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光转-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且问你,你可有表字?”

    裴敏中恭敬地答道:“臣尚未及冠,没有表字。”

    元和帝笑道:“那朕便帮你取一个。你名字中有一个‘敏’字,圣人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朕盼你做个谨言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君子,就给你‘慎之’二字,如何?”

    裴敏中叩头谢恩,心中却忐忑不定,难道秋狩头名的赏赐只是一个表字?

    贤妃此时心里也着急,频频地向元和帝使眼色。元和帝微微地点点头,又接着说道:“不过一码归一码,办案之功,朕赏你一个表字。今日秋狩夺魁,且说说看,你想求朕赏些什么?”

    裴敏中又磕了一个头,直起身说道:“臣斗胆,想向圣上求娶宣惠公主!”

    一言既出,四座皆惊。

    宣惠的脸瞬间就红透了,心中的欢喜之情像惊涛骇浪一般起伏不定。她深深地把头低了下去,双手放在膝盖上端正地坐着,手心微微地出汗。

    贵妃诧异地看着裴敏中,没想到这小子竟有这种胆量。可这一切却是破坏了她的如意算盘,她不由向裴敏中诘问道:“世子这样可是欠妥当。人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这样无媒无聘的,就凭一张嘴说啊?”

    裴敏中道:“多谢贵妃娘娘垂问。臣这里有父亲书信一封,还请圣上过目。”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封火漆完整的书信,举过头顶。

    高全德一路小跑过去拿了书信,递给元和帝。

    元和帝看罢,面露喜色,笑道:“成国公在晣江为国尽忠打倭寇,成国公夫人又远在金陵。由世子亲自求娶,也是权宜之策”

    太后冷笑一声,只觉得这几个人互相都心知肚明,却非要当众演这么一出戏,实在是幼稚可笑。

    皇后见太后面露嘲讽之色,以为得了主意,就嗤笑道:“圣上,臣妾以为此事不妥。即便成国公夫妇不能亲自来京求娶,托个德高望重的来做媒人总是可以的吧?再者说,若要求娶公主,哪里还有点名娶谁的道理?依我说,和靖公主与世子年龄相当,比宣惠更般配!”

    贤妃听了,不由着急起来,可她是宣惠的生母,这个时候插话不免被人诟病说宣惠贴着裴敏中要嫁。

    和靖与台下的薛元翰听了,心中更是如擂鼓一般,屏息凝气地等着下文。

    裴敏中不慌不忙地说道:“皇后娘娘所言甚是。只是父亲在臣幼时曾求龙虎山张真人为臣卜卦,张真人叮嘱臣不宜早娶,且要大过女方三岁往上才好。至于请媒人一说,是臣莽撞了。臣以为在秋狩大典这样的场合,有太后、圣上、后宫诸位贵人,以及百官在场,实是比媒人来说郑重许多。”

    元和帝一向是不把皇后当一回事,他见太后没有出言阻拦,知道事成了,遂笑道:“慎之于今日求娶之事,虽然不合规矩,却更显得心意诚恳。朕便准了!礼部择吉日下诏,朕为成国公世子和宣惠公主赐婚!”

    裴敏中磕头谢恩,一颗心有力地跳动着,只想跑到宣惠面前问问她,是不是和自己一样地欢喜。他起身后,便向宣惠望去。只见她羞怯地躲在贤妃身后,周围满是围着贺喜的宫人。

    裴敏中神清气爽地走下台来,百官也有人上前向他道贺,他一一还礼。待走到梁瓒身边坐下时,梁瓒笑道:“原来你说的大事便是这件事。不过你也太莽撞了些,若是此事不成,岂不是以后一点儿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裴敏中喝了一口酒,笑道:“我虽然算不得心机妙算,胸中还是有几分成算的。前些日子文瑾县主向太后告状说我跟公主有私,以太后为人,怎么还肯要我这个‘德行有亏’的登徒子做孙婿呢?”

    薛元翰满脸歆羡地说道:“你兵行险招,却是大获全胜。来日也帮我谋算谋算?”

