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官夫-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着老羊倌的目光看去,萧遥发现他们带来的那条细麻绳竟然在这里交错了,这说明这个地方他们曾经走过……
老羊倌并没有多耽搁,将线头弄断回身抽回了那段绕了圈的细麻绳,又在原地接上了头,这样他们返程的时候就不会多走冤枉路了。
接下去顺着楚妤的麻绳线路又发现了两个绕圈的地方,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发现楚妤的细麻绳断了。
线断了。线索也断了。楚妤已经迷路了。
这一系列的推断,让萧遥的心沉到了谷底。难道命运真就这么残酷而具有惯性。难道一切真的就无法改变了吗?
萧遥有些沮丧了。
“小萧啊!现在你好好想一想,继续找下去,可就难说啦!当初我进洞的时候线头也断了……”老羊倌神色复杂地看着萧遥,看了一会儿也不说话,蹲到一边抽烟去了。
现在回头应该能顺着麻绳的线路返回,有过一次教训的老羊倌每隔一段就会把细麻绳固定一下,防止路程长了之后麻绳断头。
可现在回头就是彻底地放弃了寻找,而未来的命运又将重新回到原来的轨迹。那些日子萧遥已经经历过一次到也没什么,关键是那种悔恨和自责他不想再回忆了。
楚妤那么年轻的生命难道就该在这秋山峪走到终点吗?既然命运已经改变了,他重生后难道就为了再重复一遍这痛苦和悔恨吗?他不甘心,他真的不甘心。
老羊倌内心是有些害怕了,毕竟几年前的所经历的危险记忆犹新,而且他还有一个荒妹子要养活,为了自己和楚妤让他把这条老命扔在这里可不应该。
看了一眼正在闷头抽着旱烟的老羊倌,萧遥暗自下了一个决心。轻轻地背起两个口袋,萧遥转过头向着溶洞的深处走去。
萧遥走了一段之后,大声喊道:“杨三叔,你回吧!我继续找!”说完之后他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听到洞穴深处传过来的喊声,老羊倌心里一紧,追了几步之后跌坐在原地,大声的嚎了起来:“小萧啊,你个小兔崽子,你想让我杨老三这张老脸给秋山峪的乡亲们一人一口唾沫啐死啊!……”
走了不知道多远了,萧遥已经辨认不清方向了。
其实他这么一脑袋扎进来根本没有考虑到后果。他现在可没有任何指路的标记了,即便是运气好找到了楚妤,可回去的路找不到最终还是一个结果。
当时冲进来内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死就死了吧,总好过像个行尸走肉似的活下去。”
过了不知道多久,萧遥的耳边传来水流的声音,这声音从小到大最后成了一阵轰鸣,寻声慢慢走近看去——一条小溪从一个洞穴中流了出来。
不远处一个近十米长的泻口被水流冲刷的光洁如玉,一片翻卷着浪花的水波漫过泻口,注入前面一个幽深的裂隙。这裂隙下面是一个方圆达到近千平米的深潭。
深潭的上方可以看到一个硕大的穹顶,就在这片空间里原来洞穴之中无尽的黑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些梦幻的光亮,这光亮不知从何处而来,并不刺眼,非常柔和。
深潭对岸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竟是两个篆体字“法天”。看来秋仲元的传说竟然是真的,这里应该就是这位隐居的方士早年间修道的地方。
在这“法天”两字左侧的岩壁上另外还有一条出口。萧遥立刻顺着这个洞口进去,发现并没有什么岔路,而且随后的道路上还有些人工开凿的痕迹。
