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伴君txt-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呆子还没反映过来,刘彻自己反映过来了,一把捂住了呆子的嘴,眼中的凶狠自是清清楚楚。这下,就是呆子也明白不要乱讲话了。
  〃你叫什么名字啊?〃刘彻趴人家耳朵上问。
  倒霉的呆子不得已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刘彻非常满意地点点头:〃先别走啊,韩禄,过来,把这位爷的名字记下,跟拜贴上的名字核对一下。〃末了,还在呆子耳朵边留下红果果的威胁:〃不要让朕再听到不该出来的话哦今天的事谁都不许说,王孙的闲话,再也不许传!〃
  〃喏……喏……〃抖成八截的声音。
  〃要是让朕听到有不好的话,朕可找你哦〃
  韩禄却是守在男宾席等韩嫣上报刘彻回到的,刘彻一到,他就发现了,无奈最初的时候韩嫣窝在厨房做饭,事关重大韩禄不敢派人去找,只能劳动自己的老胳膊老腿,跑到厨房的时候,韩嫣已经捧着面条去正堂了。韩禄又不敢就这么闯进正堂打扰,只能守在一旁打转。好不容易韩嫣自己发现刘彻到了,过去找的时候,又被韩禄拦着报告。一耽误,刘彻已经跟某纨绔好好交流过了。
  等两人到了的时候,就是刘彻支使韩禄去核实人家老底的时候了。
  这倒霉孩子是某列侯留在京中的儿子,列侯就国,不代表列侯家的儿子就非得跟去封地不可,很有一部分列侯留下子侄留守京中的。捅了这样的篓子,他哪里敢多说话?日后被人问起,也只好说,是跟陛下同席饮酒,被陛下问了一句。惹得旁人羡慕不已,蒙陛下亲口威胁,呆子自己心比黄莲苦。
  韩嫣是来分派长寿面和饺子的,看到了刘彻,少不得从备份里抽出一份自己做的奉上,其他的席面,他略打了个照面就过了,直奔刘彻这儿来了。
  刚摆上面食,在刘彻身边还没坐稳,就被一把拉得靠近了他。
  〃忙了一天了,也不知道歇歇。〃
  韩嫣一个不小心,被拉了过去,好在功夫一直没撂下,这才没被他带到怀里去,却也倚到了身上,单手撑住了草席:〃本来不想这么着的,大家知道了,便少不得办一下。母亲辛苦这么多年,总不好为了我的避忌,再委屈了她。倒弄得我这母亲不能见人似的。〃
  挪了挪身子,坐正了:〃倒是你,怎么一声不响地跑过来了?带人了没有?我还看见皇后了,她正逗宝宝呢,我没敢认。〃刘彻是早就听到消息的,当时没有什么表示,韩嫣以为他不会凑这个热闹,没想到这两口子一起来了。
  〃都散在外头呢,只要进了你的门,我还怕什么?还有,我怎么不能来了?〃
  韩嫣脸都绿了,心说,您对我还真是有信心啊。〃那也要当心!〃
  〃知道了,大喜的日子,别扫兴啊。我尝尝吃的,这么些,都是你做的?〃
  〃还不得累死?不过母亲她们吃的是我做的,余下的都是阿春嫂带人做的,手艺都不错的。〃见刘彻一边拿着筷子敲碗,一边拿眼睛拿看着自己,〃这是我做的。〃
  刘彻看了韩嫣一眼,点点头:〃唔。〃
  〃还没说怎么就想起这样跑过来了呢,扬扬下巴,那位,怎么也来了?〃
  刘彻撇撇嘴:〃你不让我过来,我也不想给你添麻烦,就想偷偷溜来看热闹。刚换好衣服,就被她撞见了,只好一起了。〃
  李当户到的时候,就是这副情景,酒宴已经开席了,拜过寿以后,听说有好东西吃,便直奔韩嫣而去吵着要。韩嫣只得命厨房给他煮面去。
  〃这还差不多!兄弟,够意思!〃李当户大大咧咧地拿巴掌问候完了韩嫣的后背,才发现旁边的人有些眼熟。
  慌忙想趴地上行礼,却被刘彻止住了:〃朕是偷跑过来的,噤声!皇后也来了,要是瞧见了她也别嚷嚷,吃你的面去。〃
  李当户老老实实跑一边吃面去了。
  李当户走了,刘彻却不再说话了,捞起筷子就开动了。东西本就不多,转眼功夫就进了肚子里,抹抹嘴巴:〃味儿真好,就是少了点儿,明天给我做吧〃
  真把我当成煮饭婆了!〃要是我没记错的话,明天还要训练吧?明天还是大朝会吧?来得及么?〃
  〃又没说一早,哺食好不好?你们不是排班训练的么?明天调一下吧〃
  你脑子进水了!被刘彻的突然到来搞得精神紧张的韩嫣,实在是怨念颇深,为了给你煮饭,就要我调班!我还要不要脸了?!
