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汉代的时候,贵族都要纳税,但是在大明,不仅贵族不用纳税,就连考上了举人,就不用纳税。

    大明在后世遇到财政危机,主要就是因为这个问题,真正的有钱人都不用纳税,光凭底层种地的百姓,能收多少税?

    当然,还有一个严重的原因是原本大明的內监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但是土木堡之后,经济大权逐渐就被文臣们接管过去了。

    內监控制经济,不管他们贪了多少,皇帝是不缺银子的。

    可是等文臣们控制了经济,皇帝手里能控制的金银就越来越少,钱都被大家族们给赚走了。

    所以,朱瞻基的银行,坚决不会让文臣们插手,只要皇室控制了军队,控制了银行,文官们就翻不了天。

    让百官惊诧的是,当代孔家家主孔彦缙抵达京城以后,表现的极为低调。

    他没有联络各方大臣,也没有想着为孔家脱罪,对于刑部搜集的各种证据的指控,都认了罪。

    而随后的锦衣卫就大举出动,将所有有过劣迹的孔氏族人全部抓了起来。

    这一抓,就抓了足足两百人,其中就包括了在孔家威风最甚的孔公卓。

    来京城候审的孔彦缙没有被抓,反倒是留守在曲阜的孔公卓被抓,这也让人大跌眼镜。

    如今的大明可不是没有眼镜,马家这些年除了生产望远镜,显微镜的镜片,眼镜行业又成为了他们另一个盈利点。

    如今的大明不仅有了单镜片,还有了与后世相差不大的眼镜,而且除了各种不同功能的镜片,还有各种黄金,白银,包括玳瑁的眼镜框架。

    现在许多视力不好的大臣现在都会去马家挑选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所以在大明的朝堂上,现在看见不少大臣戴着眼镜,并不是一件稀奇事。

    皇宫,东华门内。

    咨情司衙门内,孔彦缙这个时候就有些拘束地坐在朱瞻基的对面,今日他的身边,两个族老孔讳,孔译也跟随在侧。

    他们是第一次见到朱瞻基,同时也能感受到朱瞻基身上那慑人的霸气。

    “这天下大势,合久分,分久合,但是唯有家族延绵不绝。孤虽然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过去,人人谈的是天下,但是孤却更愿意用国家两个字来取代天下。因为天下太泛义了,虽然一众腐儒口口声声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但是他们连这个天下有多大都不知道。

    孤出海三年,行程也不过是这天下的一半,还有大片的区域无法前往。这天下如此之大,来往一趟就要几年,朝廷如何能有效管理,统治?

    所以,用天下来形容我大明的疆域,是不合适的,因为一些偏远地区,朝廷根本管不过来。孤要建立的就是国家的概念,将这个天下真正纳入有效统治之中。”

    国家这个概念,在东方一直到清朝末期,才逐渐形成。即便那个时候,梁启超这个励志革新的大臣,仍然以氏族作为国家的主体。

    孔讳捋了一下长须,问道:“殿下,何为国家?这跟天下又有何不同?”

    朱瞻基想了一下说道:“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天下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比如氏族,就是国家的最基础结构。”

    孔讳疑惑道:“那这国家与天下,似乎并无太大区别?”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细化来说,国家概念有区域划分,有行政合法性,也就是合法权力。一个国家合法性是指一个政权的理性标准,理性标准是指司法审核标准,法制建立标准,国家可以容纳多民族。

    而民族概念是指已形成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信仰、崇尚、习俗、服饰、佩饰、建筑风格、饮食习惯、忌讳等等。民族也可以国家化。

    再从结构上来说,国家一词有多种解释,例如包括地理层面,政治层面,民族层面,这三种层面都能形成国家的概念。

    自秦汉以来,我中洲各地的小国,小部落,都已经接受了大一统思想,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型国家。虽然朝代历经更迭,但是不论是谁占据了优势,都会想着一统天下,而不是偏安一隅。

    而其他地区则不同,他们没有完善的思想统一,所以在一个地区,可能就有无数的小国家,小部落,谁也不服谁,更不愿挑起战争进行统一。

    从这个方面来说,儒家是有大功劳的。何况还有儒学的人伦大义,这是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组成。所以孤绝不会摒弃儒学,儒学为本,这一点在孤的手里也不会发生变化。”

    听到朱瞻基这样说,三人登时放心了许多,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

    但是朱瞻基没有说,他不会摒弃儒学,不代表他不会打压儒学。

    儒学的强势已经严重挤压了其他学科的生存空间,他们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都必须进行改进。

    朱瞻基又说道:“儒家应该在国与家之间,建立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国为大家为小,先国后家,而不是先家后国。如果这一点你们能做出合适的释义,孤不会吝啬一个衍圣公的爵位。

