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学道术的那些日子-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面的一些图案和佛家封印,我也看不太懂,姜老道叫我去准备法器,他跟那些考古队员倒是看的兴致勃勃。

    等我准备好东西,夕阳已经马上快要落山了,再不加强封印就来不急了。

    我和师傅合力对这千年旱魃进行了道教法印四象镇魔大阵加持,又以黑狗血淋棺身,那黑狗血一碰棺材就立马被吸附进去,很是邪门。

    我们再焚香祈祀了一番,然后就把那铜棺重新投进漩涡之中,那棺材一入水面,漩涡即刻就缩小,最后消失不见。

    我们终于长长的吁了口气。

    姜老道回头对我们说“刚刚大熊已经把石兽给套上了,现在就给它吊上来吧!“

    一名军人机灵的点点头就跑回驾驶室。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铁锁链“哗啦啦”崩的笔直,过了几分钟,水面水花溅起,一顿具大的石兽升了起来,摸样大小跟工地上的那只差不多,只是身上缠着很多水草和泥沙。

    众人齐心合力把石兽拉到甲板上方,我和姜老道就迫不及待的钻进那石兽的腹部,只见那里也刻着弯弯扭扭的一些文字,经过激流沙石的冲刷已经大部分看不清。

    我连忙拿墨水和白布过来,把这些铭文给临摹下来。

    那张瑁老头也是个古文字专家,他跟我们说这是小篆,字面已经模糊不清,只能大概的看清几句话的意思五只石兽,以风水神兽大阵投到河里,顺着江妖的身躯妖气而走,百年一顺行,又以百年逆行,镇压这万古妖兽。

    万古妖兽到底是什么妖物?

    中华文明才五千前的历史,如果这妖兽真的有一万年,那岂不是比人类诞生还要早个几千年?比盘古开天和女娲补天还要早?那这妖兽还了得?

    吓得我们冷汗直冒。

    我们寻思着只有聚齐这五只石兽的拓板才能搞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了。

    众人拿水泵把石兽身上的水草与泥沙给冲洗干净之后,才发现这石兽四腿的缝隙,两腿之间大腿上居然都有摩擦痕迹,而且痕迹很新,很显然,这是石兽在行走过程中,两腿摩擦的痕迹,看起来绝对不是沙石打磨的。

    众人都吓得呆坐在地,我和姜老道也是惊愕不已,抬头打量着这具大石兽,看起来古朴笨拙,毫无生气,怎么看都不像有生命体制的样子,居然能够在满是淤泥的河道里行走。

    这种神通,即使是我们道家祖师爷没有一个人做到的,这李冰的能耐大的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不禁心生向往。

    我用手去摸那石兽,果然又有感觉到一股道家无上正气和一股强大的邪恶力量,此两个力量从我的双手传到我心里,我的心猛烈的一跳动,然后突然一阵短暂的窒息,心脏好像被一股力量压爆一样,我嗓子一甜,哇的一口鲜血就喷在石兽身上。

    那鲜血也不滴下,迅速的形成一丝丝血线蔓延整个石兽,我们眼前红光大作,中间一个红圈,圈内无数的弯弯曲曲的红线,一直蛇走到圈外,一幅古朴的图案在石兽身上显现。

    整个石兽发出耀眼的红光,姜老道急忙跑到驾驶室三层上面向下观望。

    我们所有人被这奇异的景象惊呆了,张大着嘴,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过了一会儿,那红光才慢慢消散,血线被吃进石兽,石兽又恢复到原来状态,仿佛刚刚就是一场梦境。

    我向四周看了看众人的反应,才知道那不是梦。

    姜老道神色凝重的走了过来,满脸的冷汗。

    我平复了旧伤复发的气息,小声的问道“师傅,刚刚那是什么东西?“

    姜老道叹息一声,说道“那个图应该是已经失传的上古洪荒古阵“八荒**噬魔大阵”,传说,上古战神蚩尤被黄帝打败之后,魂魄分撒华夏大地各处,黄帝怕蚩尤死而复生,就用的这上古大阵把蚩尤魂魄镇压在各处。”