走到这个洞穴的尽头,一丝光亮从那里隐隐地透出来。萧遥快步朝着光亮传来的地方走去,这是一个人工开凿的石室。
洞里一片寂静,看样子像很长时间没人气了,岩壁上嵌着一枚夜明珠正发出微弱的黄光。这应该是仲元洞曾经的主人秋仲元的住处。
这个洞窟分里外两间,外间不大,许多生活用品散落着,中间有一张玉制的一张圆桌和两只圆凳,桌上还有些玉制的杯盏。
里间有一处白玉榻。也许是秋仲元平时休息所用,用独块山玉制成,形状简朴,只是千年岁月的自然沁色使玉床有些黄红,很来古味古韵十足,榻之上一张玉案,玉案上有两枚玉牌。
萧遥将它们随手拾起,玉牌色泽青黄,玉质入手冰凉,定神看去非常漂亮。
萧遥没有太注意这两枚玉牌,他希望能找到一些文字记载,也许能找到仲元洞的进出路线也说不定。
这时一阵暗香传来,隐隐约约地虽然并不浓郁,但是却有着一种沁入心脾的舒爽惬意。似空谷之幽兰,如夏日之清荷。
第5章 五行炼真决()
原本萧遥心头郁结胸臆的烦躁,在闻到了这异香之后却被荡涤一清。
顺着香味的来源目光转去。东面岩壁上有一个长长的凹穴,穴内放着一个精美绝仑的羊脂玉碗,色泽凝白,光彩夺目,就仿佛油脂仿佛立即就要滴下似的。
在玉碗之上有一块下垂的半圆型的石钟乳,这石钟乳的外形像极了女子的**,而且在那**有一个粉色的乳珠。乳珠之上颤颤悠悠一滴稠稠的膏质般的液体,似要滴下。
片刻之后那乳珠之上的汁液终于凝下,滴落在玉碗之中。就在它落下的一瞬间,一股奇异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感觉。这时浓郁的清香漾满石洞久久不散。
楚妤闻到了这突然浓郁起来的香味,忍不住好奇的看去。玉碗中因滴下的汁液而漾起波纹的乳汁积了约有小半碗。
这应该就是古时候秋仲元这些求长生的方士们所说的‘天地精华’和“仙露”之类的东西了。对这方面有过了解的萧遥知道,这其实就是钟乳石形成的液化的碳酸钙。
没有文字记载啊,看来出路是难寻了。
萧遥正暗自悲叹的时候,他的肚子发出了一种很古怪的声音。坐在白玉榻上吃了点东西,累了很久的萧遥渐渐的双眼开始瞌睡起来了。
靠在白玉榻上,神识渐渐放松,而萧遥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手中攥着那两块玉牌。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普通的玉牌,它们在古时如秋仲元这样的修仙之人中有一种专用的名称——玉瞳简。
所谓玉瞳简,即取具有天地灵性之美玉,以仙家神识灌注其中,以神识记录各种讯息之仙灵之宝。
只见萧遥攥紧的左手之中一道异彩霞光透体而出,瞬间将萧遥的身体完全覆盖住了,萧遥所卧之白玉榻竟然也对应着出现了一道光柱,一道道五彩光华从萧遥的手中沿着经脉上行直达颅顶。
萧遥身形一震,整个人就像一个晶莹的石像一样僵住了。而此刻他的意识空间里正发生着意想不到的变故。
这两枚玉瞳简中记载了由邹衍所传,秋仲元所修炼的《五形炼真录》一篇,以及秋仲元为修真寻宝而着的一部《法天宝鉴》。
这玉瞳简由秋仲元的神识将这两部修真宝典封印其中,除非同样已经入道锻炼出了神识的修真者才能够凭本身神识读取。
萧遥吸收了石室内存留的“地乳真露”所挥发出的仙元气息,又在睡梦之中身体和意识完全放松,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修真者所说的“入静度虚”的状态。
在这同样具有凝神炼心功效的白玉榻的宁心镇神的效果作用下,萧遥的意识非常顺利地通过玉瞳简的认可获得了读取这两部修真宝典的资格。
此时的萧遥左手紧握着玉瞳简,内心的意识接触到了简内所留的讯息。