    不过,孔家必须按照大明的律法进行分家,除了长子长孙一系,其他各支都必须按照规矩纳税。

    皇族不肖,有亡国之忧,孔家子孙不肖,却依旧能躺在祖宗的牌位下享受特权,这事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在唐代以前,你们孔家也不比其他家族更为高贵,不要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而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国家的发展之中,只有这样,你们才不会被淘汰。”

    孔讳看着朱瞻基严肃的脸,想着他布置的任务,登时觉得有些头疼起来。

    他不是孔彦缙,还看不出朱瞻基要他们建立国家意识理论的重要性,但是他能轻易看出,如果真的按照朱瞻基的意思来做,在国与家之间建立起来新的理论体系,那么就真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人的思想是最顽固的,但是也是最善变的。当人们接受了国家大于家族重要性的理论,以后的氏族就必须为国家服务。

    但是,这件事他们孔家推无可推,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朱瞻基自然也能安排其他人这样做。

    那个时候,孔家可就真的会被淘汰了。

    只是为了这一点,他们孔家也必须要做这件事。

    春秋大义,当然是由他们来注经释义最合适。

    朱瞻基当然也是这样想的,建立国家的概念,非一朝一夕能竟功的。

    哪怕他现在有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当老师,但是他仍然没有孔家人更适合做这样的事。

    他的注经释义还会遭到有些人的反驳,但是孔家人的注经释义,基本不会遭到文人的反对。

    现在,孔家已经被他治的服服帖帖,该抓的人也都抓了。

    何况,孔家分家,再加上他时刻宣传一下圣人之后不等于圣人。这孔彦缙胆小如鼠,今后不怕他们敢闹妖蛾子。

    五月初一的大朝会,大理寺正式公布了对孔家的处置。

    首先,除了祖田,朝廷为孔庙划拨的五千亩祭田,孔家自洪武以后,占据超过四千顷良田全部充公。

    其次,孔家的十万隐户全部将迁往山海关以北,那里还有大片的良田,根本无人耕种。

    而这些年,凡是有过为非作歹行为的孔氏族人,全部流放北海放牧。

    这样一来,留在曲阜的孔氏族人已经不到两千。

    他们全部被分产到户,驱赶出孔府。以后的孔府不允许再扩建,房间数量不能超过现在的三百四十间。

    而且只有孔家主支才能住在孔府,其他人等,只有超过六十岁,才能以族老的名义住进孔府。

    朱瞻基原本还准备将孔庙的祭祀,由朝廷接过来,但是觉得这一步太激进了,而且这事也是个麻烦,所以依旧给他们留了五千亩祭田,由他们孔家自己主持祭祀。

    除了这些,另外一些与孔府有关的案子,也都一一进行了审理。

    比如马德钟父母祖坟被刨一案,当时的孔家主事人孔公卓就被判赔偿三百两银子,本人因为劣迹甚多,被流放到虾夷岛。

    虾夷岛就是后世的北海道,如今是大明的疆域。但是那里因为气候寒冷,如今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开发。

    如今那里除了一个大明的海军水寨,主要就是一些土人。

    岛上现在总人口近十万,但是儒生数量稀少,连教土人和水师子弟的老师都没有。

    孔公卓虽然仗势欺人,劣迹斑斑,但是因为那里没有儒生教书,让他过去当个老师,算是人尽其才。

    马德钟对这样的处置已经很为满意了,父母尸骨已经找不到了,能把孔府告倒,就已经是意外之喜。

    而孔彦缙说不出是高兴还是难过,因为这样一来,朱瞻基等于是将他的掣肘彻底清理出去,今后的长子长孙一系,只要没有绝嗣之忧,其他各个分支就没有了插手孔府的机会。

    但是偌大的孔家一下子四分五裂,除了主支,其他各个分支以后就只能当普通百姓了,他们想要免税,也是不可能的。

    除非,他们也开始考取功名。

    当然,在未来会取消所有人的特权,每个人都要纳税,这一步朱瞻基还没有急着走。

    以后,所有人的特权都会取消,包括皇族,宗室。

    但是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现在,主要精力还是先放在禁止金银流通方面来。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朱瞻基接见了从林州返回的几个内侍,他们带来了刘万的书信。

    看到刘万的书信,朱瞻基对他越发满意了。

    从这件事上,刘万能够想到他现在针对宗族的一些计划,说明他是个有脑子的。

    这件事虽然不大,但是确实是一件极具代表性的案子,这是宗族法度与朝廷法度一次碰撞。

    虽然这个案子发生在朱棣刚登基的时候,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件事并没有过时。

    如今的朝廷对天下的管理,基本上只是到县一级,基本上,到了乡里,就是实行的村民自治。

    朱元璋时期,大明乡间成立了无数的乡老会,这些乡老大部分都是由族长,解甲归田的老兵们组成的。

    他们拥有议事,处事的权力,甚至可以见官不拜。

    乡老的权力大小,基本上与本人的威望有关,他们在处理许多事务的时候,大都以过去的经验或者是当地的习俗为依据。

    这种处事方法的确有环节民间矛盾的作用,成为朝廷法度的有效补充。

    但是,这中间当然也有许多碰撞和矛盾。

    而且许多族长也因此作威作福,成为地方一害。

    这个时候,朝廷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处理方案,即便是有了冤案,错案,也无法进行修正。

    皇权下乡,对如今的生产力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朝廷如果想要让皇权下乡,耗费的成本绝对会大的惊人,而且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首先,就是朝廷的官员不足。如果想要增加管事的官员,不是翻倍,甚至要增加好几倍的低级官员。

    其次,民智开发不够,大部分老百姓都不识字,一辈子没有出过县,能有什么见识?

