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锁帝梦-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荣禄,此人字仲华,出身八旗世家,隶属上三旗的正白旗。他的祖父与父亲都在洪杨初起时,战殁于广西,荣禄以荫生补为工部主事,银库,这是个肥缺,却不知怎么得罪了肃顺,差点以贪污的罪名下狱。

    等到文祥当工部尚书,荣禄的机敏颇受赏识。以后醇王接管神机营,大加整顿,荣禄由于文祥的,当了“专操大臣”兼“翼长”。

    如鸟之两翼,这“翼长”的职位,便等于醇亲王的左右手,神机营的兵权,至少有一半在他手里。

    就是他抄了安德海的家,现在又得慈禧赏识在内务府行走。

    荣禄似乎还不到三十岁,生得如玉树临风,俊美非凡,加以服饰华贵,益显得浊世翩翩佳公子般,令人生羡。

    四命妇各站一角,将一重重簇新的织锦褥子铺设整齐,然后从女官手里接过四柄镶玉如意,镇压在四面床角。

    接着,四名女官又捧进一件“龙凤同和”袍、一方“百子九凤”花样的红缎盖头,以及不脱龙凤、双喜、如意等等形态的珠玉头饰,用方绣凤黄袱包得整整齐齐,这是预备送到后邸,等吉期那天让皇后穿戴了上凤舆的。

    四位命妇铺床的礼俗,到此告一段落。

    到了十三那天,发完妆奁,皇后就得准备做新娘子了。吉期虽选定九月十五,仪典却从十三半夜里便已开始,太和殿前,陈设全副卤簿,丹陛大乐,先册封,后奉迎。

    十四寅初时分,皇帝御殿,亲阅册宝,册封皇后的制敕,是内阁所撰的,一篇典皇堂皇的四六文,铸成金字,缀于玉版,由工部承制,报销了一千多两黄金。

    “皇后之宝”亦用赤金所铸,四寸四分高,一寸二分见方,交龙纽、满汉文,由礼部承制,也是报销了一千多两金子。

    这就到了该奉迎的时候了。一吃过午饭,文武百官,纷纷进宫,在太和殿前,按着品级排班。

    申初时分,皇帝临殿,先受百官朝贺,然后降旨发遣陈设在端门以内、午门以外的凤舆,奉迎皇后。

    在这万民如醉,目眩神迷的当儿,皇帝却在乾清宫闲得发慌,也许是等得不耐烦,也许是跟天下做新郎的人一样,必有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反正皇帝只觉得时间过得太慢。

    “什么时候了?”他问小太监。

    只听自鸣钟已响起宽宏悠扬的声音,看一看,长短针相交在正中,小太监便笑嘻嘻地跪下,高声说道:

    “这会儿正交子时。九月十五,万岁爷的大喜吉期!”

    在殿外待命的八名少年亲贵,以载澂为首,正也因为时交九月十五的正日,进殿叩贺,同时报告一个消息,说慧妃已经进宫,安置在长春宫后面的咸福宫。

    皇帝没有说什么,依然是着皇后进宫的时刻,正想发问时,只听午门楼上——五凤楼的钟鼓齐鸣,这表示母仪天下的皇后,已由大清门进宫了。

    “是时候了!”载澂请个安说:“请旨启驾。”

    “好,走吧!”皇帝点点头说。(。)

131 慈禧生气了() 
于是传旨领侍卫内大臣伯彦讷谟诂,准备启驾到坤宁宫,作为迎候皇后的表示。

    在御用的软轿前面,由那八名少年亲贵执着宫灯引导,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扈从着,在礼部堂官照料之下。

    皇帝出乾清门,再折回东一长街,入景和门,进坤宁宫,在大婚洞房的东暖阁前殿休息。

    这时皇后的凤舆,已经由御道到了乾清门,抬过一盆极旺的炭火,四平八稳地停好,皇后在两福晋、八命妇及女官护持着,跨出轿门。

    只见她一手拿一个,随即有女官接了过去,同时惇王福晋捧着一个红绸封口的金漆木瓶,交到皇后手里,里面盛着特铸的“同治通宝”的金银线和小金银锭、金玉小如意、红宝石,以及杂粮米谷,称为“宝瓶”。

