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看着眼睛红肿,面色平静的张氏,温声说道:“太子只是一时气急攻心,体虚内燥,才会吐血。今后当肃清后宫,清查所有虎狼之药,让太子静心养病。”

    张氏微微一曲膝道:“是!”

    朱棣又说道:“将太子安顿到你的后殿,今后晚间当由你亲自伺候,其他人等白日伺候。”

    虽然父亲插手儿子房中事务有些不合情理,但是朱棣担心他西征期间朱高炽死掉,也只能强制安排。

    一行人很快将朱高炽安顿到了文华殿的后殿偏殿,朱棣就打发了闲杂人等,只留下了张氏,朱瞻基,还有一个李谦在屋内。

    朱棣这才正眼望向朱高炽说道:“今日为父就要跟你好好说说,为何不让你监国。”

    张氏大惊,看了看朱高炽,又看了看朱瞻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朱高炽撑起了身子,顿首道:“能得父皇释疑,孩儿即便死了也无憾。”

    朱棣怒道:“不要说什么死不死!你现在不仅是你自己,还是朕的儿子,这大明的太子。你的身上,背负的整个大明的传承!”

    “孩儿如果真有如此重要,父皇怎么又不信任孩儿呢?”

    朱棣毫不客气地说道:“大明上有朕,下有瞻基。你的重要是因你是朕的儿子,而不是因你是大明的太子。

    从始至终,你偏信儒家,如果儒家治国真的有用,那这一千多年来,就不该有其他朝代,只有一个汉代才对!”

    “孩儿阅尽史书,却不认可父皇的说法。隋唐之前,有门阀,世家之祸。唐是因偏信武力,因武而亡。前宋先天不全,前有辽,西夏,后有金,蒙元异族窥伺。蒙元势大,却因武力而亡,这都是前车之鉴啊!”

    朱棣冷笑道:“所以朕说你愚鲁,你是太过于盲信儒家。儒家之强盛,源于他们修改经义,让儒家思想符合皇家之统治,所以他们得到了历朝历代的扶持。

    但是,儒家学说只是一家之言,虽然自汉时起,他们就从百家学说里吸纳其他学派菁华,但这改变不了他们只是为皇家服务的地位。

    瞻基三年前就跟朕言:这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学儒,唯独一人不能学儒。你知道谁不能学吗?是皇上!皇上学儒,这天下究竟是谁家的!”

    朱高炽刚吐血,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叹道:“难道孩儿学儒,这天下就不是朱家的吗?”

    朱瞻基听到这样的回答,真的有一种榆木疙瘩不开窍的挫败感。

    朱棣更是气急,看着他瞪了一会儿才放弃一般地叹道:“大郎,你是一个好儿子,一个好父亲,却永远当不了一个好太子,更当不了一个好皇上啊!你不该生在皇家,不该是我朱棣的儿子!”

    朱瞻基为了缓和他们之间的气氛,蹲在了朱高炽的床头,轻声说道:“父王,那你在詹士府,是你说了算,还是遇事都是群策群力?

    你在詹士府那么小的一块天地,什么事都要依靠别人,这么大一个大明,你是要完全交到他们的手中吗?

    那武将们该怎么办?见了文臣都要下跪吗!那内侍们该怎么办?赚的银子都要交给文臣,给他们当牛做马吗!

    那我朱家以后怎么办?谁知道这天下还是谁家的天下!

    儒家为了防止知识传播,提高学习文字的门槛,让百姓无力承担。对其他学说一直进行压迫,宁愿这天下所有人都是傻瓜,这样才好管理。

    可是这天下不是只有我大明一家,你看看大食人,他们的国家早就变成了一个小部落,被异族统治,但是他们的教派却传遍了世界各地。

    儒释道三教合一,现在儒家就在向儒教发展,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世人只知有儒教,不知有朱家。

    另,这天下数百国家,除了我大明以及东瀛,朝鲜,其他国家无一学儒。

    我大明属国数十个,学儒的也寥寥无几,他们那些人,不学儒学也活的好好的,国家也在发展,为什么非要吊死在儒家这一棵大树上呢?

    我们要用儒家,并且还要让那些属国学习儒学。因为儒家学说能维护我们大明的大一统,尊崇我们朱家为天子。

    但是身为皇族,身为皇上,却不能偏信任何一家。文臣,武将,内侍,这三方的平衡一定要掌握好,我大明才会长治久安啊!”

