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明学才四十岁,戴着近视眼镜,不是那种埋头书室专心做学问的邋遢形象。西装革履地他给人儒雅恬静的感觉。很有儒商的气质。他是张知行后面六年才到海州师范任教地,共事了两年之后。张知行随唐学谦到市里工作,他一直留在海州师院,一直到现在的海州大学。这次随李明学到张知行家拜访的还有他的两名学生。
  在张知行到市里之前。张恪在师院的教职工宿舍里渡过他的童年时期,对李明学有着模糊的印象,一肚子学问,却爱好各类运动。
  张恪进门时,张知行正陪李明学还有李明学的两名学生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说话,妈妈在厨房里忙碌。
  “这是小恪,好几年没见了?”李明学扭过头来,温和的看着张恪,“我记得以前在师院里,小恪经常给唐学谦的女儿欺负,有次还哭着从幼儿园溜出来,说是找知行你帮着报仇,那次都把我乐死了。事情一过,他就不长记性了,还老缠着唐学谦的女儿,那小丫头片叫唐婧吧?我记得小恪还搂着人家小姑娘,说是自己的小媳妇,现在有没有长进点,听说还是跟唐婧同校?”
  “不仅同校,还是同班呢。”张知行笑着说。
  “那可不得了,小恪要好好努力,唐婧要长得跟她妈当年一样,可就是大美女啊!”
  张恪见李明学一见面就揭短,似乎对当年的顾建萍颇为向往,头皮发麻,看来他没有因为爸爸的地位要讨好自己的意思,性格洒脱是洒脱了,张恪可不大愿意给别人当成半大不小的少年孩调笑,尴尬的笑了笑,忙躲到房间里,到吃晚饭的时候才出房间。
  吃晚饭时,随李明学过来的那名女研究生问起张恪的成绩,这是梁格珍的心病,马上就要期末考试,而张恪完全没有进入状态,她现在只要求张恪能不缺考就可以了,说起话来,难免唉声叹气。
  “我高中学的东西还没有全部丢下,我趁寒假里帮张恪补习功课怎么样?”李明学的女生学说。
  张恪看了她一眼,进屋时介绍过名字,她叫肖玟,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女孩子,长相白净,戴着银白色金属框的眼镜,有着知性美感,波浪卷的长发,在海州大学的研究生中应该算比较时髦的,还没有毕业。虽然长得白嫩,但比起许思还差得一些,这女孩子没出社会,倒是知道紧密联系领导的三昧;记得另一个男孩子叫沈卫东,差不多年纪,李明学推荐他们一同进公司,对他们还是颇为看重的。
  张恪没有理会她,装出腼腆少年的样子,只埋头吃饭,不吭声。


  梁格珍倒很高兴,她觉得趁着寒假好好的补习下功课,那是再好不过了,连忙点头答应:“怎么好意思麻烦你,你平时事情也不少……”
  肖玟笑着说:“每天总能匀出些时间,再说这边离市政府也近,我每天下班后就过来,要是可以,我还能蹭到顿晚饭吃……”
  张恪看着她自说自话,给爸爸使了眼色,千万不要让她当真了。
  张知行也觉得头疼,这么就拒绝掉,可不是打击她的积极性?