    等皇后捧稳了“宝瓶”,奉册宝的龙亭方始再走,沿着御道经过乾清宫与昭仁殿之间的通路,乾、坤两宫之间的交泰殿。

    这个殿不住人,只有两项用处,一项是“天地交泰”为帝后大婚行礼之地,一项是储藏御宝。这天晚上,两项用处都有。

    礼部堂官先奉皇后册宝入藏,然后在殿门前另作了一番布置,横放朱漆马鞍一个,鞍下放两颗——就是从皇后手里取来的那两个,上面再铺一条红毯。

    六对藏香提炉,引导着皇后跨过“平平安安”的马鞍,被引导到西首站定,这就到了拜天地的时刻。

    皇帝这面也是算好了时刻的,等皇后刚刚站好位置,皇帝也由坤宁宫到了,站向东首与皇后相对而立,在繁密无比的鼓吹声中,一起下拜,九叩礼毕,成为“结发夫妻”。

    筹备三年,动用一两千万银子的大婚盛典,终于告成。

    论功行赏,普沛恩施,由惇亲王赏紫禁城内坐四人轿、恭亲王恢复了“世袭罔替”、醇王晋封亲王,到抬轿的校尉赏给银两,不论大小官员吏役,只要跟大婚二字沾上点边的,无不被恩。

    不过对皇帝来说,最好的是,他借可以召见载澂,赏了“御前行走”的差使。

    皆大欢喜之余,各衙门慢慢都恢复了常态。

    皇帝也把丢了好些日子的书本翻了开来,弘德殿的功课照旧,即使在明年正月二十六亲政以后,也仍旧得上书房,这是已奉了明发懿旨的。

    当然,皇帝的日常起居是有变化的,变化的痕迹都留在敬书房的日记档上,皇帝那一天住在那个宫里,那一天召幸那个妃嫔,都记载得明明白白,因为这在皇后妃嫔怀了孕,可以把得孕的日子推算出来。

    但慈禧太后用不着看日记档,便知道皇帝朝夕的行踪,因为每天都有她指定的太监去打听清楚了向她回奏。

    一后一妃两嫔,计算起来,皇帝跟皇后在一起共度良宵的日子最多,其次是色冠后宫的瑜嫔,再次才是慧妃,至于皇后的姑姑珣嫔,一个月下来,还未承雨露。

    慧妃虽然是慈禧太后看好的皇后人选,仍然觉得她太委屈了,踌躇了几天,决定插手干预。

    “你看你,”她慈爱地呵责皇帝,“几日没见都瘦了!”

    婚后的皇帝,已老练得多,声色不动地摸一摸脸,“儿子觉得精神倒是挺好的。”他说,“天天晚上看书,总要看到起更才睡。”

    “哼!”慈禧太后自嘲似地微微冷笑,“也就是你这么一说,哀家这么一听罢了!”象这个样子皇帝早就听惯了,平日不以为意,这时却认了真。

    “是每天念到起更,儿子不敢哄骗额娘!”皇帝说。他把“是”字念得极重,声音也相当硬,显得在心里不服。

    慈禧太后有些冒火,把脸一沉,用急促的声音叱斥:“你就是这个样子跟哀家说话的吗!”

    皇帝还不知道自己********?回想一遍,才发觉自己的语气欠恭顺,但也不愿认错,只是不响。

    “你现在是翅膀长硬了,那里还记得哀家!”提到这话,自己触发了记忆,越觉得心里充满的怨气。

    “你几时曾听过额娘一句话?十一年的大风大浪,不是哀家挡着,你能有今天?还没有亲政,就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几天的工夫,是谁教得你这样子?”

    听到最后这两句话,皇帝又惊骇,又气恼。“没有几天工夫”,不是说大婚刚刚满月?然则下面那句“谁教得你这样子”?当然是指皇后。

    这不是没影儿的事!无端猜忌,而竟出之于生身之母的口中,皇帝觉得太可怕了!

