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歧门古篆-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见进不去,就拿出对讲机,把井下的情况对上面简单的讲述了一番,那头的古通称奇不已:“想不到一个井下居然会有这样的存在,不过这天底下哪有在陵墓边打井的?这要真是古墓得是哪朝哪代的事情了?说不定我们发现了前人所未曾企及的事情了。”

第五十一章:地图() 
胖子一听说前人所未曾企及几个字,立刻就来了精神:“这么说下面没被人盗过?那咱们进去说不定会碰着什么宝贝咯,那还等什么,赶紧下去把门退开看看啊。”

    我赶紧在这边说:“别介,你还是先等等吧,就你这体重,绳子给勒断了掉河里冲走了,看你找谁去。”

    这此为了保险,我让他们准备了三条绳子,留下老二老三、达春和李梅、佟秦两个女孩儿在上面等着,其他人都跃跃欲试的想要下来,李国华也有些按耐不住,胖子实在太重了,就打头先下来。

    等他们都下来之后,我和胖子就先上前去推动石门,石门本身不大,自重却不轻,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仅仅只是推开了一条缝隙,也不知道过去的古人是怎么把它弄到这下面来的,和古通见我们推了半天也只是推出一条缝隙,便上前来搭把手,五个人对着石门同时用劲,石门应声而开。

    石门后是一个砖石结构的甬道,宽敞整齐,里面漆黑一片,手电光照到里面,几乎都要被黑暗吞没,我招呼胖子他们上前来,拿了一条绳子把几个人都拴在了一条绳子上。

    从包里拿出了一根香和黄纸,把黄纸垫在地上,点燃的香插在黄纸上,我看着有些奇怪,喝过洋墨水的考古专家怎么还玩儿这一套,她说这香点在这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我们在里面绕不出来,香火在古代人看来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鬼都不可能把香火上飘出的烟雾驱散,也不可能把火星熄灭,这种事虽说迷信的成分过多,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五个人带着防毒面罩,往里走了大概四五十米,一连经过了八扇门,每扇门上都刻画着不同的纹饰浮雕,门的大小都差不多,每打开一扇门以后,甬道都比前面一节大上一圈,最后一扇门前的甬道至少有两个人高。

    推开了最后一扇门,手电光照进入,几个大老爷们儿都差点儿惊叫出来。眼前出现了一幅浮雕,正中间雕刻着一张面目狰狞的脸,栩栩如生,一眼看上去着实有些可怖。

    一阵虚惊之后,古通和都是啧啧称其,这种格局,壁画简直是从未走过。整个壁画就像是古代衙门口立着的石壁,大小有二十来个平方,不仅是他们俩,就连我们这个门外汉都觉得惊奇,这石门也才刚刚容得三个人并排走过,这么大一块石壁是怎么运进来的。

    绕过石壁浮雕,后面的空间霍然宽敞起来,手电光左右都照不到头,高度之前在五米左右,四个人现在里面,空间显得非常的宽敞。

    空间虽大,气氛却显得有些压抑,地上到处都是白骨累累,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人和动物的骨头参杂在一起,极其松散,一脚就碎了,粗略的看了一圈,不管是人或动物到处都没看到一个头骨,正前方有一个石台,石台上围着一圈双手反绑着,跪坐在地上的干尸,干尸都没有脑袋,背上还绑着一根棍子。

    纵使是和古通见多识广,这样的场面也会觉得诡异,却没有害怕,李国华这个富家公子脸色有些难看,或许是习惯和素质,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站在队伍的中间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话。

    作为队伍里唯一的女性,看着这些尸骨,叹道:“都是封建迷信惹的祸啊,这里如果是座古墓,这些人就应该是殉葬的,如果不是,那这些人就是用来祭祀的祭品。”

    古通点点头,对众人说:“依我看,这里应该是座祭坛,用来举行祭祀的,古西域各国都有祭祀的习俗,根据地域的不同,所信仰的教派不同,祭祀的手段也有所不同。焉耆国被唐朝收服之后就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这种血腥的祭祀风俗也就不存在了。这里面应该也会有间墓室存在,咱们先找找看。”

    五个人围着四壁饶了一圈,四处查看,四面的石壁都是实心的,后面不会有什么别的空间。

    最后我们把目光放在了门口的石壁和围了一圈无头干尸的祭坛上。整块石壁没有任何的接缝,好似浑然天成的一块石头雕刻出来的,正面的诡异浮雕,相比之下石壁的背后却显得有些古怪,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围着石壁走了一圈,细心的发现了石壁正面所雕刻诡异面孔的眼睛是松动的,用了很大的劲才把这松动的石眼按下去,随后壁画里砰的一声闷响,在石室里回荡了半天,声音久久不散。

    我们警惕的靠在一起等了半天,好像除了这一声闷响,什么也没有发生,好像这古人设计的机关仅仅只是为了这么一声响,胖子说:“这机关肯定是废了,你们都说了,这古墓少说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就算是现在的大炮,放这么多年也得保养啊,何况是弓箭长矛,早就烂没了,能有声响动就不错了。”

