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伴君txt-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什么?他在上林可出了风头了,力格猛兽呢。哪个女人敢欺负他?”韩则开始打圆场。那场与熊搏斗,最后被传得神乎其神——毕竟,结束得太快了。与此一同结束的,是韩嫣“小白脸”、“娘娘腔”的名声。如今,提起韩嫣,普遍的观点,颇能把他放在“勇者”这个定位上,而不是“漂亮的少年”了。万幸!
  话虽这样说,最终,大家还是决定再观望一段时间。
  “就这么着了吧,先看看再说。虽说行了冠礼,也还没到二十,还不算晚。仔细相看着也就是了。不过,妹妹还是给阿嫣房里放两个人的好。”嫡母大人建议。
 
  母亲同意:“是呢,也到时候了。他房里本就有两个长得不坏的丫头,可不见他动,怕是不合心意。再另挑两个吧。”
 
  韩嫣此时才明白,这就是红楼梦里说的“通房大丫头了”。黑线万分~~~迎上韩则促狭的目光,韩嫣扭曲了。
 
  两位母亲却不以为意:“害什么臊啊,要不是这接二连三的白事,也不至于给你们拖到现在,先通通事儿也是好的,有个一儿半女的,也算是给我们老婆子有个盼头了。”
  谁说你们俩老的?!日子越过越滋润的两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个十岁八岁的,就算一度体虚的母亲,看起来也是好得不得了。韩嫣都怀疑是不是基因的问题了,自家死在战场上的外公韩嫣是没没见着,这外婆,虽然号称老太太模样还是很年轻的——除了脸上自己划的几道疤痕让她看起来一脸皱纹以外,额头其实很光洁,匈奴习俗尊长者去世,卑下者是要割破自己的脸颊出血,以示哀痛的,外祖父去世,外祖母就依着自己的习惯割破了脸颊。韩嫣幼年初见外婆觉得她已经很老了,其实就是这脸上的划痕在作怪。以此类推,自己会不会也,嗯,“长生不老”?
 
  “阿则前一阵子已经收了两个入房了,你们兄弟好好聊聊好,开导开导阿嫣。”嫡母大人扔下重磅炸弹。

  两兄弟眼神交流。

  [你个禽…兽,自己身体刚养好就辣手摧花!]

  {这就是本事!有本事,你也摧啊?哦,对了,马上就选好了花让你摧了。}

  [我是个高尚的人,没你那么没道德!]

  {是我没道德,还是你没胆子?小?弟?弟!}

  [我那是对未来的妻子一?心?一?意!]

  {表解释了,解释就是掩饰,乃就是没胆子,我们了解就行了,放心,我不会到处乱说的。}

  [跟你说不通!]韩嫣开始生闷气。
 
  一生一代一双人,不好么?韩嫣挺无奈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传说是卓文君的诗,经考证,当时汉代还没这诗体,是后人托名所作,可是不管怎么样吧,它说的都很在理。
 
  韩嫣觉得自己穿过来这十多年里,原本的坚持都快丢光了,几乎是个人人称赞的模范汉代好青年了。可是,毕竟是活过两世的人,总该有些什么是不该被磨灭掉的。接受了这父母家人,接受了奴婢成群的伺候自己,接受了要自己在宫里跟人下跪,接受了这让人厌烦的交际,不代表就能全盘的接受了这里的一切。
 
  也为了生存抛弃了许多东西,让自己的膝盖学会了跪拜,让自己的脸庞学会了引人好感的轻笑,把脑子里塞满了不想去接触的斗争哲学,把算计得失装进了心里。
  
  人,总该留着最后的一点坚持。比如,明知说出来很严重的评论当前学说,比如,想着法儿转着圈儿地不想成为刘彻的内宠,比如,不想让母亲立规矩在十二岁的时候强行要求分家,比如,很想和一个人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韩嫣很郁闷。
  当在自己房里发现两个新来的丫头,眼神羞涩地望着自己的时候,韩嫣更郁闷了。
  