    我一听,吓的浑身抽搐,蚩尤谁都知道这厮的厉害,同样的上古大阵用在这长江的妖兽身上,岂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够抗衡的。

    我心里打着退堂鼓,要不要还是回家取林雪生孩子去,以后不做这些疯狂的事了。

    姜老道继续说“如今你的这口血是帮了大忙了,上古奇阵已经再次启动,这里面的妖兽魂魄要想再次苏醒,只怕又要等个几千年,这段的水域算是能平静个几千年了,功德无量啊!”

    我一听,豪迈之情就冲上脑门,向大家挥手示意“那我们继续去找其他的石兽,往死里朝上面吐血,再把这妖兽镇压个几千年再说。”

    姜老道气笑了,笑骂道“你小子说的容易,你以为这上古奇阵是那么好布的?以李冰之力摆下这一个八荒**噬魔大阵,估计是以自身性命相搏,肯定会糟反噬,爆体而亡。已经无命再摆其他的四只了。这已经是道家第一人了,连我们道家四大天师都没有此人之神通。”

    我惊得目瞪口呆,我以前看书上说,李冰是劳累过度死在石亭江的工地上,看来不是事实,应该如师傅所说,李冰是为了镇压这妖兽的一丝魂魄在这石兽上,受大阵反噬而死的,这肯定是不为人知的。

    我们把这石兽又重新投入到江里,已经到了晚上,大家劳累再加上惊吓过度就早早的吃过饭,都去休息了。

    我和姜老道,大熊三个睡在一个船舱里,久久听不到姜老道震耳欲聋的鼾声,我知道他还没睡。

    于是,我坐起来小声的呼唤他“师傅?你是不是还没睡?”

    姜老道回过身来,一双猩红的眼睛看着我。

    我吓了一跳,惊愕的问“师傅,您怎么了?”

    姜老道顿了片刻,神情严肃的说“还有些事情,我没有明说,那些打造石兽的石料也很有来历,那些就是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石。”

    我吓得很久没有回过神来。

    女娲和共工,祝融,盘古都是上古之神。

    什么是上古之神?

    就是比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早个几千前的神。

    传说,当年世间还没有天地之分,盘古手持利斧开天辟地,天地之间是无边的黑暗,盘古掏出双眼化为日月,自此有了光明。

    盘古头颅血肉划为山川大海,脊梁骨化为不周山支撑着天和地。

    此时世间只有他一个生命,顺着岁月的流逝,日月掉出很多颗粒化为千万星辰。

    后来又诞生了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还有蛇尾的造物主女娲。

    女娲见世间荒凉,于是开始挥泥造人,数以万计,日夜不停。

    祝融和共工水火不容,于是展开昏天暗日的大战,祝融大胜共工,最后,共工大怒,以万伤之体撞不周山以求与祝融同归于尽。

    不周山是连接天地的唯一一根支柱,被共工撞倒之后,天地震动,霎时,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天下万物而涂炭。

    女娲见自己辛苦造成的人类,受此大难,于心不忍,于是以神力练就五色神石去补天。

    此时,天已经摇摇欲坠,五色神石受天的震动也落了一些下来,女娲见此情况不妙,于是自己划成巨石把天的窟窿给补上。

    从此,天地重新变成了一片万物生长的和乐世界。

    这就是女娲补天的传说,那些细小的女娲神石也分散到华夏大地不同的角落。

    相传,这些神石包含了女娲无上的神力,能够镇压无数妖兽的魂魄,让它千年无法突破其中。

    我是从师父的那些古籍里看到这样的故事,还以为只是传说神话而已。

    这下听师父说那石兽就是用女娲神石打造,我如何的不吃惊?

