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医教您防治轩哮喘-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药物透过皮肤由血管淋巴管吸收后,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某些特异性抗体,或者启动肺表面的某些活性物质而发挥防治效果。这一点可以通过用药以后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升高,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得到证明。

    目前,运用药物贴敷疗法防治哮喘,已逐渐从临床疗效的观察、随访阶段,进展到实验研究和观察阶段。不少医生和研究人员所开展的研究项目表明,穴位药物贴敷,可迅速在相应的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物效应,起到单相或双相的调节作用,可以使机体脱敏,改善肺功能和体质状况,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能力,真正达到了“内病外治”的目的。

    skbshge

4。药物贴敷在哪些部位可以预防哮喘?() 
4。

    药物贴敷在哪些部位可以预防哮喘?

    患儿J母咨询:看到每年有如此多的患者接受中药贴敷预防哮喘,我也想给孩子贴敷预防哮喘。请问医生:药物贴敷在哪些部位可以预防哮喘?

    药物贴敷的部位一般主要是耳部、背部、脐部及足心,根据部位的不同分为耳穴贴敷、背部贴敷、脐部贴敷及足心贴敷。

    skbshge

5。耳穴贴敷预防哮喘怎样操作?() 
5。

    耳穴贴敷预防哮喘怎样操作?

    患儿F母咨询:没有想到,药物贴敷预防哮喘还分耳穴贴敷、背部贴敷、脐部贴敷及足心贴敷这么多种。请问医生:耳穴贴敷是怎样操作的?

    耳穴贴敷是在耳穴表面贴敷颗粒状药物或磁珠等,刺激耳穴,防治哮喘的作用。

    (1)王不留行贴耳穴法:取耳穴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把王不行留行1粒粘在0。5厘米见方胶布上贴于双耳上述各穴位,并嘱病人用拇指和示指按揉,每次每穴按压1分钟,每日按压4次。每次贴敷5日,休息2日,再行下次贴压,6次为1个疗程。

    (2)白芥子贴耳穴法:取耳穴双侧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将白芥子用0。5厘米见方的胶布贴压穴位处,每日按压3~5次,每次约5分钟,5日更换1次。

    (3)黄荆子贴耳穴法:取耳穴肺、支气管、气管、交感、平喘、肾上腺、前列腺为主穴,内分泌、大肠、喘点、神门、枕、肾为配穴。选择与穴位相配的黄荆子,贴在0。8厘米见方的胶布中心备用。用75%酒精棉球做常规消毒,火柴棒按压穴区,找出敏感点,将黄荆子胶布贴压穴位,按压片刻,以耳穴有压痛感为度,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10~20分钟。

    skbshge

6。背部敷贴预防哮喘如何操作?药方由哪些药物组成() 
6。

    背部敷贴预防哮喘如何操作?药方由哪些药物组成

    患儿F母咨询:耳穴贴敷操作方法我已明白,现在我想知道,如何用背部敷贴方法预防哮喘,背部敷贴哪些穴位呢?敷贴有何作用?背部敷贴预防哮喘如何操作,以及药方由哪些药物组成?

    背部是人体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药物敷贴背部各穴位,可刺激经脉,振奋相应脏腑功能,调节阴阳气血,从而达到改善体质,扶正祛邪的目的。敷背用药方法有如下几种。

    (1)温白膏:生麻黄、白芥子、紫菀各10克,天南星、半夏、桔梗、川贝母、细辛、杏仁、甘草各15克,生姜30克。用香油熬,黄丹收膏,加阿胶30克搅匀成温白膏。用此膏贴双侧肺俞穴,具有宣肺化痰,降逆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肺虚寒性哮喘病人。

    (2)夏桂散:细辛、生半夏、甘遂、延胡索、肉桂各5克,白芥子10克。将上述药物研细末调匀,另备麝香2克。敷贴时,先以生姜汁调药成糊,再加入麝香,贴在第3、5、7胸椎左右旁开1。5寸处,以及大椎穴。每次敷贴2小时,共贴7次。每年盛夏初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可连贴3年。本法有温肺定喘,止咳祛痰作用。适用于体质属于虚寒的病人。

