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官夫-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志国眼含着泪上了车。当他重新坐进吉普车里之后。那两个哨兵依然保持着立正姿势,久久地敬着军礼,目送着吉普车开向老街。
在老街市区的入口哨卡,一辆美制悍马停在街口,一身戎装的刘成和几个士兵正在等候着杜志国和诺温一行。看到吉普车开来,哨兵立刻走上前,伸手拦住。
“我们是来谈判的政府代表团。”诺温对哨兵说道。为了能够淡化国内政府参与缅甸国内事务的影响。一开始大肆宣扬遭到入侵的缅甸政府,当外交部同意派人进行第三方协调的时候,又组成了一个所谓的政府代表团,而杜志国等人的身份他们也是严格保密的。
估计缅甸政府方面是既要解决问题,又死要面子。
刘成走过去对诺温说道:“我知道你们是政府代表团,但是你们车上有非缅甸政府的外国人,我们要求他们下车接受检查。”
诺温没办法只能转身回去对杜志国解释,他希望杜志国不要因为这个小插曲而一怒之下退出谈判,那样的话整件事情就变得难办了。
杜志国点了点头,既然对方是要他们接受检查,估计也是验证一下身份之类的。于是他就下了车。
“杜司长,请跟我上车,国内来的另外两位也到了,我是来接你们去会合的。”刘成小声的说了一句之后就把杜志国他们三人架上了停在一边的悍马。
诺温在车上眼看着杜志国他们被架走,心里也有些纳闷,怎么他们把国内来的外交部官员抓起来了?他们不是同胞吗?不过他也没多想就想下车喝止,可没想到一边的两把冲锋枪直接把枪口对准了他。无奈之下只能被这些蛮不讲理的士兵押到老街宾馆下榻了。
杜志国临行前是知道总参二部秘密派遣了三个人从南伞口岸进入果敢特区的,可没想到到了老街就直接被刘成半绑半架着带到了一个兵营。下车之后只见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身穿着果敢军的军装正在等候着。
“杜司长,我是总参二部的少校参谋孟寒,这位是总参二部少校宁韵。这位是……”孟寒上来先敬了个礼之后就像杜志国介绍着自己这边的三个人。不过他介绍到第三个人的时候,那人先开口了。
“我就一老百姓!杜司长您好!萧遥!”萧遥笑着伸出了手。
第211章 光荣的弃子()
萧遥陪着楚妤回京,到家之后还没坐热乎呢,就被楚剑豪拉去了。在总参二部这个神秘的部门,他见到了一个熟人——宁韵。自从回到燕京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面。萧遥没待几天就回蜀都了,而宁韵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严老询问她今后的工作安排时,她提出了要进军队。
从小就生在军营长在军营的她对军队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其实在严老问她对未来的意愿的之前,已经有人在打她的主意了。这个人就是楚剑豪。楚剑豪的真实身份是总参二部专门负责亚洲事务的副部长。他看中的宁韵出身缅甸的这个优势,这对于二部对缅甸的一些布局有很大作用。
于是宁韵就被特招入伍,受衔少校。说实在的按照两军的规模和实力,缅甸的少将也就只能相当于国内的一个上尉,所以对于宁韵来说给个少校已经是破格了。
楚剑豪把萧遥拉去其实正是因为前段时间在缅甸发生的那一场规模不大的冲突。目前缅甸政府军和果敢同盟军已经达成了停火。缅甸方面请求我国政府参与调停。上面认为是时机解决这个问题了。
毕竟边境邻国国内政局动荡就有可能引来外部势力干预。一旦缅甸政府被外部势力利用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于是就有了杜志国他们这个三人小组赴缅参与调停。不过在这种对于战乱地区的外交活动,特别是邻国的外交活动中,外交部是免不了要和总参二部合作的。
孟寒和宁韵就是总参方面的代表,而萧遥算是临时被政府征调的“老百姓”,当然他在这里面起的作用将会更大,因为在前段时间参战的部队中就有他济黎公司的保安。
周志坚能够这么快平息同盟军内乱,带领独立旅特战队实施斩首行动的就是孟刚。所以萧遥的参与是必须的。
虽然不太喜欢掺和到这种政治活动中,但是这次的谈判其实也涉及到他自身的利益。萧遥也没办法,只能同意。因为这次缅甸政府军对独立旅的进攻最终目的就是勐拉矿。这可是萧遥的聚宝盆和钱袋子。老缅想这么白白拿走?做梦!