    如果这事是真的,那万古妖兽肯定也是那时候产生的妖物,或许是共工的魂魄所化,也是有可能的。

    据说,共工是撞不周山而死,神的魂魄化身成这长江妖物的可能很大,至于祝融也身受重伤,在与共工死后不久,也倒地身亡。

    神的骨骼和肉都变成山川,血化成大海湖泊河流。

    而魂魄四处游荡会产生很多邪恶的鬼祟。

    祝融的一丝魂魄碰上共工的魂魄,可能又会一场大战,岁月不休,他们也会死磕到底,兴许那旱魃就是火神祝融的魂魄所化。

    天灾地祸也可能是他们大战所带来的后果。

    我把我的想法跟师傅说了,姜老道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你的想法确实很独到,也很有这个可能,我为什么没往这些上面想呢?哎!还是以后慢慢探索吧!别想了,睡觉吧!”

    说完,没过一会儿,已经鼾声大作,两眼死死的瞪着天花板。

    我实在睡不着,如果,我的猜测是对的,那么,我们这些凡人的努力能力挽狂澜吗?

    上天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我们又怎么可能与这些上古之神相抗?

    如果真的有神仙,他们对这些比他们还要强大的神,也许是真的没办法,也许是自顾自己的安乐逍遥。

    我想着想着,还真的睡了过去。

    ;

第四十六章 巴蛇(求月票,求赞赏)() 
第二天,我们醒来已经到了重庆的巫山水域。

    张瑁老头向我们介绍到“这里就是大宁河小三峡了,两岸有很多悬棺,千百年来都是未解之谜。”

    我们抬头一看,果然在那悬崖峭壁上,有很多棺材。

    那些棺材都安置在凸起的岩石下面,不让风吹雨晒。

    棺材下面或两或三的凿了洞,以木桩打入,然后把棺材架在上面。

    那些棺木看起来黑漆漆的,显得古老和残破。有的保存的非常完好,有的有些残破,歪歪斜斜裂出很多缝隙躺在木桩上,我们距离很远,也看不到里面有上面东西。

    这时有军人问道“那些棺木离下面最少有六七十米高,古人是怎么弄上去的?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张瑁仰头看着那些棺木,摇摇头说“所以说是未解之谜啊!很多年前又人爬上去看过,里面有人的尸骨和一些鱼骨,鱼叉,什么的,还有人看见里面有些铜器和陶罐什么的,至于怎么弄上去的,没人知道。前些前,江西龙虎山的悬棺,有人做了测试,以现代的科技都很难弄上去。”

    我看着那些无比壮观的悬棺,突然,脑子里面一闪,说“会不会不是人为弄上去的?”

    众人都吃惊的看着我。

    我想了想跟他们解释所谓现在的巴蜀,巴蜀是指四川,最早来源于西周时期,那时候巴蜀是分为两个国家,一个是巴国,就是现在的重庆全境,蜀国就是现在的四川西部,那时候是古蜀国。

    其中巴国不止一个,分为廪君之巴、宗姬之巴、巴夷賨国和枳巴,巴人会使巫术,控制巴蛇。

    《山海经·海内南经》和《楚辞·天问》都有巴蛇的记载,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说“巴,虫也”,谓虫名。“或曰食象它”,《山海经》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象形”,伯加切,古音在五部。按,不言从己者,取其形似而軵之,非从己也。

    又有传说,巴人就是巴蛇的化身,他们死前化为蛇身,衔棺而上悬崖,再化为人身躺进棺材里面,以求靠近天,以修的地仙之体,升天为仙。

    众人看着我,面面相视。

    姜老道对我的说法,很是赞同,赞叹着说“不错,书果然没有白看,说道点子上了。这些棺材明显不是人为,我觉得还是应该是巴人会使巫术,控制巴蛇给他们带上去的,按照古书上的记载,还有《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这样说起来,巴蛇至少有大水牛的身躯那么粗,衔口棺材上这悬崖并不是不可能。至于,巴人会化为巴蛇,显然不怎么可信,后来的巴人都被秦国,楚国所灭,要真的会变成蛇身,岂会那么容易被灭,巴人会控制巴蛇,但绝对也会有弱点,秦人和楚人找到这个弱点把巴蛇消灭也不是不可能。”

    我也点点头,如果巴人会化蛇身,那肯定就是女娲的后裔,不可能被灭的。

    重庆这一带的山都叫巫山,可见那时候的巫术在这里肯定是大放异彩。

    众人听了,都感觉到不可思议,惊的都大惊失色,能把大象都随便给吞了,这巴蛇得多大啊!