    他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要这么说,不管这机关是什么,但至少这里应该是有扇通往其他地方的大门。

    古通带着厚重的近视眼镜,拿着手电筒在祭坛上挨个的走动着,后退的时候,右脚一个踩空,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摔得直嗷嗷,站起身来摸着屁股嘴里直呼大意。胖子眼尖,一眼就看出不对,赶紧就冲了上去,祭坛的中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深有二十公分的圆形坑,乍一看,这坑和祭坛的材质没有什么区别,底下是一块圆形的石板,从中间分开一道非常明显的缝隙,两边都各有一个兽首,嘴里都叼着一个大铜环,陷坑的周边有一段五公分左右的真空。

    我看了看陷坑,站起身想了想说:“这地方会不会是因为段小姐触动了机关,才会有这么一个坑?”

    古通说:“这个很有可能,刚刚段小姐按下那个机关之后,因为发生了一声闷响,加之这山洞里绘声不断,很容易掩盖了这祭坛上石板活动的声音。而且这种机关并不复杂,刚才那一声响按下去之后肯定是有什么东西落了下去,物体向下的力在这里面被巧妙的运用了起来,带动了石板,也因为是石质的东西,所以即便是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能行。”

    也表示认同,胖子急不可耐的说:“管他那些什么力不力的,既然打开了,咱就下去呗?”

    我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招呼胖子帮我把石板拉开,胖子一撸袖子,蹲在地上和我一块儿用力往外一拉,石板就像是倒在地上的圆形石门,向两边应声而开,撇了一根荧光棒扔了进去,荧光棒的亮光属于冷光,一时间我们还有些无法适应。第一眼看过去感觉里面好像是有一个蹲在地上的石兽,揉了揉眼睛,再看的时候,底下就只有一口四方形的棺木,说是棺材,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像棺材的盒子,四四方方的,两边长两边短,没有任何的花纹装饰,有点像放大的文具盒。

    这种棺木和墓葬形式,据我所知好像是在秦汉以前才有的一种文化习俗,到了秦汉以后受到汉民族儒家文化的影响,这种活人活物殉葬的事情慢慢的也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人俑陪葬了。孔老夫子曾今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话就有些冤枉这位“始作俑者”了,在古代陪葬习俗中,一定是先有活人陪葬,后有陶俑代人陪葬,而孔老夫子却认为是先有作俑者,再有活人陪葬。

    所以说,活人活物的陪葬,在秦汉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出现在中国历史上了,据此猜测,这座墓葬至少应该在秦汉以前,甚至更远的时代,若是能在里面找到一些关于秦汉以前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不小的发现。

    这时,和古通两人顿时就两眼放光,就连平时少言寡语的李国华,双眼都能喷出火来,没等我说话,打着手电筒第一个就跳了下去,防毒面具盖住了她的脸,我看不到她的表情,但看她手舞足蹈的样子,也能猜得出来,这下面肯定是有什么大的发现。

    我们也陆续的跳下了墓室,手电光向四周一照,我顿时就傻了眼,墓室的四壁上都刻画着精美绝伦的彩色壁画,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呆呆的看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围着不大的墓室走了一圈,摆放棺材的地方也是一个石台,石台大约有半米高,上面也都刻画着一些彩色图画,却远不及墙壁上的美奂,看了半天:“哎。。。这里看着怎么这么眼熟啊?你们快来看看。”

    听闻此话,我赶紧凑上去,果然是,一副非常熟悉的画,想不起来在那见过,也不知道画的什么,胖子扫了一眼:“哎呀。。。我说你们,还是喝过洋墨水儿的,就这记性?这不就是老李家那地图嘛。”。。

第五十二章:哪是传说?哪是历史?() 
虽然这四周没有什么可带走的东西,但身边跟着这几个考古界的专家,至少我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没下来之前,我对这中间的棺材很感兴趣,先来之后那点儿兴趣完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这四周的彩色壁画。

    和我有同样兴趣的是古通,古通见我也有兴趣,便看着壁画,一副一副的解释起来。图上讲得是焉耆国,或许这壁画成型的年代不叫焉耆国,在这里我们姑且叫这么个名字。前面几幅图说的是不知道哪年哪月,有这么一群人,从一个地方迁徙到了这里,在这里组建了一个国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渐渐的人丁兴旺了起来,百姓安居乐业,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有一天一群骑着战马,腰力挎着马刀的游牧民族突然出现,对这里的国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这里的国王意识到了危机,于是开始扩编自己的军队,为了强大起来,也逐渐的开始向外扩张起来。

    走到最后一副壁画钱,古通看了许久:“这幅画就有些古怪了,你看,画上的国王站在这座祭坛上参拜,突然一股大风刮过,原本随着国王一起祭祀的人突然就没了脑袋,就连祭祀用的牛羊都是如此。。。。”

    我听得糊涂,正想细问,却听说道:“他们祭拜的莫不是什么妖怪不成?”