    想要让他们接受朝廷的这一套,花费的精力就大的惊人。

    所以,皇权下乡不仅仅是制度问题,也不仅仅是成本问题,更涉及到了教育问题。

    但是,通过这件案子,朱瞻基虽然没有看到改变这一切的契机,但是最少能制定一份约束宗族势力的律法,将一切法制化,而不是依靠人情化。

    宗族势力的历史悠久,远超国家的存在。在隋唐以前,宗族势力的优先还要大于皇权。官员想要当官,依靠的都不是科举,而是举荐。

    隋朝因为要改革,隋炀帝步子太大,扯到蛋了,直接被赶下台,还成就了千古恶名。

    唐代武则天时期,宗族势力才真正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从那以后,科举成为了官场的主要晋升渠道。

    而宗族势力在那以后,也逐渐被规范化,制度化。

    宋代的范仲淹首创义田。

    当时范仲淹虽然身居高位,生活日益富足,但他十分节俭,而且还把钱花在他认为最重要的地方。他省下一些钱财,来兴办义庄。

    范仲淹和他的哥哥范仲温“议置上田十顷于里中,以岁给宗族,虽至贫者不复有寒馁之忧”。他们把这些田地捐赠给自己的宗族,并且订立了十三条规矩,这样一来,就算是本族的穷苦人家,也能够生存下去。

    从那以后,不仅仅有义田,还有了义学。有族中有钱的人捐出来的天地出产,可以供贫苦子弟就学。

    除了义田、义学之外,甚至还有义冢,用来埋葬本宗族的穷苦之人,不至于死后连丧事都办不起。

    这种义田的发展,让宗族势力重新又膨胀了起来,宗族势力成为朝廷管理的衍伸和补充。

    不过这个时代,宗族势力并没有断人生死的权力。就连朝廷要报死刑,最少要布政司以上级别才能定刑,京城还要上报到大理寺和刑部。

    所以刘氏族长将毛氏沉猪笼是完全违法的,也就是偏远地区,才能有这样的事。

    真正的族长可以断人生死,那是几百年后雍正时期才有的制度。

    雍正时期,曾经要求各省推行保甲法。

    保甲法要求每个宗族中挑选一人担任族正,也就是实际管理宗族事务的人士,第二年又制定了一条规章制度——“恶人为尊长族长致死免抵”。

    也就是说,族中的族长、尊长可以杀死本族中的坏人而不用负担“法律责任”,不用以死来赔偿。这就给予了族长极大的生杀予夺的权力,宗族的权力得到迅速的膨胀。

    所以沉猪笼这样的事在清朝很多,在明朝却很少有。

    朱瞻基并没有急着回信,今日是端午节,大臣们要过节,他也要过节。

    今日他就请了自闭后宫的张贵妃出来,在宫中大肆庆贺一番。一帮小孩子最喜欢过节了,因为过节,就意味着他们可以肆意地玩。

    刘万既然说了会在林州等候一些时日,也不晚了一天两天的。

    这件事他虽然知道该往那个方向调整,但是细节律法问题他了解不够。等到明日召集顾佐,赵羾,李庆这些精通律法的官员,再跟他们问计。

    安排好了这些事务,他正准备出门。朱雪领着朱霜,两个小人儿趴在门槛前面。“父王,你答应了我们去划船的。”

    朱瞻基看着两个女儿,心情登时愉悦了起来,他跨步出门,才发现其他子女也都眼巴巴地看着他,这是打发了朱雪和朱霜两人来当代表了。

    应天府皇宫是有河的,这条小河是秦淮河的支流,并且有三个出入口,东南自古今经籍库处进来,形成一条南北走向,后又变成东西走向的小河。

    一个出水口在西华门北,通向内库。另一个出水口一直向北,流经大半个皇宫,在御花园处出宫,流向燕雀湖。

    宫中的河虽然不大,也不算长,但是总距离也有两里长。

    但是宫中的孩子是不能游水的,他们平时练河边都去不了,划船的时候也很少。

    所以要过节了,朱瞻基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就答应了他们会安排几艘小船,带着孩子们划船玩。

    他们一个个就非常期盼了。

    朱瞻基右手抱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