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伴君txt-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方面,各地的列侯、郡守也卯足了劲,把辖区内的人筛了又筛、拣了又拣以期能找到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来证明自己的治下人材济济,自己管理得很好。在京官员也瞪大了眼睛,想扒拉出几个人才,说明自己有识人之能。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自认自己有才能的或者是在家乡没被选上的,也跑到长安来了,琢磨着能不能遇到个欣赏自己的二千石,把自己给荐上去。于是,长安城里又有了一番热闹。
  韩嫣自己憋了半天,终于,抖着手,把李家三兄弟的名字给写到奏折里了虽然是武将,可也读过《诗》吧?算半个儒家子弟了,就他们了!
  刘彻本来想看看韩嫣都举荐的什么人,打开一瞧,都是熟人,刘彻也傻了谁都知道这举荐的本意,是让大家推荐一些原本没有被发现、或者已经做了小官而没有引起大家注意的人。这李家三兄弟,因为被韩嫣提名做了骑兵教官,刘彻这个常混上林的皇帝,已经跟他们很熟了,提拔是早晚的事儿,还荐什么荐啊?
  〃就是因为熟才荐的,连人家有几两重都不清楚,我还荐什么荐啊?〃韩嫣坐在一边慢条斯理地喝茶,看都不看刘彻一眼,拿出对付韩则同样的说词,〃堵到家门口儿的倒是一大堆,这么多人,名字都能记岔了,我又没那个功夫挨个考较学问,敢荐么?认识的人又不多,这是国家论才大典,能儿戏么?好歹李家兄弟还有几分真本事。〃
  〃不好好挑人,你倒有理了!〃
  〃可不是,最近都泡兵营里了,外面的人,还真是不认识几个。荐的人,自然都是这一类的了。别的不说,〃韩嫣放下杯子,终于看向刘彻,〃李家兄弟,耿直不?〃
  〃直!〃很直,不但神经直,连肠子都快成直的了。
  〃那不结了!这样的直人放在身边,不好么?最起码够得上直言极谏了。〃翻个白眼,一点都不顾忌自己的形象了,〃满朝公卿,长安城但凡有个能人,都让老大人们给梳理了个遍,哪里轮得到我?快别说这个了,策论的题,你想好了么?〃
  〃当然!〃刘彻很自豪,扔过来一卷竹简,〃看看怎么样?〃
  韩嫣打开来一看,很想再卷起来抽刘彻这种长度的题目,只有在前世的材料分析题里才见过。这是考人,还是写了论文让人阅卷的?
  当下抛开举荐的问题不提,刘彻也心知,韩嫣做事一向不好冲动,他既然说没别人举荐,定是没有想好,而且韩嫣的理由也挺充分的,训练新兵还要高要求的新兵,再加上装修建章宫,确实很累,当下也不逼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卫绾,这位丞相大人,居然也是一个人都没荐的,有他比着,大家消极怠工一点,也是正常了。刘彻很叹气,打算这拨选才结束后,就把卫绾给替下来了韩嫣说忙,没功夫理这个,那是事实,可以理解原谅。可你丞相做的就是荐才、襄助皇帝的事,这份内之事,怎么也什么都不做?而且,你从当了丞相开始,就什么都没做!刘彻很不满。
  等到最终纷扰结束,人都凑到长安的时候,已经到了二月末了诏书发到各地,路上需要一段时间,大家选人也需要一段时间,然后,再把选定的人送到长安正值冬春季,先是天寒大雪再是春雨绵绵,以汉代的交通水平,能在二月把人都凑齐,已经很有效率了。
  这时,韩嫣正在研究新的战术。把李家三兄弟的名字开玩笑地报上去以后,他就又泡回兵营了。李家人听了韩嫣把三兄弟上报以后,心里有点感激,也有点生气咱又不是为了让你说好话才如何如何的。韩嫣又解释了一下自己的交际状况,被敲诈了一顿饭,这才抹平这事儿。
  刘彻在忙选人的事儿,倒是没多少功夫粘着他,而且,韩嫣每天还是要参加朝会的,两人也常见面,倒是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早上韩嫣和李椒一块儿带队晨练完了就布置一下全天课程去早朝,下面由李当户、李敢带队训练,到下午韩嫣再回营地,李家兄弟歇班。再说,刘彻下面还要陪阿娇呢。新年了,夫妻俩终是能过真实的夫妻生活了,小别胜新婚,自是蜜里调油。韩嫣笑笑,继续研究他的骑兵去了。
  叹气
  在韩嫣看来,目前汉军的假想敌就是匈奴,研究出一套对付匈奴骑兵的有效战术,是非常重要的。以骑兵对抗骑兵,是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人不利己的事件,骑兵的作用在于其机动性,用来正面对抗,很奢侈,尤其是上林现在这些用钱堆出来的精兵。
  那么,就要想其他的办法了,韩嫣最初的设想,是仿照欧洲最初火绳枪时期的三排轮射,对弓弩手来对付骑兵。凭借对前世一点军事知识和n多小说里描写的记忆,这样是最有效率的,而且,李陵最后以五千步卒对抗几万骑兵,也是靠的弩。实际上施行起来,却遇到了大麻烦火枪是火器,哪怕是最原始的火枪直接装子弹点火就好,可弓、弩是机械类,要士兵费力拉弓,两者所需的条件根本不同!