  如果把原来房里的侍女给调走再调新人进来,还是准备从事特殊服务项目的,难免会让原来的人受到非议,哪怕明知她们是间谍,韩嫣还是不希望她们因为这件事情被人背后指指点点。最终协商的结果是——原来的留任,现在的也留下。于是,韩嫣得到了比宝哥哥更可怕的四个大丫环的伺候的待遇。
  逃到韩说的院子里,美其名曰监督宝宝学习。耳朵里听着周公摇头晃脑地解读《诗经》,韩嫣心思却飞到了房里四个女人身上,很是莎士比亚了一回:要,还是不要,它是一个大问题!在外面拈花惹草,是你这个人道德上有问题,在家里收的小老婆太多,还是你这个人人品上有问题,不过,要是什么女人都不碰,连老婆都没娶,那——你是不是有“毛病”?男人,宁愿被人说好色,也不愿被人说“不行”的。韩嫣这个半路出家的男人,虽然很想坚持一把自己的理念,却也不由得纠结了一回。
  
  而且,这点小心思,实在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李家兄弟大大咧咧,跟他们说,怕不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了。要说韩则是个好人选,可保不齐会被他嘲笑的,韩嫣不太想丢这个脸。刘彻,还是不要讲了,他目前还是守着一个老婆苦熬日子的可怜人,还是不要拿讨小老婆的事情刺激他了。
 
  汉时社会就是这样,一夫一妻多妾,你不弄个小妾,倒不正常了。苦恼……
 
  咬咬牙,韩嫣决定回去跟母亲讲清楚,娶就娶吧,家世差点就差点也没关系。不然,让他这么三妻四妾的收房里,他心里真是不好接受。再说,人家好好的姑娘,让自己给占了便宜,这辈子就嫁不了别人了,给自己当小老婆,实在是太亏了,韩嫣还做不出这样的事儿来。
  想了半天,韩嫣回去对母亲说:“阿娘,那房里的人,您还是先别急着……嗯……了吧。要不,咱们就娶个媳妇儿回来?”
  
  “这是什么话?娶媳妇和收房里人,有什么冲撞么?”
  
  “一边打量着娶媳妇儿,一边就收房里人,岳家面子上也不好看。再说了,新媳妇进门,晓得了这屋里已经有人了,两下也都尴尬。儿子要媳妇孝敬懂礼,自然不能亏待了她去。”
 
  “她进来就是当家主母,娘还会跟她争不成?我还乐得清闲呢!哪有亏待的说法?你这孩子,怎么说话怎么颠三倒四的?”
 
  “不是,我是说。您看吧,要是真先出个庶子出来怎么办?按说是长子,可他又不是嫡子,却不难办?生了儿子,自然要好好教养长大,可他又不是正经的嫡出,却是要受气的。那媳妇儿,一进门先当了娘,这事儿,也说不过去。再说了以后若是兄弟不和什么的,却不是家中愁事?”
 
  母亲若有所思,最终道:“那你也别亏了自己啊。想收便收吧,孩子的事儿,我来办。”
  
  韩嫣打了个寒颤:“阿娘……”
  
  “没事儿,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明白先侯爷的想法了……罢了,咱们就先相看个合适的媳妇儿吧。侯府那里,侯爷快要娶亲了,大概就这几个月了,太夫人已经找人相看过了,说是人品不错的。等侯爷的喜事办完了,两边再给你相看一下儿。你那房里人,娘替你打发了罢。”
  
  韩嫣松了口气:“给阿娘添麻烦了。”
  “行了,你去忙你的吧,阿娘也没别的本事,办这个还是成的。”挥挥手,让韩嫣出去了。
 
  ————————————――――――――————————————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却被韩禄又给堵上了。
 
  “爷,宫里又来人了。”