    “妖怪?”古通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对说:“上古年间很多事情虽然无法解释,信奉的教派有所不同,邪教也只是人们臆想出来的东西,应该不会有真的妖怪吧?”

    指着壁画说道:“这壁画的化石绘画技术非常的精湛,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整体而言,还是非常的传神,所要描述的意思特征都非常的明显,也不是特别的难懂。”

    几个人都被的话吸引住了,如她所言,这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建筑、乃至所要描述的事件都非常的逼真,明了。即便是对西域文化一无所知的我们,也能透过壁画猜出个**不离十。

    只听继续说道:“你刚刚说道,这些壁画中记载的是焉耆国建国以前的事情,那年月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足为奇,这最后一幅画中所画,国王正在祭祀,随后一阵怪风吹起,除了国王,随行的人员头颅都被生生的砍下,如果这是国王为了确立自己受命于天的象征,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呢?毕竟在那个时代,那种谁会环境之下,既然只有国王一人存活,那么这件事情的本身也经不住推敲的。”

    我听到这里忍不住插了一句:“段小姐,你的意思是,这画中所描述的事件,只是这位国王精心谋划的一场闹剧,其动机仅仅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

    说:“你说的不错,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铲除异己而想出来的一种手段。”

    我苦笑着摇了摇头,胖子插话道:“一阵风吹过砍掉一个脑袋倒是情有可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砍掉这么多人的脑袋,别说是一个人,就算是十个人也不可能啊。而且这么多的尸体也很难作假啊。”

    我们三人都表示认同胖子的说法,我和胖子都是当过兵打过仗,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心里都清楚,一刀砍下一个人的脑袋,那是得多大的力气,更何况要砍掉这么多人的脑袋,没有一把足够好的刀,和足够的时间力气,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三个人都疑惑的看着,等着她的下文。

    说:“这种事情确实难以理解,但如果这不是人为的呢?古代西域文化错综复杂,神话体系更是盘根错节,在正史中却鲜有记载,与之相比的野史、演义中对于西域文化的记载和描述,非常的多。其中有一则关于你们之前拥有的凤凰蛋的传说,西域文化和中土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王位的继承,若是国君突然暴毙,生前又没有立下遗嘱,其妻子便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也因此诞生了女王。”

    “西域其中一小国数百年的流传中,出现了一位女王,在继位之处便,天色异变,一颗黑白相间的怪蛋从天而降,自此原本胆小怕事的女王突然变得强势起来,朝堂之上只要和她作对的人,当天夜里都会莫名其妙的丢了脑袋,脑袋的去向也是众说纷纭,这种暴行逐渐的延伸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或许是作恶太多,没几年就突然得了恶疾,暴毙而亡。”

    “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奴隶,被欺压太久了,在女王死后,积压已久的情趣突然爆发,一股脑的冲进了王城,誓要将女王的尸身挖出来,当众鞭尸,一泄心头之恨,可惜翻遍了王城也没有找到女王尸身的任何线索,日久年深,这也就成了传说,因为没有人找到过女王的陵寝,后人大多都认为这是前人臆想出来的事情。凤凰蛋更是成了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话题。”

    “当初我在大英博物馆做顾问的时候,在一些古书上看到的,当时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传说故事来看,没有时代背景,国名,朝代,所以我也从来没有当回事,今日见到这壁画,想起来觉得这里面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了,也许在这些尘封的黄沙之下,我们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历史当中,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的这种解释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这里能够保存得如此的完好了,这里的祭坛或许并不是来祭奠女王的,而是来用来祭奠凤凰蛋的,女王虽死,凤凰蛋却还存在。上面的人和牲口都是来祭奠凤凰蛋的。女王生前虽然残暴,也担心自己的身后之事无人料理,所以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论谁也想不到女王的陵寝会在古井旁。陵寝之上的祭坛或许是后来才建的。

    这里是先有陵寝再有祭坛,是从底下往上修的,能修得这么恰到好处,当初设计陵寝的人和这位女王的关系也不一般啊,李国华忍不住问道:“这放棺材的台面四周,画的这些地图和我家祖传的那份图纸有什么特殊的关联吗?”

    看了一眼古通,古通点点头说道:“李先生,你这幅图是这四面画其中一面,这四面画就这样组合起来是一副完整的地图,地图上描述的是西域三十六国财富最集中的地方,西域都护府。。。”

    胖子打断了古通:“哎哎。。。你是不是记错了,咱们刚进沙漠的时候不是都说过嘛,西域都护府在轮台县境内,怎么跑到这鬼沙漠里来了?”

    古通扶了扶鼻梁上的眼睛:“你说得对,现在考古学界都认为西域都护府在轮胎县境内,主要是因为史书记载,实地考察发现了西域都护府的存在。我要说的这个西域都护府和你说的那个西域都护府是两个概念。西域都护府始于汉代,历经数百年二十三任都护,保卫西域三十六国的和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