  三排轮射,想法很好,一排射击,一排上弦准备,另一排是刚射完退后准备下一次上场的。想法很好,问题就这上弦准备上了,弩还好,上了之后就等着扣动扳击,弓却是要上完弦后一直拉满了,随时接第一排射击完了的人的岗这样的臂力要求,谁能做到?能撑几个轮射?就是弩,上箭的时候,也是要臂力的。打个比方吧,一天连着射两百次箭,韩嫣能做到,耗时在一个时辰左右,可要是让他拉满了弓坚持一个时辰,他宁愿这辈子再也不摸弓箭。所以,把三排轮射的弓箭手方阵当成骑兵收割机的想法,不成立!!!
  草原决战,步兵行动不便,直面敌人接杀,几乎是送死的,除非是用重装步兵设包围圈,配合骑合扎口袋,步步为营地围死骑兵。正面决战,就不要想了,骑兵冲锋,很容易冲破单薄的步兵阵地。有弩也不行,弩本身的技术要求就高,制造工艺在汉代算是相当复杂的,几乎不可能大量配给。载于史籍明文的,也就只有李陵一支部队。是该推行一下流水作业和零部件标准化了,拿当年秦国的制度打头,配上《吕氏春秋》作证,韩嫣写了道奏章,秘密地呈给了刘彻,刘彻召来相关人员商讨。最终,因生产水平的关系,虽然两样都能做到,不过,数量上就不那么乐观了,整个系统年产能达到一万套弩问题是少府等部门不能全扑在造这一样东西上头,因此,最终合理的数目便只有年产一千套。
  一千套就一千套吧,有了少府的保证,韩嫣打算给自己的骑兵带上弓和弩两样装备,配齐箭支,先三轮三排轮射,然后再出击,这样已经是能想到的最有效的办法了。骑兵冲锋的速度极快,顶多能射三轮,对方大概就在眼前了。即便不到,也很近了,这时就要准备好马上作战了。不然,等敌人冲到跟前再准备,只有等死的份了。而且,射箭要消耗体力的,先头消耗得多,后面的力量就小,真正对仗硬拼的时候会很吃亏。
  看着手头的作战方案,韩嫣叹气科学技术,很重要!!!要是现在有机关枪,我还订什么计划啊?直接排成一排对着骑兵扫射就是了。
  让人叹气的,还有另外的事情刘彻气冲冲地跑到建章宫来了!