    朱高炽梦呓般地说道:“从小皇祖父就让我们学儒,告诉我们,想明白什么道理,就要学儒。每次我学的好,皇祖父都会夸奖我,其他皇孙也会羡慕我。

    并且在书里,我也学到了各种做人,做事的道理。所有人都称赞我,我也因此引以为豪。可是现在,可是现在……”

    他突然激动了起来,呵呵笑道:“现在你们告诉我,我从小学的东西都是无用的,都是不该我学的,那我这四十年,岂不是一个笑话……”

    话还没有说完,他突然像被掐住了脖子,哽在了那里。坐在床边的张氏连忙想要把他身子侧翻过来。

    但是他一个弱女子哪里搬得动,朱瞻基连忙帮忙,将他侧向了床边,张氏轻拍他的后背。

    只是轻轻一拍,仿佛打开了一个阀门,大片的血沫又从他的口中喷了出来。

    (十二个小时写了一万字出来,算是把这个情节写完,省得大家又说我是断章狗。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第四十一章 各方() 
朱元璋是一代奇才,智商,情商都是超级高的一代帝王。

    他从小是个放牛郎,不识字,后进入寺庙当和尚,更没有机会识字。

    从25岁以后,他参与起义,才逐渐开始接触文人,有了学习的机会。

    元璋深刻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与管理的知识分子相差太多,为此他决心用后天努力学习,努力赶超这些知识分子们。

    他本人十分反感“以无知役有知”的可笑做法。建立明朝后,他就在诏诰中说:“朕统御以来,随所善而应是职,使有知而不妄。其前代必欲以无知而役有知,朕不知为何。”

    朱元璋读书生活非常庞杂丰富,涉猎极广。从建立初期南京政权开始至洪武三十一年71岁去世。

    常常是“戴星而朝,夜分方寝”,学习力度一天比一天大,经常为此“日晏忘餐”,每天处理日常政务后,就是读书。

    有时更是在“万机之暇”挤出那么一点时间,也要把当天的书读完。

    但是,朱元璋读书是为了以有知对有知,不为有知之人欺骗。

    朱元璋对有知识的人非常钦佩,他能为秀才发放俸禄,举人,进士就能不交税,由此可见他对有知识之人的尊敬。

    同时,大明虽然有着最严苛的户籍管理制度,但是不论万民,皆可参加科举,能达到知识改变命运的目的。

    可他尊重知识,绝不迷信知识。

    在一开始建国的时候,他的圣旨文雅无比,阳春白雪。但是越到后面,他的圣旨就开始越发下里巴人,根本不讲究用词了。

    这不是因为他放飞自我,而是他深刻认识到了知识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人却不能被知识所限制和奴役。

    同样,他也充分认识到了知识对人的影响,认识到了这种途径对人思想的奴役。

    他重新确定官员考核的标准,以八股文取士。

    除了太孙,他一直留在身边教导,其他的皇孙,他都希望用儒家思想来同化,让他们不会成为太孙的牵绊,而是助力。

    朱高炽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孙,他所接受的教育是辅臣教育,而不是皇上。

    但是当朱棣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之后,他还没有能挣脱朱元璋对他一开始的定位,这是他的悲剧。

    看着吐血不止的他,朱瞻基的心中满是怜悯。

    他真的是个笑话,是时代大潮中的悲剧人物。

    但是也仅仅如此。

    他虽然是自己这个身体的父亲,但是他因为落后,注定要被淘汰。

    而且,这其中还有自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最少还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可是现在,因为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他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原本平静下来的朱棣被朱高炽的吐血又愤怒了起来,吩咐内侍。“将太子转到前殿,让太医细心诊治。”

    朱瞻基转身面向他跪下,叩首说道:“皇爷爷,父王身体欠佳,望皇爷爷收回成命,让父王留在京城养病。”

    朱棣一下子就明白了朱瞻基的心意,他叹了口气说道:“他留在京城,对你可不是一件好事。”

    朱瞻基坚定地说道:“如果孙儿连这点事都应付不来,又如何能担起大明这万里江山。”

    朱棣的眼睛在朱高炽的脸上盯了许久,转身走了出去。“朕就等着看看,你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

    朱瞻基的确没有一点担心,一手掌握钱袋子,一手掌握兵力,锦衣卫,刑部,工部都为他所用,任谁也抵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

    朱高炽被一帮内侍又送到了前殿,原本平静下来的后妃们,现在一个个又慌了。

    朱高炽眼看不行了,她们该怎么办?

    张氏倒还一脸平静,也根本没有往那一帮后妃里面插,反倒是找了个机会将朱瞻基拉到了一边,关切地问道:“陛下果真让基儿监国?”

    朱瞻基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母亲请不用担心,孩儿必定将这大明江山握在手中。”

    张氏抬手摸了摸朱瞻基的脸,笑着说道:“基儿从来都没有让我失望过。”

    原本只是吐了一次血,太医们还有七分把握,但是朱高炽心情激荡,再次吐血,让一帮太医都紧张了起来。

    他的体质千疮百孔,虚不受补,偏偏他有无女不欢,每日把壮阳药当饭吃。

    要不是生在皇家,就他这身体,恐怕早就入土了。

    这一次吐血,朱高炽开始昏迷不醒。整个皇宫的气氛为之凝固,朱棣连平日喜欢看的大戏,也没有看了。

    朱瞻基这几日什么事都不能干,每日只能待在朱高炽的病床前,当孝子。

    现在可不是后世,父亲生病,朱瞻基这个儿子要是还去工作什么的,那是大逆不道。

    在一些乡村,这样的不孝子直接被族人打死,官府都不会管,还要嘉赏。

    大臣们为什么要丁忧,为什么要夺情,这都是跟时代紧密相连的。

    皇宫因为朱高炽的病情仿佛停滞,但是在宫外,因为太子的重疾,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二月初二,国子监就有学生在有心人的蛊惑下,来到了承天门外,为太子祈福。