    “我算你中秋过后必然中举!若是算得着了,公子可要赏我些什么?”裴敏中笑呵呵地问道。

    “你已是我的表妹夫,不让你叫哥哥已是恩典,还想要赏赐?!”

    三人哈哈大笑,对饮起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六章 退婚() 
昌邑伯眼神复杂地看着台上笑语盈盈接受众人道贺的女儿,他以前一直?33??裕王党与康王党之间保持中庸之道,也反复叮嘱女儿在后宫要不偏不倚。

    然而现今的情势却让他决定靠向承恩公府。武进伯此次战海西部有大功,打破了大周对战海西几十年战败的局面。

    可是元和帝却只是轻飘飘地赏了些金银财帛,给了田登文的二儿子一个恩荫。除此之外,田登文既没有晋封侯爵,贵妃在后宫也没有晋封皇贵妃。

    可见皇上多半是心意已定,等康王再大些就要立太子了。因而昌邑伯在心里盘算着与承恩公府结亲。只是昌邑伯府只有薛元翰一根独苗苗,而他的婚事必是要与文官联姻。

    昌邑伯曾经想过要宣惠嫁与张懋德,却遭到了女儿的强烈反对。如今许了成国公世子,昌邑伯思来想去,觉得也还不错。

    成国公父子都很能干,能打仗、有谋算,再过些年,未必不是下一个田登文。若这两三年里女儿能生下皇子,那么

    昌邑伯激动起来,觉得改换门庭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秋狩大典散后,贤妃带着宣惠回到杏花馆。

    刚进门来,她便拉着宣惠笑道:“裴世子果真是一诺千金的君子,说到便能做到!今日觅得佳婿,母妃十分欢喜!”

    宣惠脸色通红,又忍不住埋怨道:“母妃!裴瞎闹,您也跟着闹!若是今日太后阻止,非要女儿嫁给那什么西平侯,又或者非要把二姐或者文瑾姐姐许给裴世子,那怎么办?”

    贤妃笑得眉眼都眯在了一起,说道:“自然是不会!今日当着百官的面,太后怎么做得如此偏心绝情。至于和靖”

    贤妃今日心情甚好,不由自主地想要打趣女儿:“若是和靖跟裴世子成就了姻缘,你觉得不好么?”

    宣惠没有听出贤妃戏谑地口吻,只觉得自己露了马脚,差点把和靖与薛元翰之事泄露出来。

    她急忙辩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只是”她嗫嚅了半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贤妃笑道:“只是她嫁裴世子不好!要我的姝儿嫁,母妃才高兴!”

    宣惠“哎呀”一声,道:“不说了,不跟您说了!您今天说话都没个正形儿!”说罢,便坐下赌气不说话,只顾着吃茶几上的瓜果。

    贤妃看她这个样子,无奈地笑了笑,坐下摸了摸她的头,开始给宣惠剥石榴。

    旌云上前禀报说:“娘娘,圣上说今日晚间要过来,只是这个时辰了还没来,您看这晚膳是再等等还是?”

    贤妃皱眉道:“都这么晚了,许是不来了。你可曾派人去打听圣上去了哪里?”

    旌云道:“圣上自大典结束回到亲贤殿,就再没出去。只是,安王殿下约一个时辰前进去了,到现在也没出来。”

    宣惠吃东西的手停了下来,问旌云:“你们没有看错,确实是三哥进去了?”

    旌云点点头,道:“是安王殿下没错,他身边的小豆子也在殿外等着。听人说,安王进去的时候脸色不是很好。”

    宣惠心里觉得难受,她知道梁瓒焦急,一刻也不想等。

    她犹豫着,还是告诉了贤妃曹名扬的事情。

    贤妃眉头大皱,说道:“这件事却是麻烦的很。大公主连婚期都定下了,这时候再退婚,你父皇只怕不会同意。再者说,这退亲的理由,若是让慈宁宫那边听到了,实在是了不得,怕又有一场气生。”

    宣惠求贤妃道:“母妃,我知道这件事您也难做,太后知道了,也会连累您。只是这毕竟事关大姐姐一辈子,您能不能求求父皇,退了这门亲?”