  所以,韩嫣开始瞪眼:〃要吃我现在就给你煮!明天别想!今天已经拜托过当户他们兄弟一回了,再这么做,可不厚道。〃刚说完,又觉得语气不好。抬眼看时,刘彻愣了一下却没有生气,居然还点头了:〃行。〃
  两人悄悄地跑到韩嫣的住处。韩嫣不大信奉〃君子远疱厨〃的说法,他倒挺爱做饭的,只是不喜欢洗碗而已,所以,他的住处是配着小厨房的。韩家现在有三个书房,前院一个外书房,放些面子上的书籍。韩嫣自己的院子里也有一间书房,放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书和自己整理的一些手记什么的,这才是真正的书房,由心腹家丁看守,日夜不离了人。还有一间,就是韩说的小书房了。
  现在,自然是坐到韩嫣的内书房来了,外书房毕竟是外院,说不定会有人看见,卧室自然是不能让刘彻进的,内宅也不能让他进,剩下的,就只有内书房这个选择了。
  让刘彻坐定,奉上茶水,韩嫣给他煮面去了。幸好今天食材准备得充足,面是和好了的,馅也还有剩。不然,非让刘彻饿着不可韩家是不许浪费粮食的,就算是主人,想吃东西,除了水果、放着不会很快坏掉的糕点,其他的也只能现做,没有做好了等人吃最后没人吃坏掉的情况发生。
  待韩嫣煮好了两样面食,加上点小菜给刘彻端过来的时候,刘彻却在读韩嫣写的手札,韩嫣心里〃咯噔〃一声,暗骂自己才是猪!怎么把他带到这里来了?这里是有过激言论的!定神看去,刘彻手里拿的却是《宝宝教育课程手札,十五岁篇》因是自家用的东西,就随手起了个直白的名字:〃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听得刘彻读了出来,韩嫣松了口气,瞄了眼书架,还好,有些东西他还没看到,而且,更隐密的东西还在自己的老庄子上放上呢。武帝不喜人养门客,韩嫣是知道的,少不得要记下来,提醒一下自家人,绞尽脑汗把王安石的名句给憋了出来这段评论角度太新了,第一次读的时候简直是震耳发聩,所以背过,如今也还有印象。
  韩则那边已经得了韩嫣的信儿,而且,弓高侯府的门客也不多,是精简后留下的。韩说现在还小,韩嫣就把这一项列入了韩说的长成提醒里。没想到,现在就被刘彻给翻出来了。
  把托盘放到书案上,一样一样的取出来:〃看那个做什么?不过是随手写的,没什么意思的。〃
  那底下还写有一段非常直白的解释,是韩嫣自己想到的话,怕以后忘了,就顺手记下的:〃咱们不说忠君爱国的大道理,就讲实在的利益关系,孟尝君就是个笨蛋国贼!人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什么都要认真负责。该做的不做,他是管理国家的人,不想着如何让国家强盛,却损公肥私,光顾着自己养门客不为国家出力。带了个坏头!齐国日衰而他的封地日广,这是窃国大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国才有家,否则就是亡国奴,亡国奴的日子很惨的!再富有的人,一旦失去了国家的保护,犹如三岁孩儿怀抱千金过闹市,招抢吧你,财富就是他的催命符。每个人与国家都是一体的,就像皮连着肉,揭了皮,会疼死人的。所以,养门客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孟尝君是个目光短浅的笨蛋。有才能的人,就应该推荐给国君,为国效力,国家强大了,个人才能有安身立命之所。〃末了评语〃做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放眼大局,不能小心眼儿。〃