    有很多人连忙死死的盯着水面,生怕有巴蛇冲上来,把大家都吞下去。

    这时候,潭劲林凑到我面前,小声的问“莫老弟,那上次你们遇见的是巴蛇吗?”

    我想也不想的大声说“那次遇见的不可能是巴蛇,那家伙比巴蛇要大上个好几倍!”

    我话没说完,就听“扑通”几声落水声。

    我一看,很多人已经跌坐在地上,吓的尿都流了出来,浑身颤抖不已。

    还有几个胆大的,正在那里大叫“快救人,他们已经被吓傻了,会淹死的。”

    我连忙冲过去一看,水面上几个人已经口吐白沫,两眼泛白,眼看就下沉下去了。

    我心里暗笑,这些人胆子怎么这么小,被我的话吓成这样。

    我还想笑,后面姜老道大骂“瞧你干的好事,还不下去救人!”

    我没反应过来,就被姜老道一脚给踹了下去。

    我在水里挣扎了几下,连忙过去拖住一个人,下面又跳下来几个人把其他的人都救了上去。

    我们掐了那几个人的人中,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醒了过来,有一个人急忙问我“小兄弟,你刚才说你们上次遇见过一个比巴蛇还要大好几倍的蛇?”

    我看了看姜老道,见他怒瞪着我,好像我再乱说话就要把我杀了,我连忙缩了缩脖子,连连摇头说“没有的事,我们上次什么也没遇见。”

    那几个人这才放心下来。

    我们此时再抬头看那些悬棺,已经心情大不相同,总觉的那里面有些古怪。

    期间,我们也没有感应到石兽踪迹,过了一会,我们看见岸边的山上有座跟少女一样的山峰立在群山浓雾中。

    姜老道看着那山峰,暗叹一口气,我察觉到有异,忙问“师傅,又怎么了?”

    姜老道指了指那山峰小声的说“那就是著名的神女峰了,相传是西王母幼女瑶姬,为助大禹治水,而来到人间,后来水患排除之后,化身这座山峰,估计也是为了镇压这河里的妖孽。我现在在想,这么多能人神仙都治不了这妖孽,我们此行的后果到底是什么!”

    我也黯然神伤。

    是啊!如果真的这样,我们所做到底是徒劳无功,还是还是真的能为百姓造福呢?

    姜老道天生是个乐观派,紧接着贼笑着对我说“没事,如果真的把这事做成,那是造福了千千万万百姓,不知道能积多少功德,到时候,师傅我眼睛一闭就位列仙班了。如果不行,我们只求不弄巧成拙就行,大不了把这条命祭祀这妖物吧!”我。。。。。。

    我们往下游在走了十多分钟,忽然船体突然震动了一下。

    有经验的人马上大声喊“我们触礁了!”

    我一听吓的脸色惨白,忙拉住他大声问:“触礁?船会漏水?”

    他笑着对我解释道“没事,没事,我们只是触到浅水区的泥沙,暂时搁浅而已,只有人下去花点工夫铲出泥沙就行。”

    接着,他又叫了十多个人下水去作业,跟我解释了原因。

    长江很多地方河道变窄,很多沙石没有及时被冲走,都堆积在一块形成一块沙石礁,现在又是枯水季节,有的地方水深150多米,有的地方不到十几米。大型船很容易卡在上面,造成搁浅。

    听他说完,我才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