  黑线着去看看这回来的又是谁,一瞧,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六儿。
  刘彻自从遇险,就被他家家庭会议正式宣布关在未央宫里了,连建章宫都不让他去透气了,三个女人看着,其中两个是长辈、一个是老婆,他是没机会偷跑的。于是,只能派六儿有时间就上韩嫣家来探探情况、送送东西。食材、药品、御医、衣服、解闷的书、刘彻的信……林林总总,六儿来了,总是要带点东西。
 
  今天,六儿又来了。

  两人见面,互相抽抽嘴角,对这个皇帝真是没有什么话好说了。按照这几日已经非常熟练的程序,先由六儿代表刘彻询问一下,再由韩嫣回答,然后六儿再念一下赏赐的东西的单子,韩嫣谢恩,完毕。
 
  然后,两人闲聊。
 
  “这么多东西,太招眼了。”

  “大人不必担心,这些都是两宫太后和皇后同意了的。”
 
  “???”

  “也是个提醒大家的意思,皇家不会亏了忠臣。”
  明白了,新君即位,拿自己当个典型,给大家树立一个忠君而得重赏的例子,让大家更卖命一点。

  “就是这样,也太多了。”

  “东西越多、越琐碎,越表明陛下心里惦记您不是?不然,光赏钱就行了,用得着费心挑这些东西?”

  韩嫣心里一沉,他挺忌讳诸如“陛下心里惦记你”之类的话的,可是对方是六儿,又不好意思翻脸。一时间气氛有些闷了。
 
  六儿反倒自在:“您别生气,这宫里头,至少咱们未央,有眼睛的都看出来陛下待您不同。这也没什么的,陛下怎么想,咱们是管不着的,咱们管好自个儿就成了,您说是不是?”
 
  “???”韩嫣更摸不着头脑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是有谁让他这么说的?索性就直问了:“你这么说——想是知道什么了。相识这么多年了,还望你能给我说个清楚。”起身一揖。
  
  六儿忙口称不敢,扶了起来,附上来小声道:“其实吧,这宫里头,也就椒房殿那位傻点儿,其他的,全是人精儿,谁也不敢乱嚼舌头的。您大概还不知道,长乐宫的两位,下令大家封口的。”
 
  韩嫣瞪大了眼睛:“明明,我可什么都没做啊,怎么就……”
  “您做没做,咱们这些贴身伺候的能不知道么?都被暗地里叫过去问过话了,不然——您以为,您现在还能过得这么舒服?就连宣室里啊,也是有探子的,春大人知道,正盯着呢,只要春大人知道了,就等于陛下知道了。”
  韩嫣开始纠结了,这都什么世界啊。宣室里要是没个把眼线,反倒奇怪了。不过,刘彻现在就掌握了这情况,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
  “你就放心吧。大家都知道,您不是那样的人。不过,您还是当心点儿,宫里的事儿就是这样,哪怕您没心,只要陛下有心了,跟您有心,那是一个样儿的。亏您是男子,若是女的……您可有个数儿才好。”
  韩嫣点头:“我以后尽量留在建章吧。今天,真是多谢你了。”
  “这可不敢当,咱们都是熟人了。知道跟您说话出不了纰漏才说的。新来的人,是高谈阔论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样的人就是再得势,给咱一百个脑袋,也不敢跟他搭话的。这宫里头,小心使得万年船,您说是吧?”
  这有点儿结成利益联盟的意思了,连被太后询问的事儿都说了,韩嫣会意,笑了:“这是自然,响鼓不用重槌,一向不都是这么过的么?你就安心回去歇着吧,见天跑来跑去的,也累着你了。早些回去,也让大家放心。”
  “可不敢这么说,替陛下跑腿儿么。再说,要没有这差使,奴才也见不着宫墙外是个什么样子呢。”
  有些事情,不用明说,彼此心里明白就好。有时候,就算是喝了血酒,到了背叛的时候,还是会背叛。像目前韩嫣与未央宦官结成的这种关系,却是什么明面的话都没讲,有事情的时候,却能想到扶一把,就是这样了。十几年相互看在眼里,对方的行为方式就是保证,而且,那是一点把柄都不留,正是所谓心有灵犀不点都通。
  韩嫣心里明白,未央宫的宦官也是被情势逼的,儒家向来是不待见宦官的,这些新进人员对他们的态度自是可想而知,哪怕明面儿上没挤兑,脸上那讽刺的表情却是作不了假的。朝里大臣对宦官利用的居多,态度也仅止比儒生好那么一点儿。大家算来算去,也就只有找上韩嫣了。这种没有实物把柄的利益联盟,韩嫣也就没有拒绝——多个朋友多条路,谁知道哪片云彩上有雨呢?