  张恪见他爸视而不见,拍了拍脑袋,说道:“放寒假都计划好去香港玩,没想着留下补习功课。”语气硬绷绷的,就这么将肖玟摞在那里。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梁格珍尴尬笑了笑,张恪这么说,让她觉得对不起肖玟的热心,不过又关心张恪去香港的事情,“怎么突然说去香港?之前也没有听你说起过,是不是晚晴领着你去玩?你不要尽给人家添麻烦。”
  张恪含糊的应了一声,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让蒋薇领人去深圳、香港去考察影碟机的市场与生产技术,张恪也想在蒋薇回来后亲自走一趟,反正决定将锦湖的主要事情都交给晚晴,不趁着寒假出去走走,就太无聊了。
第122章 万燕集团
  刘明辉已经从安徽返回海州,第二天到公司里,张恪想起来问他:“你女朋友是不是在海州大学读李明学的研究生?”这才知道肖玟确实是刘明辉的女朋友。肖玟在学校比刘明辉还高一届。
  刘明辉大学毕业就直接出来工作,肖玟继续读了研究生,研究生在九四年的国内还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
  从肖玟昨天的表现来看,还属于那种既有知识又有头脑的人,但是给市政府控股的壳公司拉过去了。
  张恪没有细问下去,刘明辉只知道锦湖这边由他负责,锦湖背后的股权关系,只有许思与蒋薇两人知道。张恪不清楚蒋薇有没有跟宋培明透露,从宋培明之前的言语里,他似乎还不知情,就算刘明辉与肖玟两人一合计发现点什么,也没必要惊谎失措。
  蒋薇到深圳之后又转机去了香港,还要过两天才能回海州,刘明辉从安徽回来的收获颇丰,随他一起抵达海州的还有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技术部副总工程师丁槐。
  所有的市场调研报告只怕都不及带一个深谙影碟机技术与市场行情的人。
  张恪对待期末考试只能用匆忙来说,由于考试的每天,老妈都会叮嘱一番,张恪倒没有缺席考试,但是心思都不在上面,每天一考完试就赶回公司,了解万燕公司以及当前影碟机市场的详细情况。
  影碟机的生产技术已经半公开化了,作为公开的技术,已经失去申请专利保护的可能,就算万燕公司这时候去申请专利。至少有数十家公司有足够地证据能够证明他们在万燕公司注册专利之前就掌握了这项技术。
  影碟机的生产技术不再是万燕公司独有,但是迄今为止还只有万燕公司向市场推出第一款影碟机,张恪要想最快的掌握影碟机的生产技术,从万燕集团挖技术人员,才是最直接的办法。
  丁槐三十五岁,在九三年万燕公司筹建之前,他在安徽电子科学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姜万勐、孙燕生制造第一台VCD之后,斥资在安徽合肥成立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丁愧就进入万燕公司的技术部。参与后期一系列的VCD影碟机软硬件的开发工作。除了丁槐之外,之前随他一起到万燕公司工作的原电子所同事。有好几个被刘明辉报出的高薪打动,丁愧代表他们负责与锦湖这边正式接触。
  VCD影碟机是全新地音像产品。万燕公司九三年所面临的难题就是软硬件要一齐开发,前期斥资1700万美元筹建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其中研发资金就用掉上亿,据丁槐讲述,万燕公司在九四年还投入2000万地广告费用。
  张恪这才知道万燕公司为什么会毫无悬念的没落。投入上亿地研发资金,产品研发出来,却没有及时申请专利。进行技术垄断。其他制造商只需要花费极小的代价就能获得成套的成熟生产技术。
  在前期的产品成本上,万燕公司就吃了大亏;接下来的败招是九四年就投入2000万的广告费用。
  一直到九五年。影碟机市场还属于培育阶段,在盗版影碟大量涌现之前,影碟机的市场容量很有限。投入再多地广告费都不会起到预期地效果。
  广告是需要连续进行投入的商业行为,一旦中断,广告就会随着时间地延长而变得毫无效果。
  要是将2000万广告预算拖到95下半年再投入,或许能让万燕公司起死回生。
  张恪明白也丁槐为什么要离开万燕公司。
  万燕前期投入上亿的研究资金、2000万的广告费用,迄今为止卖出去地台影碟机还没超过两万台,就算每台影碟机的售价高达四千元,万燕收回成本都困难,更不要说什么利润了。
  万燕资金裢脱节了!
