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星界之门-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正主事的还是站在人前的人们,尤其是为首的那位,长髯美鬓,衣冠煌煌,看上去就有股俨然气度,却又没有暴发户们的外显匪气,凝炼着世家大族经年传承的气质。
“在下卢直,北地联军特使,见过龙津侯!”卢直拱手做礼,他也没认错,等着他的正是藤师一族族长,世袭龙津侯,耀京卫城龙津卫指挥使,藤师承嗣。
藤师承嗣笑着回了半礼,说起来他也是提前就知道来谈判的人是什么身份的,云麾骑士,不过是朝廷最基层的贵族封爵,可对方背后有北地联军这么个大盾牌,因此不能失礼:“阁下多礼了,冰鸢公主之前的信已经收到,知道了卢直先生乃是使者,只是没想到,见到面才知道,阁下这么年轻,后生可畏啊。”
“龙津侯抬爱了,实在是事态特殊了些,公主殿下找到在下,要在下来和龙津侯商议两方大事的时候,在下也是拒绝的,可公主殿下说,已经决定是在下前来了,在下也只好诚惶诚恐,接下了这份重任。”
“原来是这样,呵呵呵。”
“就是这样啊,哈哈哈。”
“……”
双方心内都是一阵暗骂,老(小)狐狸,可面上还是笑眯眯。
因为交锋从见面的一开始就开始了,只是藤师承嗣发现,没办法在卢直面前倚老卖老,卢直也发现,藤师承嗣并不是个不知变通的莽夫,两人打了会儿机锋,果断略过没营养的寒暄,进入了正题。
“时局紧张,事态紧急,没时间好好招待卢直阁下这样的英杰了,颇为让本候遗憾,然而事关龙津卫百万黎庶安康,事关北地联军上京之路的要事,咱们就进屋里直接说说主题吧。”藤师承嗣放弃了没用的官腔,直接说道。
卢直一拱手:“正有此意。”
两人当即步入议事厅堂,关上大门后,门外的藤师府卫兵们则四处站定,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还启动了各种探测法阵,以防有人偷听到两人的军国之事。
夜更深沉,人更警惕。
skbshge
第194章 玩政治的都脏()
双方坐定,谈得就比较直接了,相互间打开天窗说亮话,卢直才知道,藤师承嗣的确有自己的难处。
百年前隆光之乱藤师一族不可谓不尽心竭力,不可谓不鞠躬尽瘁,损失惨重,元气大伤,结果呢?
皇室弃之若敝履,虽有政治站队错误的缘故,更多的还是帝王无情,私心为最。
这使得藤师一族由此对川神氏,乃至皇帝制度深恨之,又迫于没有新理念指导,实力损失也很惨重的现实,黯然回归龙津卫,闭门自守,不问外事,只求遗世独立,隐而矜居。
自此后,藤师一族对外部就再也没有了信任,内部却极为紧密团结。
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好事当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凝聚力强大也就使得藤师一族劲往一处使,短短百余年,龙津卫就旧貌换新颜,也没人敢轻易招惹,给了现在的藤师一族及其属地居民们一个乱世中的安稳所在。
坏事就是,一旦有什么事儿,肯定是整个藤师一族都得卷入其中,就像这次击溃汀州军事件,固然宣扬了藤师一族的武力,让大多数藤师一族的人爽到了,可大部分藤师一族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汀州军可是作为北地联军的一部分,你贸贸然把对方给揍残废了,等同于打北地联军的脸,北地联军不要面子的?不会报复的?
可考虑到这些的人,比如藤师承嗣,又不能不许可下面少壮派们的报复冲动,因为他一旦强硬制止,立马会失去藤师一族的人心。
简单来说,藤师一族有点像一把谁都碰不得的双面利刃,伤人也伤己。
不过,汀州军溃败了,藤师一族的人也平静得差不多了,联军到了城下的压力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个时候谈判,虽然还有些愣头青不爽,但很多人还是支持的,藤师承嗣也就终于得到了谈判的支持力量,这也是现在卢直能够坐在这里的缘故。
不过,这是藤师承嗣的难处,北地联军就没有了么?
汀州军差点被灭,汀州公子脑袋挂上了辕门,联军不要面子的啊?
更别说一路行来,得益于外交、威慑、经济贿赂等手段,没有什么大战,却也使得基层官兵想要功勋都难,现在有个藤师一族在眼前,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刷功勋BOSS,这也是很多诸侯军队主帅积极请战的原因之一,成功上京后,这些可都是能兑现的功劳啊!