销假

  待韩嫣正式销假到岗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夏四月末。早朝之前,韩嫣就很受到了一些热烈目光的追逐,听到风声说韩家要选妻的人,也把目光投向了这两兄弟。比较起来,其实韩则还是更受欢迎一点的,他是列侯,光这一点就很吸引人眼球了,而且一向低调,又是正经嫡子。韩嫣虽然最近风头比较盛,而且很得皇帝青眼,不过,根基终究是浅了点。这种情况下,大家先把目光往韩则这里放一下,觉得不保险或者有两个以上未嫁女儿的,也把韩嫣当成候选人。有话没话的,总会有人过来聊两句。韩家兄弟也只能微笑以对。
  终于,早朝开始了,大家排好队,一起进殿。韩家兄弟互看一眼,擦了擦汗。
 
  大朝会,也是了无新意。刘彻虽然一门心思想弄出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来,虽然对黄老学说比较烦,到底他还是帝王,还剩了点理智,事到如今还没有太大的举动。自建元元年十月以来,真正称得上大动作的,除了那道求贤诏,是在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行三铢钱。在这个月的己巳诏令“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还有,就是追查了一下上林会猎事件的责任问题。
  余下的,就是一干儒生吵吵嚷嚷什么先王之制一类,他们在刘彻耳朵边念叨着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等等,念叨得久了,刘彻也听进去了一些,这对于年老者的优待政策,一方面是显示新皇德政,一方面也是窦婴等一干学儒的大臣提议的结果。刘彻对于儒家最大的期望,是为自己的统治找一个最佳的理由,为自己制订一个非常光鲜的礼仪制度。与黄老那翻遍典籍都没有明确说明的学说不同,儒家,对于“先王之制”这东西,研究得很多,比如,天子吃饭要用几个碗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时,就注重这些东西,儒家自然更得欢心一点。
  
  朝上主学黄老的人,自然不太甘心,也有些反攻的架势,一时之间,朝上暗流汹涌,明眼人瞧着他们互相使绊子,看得很是热闹。今天的朝会,也是延续了前几个月的风格,最后,无聊地结束了。
 
  刘彻大手一挥:“该干什么的干什么去,有事儿没事儿别来烦朕,整天吵,吵得朕心里烦。”
 
  ————————————————————————————————
 
  见韩嫣恢复了回来,刘彻很高兴,朝会结束后就把他留了下来,也没让他回上林,直接留在了未央宫里说话。
  进了内室,迎头看见春陀,两人目光一交,各自微微躬身。未央宫里,春陀是一向陪在刘彻身边的,大朝会人太多,韩嫣尚来不及与他打招呼,现在正好表示一下善意。春陀笑了笑,眼睛显出弧度来,韩嫣翘了翘嘴角,彼此心中有数。
  拉着人坐下,翻开了袖子检查一下伤口,见只留下几道白印子,再过些时日也就差不多全好了,刘彻这才放下心来,开始说些养伤养得闷不闷,用什么药好,会不会留疤的无聊问题。这时,长乐宫来人了。这回是大家要见韩嫣,不敢耽搁,韩嫣忙辞了刘彻要去长乐宫报到。刘彻正好没事儿,就一起来了。
  到了长信殿,只见太皇太后窦氏、皇太后王氏、阿娇、大长公主、三位长公主居然都在。刘彻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