  万燕公司在影碟机市场启动的前夜就花光了所有钱,陷入生存的危机之中。
  从丁槐那里得知万燕的创造人姜万勐先生现在正四处筹措资金,准备扩大影碟机的生产基地。
  目前万燕公司的年产量只有区区几万台,虽然在九四年占据影碟机市场100%,到九五、九六年爱多、金正、新科等影碟机制造商崛起的时候,每年几万台的产能在市场排行里,连影子都看不见,更遑论收回投资、发家致富了。

()
  万燕要打翻身仗,唯有继续筹集资金扩大产能,等到九五、九六年影碟机市场突然暴发的时候,利用先机大举抢占市场。
  万燕会成功的筹集到资金吗?显然不会,不然万燕就不会是被遗忘的品牌了。
  在盗版影碟大量出现之前,影碟机的惨淡市场、万燕的惨淡经营已经让投资人失出信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入影碟机整套的生产技术甚至不需要一百万的资金,然而投资万燕却要分摊万燕公司前期投入研发的上亿元成本,哪个投资人会傻到做这折本的买卖?
  就算张恪手里有两个亿,也会另起炉灶,绝不可能投给万燕公司,花极小的代价将万燕收购过来倒是划算的,但姜万勐、孙燕石这些万燕的创始人大概不会在这时候屈服吧。
  □□□□□□□□□□□□□□□□□□□□□□□□□□□□□□
  张恪考完试的那一天,蒋薇与另一名策划部的职员也从南方返回海州,他们带来一个关键的信息,深圳、香港等地已经出现盗版影碟。
  张恪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别的人清晰的看到碟机市场的先机,但是他知道碟机市场暴发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时无法暴发的原因,不在于其他因素,而是因为当前国内的产能只有万燕公司的区区几万台。影碟机市场受到碟片片源的严重限制同样,狭小的影碟机市场也限制盗版影碟市场的发展。
  在综合几方面的消息之后,张恪决定立即上马影碟机项目,不能再拖延下去,毕竟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研制出第一台样机。
  张恪突然的决定让所有人都觉得诧异,而张恪给他们的解释就是:“拿VCD看盗版碟比LD爽多了!”
  这算哪门子解释?
  在目前综合出来的还不全面的市场调研报告当中,就算影碟机的市场前景不是那么悲观,但是锦湖目前的所涉及的新光造纸厂、饮食广场项目都处于热火朝天的状态之中,此时突然要上马全新的项目,其他人都无法理解。
  谢晚晴还在为张恪在唐学谦上次宴请中提出的方案欢欣鼓舞,这庞大的方案瞄准海州市整个的造纸行业,预计在三到五年的时间整合海州市大部分有价值的造纸厂,筹建一家大型的造纸集团。
  谢晚晴之后与张恪、周游详细讨论过实施那方案的可能性,计划在新光造纸厂渡过最艰难的前两个月,就让周游脱离海泰贸易,进入锦湖协助张恪负责这一方案的实施,他将负责筹建锦湖自身的营销队伍,建立独立于海泰贸易之外的经销商、渠道商体系。
  她也计划将海裕公司的主要资产都置入锦湖,特别是将原料纸浆采购这一块业务并入锦湖,这样一来,锦湖同时具备包括原料采购、生产、销售在内的所有环节,完成骨架上的搭设,而且将在原料采购与销售环节具备极大的优势。
  这时候,张恪突然说他的兴趣发生转移,真够叫人抓狂的。
  幸好谢晚晴对张恪的信任近乎于本能,除了张恪这半年来在商业上近似天才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张恪闯上她脑海的那一瞬间给她永远磨灭不掉的印象,就算张恪突然中止之前的方案,谢晚晴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难以接受的,只会觉得有些惋惜。
  在张恪那间现代感十足的办公室里,她问张恪:“你所说的锦湖模式还要不要继续深入发展下去?”