    “儿子不敢!”他跪了下来,但仍是受了冤屈,分辩讲理的声音,“没有人敢教唆儿子不孝,儿子也决不会听。额娘说这话教儿子何以为人,何以为君?”

    “你这一说,是哀家冤枉了你?”

    “冤枉儿子不要紧……。”皇帝突然顿住,发觉下面这句话说不得,然而晚了!

    慈禧太后倏然抬眼,眼中再也找不到作为一个女人常有的柔和的光,一瞪之下皇帝的心就一跳。

    然后她扬着脸问:“怎么着?冤枉你不要紧,冤枉谁是要紧的?你倒告诉哀家听听!”

    皇帝知道坏了,咽一口唾沫,很吃力地说:“儿子说错了。

    额娘别生气!总是儿子不孝。“

    慈禧太后无法再疾言厉色地发脾气,同时也不便公然指斥皇帝卫护皇后,只是连连冷笑,心里只在猜疑皇后在枕上不知跟皇帝说了些什么话?

    盘算着该如何去打听?反倒把原来想说的话忘掉了。

    赔了好些不是,说了许多好话,才算把这场风波平息下来。

    皇帝一个人回到乾清宫,深感懊恼,独坐在西暖阁窗下,好半天不说话。

    等皇帝的脸色好看了些,身边的太监才提醒他这天还没有到钟粹宫去过,意思是要让他陪慈安太后去聊聊天。

    凡是皇帝身边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在慈安太后跟前,皇帝的烦恼,自然就会消除。

    皇帝被提醒了,决定到钟粹宫去诉诉委屈,但他不曾想到,反倒让慈安太后慈爱地责备了他几句。

    “听说你跟你额娘顶嘴了?”

    “也不是顶嘴。”皇帝拉长了嘴角说,“朕也不知道额娘为什么跟朕发那么大的脾气。”

    “总是你有不对的地方。”慈安太后说,“你也该体恤你娘,凡事顺着她一点儿,不就没事了吗?”(。)

132 觐见() 
“顺也要顺得下来。每一趟朕都是特别小心,可就不知道那句话说得不对,当时就把脸放了下来!”皇帝怨怼地,“朕实在怕了。”

    “何用如此?”慈安太后笑道,“你替我磕个头,我告诉你一个法子。”

    这是开玩笑的话,而皇帝真的跪了下来磕头。

    慈安太后一伸手把他拉了起来他坐在自己身旁,慈爱地握着他的手,略有些踌躇,仿佛不知道自己的那句话,该不该说?

    由于皇帝的敦促的眼光,她终于说了出来:“你额娘是个闲不住的人,不象我,看看闲书,蹓跶蹓跶就把一天给打发了。你要哄得你娘高兴,只有一个法子,找件事让她有得消遣,那就天下太平了。”

    皇帝一面听,一面深深点头。“倒有一个法子,”他说,“把园子给修起来两位太后颐养天年。”

    慈安太后的表情很复杂,好象是嘉许皇帝的孝心,又好象深悔失言。

    “这谈何容易?”她说,“花的钱,只怕比大婚还多。”

    “哼!”皇帝冷笑,“婚礼的钱,一大半落在别人的荷包里,将来要修园子,可真得好好儿管着。”

    “这是不急,还是等你亲了政再说吧!”慈安太后说道。

    皇帝不但因为不忍违背慈安太后的意思,而且自己也觉得这一行必不可少,所以很起劲地说,“这也花不了多少钱。明天朕就跟他们说。”

    “他们”是指恭亲王和军机大臣。到第二天“见面”,皇帝首先就提到这件事,慈禧太后觉得深可人意,因而皇帝,说是十二年垂帘听政,幸喜荡平巨寇,金瓯无缺,不负先帝付托,亦可以告慰列祖列宗。

    等把这件事作了交代,就该恭亲王陈奏取旨,他有两件事必须奏请上裁,一件是彭玉麟不肯就兵部右侍郎的职务,恭亲王认为不必勉强,建议由彭玉麟帮着新任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将江防布置妥善后,准予回籍养病。

