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级维修工-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叶秋当初是交到131研究所手里的,131自己跟海军方面做得交接,至于131从海军那边拿了什么好处,不管叶秋的事,可叶秋一次可以白帮忙,两次还可以白帮忙,这要三次五次的继续白帮忙,换成谁也受不了啊。

    “呵呵,这位领导,你觉得我要多少人手,要花多少时间多少钱才可以研究出来那款推进器呢?”果然,叶秋开口了,一开口就让苏晴一阵头疼,说话的人在所里她还得拿白老师这个称呼来喊人家的,资格老就不说了,在导弹研究领域,确实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122章 这你们也白要?() 


    白老师闻言,脸皮立刻耷拉下来,但叶秋没给他说话的机会,继续道:

    “苏姐,我手上的东西还有不少,关于你们131研究所的也有,上次说过的那个规避防御型导弹的设计差不多已经完成,目前还剩下应对末端反导的弹道软件。这么大的项目,我们难道也要无偿贡献出来吗?”

    叶秋只是在据理力争,说起反导俩字语气轻描淡写的很,尤其是最后一句,应对末端反导的弹道软件,这短短几个字,包含的信息量太大,苏晴怎么也算131研究所的生力军,几个名字钻进耳朵,仍然迟疑了足足一分钟才有点明白过来,更别说白老师几个年纪稍微大了点的,直接就是一通瞠目结舌,白老师伸出一根手指颤抖着指向叶秋:

    “不!不可。。。。。。不可能!”

    叶秋无情的送去一个白眼:“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制衡反导,又不算什么多大的难题。”

    噗!

    七八口鲜血齐齐喷向空中。

    131火炮研究所,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弹道的研究,他们这些在研究所工作了一辈子的研究员,枪都抱不稳,一个个挂上中校大校以上的军衔,表彰的本来就是他们在研究上取得的成就,但是,他们谁又敢拍着胸脯说一句,制衡反导不是个难题的?

    华夏在导弹技术上,勉强能在全世界排到前七位,那还是因为华夏拥有别的国家望尘莫及的生产能力,可以用恐怖的导弹数量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至于反导技术,跨越在华夏前面的国家多了去,也许有的国家只有技术人不能进行实战研究而已。

    相比于美俄,甚至是英法德日,华夏都处在落后阶段,这还只是说反导。

    叶秋说的,已经跨越了反导,他说的可是已经在进行末端反导弹道的软件编写,这是什么意思,像爱国者导弹,他最突出的能力就属于末端反导,可以在导弹即将到达目的地上空时候进行拦截,对于这种技术的反制,就是在末端不断的变换弹道,以不确定的轨迹让反导导弹落空,难道打枊的技术部门已经研发完毕弹道的曲线变化?

    这还得加上最后一句,软件编写,华夏强大的武器库,也是在最近几年才采用了国产芯片换装,再次之前,芯片技术一直被英国垄断,他们对华夏的不军售政策,让华夏很难获得高技术含量的优质芯片,芯片的制作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就是软件。

    这就惊诧完了?远远没有!

    叶秋轻描淡写的语气,不是只有白老师一个人表示不可相信,就连苏晴都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反导的前段和中段呢?叶秋没提,但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他们搞的是一系列的制衡反导研究,说是只剩下末端的一点点收尾工作,那显然就是表示前段和中段的反导技术已经完善了啊。

    这才是最大的戏肉!

    专家们可以暂时容忍自己的芯片技术不如外国,可以容忍软件技术不如他们,这是因为,他们在导弹的数量上面难以跟华夏相比,一旦有任何开战的打算,铺天盖地的东风快递,可以湮灭一切高端芯片组成的反导阵地。

    只有在保持了尖端科技不输于人的情况下,他们才有时间坐下来进行高端科技的研发和普及,没办法,华夏曾经落后于他们太多,想要在重重围堵之中杀出重围,没有个重点那是绝对不行的。

    面对一堆的老研究员,叶秋耸耸肩,嘴角还来得及往下撇撇,然后才摊摊手表示,你们可以尽情的怀疑,我不想多做解释。

    华夏最有底气的导弹,是远程核弹,这样的导弹,面对末端反导,已经不需要考虑太多,以目前核弹的当量,距离地面10米还是1公里爆炸,区别并不算大,而且远程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更快,末端反导技术用处根本不大,专家们更关心的,反而是初段和中段应对反导的手段。

    “叶秋同学,你。。。。。。”白老师明白叶秋的身份,他很想让叶秋拿出点证据,但这话太难开口,只是张口结舌一番,剩下的话便咽在肚子里了。

    “我想问下,这项研究我是不是也要无偿的拿出来?”叶秋只是淡然看了看白老师,气定神闲的问道。

    白老师很想跟叶秋上一堂爱国爱家的教育课,但是,只有他这样从事了一辈子弹道研究的人才明白,做出这么大的研究,需要耗费多大的代价。

    131研究所,从事各类研究的人不下500个,专门从事制衡反导研究的就有100多人,每年国家拨下的研究经费都得用海量,巨额来作为形容词,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一百多人这么多年的研究,都始终没能跨越区区一个萨德反导系统,那还只是一个中段反导技术。

    跟制衡反导相对的就是反导,我们专精于制衡反导的研究,同时进行的,还有反导技术的研究,不能把反导技术研究到顶尖的地步,想要谈制衡反导那也是枉然,不管大唐的研究到底如何,作为大唐在外代言人的叶秋敢这么说话,在座的专家们不相信的表情中之所以会带上惊恐,他们也在隐隐觉得,叶秋的话是真的!