  还有没敢写上去的话就是国家强大了,自己的身家安全才有保证,这时再想自己的事情吧。自己如果有需要,可以招收几个给自己帮忙的人,毕竟一个人不能做所有的事情,但是大张旗鼓收跟班的事情就不要做了,那是笨蛋的做法。做贼也不能明着做啊,要做就做腹黑的。再说了,选给自己的班底,也要选有用的啊,鸡鸣狗盗只能是末等的。真正有本事的人不选,这个孟尝君,也是个瞎子这是打死都不能诉诸文字的东西。到时候想得起来就讲,想不起来,也不亏。
  〃你怎么爱说不喜欢的人是笨蛋呢?〃
  〃说反了吧?因为是笨蛋才不喜欢的。别看了,快吃吧,都凉了。〃顺手就把竹简卷巴卷巴给藏了起来。发誓,再也不带人到自己书房来了。
  刘彻吃得很香:〃明天晚上住宣室来,我有话要说。〃
  韩嫣直觉地想拒绝,一抬头,却见刘彻神色与往常不同,等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不听话的脑袋已经点了好几下了。
  亲眼目送大汉朝最尊贵的夫妻俩离去,韩嫣头疼地向留下来质询地兄长大人解释了半天,赚了满头暴栗子后,终于可以躺在自己的榻上了。今天刘彻很奇怪,一时提一些看来无理取闹的要求,一会儿又乖乖地听话了,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抽风?
  条件
  第二天大朝会,韩嫣先到上林骑营或者叫建章骑营里去点名,带队晨训,晨训完才飞骑到未央宫去。
  排队等入场的时候,不少人往他这边瞄。韩嫣觉得不对劲了,最初的时候,大家是会常常,咳、咳,偷看一下漂亮美人的,不过,这都好几个月了,就算偷着看,也该看得习惯了,今天,这是怎么了?
  望望韩则:这怎么回事啊?
  回望:我怎么知道?
  两人一起四下打量,希望能够发现其中端倪。事实证明,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卫绾居然冒了一句:〃君子远疱厨,失大臣仪,小心被弹劾。〃他能说话,就表示对你很有好感了,一般情况下,即便是朝会,他也是装雕塑的来着。
  韩嫣沉默了,汉代大臣真是无聊到死!张敞给老婆画眉会被弹劾,人家夫妻房里的事都要插嘴。如今,这是给亲娘做寿,居然也会被人盯上了,真是没天理了!管事儿管到我家里来了!韩嫣恨得咬牙:〃未做官,先做人。先为人子,后为人臣。无论如何,生养近二十年,母亲生日,做儿子的做顿饭,都是应该的。从十二岁后,嫣都是这么做的,因为做了官就放弃这样的做法,令母亲伤心,这不是做人的道理,嫣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的。若因此而受讥,自是甘之如饴。〃
  韩则点头赞同:〃会有因为这个弹劾你的人么?连孝顺生母都不许,这人,如此权势如此心啧啧!你是怎么惹上这个人的啊?〃
  〃我哪儿知道啊?〃
  〃再仔细想想啊,想不出来可就坏了,谁知道会不会啥时暗地里捅你一刀子呢。〃
  〃那不是哭都来不及?〃
  两兄弟唱双簧了。
  袖子里揣着弹章,准备拿新帝宠臣来开自己的第一刀,打响不畏强权名声的御史悄悄地把奏章往袖子里塞一点再塞一点,再把手笏上有关弹劾的一条抹去。不准备拿这事儿做文章了,寻思着回家拿这竹简引火用了吧。
  即便是大朝会,也还是没有什么事情要讨论的。韩嫣应完景之后,又回上林接着教授骑术去了。
  今天注定是忙碌的一天,午后没多久,韩嫣就又被召回了长安城,地点,长乐宫长信殿。
  韩嫣到的时候,长信殿里已经坐满了女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一眼扫过,忙低下头,规规矩矩地上前行礼。
  〃快起来吧,到了这儿还摆什么虚礼啊?〃窦太后显得很高兴。