    贤妃叹道:“我自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总要试上一试。端敏这样好的人才,嫁了曹名扬这等小人,实在是可惜。只是,你父皇他但凡太后发了话,他从来没有驳回的”

    这一夜,元和帝没有到杏花馆来。第二日一早,宣惠便跟着贤妃去长春居请安。

    她们甫一进门便听到太后在发怒,本想避了风头等会儿再来,通传的人却已经进去了。母女俩只好硬着头皮进了长春居正房的宴息室,一眼便瞧见太后在气呼呼地喝茶。

    行礼过后,太后也没有赐座,只对着贤妃道:“既然已经定了亲事,还带着她瞎跑什么?往日里没规矩也就算了,现在得了个如意的女婿,你还不开始教她规矩?”

    太后的话里满满都是酸溜溜的语气,贤妃知道她的脾气,却也不想委屈宣惠,便笑道:“来给您请安自然不能懈怠,这也是在宫里头,公主总不能长日里不出门呀!”

    太后偏过头,眯着眼睛看贤妃,半晌才道:“你这强辩的本事可是越来越厉害了!别以为皇上宠着你,你就能为所欲为了!不过是个世子,你尾巴就翘起来了!当日你若是生了皇子,岂不是连我都不放在眼里了!”

    贤妃慌忙跪下,多年的心病被太后一句话刺中,胸中痛闷,几近不能呼吸。

    太后冷眼瞧着贤妃痛苦的表情,心中有一丝快意,权威被挑战的恼怒散去了几分。

    她瞥了宣惠一眼,道:“贤妃你们两个去西间的小佛堂抄经,这些天给我抄十本金刚经出来。让她写字,你磨墨!”

    宣惠领了差事,向太后行礼,然后扶着贤妃起来去了西间。

    到了小佛堂,宣惠看着贤妃满眼的泪水和发红的鼻子,心也像泡在醋里一般的酸。可周围还有长春居伺候的小宫女,她只能轻轻地捏了捏贤妃的手,扶着她坐下,默默地开始磨墨。

    从东边宴息室隐隐传来太后的声音:“去亲贤殿传个话,就说我觉得曹名扬甚好。过了年端敏便要出嫁,叫皇帝给曹名扬升上两级,给端敏的夫家长长脸!”

    她顿了顿,又吩咐道:“桂月,你去武陵阁把那个小狼崽子给我叫过来!几年没好好收拾他,我看他是忘了自己的本分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七章 长姐() 
过了约两盏茶的工夫,梁瓒匆匆地进了长春居。

    见了太后,他纳头便拜,嘴里却是一言不发。

    太后冷笑一声,也不叫梁瓒起来,直接问道:“昨儿晚上掌灯的时候,你到亲贤殿找你父皇说了些什么?父子许久没亲近了,是么?说了那么久!”

    梁瓒直挺挺地跪着,面无表情,口中答道:“多谢太后垂问!孙儿确实有很久不曾与父皇说过话了,昨日去亲贤殿是与父皇商议长姐的婚事。”

    太后重重地拍了一下炕桌,金戒指拍在木板上的声音尤其响。她怒道:“放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端敏自有父皇、母后,用得着你操什么心?你读了这几年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别的本事没学会,倒是会插手这些事了!”

    梁瓒俯下身,头磕在地上,用沉默相对。

    太后却是见惯了他这种貌似恭敬,实则执拗的态度。她怒气更盛,随手拿起茶盏就摔在了梁瓒手边。

    梁瓒纹丝未动,依旧是附身叩头。

    太后气极,说道:“你的嘴呢?你不是有很多道理吗?昨日跟皇帝说了几个时辰,今日到了我这里,反倒一句话没有了?你给我说话!”

    梁瓒直起身子,眼睛看着地,木然地说道:“孙儿只是觉得这门亲事不妥当。曹名扬,人如其名,追名逐利,急功近利。我怕他以后贪婪不知足,把长姐拉入朝堂琐事,要长姐为他抛头露面,指望着长姐升官发财!”