    “你需要什么呢?”白老师终于想起来问一句,只是他的口气显得无比的干巴,他只是负责研究的,做出决策的,研究所内还有几位将军级别的人物呢。

    “我只是想建立一条可以跟军方沟通的桥梁,并没有想过跟你们一分一毫的计算细账,比如我拿出来的特种钢材配方,不是已经进入量产阶段了?相信大家也都清楚,我们的特种甲板钢,已经不输于任何国家,同样,我们的潜艇用材料钢,不管强度还是耐腐蚀程度,恐怕已经优于世界最顶尖的潜艇用钢材了吧,当时我没有什么需要,从来没提过报酬的问题吧。”这是叶秋早就考虑好的话,他必须从军方拿到他想拿到的东西,然后才能谈合作,谈发展。

第123章 跨世纪的笑话() 


    如果说一款高性能快速充电的电容电池,研究所可以看上电池本身和缓释器的技术的话,今天叶秋的话,展示出来的反导和制衡反导技术,以及对芯片的研发和对软件的设计,更是131研究所必须得到的东西,相比于电池技术可以作为民用技术来讲,关于导弹的技术,那就只能有军事用途,苏晴跟白老师等一干老研究员们的想法完全不同,叶秋赶在这个时候说出来,那就一定是决定拿出来才讲的,不然的话,他不说谁也不知道啊。

    关于反导和制衡反导,即便叶秋的研究并不透彻也没有多大关系,131研究所又不是一个吃干饭的机构,他们从事各种反导研究已经多少年了,缺的也许只是一个想法,一个大胆的设想而已,他们跟大唐相比,手上的各种弹道数据可要多的太多了,现在的苏晴也有点后悔,当初跟叶秋交接数据还是在她的主导下进行的,最尖端的弹道数据她并没有拿出来,当然,那不是她的意思,是研究所领导们的保守想法。

    收集那些数据,国家为此做出了多少?叶秋一个带着点神秘色彩的年轻人又有多大的可靠程度?要知道,那些数据也许只是几个数字那么简单,但一旦那些不起眼的数字外流,外国一下子就可以掌握到华夏所有导弹弹种的弹道数据,在外人眼里神秘无比的东风快递家族,立刻就会被剥下神秘的外衣,变成个任人宰割的铁块。

    “叶秋,我很明白你的意思,之前是我们对你们的研究估计不足,相信我,我虽然不能做出什么决定,至少可以跟上面讲清楚你的需求。”苏晴在白老师诧异的目光中,信誓旦旦的做出了保证。

    叶秋瞧瞧苏晴,忽然笑了:“苏姐,不是我故意为难你们,实在是我的某些诉求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太过重要啊。对了,导弹数据我可以给你们,稍后有数据补充的话,我有现成的导弹公式可以修改。”

    “嗯。”苏晴有点脸红了,叶秋肯定已经发现数据不太对头,说着话未尝没有讽刺的意思。

    叶秋肯定发现了,不过那一点关系都没有,数据他要不要都行,系统关于反倒制衡有着绝对成熟的方案,拿出来用用便是,叶秋需要注意的反倒是不能一下用上太过先进的方法,要不然拿个狙击步枪都可以射中导弹的话,那也太骇人听闻了点,华夏的神剧已经太多太多了,不需要那么厉害的招数。

    谈到大唐的诉求,叶秋自然能想到地皮,海军方面还没有意识到他的潜水艇的设计有多先进,叶秋有点不甘的同时,也觉得各种诉求无法开口啊。

    不管以后怎么发展,要一艘属于自己的潜艇绝对是很必要的:

    “苏姐,我上次画的那个潜水艇图纸,海军方面有什么回应没有?”

    “潜水艇?没有!”苏晴有点小小的愕然,她也不乐意跟海军方面打交道,但她也知道,海军也不是什么都没拿,不过都是给131研究所方面的好处,那些层面的来往,她也只能听个风声而已。

    “呃,那这样,我有几句话,可以托你转给他们吧。”

    “当然可以啦!”终于进入和谐的谈话阶段,苏晴舒口气,叶秋终究还是个识时务的孩子呢。

    “那啥,我的那款推进器的设计,里边的那层轮叶转速可调,平时并不需要仿生声呐的,还有,那个潜水艇,有个数据需要你代为传达,新款潜水艇的水下速度,可以达到最大45节。”

    科学研究,有时候的共通性就在这里,这是航海方面的常识,潜艇的最大航速,因为静音充电等各种需要,速度一直都在20左右徘徊,听到叶秋说到45节这个数据,在场的专家无不咋舌,这特么是导弹巡逻艇还是潜艇你丫的说清楚先。

    像是明白身边的专家心里所想,叶秋款款道:“是潜艇,是我们设计的新款潜艇,排水量可以做到8000到10000吨!”