  这天下午,韩嫣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回到建章宫,洗去一身尘土,正准备吃晚饭三餐之一的晚饭顶着建章监的名头,韩嫣就是住在建章宫东殿里的,李家兄弟就没这么好命了,只能偶尔来蹭顿饭。
  见到刘彻跑进来,韩嫣很纳闷,照说刘彻这会儿应该跟阿娇腻腻歪歪的才对啊,这跑过来算怎么一回事?事先也没得到风声。不过,看看刘彻的脸色,韩嫣决定今天说话要小心一点。
  还没等韩嫣开口,刘彻倒发话了:〃怎么吃得这么晚?当心身体!〃
  〃一日三餐呢,这还不算晚。要再吃点么?〃
  〃气都气饱了!!!〃
  好强烈的语气。韩嫣忙吩咐下去:〃快去沏茶来。〃
  建章宫的小宦官应了,退到门口的时候和刚赶到的阿明、六儿三个人撞成一团。后面是一堆跟着过来的小宦官,站在三人身后,手足无措。
  刘彻皱皱眉:〃都怎么搞的!!!乱七八糟的!各领二十板子去!!!〃
  韩嫣瞧着不对头了,生气的时候罚个小宦官来煞煞火,这对皇家人来说很正常。这回连阿明、六儿这样跟前得用又跟着时间长的人都被迁怒了,刘彻是真的很恼火。
  不能眼看着这些人在自己面前挨罚还一声不吭,好歹都是熟人,好话总是要说的。韩嫣想着,忙走到刘彻身边:〃这是怎么啦?还没到夏天,火气就这么大。喝点凉茶,消消火罢。天都快黑了,还打板子,劈里啪啦的,别搅得晚上睡不好觉。啊〃
  轻轻拽着刘彻袖子,瞧他没反对,顺势往案桌边拉:〃今晚菜色清淡,尝尝吧。有什么事儿啊,都放一边儿,行不行?气成这样,会伤身子的。何苦跟自己过意不去呢。〃
  〃是有人跟我过意不去!!〃最后一个去字,打着弯儿地往上抬高了音调,听着有些滑稽。
  〃谁?六儿、阿明?是你们么?〃回头扬声。
  两人忙趴在地上,连道不敢,这会儿气还没喘匀呢,想是跟在后头一路追过来的。他们俩倒也乖,见韩嫣有求情的意思,自然不会上赶着去讨打,都呆原地了。
  〃不是你们?那陛下怎么要打你们呐?〃笑问。
  两人不敢接话了,刘彻却道:〃行了,都滚起来伺候吧!〃瞪了韩嫣一眼,〃就你好心!!〃
  韩嫣笑了,对着小宦官道:〃还不沏茶去?不罚你了。茶别太烫了。〃
  三人谢恩。小宦官自去了,阿明、六儿,小心地挪过来伺候着。
  待到坐定,刘彻连灌三杯温茶,脸色才好了些。韩嫣趁刘彻喝茶的空档匆匆扒了几口饭略垫了一下,然后就等刘彻说话。
  刘彻开口了,麻烦还不小阿娇。
  韩嫣暗骂自己是笨蛋,目前朝上大家都在忙举荐的事儿,没人有心思跟皇帝找不痛快,事情自然就发生在其他方面了。而能够给刘彻排头吃的人,不外那么几位窦太后、王太后、阿娇,顶多加上一个长公主。
  这么一想,刘彻长到现在,还真没受过什么委屈。做太子的时候,有景帝这个好父亲罩着,自不用说。做了皇帝以后,朝里大臣又不是活够了,没事儿惹皇帝发火玩儿。须知这朝堂上,自周亚夫去后,敢给皇帝找不自在的人,几乎就算是绝种了,传说中的汲黯,现在还没有达到能给刘彻不痛快的地位呢。
  窦太后稳坐钓鱼台,没事儿也不会找刘彻的麻烦,王太后是亲妈,上头还压着一个窦太后,更不会找事儿了,阿娇就不一样了……刘彻这么些年的不痛快,有八成是阿娇给的,另两成是他自己想法太多给憋的。
  事情其实很简单,刘彻阿娇最近感情不错,这么多天看得见吃不到,咳咳,两人都有些想念,少年夫妻,腻在一起也是正常的。然后,刘彻不是下了道求贤的诏书么?问题就来了,大长公主,走她门路的人实在是多得很,她老人家自觉底气很足大汉朝就是她们家开的,先先皇是她爹、先皇是她弟、皇帝是她侄子兼女婿,如今她的亲娘太皇太后还健在,而且,她对皇帝登基还有功直接列了一串名单就往上报了。
  刘彻很火大啊,这朝廷,分明是自己开的!!!再看看那一串名字,心里就来火儿,我才要几个人啊,你就列了这么一串子!!!原本,大长公主要是列的人少些,三个五个的,他也就允了,如今……刘彻不高兴了,没答应。就算他想答应,这么多人,他也要犯嘀咕啊。再说,下旨是让朝廷官员、列侯荐人,你一个妇道人家,搀和什么呀?就算你是大长公主,那也不行。