刘成在前,孟寒和宁韵陪着杜志国跟在后面,萧遥及另两位外交部的官员走在最后,七个人走进了军营的办公楼。
这里其实是周志坚的一处秘密办公地点。自从德农被刺之后,周志坚和独立旅的领导层全部都加强了对自身的安全防范,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周志坚不但有秘密的办公地点,而且还不止一处。另外他老婆还为他选了两个外貌酷似的替身。这待遇赶上一国元首了。
“杜司长,欢迎您来果敢。”在会议室里,周志坚已经等候多时。他穿着由美式军装改制的果敢同盟军的将官制服,看到杜志国他们进来,立刻主动迎了上去,朝杜志国伸出了手。
“周主席,我们可有好多年没见了啊!”杜志国也笑着身出了手,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杜……国子?!”周志坚心头一凛,细细上下打量了好久终于在记忆中找到了仿佛一张非常相似但有青涩的容颜。
“坚子!是我!”杜志国笑地更欢畅了。
等他们俩坐下之后,众人这才知道杜志国原本就是滇省的知青,他和周志坚还是一个知青点的。当初周志坚跑到了缅甸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了。不过杜志国还是从其他部门转过来的周志坚的资料照片中一眼就认出了他这位老战友。
闲话了一会离别之情后,周志坚对杜志国说道:“好了,杜司长,这里既然都没有外人,你也可以说说你的来意了。”
“周志坚同志,首先我是代表祖国来看望你们的。”杜志国用一种温和的语气说道。他听到周志坚称他为杜司长的时候,就知道现在不是闲话家常了,现在坐在他对面的是果敢特区政府主席,果敢同盟军总司令。不过他还是要称呼他一声同志,这也是为了下面的话题能够更好的展开。
“同志……”
听到这样的称呼,周志坚的眼圈里闪过了一丝光亮。他强行地遏制住激动的心情,平静地问道:“杜司长,我们这些背叛了祖国的人,你觉得我们还能被你称为同志吗?”
杜志国摇摇头道:“不,你们不是叛徒,你们一直都在默默地为祖国而战斗,祖国感谢你们。”
“不,我不相信。”周志坚原本还保持着严肃平静的表情,此时有了些许变化,目光有些失神,口中却在喃喃地说道。
杜志国道:“周志坚同志,你们在缅甸的浴血奋战,祖国没有忘记。之前那些年,两国关系紧张的时候,是你们在这里坚持战斗,现在又建立了这个缓冲区,为国家的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祖国没有忘记你们。”
周志坚仰脸向天,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嘴里依然说着那句话:”不,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为什么?”杜志国奇怪地问道。
“我不相信!”周志坚如爆发似的喊了一声,他的眼泪再也无控制,默然地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杜志国沉默了。在来之前,部里面也提到过要用感情来以打动这些当年的知青,然后再提出国家对于这件事的解决方案。但刚刚周志坚的表现,让他都不知道这话该从何说起
早些年,知青们被缅甸政府军在密林中追剿,在夹缝中求生。但政府碍于国际关系的约束,无法出手相助。现在,以周志坚为首的这支知青队伍凭借自己的力量形成了武装割据,政府却替缅甸政府来调停,这让这些知青如何接受?
“周志坚同志,其实我也就是来看看老战友,看看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来之前狄部长还说,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能办到一定协助你们办好。”周志坚言不由衷地说道。
周志坚脸上露出一丝嘲讽般的表情,他说道:“杜司长,你有话直说吧。你忘了吗我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就是舍小家,为大家,只要是为了祖国,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可牺牲的。不用考虑我们的感受,任何打击我们都能够承受”
“好吧,那我就说一说我的来意吧。”杜志国决定实话实说了,毕竟他是为这件事而来,无论如何拐弯没角,最终还是要说出来的。
他知道这些知青当初离国远走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的,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战斗和生活,这么多年所经历的是他们这些留在国内的人无法想象的。
“目前,两国关系恢复了正常化,国家的政策是必须维持两国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所以,国家希望能够妥善地解决果敢问题。不能因为果敢的问题而破坏这种关系。”杜志国字斟句酌地说道。
周志坚点了点头,问道:“现在国家认为不再需要果敢这个缓冲区,要我们撤回去?”
“不,国家非常需要你们留在这里。”杜志国说道。
“什么意思?”周志坚觉得有些意外。
杜志国说道:”缅北果敢的这片缓冲区,对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缅甸这样的一个国家,各方势力都在这里运作,它的政局变化是非常快的。两国关系虽然现在还算正常。但今天的政府是亲华的,明天的政府很可能就是另外一派。”
杜志国停了一下:“你们的存在对可能形成的**势力是一种威慑,有助于保护国家西南边境的安全,你们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这些话在他看来不一定能够让周志坚接受。但是这些该说的还是要说。
“这么说,国家希望我们留在这里?”周志坚的眼中浮现出一丝希冀。
“是的。”
“那么,国家是准备正式承认我们的地位了?”周志坚接着问道,“果敢独立?!”
杜志国摇了摇头:“缅甸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们国家如果公开支持果敢独立。这是不现实的,也这是为国际社会所不容的。这一点,你能理解吗?”