    因为仅仅是祈福,朱棣并没有严管,还让锦衣卫给他们送上了姜汤。

    可不曾想,第二日,就有学子蒋长青等人送上血书,恳请皇上留太子监国。

    这一下子触怒了朱棣,命令锦衣卫彻查,到底是谁在背后蛊惑。

    锦衣卫出马,这些还没有进入官场的学子那里会是对手,只是将他们带入满是刑具的大牢溜达一圈。一帮学子就将詹士府左谕德范澄,左中允曹进,还有翰林侍读学士廖万忠等人给招了出来。

    杨章德领取圣命,亲自率领锦衣卫将三人抓获,关进了刑部大牢。

    从永乐十二年投靠朱瞻基,杨章德从一个总旗荣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在其他人看来,他这已经属于是幸进。

    但是对他来说,他还觉得自己升的不够快,名声不够响。

    当初的纪纲,可要比他升职的速度快多了。

    但是朱瞻基出海三年,他在朝中没有其他依靠,不敢大动干戈。

    如今朱瞻基归国,也到了他这把刀出鞘的时候了。

    锦衣卫需要的就是大臣们害怕,恐惧。纪纲得了一个好结果,也让他对未来并不担忧,何况他还没有到那一步。

    他现在上面都还有三个职位比他高的,抛开老不更事的塞哈智,都还有左右指挥同知比他的官职高。

    想要出头,就必须要努力。

    到了初四,他就以这三人为突破口,将右春坊大学士杨溥也牵连了进来,而且被牵扯到的学士和詹士府属官,占了三成以上。

    朱棣没有半点留情,直接下令,将所有牵连人员,全部关进了刑部大牢。

    这些人全部都是太子的死忠份子,虽然这个时候将他们抓起来实在太不给太子面子。

    但是在朱棣看来,所有居心叵测之辈,都不能轻饶。什么父子之情,相比天下,根本不值一提。

    杨士奇这次倒是没有沾染上麻烦,这让朱棣还有些奇怪。

    在他看来,杨士奇这个人才应该是背后的主谋。但是这一次,他反倒是劝阻了多次,不让其他人有任何行动,只是其他人并没有听他的。

    看到其他人被皇上毫不留情地抓进了监狱,杨士奇并不奇怪,朱棣这个皇上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独断专行的皇上,任何人想要阻拦在他的面前,只会被他碾压粉碎。

    他心寒的是朝中的文臣们,竟然一个个也都无动于衷,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太子监国,甚至是不在乎他的死活。

    这也让他看清楚了朝中的局势,他原本以为的太子天命所归,不过是一场笑话。

    他们支持太子,不过是因为太子是长子,是太子。他们支持的仅仅是伦常!

    太子体弱,让太孙监国,这是天经地义,所以根本没有大臣愿意跟皇上对着来。

    但是他们也不好好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让太子吐血病重的。

    不过他一个五品大学士,又没有职司,太子病重,他的面子就没有人给了。

    短短三日,他就体会到了世态炎凉。

    如果太子能够监国,想必他现在已经门庭若市了吧!

    相比他的失落,他的儿子杨道倒是显得颇为自得。

    连杨溥都因为其他人蛊惑监生闹事,被抓了起来,只有他的父亲因为他的劝阻没有参与其中,这怎么能不让他开心呢?

    即便太子不病危,他也没有希望执掌朝政,现在他又病危,只不过是让太孙监国变的更理所当然一些。

    如今,他已经被擢升海军第一舰队新江口水寨实印千户,下辖千人,一艘一级战舰,四艘二级战舰,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不过,他遗憾的是这次皇上抽调的兵力大多是其他三支舰队的老兵,他这次是没有机会去西征的了。

    有人失势,自然就有人得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彭城伯张昶就是这场风波中最大的受益者。

    他虽然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不过却没有领兵权,只能在京城当一个富贵闲人。

    相比之下,他的弟弟张升,因为官至金吾卫指挥使,手里的实权比他还要大一些。

    但是,从二月初一的大朝会上,太子要被打发到西北,然后又吐血,他这个太孙的亲舅舅,家里就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

    一代天子一朝臣,虽然现在朱棣还没有死,但是他要西征,这一去就是两三年。

    而他的年纪已经六十,又还能当几年皇上?以他对太孙的宠爱,现在就要开始给太孙铺路了。

    张昶身为太孙的亲舅舅,待太孙执掌大权,肯定是要被重用的,别的不说,只要把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的职司变成实职,就已经登上了大明最显赫勋贵的级别。

    不过张氏一门都是本分人,他们不仅没有嘚瑟,反而因为太子重病,干脆闭门谢客,不敢有任何张扬。

    所有这一切,都被朱棣和朱瞻基看在眼里,谁在折腾,谁在高兴,谁又在高一些小动作,他们都一一记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