    “哼!笑话!我竟不知安王殿下有如此知人识人的本事!说说看,你是怎么瞧出来的?”太后阴阳怪气地说道。

    梁瓒道:“孙儿不敢得太后如此赞誉。那日在蓬莱岛诗会宴游,曹名扬三番五次不顾规矩体面,只知拍马逢迎!孙儿实在看不惯他这等小人行径!”

    太后没想到梁瓒这么直白地把实情说了出来。她楞了一下,继续问道:“他拍了谁的马屁让你如此生气?”

    梁瓒答道:“在场身份地位比他高的,他都拍了一遍。有二哥、儿臣、承恩公长孙、成国公世子等人,西平侯也有。”

    太后一听,发现梁瓒比小时候聪明多了,现在懂得绕圈子了。

    她佯笑道:“我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不过是曹驸马八面玲珑了一些,你就看死了他是个小人?他们家根基尚浅,见到这些人一时奉承也是有的。日后他们成了亲,成了你们姐夫妹夫,哪里还会如此?”

    梁瓒听太后的意思是要大事化小,还是着急了起来,脱口而出说:“太后!他这样的脾性,日后定会连累长姐,给长姐找麻烦!还请您劝父皇收回旨意,为长姐另择佳婿!”

    太后双眼一瞪,怒道:“胡言乱语!皇家婚事哪有出尔反尔的道理!你这几年住在外宫,我看是把规矩都忘干净了!在我面前也敢大呼小叫起来!给我出去到正院里跪着!”

    梁瓒还要再接着分辩,桂月连忙叫了几个太监进来,把梁瓒架了出去。

    宴息室里的动静让在西间抄经的宣惠母女心惊不已。

    宣惠完全没有想到太后会对曹名扬这样一个不相干的人如此维护。仅仅是因为他是在向承恩公府示好吗?宣惠觉得一阵齿冷。

    她看了贤妃一眼,见她眼角泪痕已干,正在认真地抄经,便没再说什么,继续卖力地磨墨。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东边宴息室响起了低低地抽泣声和太后不耐烦地怒斥。

    原来是端敏听说了梁瓒被罚跪在长春居,便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

    待她得知事情的原委,心中酸楚难言。她与梁瓒乃是双生姐弟,从小一起长在淑妃宫中,又共同经历了丧母之痛。姐弟情深,无人能比。

    自小到大,端敏为着“长姐”这个身份,一直体贴照顾梁瓒。在淑妃去世后,她更是事事为梁瓒想在前头,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弟弟挡风遮雨。

    在端敏看来,这世间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比梁瓒更重要。因此,当她听说梁瓒因为嫌弃曹名扬势利,求皇上太后退婚而被罚时,便毅然决然地走进了长春居。

    太后看着地上跪着的端敏,笑着对桂月说道:“今日也不知怎的,老婆子的地界儿骤然成了香饽饽了。人人都要过来,惹我生场气才肯走。”

    桂月笑道:“哪儿能呢!满宫里头只有尊您敬您的人,怎会有故意惹您生气的呢!”

    太后对端敏道:“起来吧!一个两个都跪着,又得让外人嚼我的舌根!”

    端敏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说道:“三弟年轻鲁莽不知事,不能体谅太后父皇的良苦用心。我一切都听您的安排。”

    太后笑道:“哟,总算是来了个懂事的!方才贤妃也把我气得不行,这会儿还在佛堂里抄经呢!她痴长了这么大年纪,见事还不如你明白!”

    端敏赔笑道:“贤妃娘娘如何,孙女不知。三弟没有经过什么事,看着长了那么大的个子,还是莽撞得很。太后您慢慢教他,总有一天他会明白您的。”

    太后一脸嘲讽之色,说道:“嗬!指望着他明白我?只怕那时候我已经去跟先帝团聚了!”

    端敏闻言,又连忙跪下:“太后您可别这么说,这宫里头谁不盼望着您长命百岁?是我不会说话,引得您伤心了。”

    太后道:“起来吧。长命不长命的,我也没指望着。”

    端敏犹豫着问道:“那三弟在外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