就在这一瞬间,就像打开一个丰富而玄妙的宝库。
无数符号文字乱码般充入萧遥的脑海。一时之间萧遥都有些头痛欲裂,不过这一切就像是在做梦一般,他的身体依然保持着熟睡的状态。
萧遥的意识空间许久之后才慢慢平静了下来。这《五行炼真录》和《法天宝鉴》果真是仙家奇书,拥有的无穷玄妙必须慢慢体会、感悟。
当他再次凝神,控制着意识缓缓悠悠地接近潮汛般涌来的信息,就如玩水的孩子胆怯地在海边浅滩上湿着脚。
萧遥最先有些领悟的是一段叫“五行炼真诀”的修真口诀,这是五行炼真录的总纲。默诵口诀之后体内就立时多出一缕细细的气流自动地穿经过穴运行起来。
萧遥随即沉入一种玄妙的状态之中,忘记了所有的一切。这股细细的气流其实就是刚刚他吸收入体的“地乳真露”挥发出来的仙元气息。
这强大的天地精华在将萧遥的凡胎**经过初步淬炼筑基之后竟然还留下了这么一股足够萧遥消化半天的仙元,而这仅仅只是挥发出来的一丝香气而已。
五行炼真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籍,目前萧遥能够领悟的也仅仅只是是开篇几句而已,但是就这几句已经可以使一个凡人迈入修真之道。
他眼下修炼的仅仅是炼真决的第一重“目识境”。“目识境”是见别人不能见;闻别人不能闻,说白了就是比一般人更加耳聪目明。
第二重“心识境”是知别人内心之想的神通。随后还有“灵识境”和“神识境”。
而现在应该只能算是“目识境”的入门阶段还没可能施展出那些神通,只是修炼过后整个人都有空灵之感,大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原来竟是这样……
作为一个大学生,之前萧遥自然是不会相信历代民间传说中的那些什么神仙修真之类的事情。可现在事实发生在他自己的身上,这就不由得他不信了。
“按照法天宝鉴中所说,这玉碗之中的就是地乳真乳,是天地灵气所结的宝贝。可以辅助修炼也可以使人的身体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那我就来尝尝好了。”
萧遥将那只玉碗拿了起来。咕咚咕咚的尽然将这天材地宝级别的东西当白开水喝了下去。
稠稠的仙露滑落喉咙,就像一砣冰块转瞬溶化在萧遥的全身经脉之中,这下他一时无法忍受彻骨之寒,浑身打起了哆嗦。
好在刚刚已经对“五行炼真决”有了些领悟,很自然的趺坐在白玉榻上,按照五行炼真决自行调息,运转周天经脉开始将这地乳真露所蕴含的仙元化开吸收。
开始调息之后,他很快进入忘我之中……,而这外来的仙元则随着周天运行的轨迹在经脉之中缓缓运行了起来。
朦胧中只觉分外神清气爽,仙元流动在体内欢快地奔行着。原本浑身的寒气直透心腑,当开始按周天运转调息起来之后,那股侵入体内的寒流瞬间就像开化的冰川。
身体的温度不断上升,一开始如冬日的暖阳,让人舒爽。
随后就如夏日的烈日一般将体内的所有污垢荡涤一空,全身的毛孔完全舒张开来,随后就似有清风拂过一般,让他不由自主的呻吟了起来。
这温度越来越高,都快让他耐受不住了。一股灼热之感从丹田之中升腾而起,直向上行先入心腑随后又直冲入识海。
这一刻萧遥的感觉简直是说不出的玄妙,这种感觉非常好,好得不可言喻,可他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第6章 三元聚真()
话说这地乳真露原本就是百年方凝一滴,累积数千年,才那么小半碗,这小半碗之中蕴含的仙元绝对能够让一个修炼小成的修真者进入大成,甚至可以直接羽化升仙了。
萧遥他才刚刚入门,一下子体内冲入如此庞大的仙元,就凭他这尚未脱胎换骨的**凡胎又怎么能够经受得住呢!