    我靠,专家们齐齐一声暗骂。

    8000吨的潜艇,已经可以当做最强大的威慑力量使用了好不好,一艘潜航可以达到45节的10000吨核潜艇,试问一下,还有什么可以控制它的手段呢,更别说这潜艇还有强大的仿生声呐存在,这是要潜伏在敌人身边而不被发现的节奏啊。

    这东西这小子拿出来过?海军那帮老瞎子们竟然没感兴趣?哈哈,这特么可是今年华夏最好的笑话了啊,一帮子老瞎子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抱着个螺旋桨沾沾自喜,竟然让这么大的东西从自己眼皮底下溜了过去?

    这笑话,让白老师一帮人觉得足足可以支持他们笑到死的那天了。

    “嗯。”这是对华夏整体军事水平的巨大提高啊,苏晴也难掩自己的开心:

    “对了叶秋,上次你说你们对导弹的表面涂层也有研究,着好像也是导弹隐身能力吧,应该属于制衡反导的范畴呢。”

    “有!”叶秋直接点点头:

    “我们大唐有开发无人机的课题,无人机的隐身能力也是我们需要的,回头可以给你们一份资料。”

    不行了不行了,越谈下去发现的东西越多,而且每一款都能让白老师等人抓耳挠腮的难受,他们是专家,第一次不讨厌这样的纯谈话场合,只是叶秋光动嘴不拿资料,让他们越来越耐不住性子。

    “苏姐,上次你们帮我们协调的西山军营,现在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使用啊,你看,关于用地方面。。。。。。”虽然有方浦东的帮忙,不过目前的叶秋对131研究所没有更高的要求,想了想自己这次要拿出这么多东西来,不张口要点什么实在对不住自己啊。

    “行!你想要哪里的地?这事我们绝对可以帮忙,至于帮到什么程度,我还真不好说。”划地的事情,不仅仅是需要军方点头就行的,还得配合地方上的整体规划,苏晴这么说,一点都不意外。

第124章 专供菌队的游戏() 


    方浦东给大唐安排的地,叶秋还不知情,不过要是让他点名说需要哪里的时候,他还是很有想法的,没有什么地比跟以前的连成一片更好的了,可惜的是,方浦东不给他选择的机会啊。

    不过,苏晴现在问起他的意思,叶秋还是说不清楚,对地价没有了解,他只是片面的想要地,甚至连要多少才能满足最近和未来的需要他都不知道。

    “苏姐,你觉得哪里好呢?”他们谈话的客厅里面,墙壁上就张贴的有各种地图,这几乎是官方会客室的常备,一张世界地图一张华夏地图这是必不可少的,讲究一点的人,会加上一副省内的地图。

    这张东海省地图,面积比较大,标注的也很详细,苏晴是指着地图问他的。

    走到地图旁边,叶秋却还是说不出来什么,这是一张政区地图,标注的只是地名,他想了想道:

    “就跟我们现在的办公地点连在一起就成,不过越快越好。”

    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要的就是西山军营相邻地方的地皮,要得急,那是想尽快赶上游戏上市之前能有地方安置新的车间。

    苏晴盯着地图看了又看,叶秋说的简单,她却看得相当仔细:

    “好,我现在就跟上面知会一声。”

    这种知会,实际上就是帮他提条件的,只是不能在叶秋的注视下进行,苏晴麻利的退出房间。

    这一下,满屋子的专家们顿时可就热闹了,和谐的谈话环境,让他们很快忘记了最初的不快,叶秋即便只是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上去请教。

    能成为一批地下科研者的代言人,那也需要有一定本事啊,何况叶秋说起那些导弹丝毫不见陌生感觉,这足以勾起他们的好奇心。

    吱吱喳喳的议论声,房间里顿时就像钻进来几百只麻雀,叶秋有点想出汗的感觉,拜托,你们都是一群爷爷级的专家好不好,用不用这样没羞没躁的说话啊。

    专家们问的最多的就是反导技术,最好奇的还是反导技术,这些东西,不是单单有着理论知识就可以办得到的,他们有充足的理由来发问。

    叶秋对于科研的解释丝毫不害怕,最最担心的就是问起这些问题,脸上顿时就有耷拉下来的意思:

    “都是你们研究所给的数据,我们根据数据进行了电脑反向模拟得到的结论。”

    “模拟?”

    “反向推导?”

    。。。。。。

    以白老师为首的专家们再次不淡定了,这样的研究他们不是没有做过啊,不然的话,想要得到数据就要实弹实验,那得消耗多少导弹才能拿到全面数据呢,不过,即便只是进行模拟实验,那也需要在软件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啊,他们研究所自身的水平就满足不了需求,还是联合了军方软件研究所一起进行的合作才勉强解决问题的。

    但叶秋这么说,加上他刚才说的软件开发,显然他们大唐在软件领域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果啊,这都是国家最最需要的东西,这小子何德何能啊,竟然能代表一群专家出来讲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