  张恪回答她说:“当然要。我以前扛着你的大旗招摇撞骗,晚晴姐跟周游过来,我正好将担子卸给你们,许思还是给你当助手,我都怕撑不住快露馅了……”
  谢晚晴不清楚张恪对许思到底有着怎样的情感,熟知张恪这一面的人都不会简单的把他当成将满十七岁的少年来看待,丁向山案已经在省城西霞区法院正式开庭审理,虽然庭审的消息不会在海州公布,但是海州市里的那些人无疑会更加敏感的关注涉案人员。
  谢晚晴早就想将许思暂时调过去给自己当助手,既可以帮许思挡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更担心张恪与许思的亲昵关系万一给张知行或唐学谦无意中知道,谁知道那会产生多么糟糕的后果?
第123章 谢晚晴的回归
  谢晚晴说道:“既然不放弃这个方案,你应该清楚,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里,海裕,也就是锦湖,将抽不出额外的人力与财力去支持你其他的计划。”
  “人可以另找,再说可以将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的几名技术骨干挖过来;钱,我手里还有二百万左右,暂时拿出来开发样机,还是足够的,等样机开发出来,有能力就做大,没能力就小打小闹,就算两百万打了水飘,也没有什么心疼的。”
  张恪摊摊手,一付无所谓的态度,让谢晚晴很无奈。
  张恪见谢晚晴无奈的笑着,问她:“你到海州来,芷彤怎么办?”
  “芷彤的奶奶决定过了春节就退休,芷彤能接受许维,江黛儿也时常跟许维过来照顾芷彤,再说省城那边也不会完全放弃掉……”
  听谢晚晴这么说,张恪想起徐学平过年就是六十一岁了,到九八年六十三岁就是副省级退居二线的界线,历史轨迹不发生改变的话,徐学平明年会兼任省纪委书记,但是他现在却瞄准省长的宝座。
  张恪笑着说:“看看,勉强还能安排过来,上影碟机项目没有问题。”
  “真拿你没有办法,我发现你跟那捡芝麻的猴子一样,捡一样丢一样,本来还指望你将精力放在锦湖呢。”谢晚晴无奈的笑了起来,“除了在省城保留一家壳公司之外,我会把海裕公司名下的资产都转移到锦湖名下,锦湖的股份,我们一半对一半吧。”
  张恪摇摇头。说道:“我爸要知道我占你这么大便宜,会敲我脑袋的。做人要厚道,锦湖还只是一家空壳,我地股份能值几个钱?就拿明年的盈利预期分配股份吧,晚晴姐也不要拿资金优势占我的便宜。”


  谢晚晴无奈的笑了笑,说道:“海裕公司目前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海泰贸易20%的股份与锦华大厦的两层楼物业,另外还有两百多万的资金,这些是可以计算出来,要说那些无法计算的无形资产,我看怎么都比不上你的脑子。再说海裕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调整到现在地状态,还不是你的主意?”
  张恪说道:“要将海裕公司地主要资产置入锦湖。锦湖至少能编出两千多万的资产表来,我占三成就占足了便宜。你不要劝我多拿,也不要少给我,三成正好。现在我爸负责海州控股公司,万一海州控制公司与锦湖发生交集,或者我爸官运享通,当上副市长、常委之类地,这部分股份我都不能保留。免得给我爸添乱。”
  碟机产业虽然不具备维持长期高利润的市场前景。但在接下来两到三年间,绝对是快速积累资本的捷径。
  会让人诟病的行为。张恪不屑为之,但是有捷径不走就对不起到九四年重走一回。对海州市造纸业整合的时间相对较长,张恪是铆足了劲想从碟机市场捞一把之后。才回过头加速锦湖的发展,此时控不控股,张恪不会太在意。
  更何况锦湖前期的发展,资金地制约还是相对不太重要地因素,大规模整合海州市造纸企业,张恪的身份就很敏感,特别他还是刚读高中地未成年人,让别人知道他是锦湖的实际控制人,不晓得会产生多么恶劣的影响?
  真正站到幕前地时机,也是要等高中毕业离开海州之后。
  □□□□□□□□□□□□□□□□□□□□□□□□□□□□□□
  谢晚晴笑了笑,张恪能考虑这么多,她已经不感到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