双方一番唇枪舌剑,为得就是讨价还价,试探对方要求的底线,看能不能合到一起去。
所幸结果还算可喜,藤师承嗣并不想真的玉石俱焚,身后那些京畿诸侯,可没一个值得他付出藤师一族的鲜血去保护,哪怕皇室,都不在藤师一族的考量范围之内,他想要做的只是付出一定能够忍受的代价,将击败汀州军的事情揭过去。
卢直呢,秉持的本来就是川神秀的方针。
对川神秀来说,不仅不想消灭藤师一族,反而这支效忠川神氏皇室数百年的忠贞之族,相比那些残害天下百余年的诸侯们,是非常值得拉拢的对象,如果能够让他们回复对皇室的信心,就能够有效制衡那些已经失控的诸侯势力,即便不能将他们拉回头,也不能成为敌人。
况且,川神秀也希望借助藤师一族达成一些重要的目的,比如通过藤师一族这块磨刀石,在进入耀京之前将联军整合完毕。
需要知道的是,联军虽然兵强马壮,气势如虹,尊川神秀这位皇令使为统帅,一副齐心协力,直捣耀京,观兵帝京,成就伟业的模样,但是,来自于多方诸侯的联军,不可避免地有着种种内部摩擦。
其他不说,这次一部分诸侯力主要为汀州军复仇,除了的确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还因为多少都与汀州有着些利益瓜葛,或是同盟,或是准同盟,也就是俗话说的“一个山头的”,是利益相关的团团伙伙。
已经半只脚踏入京畿地方,即将入主耀京,辅政天子的川神秀,已经开始考虑到未来重振朝纲,恢复耀朝天下时的事情,就要将这些不能紧密团结在她周围,而有着与她利益冲突的派系削弱的需要。
恰好,遇到藤师一族的阻碍后,这些家伙自己跳了出来,她有心联合藤师一族,在进入京畿之前,对这些力量进行一次打击,削弱他们,最好能将他们真正“吞”下去。
总之,这次会谈,更多的是一种利益互换和需求互补,别看双方表面的立场暂时敌对,实际上,这种政治上的事情,哪里有什么立场可言?都是肮脏而龌蹉的利益需要罢了。
因此,双方最终达成了不着于纸张的秘密协议,卢直当天晚上都没在龙津城过夜,就连夜往联军大营回去了。
随后两天,前卫城,龙津卫一大三小,四座城池中的一座,面对北方的要隘之城,经历了连天的战火洗礼。
川神秀和藤师承嗣都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前者没有制止那些北地诸侯对前卫城的围攻,甚至在暗中向龙津卫一方透露着军事情报。
藤师承嗣则当作没有和卢直接触过,根本不知道有谈判这回事的样子,不仅没有叮嘱前卫城的藤师一族守军手下留情,反而一改常态,开始加大对前卫城的支持力度。
结果就是,本来是以为汀州军复仇为借口,想趁着进入京畿之前多捞些功劳,好在观兵帝京后得到更大好处的诸侯们陡然发现,想象中摧枯拉朽一般,将软弱的京畿诸侯军打败的场面没有发生,反到是己方在前卫城下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这一下这些诸侯明白过来了,自己踢到铁板了,京畿诸侯并非全都是丝绸包裹着的软蛋,也是有硬骨头的。
面对自己实力受损,却进展不大,川神秀等人实力丝毫未伤,导致力量对比出现微妙差异的情况后,这些诸侯们也不傻,这会儿哪里还想着独吞功劳什么的?马上开始以联军同气连枝等借口鼓噪起来,想要拉其他人下水。
要么,一起蒙受损失,要么,帮他们找个台阶下。
旁观的卢直只能叹息,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能当诸侯。
因为他们都不要脸的!
skbshge
第195章 必然的妥协()
正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伸。
一切的战争都是因为政治矛盾不可调和出现的产物,一切的政治矛盾,在根源上来说,都源于经济问题,或者说利益问题。
所以,当人们回顾曾经发生的战争时,总会发现,其中夹杂着许多怪异的地方,让战争研究者们皓首穷经,也不得其解。
比如隋炀帝征高句丽,明明隋文帝杨坚给他留下了丰厚的帝国底蕴,开皇之治的遗泽甚至到了唐朝都还在惠泽中原。
刚刚二世而易的隋炀帝,还继承了隋朝开国悍卒,灭国强军,军事实力便是北方突厥也麻爪不已。
再加上此时的隋朝可谓如日中天,周围诸国诸族大部宾服,国际外交环境对其极为有利,一声令下,有许多附庸国的军队也得听从调遣。
可以说,隋朝本钱雄厚得令人发指,优势巨大到根本让人想不到怎么输,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对于高句丽完全是碾压级别。
可是……
隋朝就是败了!还不止败了一次!最后,更是因为征高丽失败,导致帝国解体,二世而亡,成为了历史课本上的反面教材,被人嘲笑了千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非常复杂,也极为繁多,但说到底,征伐高句丽虽然是战争举动,但引发这场战争的却是一个国家对战略层面的考量,是一个政治问题,东北方向的高句丽不除,对于隋朝就是一个战略隐患,而且高句丽所占之地乃是华夏故土,隋炀帝既然成为中原天子,就有收复故土的天然职责。
而征伐高句丽,对隋炀帝来说,肯定还有其他政治考量,比如:削弱门阀势力,中央集权,确立天子对军权的绝对领导权等等。
毕竟,隋朝建立于五胡乱华基础上,而五胡乱华说是五大胡族祸乱华夏,不如说是汉朝后逐渐形成的世家门阀为了自己的利益,祸乱了华夏。
因为根据得利者既施害者的原则,从最后的结果看,五胡不过是华夏大地上的过眼云烟,真正得利的还是那些世家门阀:
五胡进入中原,发展壮大,是源于这些世家门阀的绥靖和纵容,最终导致了胡乱爆发,万民哀鸣;
五胡屠戮基层汉民,导致大量田地被荒废,最后却被这些世家门阀统统收入囊中,成就了千年世家的底蕴;
五胡破坏了中原自先秦以来的精密监督制度,仔细查看史书就会发现,在先秦、两汉时代,哪有什么皇权不下乡的说法,不提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恐怖的全国动员能力,就说两汉对匈奴的连番大战,没有得力的基层控制体系,怎么可能在封建时代完成那么庞大精密的国家动员?
