,不过若不是如此,他们冯家又如何能娶这样一个大家小姐。
冯来旺看了看冯大宝,冯大宝想着那日见到的十六娘,笑的他心都化了。他连忙坚定地说:“爹,孩儿想娶十六娘。”
身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却能在背井离乡之后,在遥远的东洲闯出一份不小的家业。
冯来旺虽然层次不高,却很懂得小人物生存的智慧。
所以这个时候,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