  寻常人举荐,不合皇帝心意,自己就要担心会不会惹皇帝不高兴。可大长公主不是寻常人,她钱都收了,如果办不成事,这信誉就不好了,好在她还知道自己的道理不太能摆上台面,就没敢跑到窦太后那儿哭诉。然后,看到阿娇和刘彻关系很好,就想让女儿吹吹枕头风。
  阿娇寻思着,这不是什么大事,就直说了。刘彻不太想答应。阿娇也不想退让,毕竟,是自己母亲让办的事儿,还说〃你跟彻儿好,说说他会听的〃,阿娇就卯上了。刘彻也不是个好拿捏的人。两下顶上了。
  再然后,钢刀砍到铜盾上,火星四射,声振天外。
  顶上就顶上了吧,可阿娇一句:〃连我娘你都不放在眼里,你这混帐东西!也不想想你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没有我娘,你能当上太子?!!能登基即位?!!你忘恩负义!你给我滚!〃彻底让刘彻绿了脸。
  关于皇位之类的话,是大长公主撺掇阿娇帮她说话时讲的:〃好歹他这皇位有咱们一份功劳,你说句话,他也得寻思寻思啊。〃这话并不是针对刘彻的,纯是为了鼓动阿娇。阿娇自信满满,觉着应该一说就成,没想到事关国政,刘彻没有一口答应。阿娇自觉没有一说就成,失了面子,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人,直接把大长公主的原话给背了出来。她要是软下来磨一磨,兴许刘彻就答应了刚选的人,给的官职都不高,以后处理也方便,就是对丈母娘有意见,为了给老婆个面子哄老婆高兴,也不是没可能的。偏偏阿娇不信邪,直冲冲就说了句噎人的话。
  是个有血性的男人都不能容忍这话,何况是皇帝!于是,刘彻〃滚〃了,一滚,就滚到建章宫诉苦来了长乐宫,窦太后是镇山太岁,王太后也只会让他忍,他是不想去了,未央宫里阿娇又闹,想来想去,干脆跑建章寻求安慰来了就算不安慰,也能听听自己说话啊可怜堂堂一国之君,连倒苦水的地方都要仔细寻找,也难怪他要向外发展了。
  再补上一句,大长公主给刘彻提条件这事儿,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从把陈蛟留在长安别回封地因为是隆虑公主的丈夫,刘彻允了,到讨要庄园加封地看到建元新年的份上,就当发红包了,刘彻给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哪怕这皇位真是刘嫖给的,刘彻也会不自在,他觉得自己真像头肥羊,养肥了就宰,刀刀见血,实在不想再由着这个女人了。
  韩嫣无奈,太皇太后还在,大长公主母女就不能慢待。刘彻也不是个能受委屈的人就是本来能忍,受了阿娇这么多年,他也快到临界点了他是皇帝又不是忍者,早晚要爆发一下。
  只能言词隐讳地道:〃做晚辈的,理当尊敬长辈才是,况且大长主以爱女嫁陛下,陛下当爱护,怎么能吵架呢?〃刘彻开始冷笑,〃再说了太皇太后两子一女,只余大长公主,诸多晚辈唯爱皇后,陛下怎么可以让她们受委屈?太皇太后春秋已高,这样的事情传到她老人家那里,惹得老人家不高兴,岂不是罪过?夫妻之间,因为亲密,所以,有些话就直说了,换了个人,还听不到呢?只能说明皇后直爽不藏奸。〃说白了,就是傻。咳咳,有些不敬,不过,阿娇真的不太适合生活在这宫里啊。
  刘彻收了冷笑,睁珠子转了一转,哼哼了两声:〃知道了。快点吃饭,完了陪我说话。〃
  周围人等对于皇帝陛下这个〃我〃字,已经不发表意见了。
  〃那可不行,有话,臣还留着等明天早上见驾的时候再说呢,现在说了,明天岂不是没话说?那多尴尬?〃
  〃那就先说了,明天再说明天的话。〃
  〃得了吧,陛下还是先回去跟皇后说说话吧。〃
  刘彻的脸又沉了下来。
  韩嫣上去,一手轻抚刘彻的后背,给他顺气儿。刘彻叹了口气,满眼无奈。韩嫣见他这样,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