到是这些世家门阀到了隋朝的时候,一个个都是人丁鼎盛,兼并的土地田连阡陌,曾经先秦、两汉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极为深入的基层领导模式却被破坏殆尽,华夏正式进入了“皇权不下乡”的时代。
由此可知,五胡乱华,哀鸣的是底层草民,他们的田地、财产、妻女,乃至自己的生命,都在混乱中丧失殆尽,到是世家门阀们这人血馒头吃得脑满肠肥,成了华夏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毒瘤,所谓五姓七望之流,不过是残害汉民得以成形生长的怪物!
所以,隋朝建立后,想要不复五胡乱华时代的混乱局面,必须要确立中央权威,而最强的权威,从来都是在对外战争中巨大胜利带来的,隋炀帝必须要征服高句丽,也有其中的考量,至于征服高句丽成功的话,他接下来要做的事,脚趾头想都知道,必然是拿那些在五胡乱华中吸饱了汉、胡鲜血的世家门阀开刀的。
在这种情况下,要说征伐高句丽之战中,这些世家门阀之人没有弄鬼,怕是傻子都不信。
而卢直觉得,北地联军和藤师一族的战争与这种情形相差仿佛,只不过在这里,川神秀不是隋炀帝,北地诸侯们也不是世家门阀,双方相互算计的位置要调个个,而且藤师一族也不是高句丽,反而是和川神秀勾结,想要坑北地诸侯中那些打着小算盘的人们一把的“帮凶”。
就这么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那些隐约不服川神秀领导,跳得比较厉害的北地诸侯们,已经在前卫城下损失了小几千人!
这种损失可不是以往的溃散、丢失士气之类,而是实打实的精兵伤亡,是支撑起一支军队的骨干,往往这样一个精兵,所能发挥出的作用,能和十名普通士兵相当,是以一敌十的好手,这小几千人的损失,简直相当于几万普通军队的伤亡了。
有着小心思的诸侯们终于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也隐约琢磨出味儿来了,就算藤师一族再能打,也不能这么多次“巧合”地捕捉到他们的漏洞,给予致命打击啊!
可让他们就此和川神秀翻脸,他们也是不肯的。
一方面损失的已经损失了,可这种损失算是贡献还是单纯的损失,却是两可之间,跟着川神秀成功上京的话,还是有弥补机会的。
另一方面,损失掉的力量导致了自身实力的下降,也就代表着川神秀方面的力量在上涨,此消彼长之下,没有证据就贸然指责,只会给对方以口实,进一步找自己麻烦,削弱自己,甚至直接吞并自己。
所以,哪怕明知道情况有点不对劲,那些遭受损失的诸侯们还是咬定了自己是川神秀忠实的支持者,绝口不提其中的猫腻。
而川神秀也是乐得装傻,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天天安抚这些倒霉蛋受伤的心灵,卢直觉得,玄苍世界如果有小金人,这位公主殿下一定是最佳女演员没跑了。
但也是因为这样,到了这个地步,和藤师一族的仗是打不下去了。
这也让藤师承嗣松了口气,打不下去好啊,继续打下去,那就真的是死磕了,如果将自己和那些北地诸侯放到一起,要选择一边进行拉拢的话,正常人都会选择还有大片封地在手的北地诸侯们的吧?
那个时候,川神秀是绝对不会顾及什么秘密协议的,下场出手,拿藤师一族换北地诸侯的忠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现在,这样正好,北地诸侯向川神秀服软了,川神秀也不希望在藤师一族这里消耗太多实力,藤师一族也是不想和北地联军死磕,大家也就有了妥协的空间。
至于那些为了这些妥协而消逝的生命,就只能是一种遗憾了。
很快,联军和龙津卫议和,龙津卫表示顺服川神秀皇令使的意志的消息传播了开来,卢直再次确认了一件事。
政治,真特么肮脏。
skbshge
第196章 京畿陷落()
当藤师一族不再是阻碍,京畿就像是一块肥肉放到了联军面前。
让人不知道应该觉得高兴还是悲哀的是,京畿诸侯们秉持了昏聩糜烂的传统,即便联军兵临城下,还是内斗不休。
在藤师一族变相帮他们争取到近月时间的情况下,这帮富贵连绵许多世的公卿们,居然依旧是散沙一盘,等到联军攻过来时,除了一开始在龙津卫后方,一个名为平朗的地方集结起一支联合军势,进行了并不坚决的抵抗,后来就根本是各自为战的状态,甚至有很多地方豪族、小大诸侯之流,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