  〃喏。〃韩嫣缓缓地爬起来,站在原地不敢乱动。一般来说,韩嫣都是跟着刘彻过来请安的,行完礼,退到一边,听他们一家人表演温情剧就好,如今两边都是女人,只得乖乖站在大殿正中,头都不能抬地任人品评了。
  〃这孩子!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害羞啊?〃馆陶大长公主先笑出声儿来,〃见到诸位伯母、婶母,居然还把他看羞了。〃
  〃阿嫣可不就是个实诚孩子么?〃王太后接话了,〃唉呀,有这样的儿子可真是让人羡慕啊〃
  〃陛下不也是孝心可嘉么?〃底下不知是哪家的夫人接话了。
  原来,昨天那一碗面,不止引来御史弹劾的企图,也引来了诸家夫人的赞叹。女人和男人看问题的角度,从来都是不一样的。今天一大早,就有好事者跑到宫里来报告新闻,窦太后、王太后一听,来了兴趣,命人宣了韩嫣过来,让大家对着真人八卦个过瘾。
  众夫人的问题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答得韩嫣满头大汗。这些女人的情报系统也让人惊叹,连早朝前在殿外韩嫣说的话,都有人能够打听得到,此时再说出来,更引得一群中年妇女惊呼不已。不因身份的提高而改变了对待母亲的恭敬态度,太让她们喜欢了!
  于是,另一个问题产生了这么好的女婿到哪里找去啊?大家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王太后,她三个闺女都嫁出去了,娘家也没有适龄的姑娘。窦太后,她娘家一个窦婉早八百辈子嫁给了中山王刘胜。大长公主,唯一的女儿嫁给了皇帝。很好!上头没有人抢,下面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然后开始旁敲侧击。先是从寿宴情况开始,慢慢套近乎,然后,就提到了年龄问题。接下来是惊呼:〃哎呀居然没想到,韩大人与陛下是同年呢。〃
  〃可不是,韩大人曾是陛下伴读,自然年龄相仿。〃
  下面就进入正题了:〃那韩大人可有妻室?〃
  韩嫣少不得又做了一回算术题,把祖父母、父亲的死亡日期报出来,再把各自的孝期加一下,这期间,按礼法是禁婚娶的。然后,就赶上了景帝驾崩。
  皇帝驾崩,哪怕遗诏里过了三天就不禁民间婚嫁,可韩嫣毕竟是个〃士〃,更别提本家里是侯爵了。再说了,就是不禁士人婚嫁,哪个在长安混的敢在皇帝尸骨未寒的时候就敲锣打鼓、披红挂彩的办喜事呢?
  众夫人大喜,合计一下自家有没有适龄的女儿、侄女儿、外甥女儿之类可以把这个金龟婿给钓住。汉制,印分三等:金、银、铜,上铸龟形钮,取其长久厚重之意。能用金印紫绶,便是大臣里列侯、丞相一级的了。这韩嫣,年纪轻轻就居高位,又是陛下昔日旧人,前途远大,真的封侯拜相了,也不是什么太让人惊讶的事情。可不是真真正正的金龟婿!给女儿再多的陪嫁,也比不上给她选这么个丈夫,给她的保障大啊。
  哪怕之前与丈夫商量时,被提醒要再看看形势再开口,这人年纪太轻,怕不牢靠,还有关于他的流言,虽然还没被证实,可还是要小心,云云。也不能打消诸位夫人把韩嫣当准女婿看的火热心思。
  谁说他年轻压不住事儿的?人家家里,里里外外都是他做的主,他娘真是好命啊,什么都不用管,闲聊天儿就行了。哪像咱们,还得为一群不孝子操心!看昨天那宴会,虽然场面不大,可有条有理的,有这么个人在,女儿嫁过去了,也是享福的。谁说他跟陛下有一腿的?看刚才进门时的样子,先趋,再拜,起身,举手投足皆有法度,观之有凌云之感,姿势好看极了,神仙来做也不过如此了,看着看着觉得自己好像也处在云雾中一样,真想多看他这么来几次。你们都是忌妒!这么个神仙一样的人,怎么会做龃龉事?
  事实证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