    以后每年由彭玉麟巡阅长江一次,准他专折奏事,并由两江、湖广两总督,替他分筹办公经费。

    两宫太后和皇帝,都觉得这个由沈桂芬所拟的办法很好,无不同意。

    另一件事就麻烦了,各国使臣要求觐见。

    这本来是载明在条约上的,不过以前可以用中国礼俗,听政的两宫太后不便接见男宾而拒绝,等皇帝亲了政,这个理由就不存在了。

    一番奏陈,不得要领,而各国使臣都等着听回话,恭亲王不得不召集总理通商衙门各大臣会议,商量对策,觐见本无不可,不可的是觐见时不磕头,所以会议要商量的,也就是这一点。

    明定于咸丰八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大英钦差”觐见大清皇帝,“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这就是指跪拜之礼而言。

    咸丰十年,因为“换约”引起战事,文宗逃难到了热河,桂良议和不成,英法联军进兵通州,行在不得已,改派载垣与穆荫二人在通州与英法重开和议。

    于是英国公使爱尔金,就提出要求,觐见大清皇帝,面递英国女王的国书。

    恭亲王就从这里谈起:

    “当时载垣和穆荫,答应了英国的翻译官巴夏礼,可以照办。那知奏报行在,奉严旨训斥,载、穆二人只好饰词翻案,然而话已出口,成为把柄。以后由臣主持抚局,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爱尔金的要求打消。”

    恭亲王接着又说道:“为此,同治七年到了‘十年修约’之期,总理衙门特为开具条说,咨行各省督抚将军,第一条就是‘议请觐’,曾国藩、李鸿章少荃都认为不妨准其入觐。

    事到如今,不让各国使臣入觐,是办不到的了!臣看少荃的办法,或者可行。”

    恭亲王面向与议诸人问道:“少荃这个取巧的法子,看看行不行?到亲政大典那天各国使臣,在赞礼执事人员当中排班,那不就可以不跪了吗?”

    这个办法近乎匪夷所思,但恭亲王有表示赞成之意,大家不便正面驳回,面面相觑,久久无言,最后是负责与各国公使交涉的崇厚,不能不硬着头皮说话。

    “办法倒好,不过就是李少荃自己说的话。各国使臣早就有这么个想法:他们是客,主人始终不肯接见,是不以客礼相待。

    照奴才看,要他们磕头是办不到的,如今该议的只有两条路子,一条是能不能想一计,不教他们入觐?一条是能不能劝得皇上,格外示以优容?”

    “就算皇上优容,也还有人说闲话。”董恂摇着头发牢骚。

    等他们两个人一开了头,议论便多了,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最后只有拖延一法崇厚再去回报各国公使,说是亲政之时尚早,到时候再谈。

    一场会议,就此无结果而散。

    安德海没了,慈禧老是觉的身边缺个什么,也没人与她说笑解闷了,整天拿几个伺候她梳头的老侍女撒气,崔玉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李莲英,都说他手巧,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梳头,有机会要考一考他。

    晚上,李莲英去拜见崔玉贵,他随口问道:“你会不会梳头啊?”

    李莲英脑子一转,就把学到的手艺添枝加叶述说一遍,说得崔玉贵满心欢喜。

    当下把慈禧的脾气、喜好、忌讳、怎么献茶请安、怎么三拜九叩以及应该仔细注意的地方细细地给他说了一遍,最后没忘了叮嘱他说道:“机会给你了,就看你的造化了。”

    李莲英一一点头称记下了,只等第二天上去当差。

    第二天一大早,李莲英早已准备妥当。听到传唤又整了整发辫,踌躇满志地跟着崔玉贵来到长春宫,正是旭日东升时候,霞光万道,李莲英走到路上,按捺不住的激动。

    他二人轻轻进得门来,李莲英只觉得一阵异香扑来。慈禧此刻原来正在打扮呢。

    二人急忙上前叩门请安,崔玉贵诚惶诚恐地说了声:“主子吉祥”后退了出去,只剩下李莲英一个跪在地上。

    他偷眼看去,只见西太后坐在一个月牙形的梳妆台前,梳妆台极为精美,似是用紫檀木制成,飘着淡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