庞大的仙元在萧遥体内缓缓转动,炼化的仙元还不到千分之一。他的身体渐渐地被这些仙元渗透浸润,最终那些身体里的杂质都被排除了出来。
他的**开始出现了变化,身上的汗毛孔分泌出一丝丝恶臭的浓汁,最后是紫黑的血液。他的骨骼也被仙元浸入凝结。这就是所谓的脱胎换骨的过程了。
不过即便他整个身体全部置换之后,仙元炼化的数量依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五行炼真决在飞快的运转着,那些源源不断的仙元开始在萧遥体内的三个地方汇聚。这三处分别是他的大脑识海、前胸心腑、下体小腹。这也就是修真典籍中所说的天地人“三元”。
天元识海一片绚烂,识海中央有一个急速旋转的透明体,无数奇异的符号、文字悬浮在识海之中闪闪烁烁。
更神奇的是中元心腑之中有一个人形模糊的影子,一寸多长的躯体之中已见头颅四肢的形状。这个人形如玉般晶莹闪动着银色的莹光。
在这银色之外还多出了一层金光,仿佛描了一圈耀眼的金边,按照五行炼真录中所述这应该就是命魄凝神之后形成的“元魄”的雏形吧。
这元魄的身影以盘坐式端坐在胸腹间的中元灵台之上,更显法相庄严神圣。而地元丹田之中有一股气旋正缓缓旋转,气旋之中有一个米粒大小的光华正在凝练。
只要稍稍一转念识海中的符号、文字流水般注入自己识海之中那晶莹剔透的魂晶,显示着一句句法诀和功诀。
与此同时心腑灵台上的元魄雏形漂浮了起来,双手十指结出一串串手印法诀,如一尊千手神仙,漫天的掌印指影就像有上千只手在舞动。
这应该就是五行炼真决中所述的三元聚真的情形了吧!萧遥心中一喜。
三元聚真是修真入门之后第一道关口,也是一个修真者正式踏上修真之途的标志。这识海中的透明体名为“元魂之晶”是三魂凝聚而成,也是一个人的意识的寄体。
魂晶初具则代表着灵魂不灭的开始。
灵台上那个人形幻影子就是“元神之魄”,与道术丹法一脉的元魄类似,不过这个神魄并不是那些《金仙证论》、《慧命经》等书中所述的玄之又玄,神之又神的道术丹法中所说的结元丹、丹成婴的炼气化神之类。
那些元魄出窍、神游身外的说法更是虚妄之说,贻害不浅。五行炼真决中的神魄其实就是修真之人凝聚丹田元气与本命七魄结成的一个纯能量体的自己,也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自己。
神魄以元气为体,神魄的强大在于元气凝练的程度。
地元丹田之中那股气旋,是仙元汇聚炼化之处,而仙元并不是修真者自身的元气,而是天地之中蕴含着的具有灵性的混沌阴阳之气。
在丹田中一旦形成这个气旋也就是代表着可以将天地灵气吸收入体,通过这个气旋而吸收转化,而气旋中央那个渐渐凝聚的圆珠则是修真道统最重要的元气之神。
这个元神植于丹田之中,是天地灵气转化为本命元气之后所凝炼压缩而成的。只有这个元神中所凝聚的丹田元气才是神魄成长所能吸收的。说白了就是神魄的粮仓。
本来按照目前天地灵气日益稀少的环境变化,一般修真者按照修真之后正常的修炼速度也许要数十年才能够在体内形成了以“元魂”、“元魄”、“元神”三元为经、以周天经脉为络的元气循环系统。从而达到三元聚真的程度。
可偏偏萧遥这家伙无知无畏地喝下了数千年积聚的地乳真露。
庞大的仙元洪流冲击之下,辅助他短时间内迅速地达到了这一阶段。这就象靠着重型机械短时间内挖出一条小水沟一样。
不过萧遥所获得得好处也仅仅到这里了。剩余下来的庞大的仙元依然还在缓缓消融,可积聚在萧遥体内的这些仙元已经完全的超出了他的处理能力。
他快爆了!
他毕竟还只是刚刚入门,还不会灵活应用。而且即便是修炼多年的修真者在面对这么庞大的仙元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