周志坚默默地想了一下,脸上渐渐地变得煞白。既希望有人留在这里守住这块飞地,又不能公开地支持果敢独立。这其中似乎存在着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国家希望我们继续在这里守卫这片飞地,但同时,又不希望我们保留我们的……国籍?!”
杜志国缓缓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要求非常地残酷,对于这些长期漂泊在外的知青战士而言,祖国二字是他们心中的寄托。现在,自己要求他们放弃国籍,这相当永远断了他们回家的路。
果然,周志坚轻轻地摇了摇头,回答道:“杜司长,这不可能。我们一直是在为祖国而战,而现在,您却是代表祖国来劝说我们放弃国籍。您不觉得这样的要求太过分了吗?”
杜志国一时语塞了。场面一时变得非常安静。
他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孟寒和宁韵他们。
“周司令!我觉得这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没想到出言插话的不是孟寒也不是宁韵,而是一直坐在一边默不作声的萧遥。
第212章 海港()
周志坚看了看萧遥,说实在的,他不想当众让萧遥下不来台。毕竟独立旅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完全是因为他。可杜志国的要求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周司令,我想你应该知道。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都有一批人,他们在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中被称为无名英雄。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一直都在为祖国的强大和生存而战斗,随时都可能牺牲。”
“但他们的工作性质,他们只能让自己默默无名,他们也从来没有机会告诉别人自己的功绩,不可能参加英模报告会,连他们的妻子儿女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亲在为谁工作,在做什么样的工作。”萧遥一边说一边看着身边的孟寒和宁韵,他们现在就隶属于这样的一个部门吧。
果然萧遥在说这些的时候,孟寒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萧遥继续说道:“一切都是为了斗争的需要,他们中间的许多人,甚至于在牺牲了生命之后,仍然无公开他们的身份。他们需要忍受误解,忍受白眼,忍受孤独。这样的痛苦,你能够理解吗?”
周志坚沉默了。他知道萧遥的意思就是今后他们就将是这样的人,而且比他们走的更远,那些无名英雄至少还有国家的秘密身份,而他们从一开始踏上缅甸这块土地,就注定了他们是自愿的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他们将用一生为国家付出而得不到任何的回报。
沉默在这间会议室里弥漫,周志坚沉思了好久好久。突然他站起来,走到窗前了望着祖国的方向,背着身问道:“杜司长,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的心里有祖国,我们就是祖国的孩子。即便没有国籍,我们永远是祖国的孩子。你说吧,祖国需要我们怎么做?”
杜志国说道:“临来前,我们对于果敢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跟缅甸方面也进行了协商和洽谈。为了不影响两国的关系。国家希望你们……放弃国籍,加入缅甸籍。这样果敢的问题就是缅甸内政,也就没人可以说三道四了。”
“那么,如果一旦再次发生冲突,这缅甸的内政,国家会干涉吗?”周志坚问道。
杜志国道:“我国是非常尊重人道主义的,如果在中缅边境出现了人道主义灾难,或者再次出现缅甸政府军对当地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华人、华裔进行种族清洗等有违国际法的行为。我国政府是不可能袖手旁观的。这与支持本国公民在海外建立武装政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质。”
周志坚露出了一缕笑容,他开始明白国家的布局了。否认知青们与国家的关联,反而能够使国家掌握了主动。人道主义的这面大旗不是西方国际社会动不动就拿出来挥舞着干涉别国内政的吗?
“可是,我们一旦成为缅甸国民,还有机会回国吗?”周志坚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杜志国道:“完全可以,你们可以作为海外华人,无论是回国探亲还是回国投资经商,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待遇。未来在需要的时候,你们也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国家会在这方面给你们提供便利的。”
“还有一个问题,这个方案缅甸方面能够接受吗?”周志坚问道。
杜志国笑了起来:“这完全没问题。应该说你们前段时间所爆发出的可怕的战斗力让缅甸方面吓了一跳。我们此前与缅甸方面已经进行过充分的协商,他们同意你们加入缅甸国籍。缅甸方面承诺,在你们加入缅甸国籍后。果敢特区仍然保持以往的所有待遇。不过……”
杜志国看了一眼刚刚说话的萧遥,他已经知道了勐拉矿是萧遥投资的了。而缅甸方面的要求也许会触动到萧遥的利益。
“缅甸方面要求在勐拉矿派出矿业部的工作人员,监督矿区的生产安全,另外需要将南伞口岸交给政府军方面控制。”缅甸政府其实就是想堵住果敢同盟军的翡翠走私渠道,以控制住果敢特区的经济来源。这一招不可谓不毒啊!
“这不可能!”周志坚断然拒绝了,他不是看不出来缅甸政府方面的险恶用心,只要控制住了勐拉矿,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