    (3)麝香贴敷方:麝香1~1。5克,研成细末,紫皮大蒜10~15个,捣成蒜泥。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中午近12时,让病人俯卧。用肥皂水、盐水清洁局部皮肤。12时整将麝香末均匀撒在第7颈椎棘突至第12胸椎棘突间宽约3厘米的区域内,并将蒜泥覆盖在麝香之上。60~70分钟后将麝香及蒜泥取下,清洗局部,用消毒硼酸软膏涂上,再敷上1张塑料薄膜,并以胶布固定。有报道,大部分病人用本方贴敷1次哮喘即减轻,有的不再复发。为巩固疗效,可以连续贴敷治疗3年。

    (4)甘遂姜汁膏:白芷、白芥子、甘遂、半夏各15克。上药共研成细末,等分3包。每次用1包,以鲜生姜汁调成厚糊,敷于两侧心俞、肺俞、膈俞穴上。每次敷1~2小时,微感疼痛即可取下。每隔10日敷1次,3次为1个疗程。本方有温肺祛风,化痰逐饮的功效,可用于预防哮喘。

    (5)桑杏石芩膏:桑皮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入冠心苏合胶囊中的药粉6克,调匀,用姜汁调成糊。以上为1人1次用量。先用药艾在两侧定喘穴至肾俞穴之间进行温灸,后将药膏分贴于定喘、肺俞、脾俞、肾俞穴,纱布包扎固定。每次贴4~5小时,每日1次,连贴4日为1个疗程。

    (6)哮喘膏: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当归10克,马钱子40克,老鹳草40克,鲜桑枝、鲜枣枝、鲜桃枝、鲜槐枝、鲜柳枝各30克。将上药放入铜锅内,用菜油3000克浸3日,然后去渣。当熬至滴水不散时,将炒如麦色的广丹(铅丹)1000克徐徐撒入,并以桃、柳粗枝不停搅匀至滴水成珠为度,再加入乳香、没药细粉各20克,搅匀冷却后即成为膏药。用较薄的牛皮纸和棉布裱成膏药布,裁成5厘米见方大小,将膏药放在布面上,摊成直径3厘米的圆形即可。临用时烘软,贴于背部督脉经的身柱穴。一般在春季、深秋、冬季敷贴,成人以3昼夜为宜,儿童及少年可酌减。盛夏及初秋气温较高,应减少6~10小时。膏药揭去后,应以局部微红为理想。一般贴3张为1个疗程。

    小贴士——

    又到三伏“天灸”时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是传统中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疱”和“敷贴发疱”。天灸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3个庚日。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在冬天容易发作的宿疾,宜在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减轻其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

    三伏天灸疗法的操作方法规范而简便易行,首先将我们临床反复实践精心选取的中药放入沙锅粗炒,并研成粉,加新鲜生姜汁调匀成膏,制成天灸药膏备用。用时取油纸一张(1厘米×1厘米),置药膏于油纸上,制成薄膏药,加麝香少许于药膏表面,按照三伏天的不同时间敷贴于颈、背、腰部的督脉、膀胱经的不同穴位上,贴敷4~8小时,但具体的时间可因人而异,患者局部出现痒、痛、起疱等不同反应,可提前去除药膏,反应不明显的可稍延长敷贴时间。须注意在进行敷贴治疗的当晚不可洗澡。

    skbshge

7。脐部敷贴预防哮喘如何操作?药方由哪些药物组成?() 
7。

    脐部敷贴预防哮喘如何操作?药方由哪些药物组成?

    患儿F母咨询:听说脐部敷贴能预防哮喘,请问医生:脐部敷贴预防哮喘如何操作?药方由哪些药物组成?

    脐是穴位神阙所在部位,外敷药物可直接通过皮肤进入血液,作用于疾病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又简称为“脐疗”,对儿童哮喘的预防较为适宜。脐疗用的药方有以下几种。

    方1:麻黄5克,白芥子5克,砒石0。3克,丁香0。5克,半夏3克,桂枝3克。将诸药混合研成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生姜l块切片,在患儿脐窝上轻擦,趁湿润时,将药末填满脐窝,外加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次敷药保留2小时后去掉。去药后用热毛巾擦净。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本方主治小儿寒性哮喘,日久不愈。使用本药时,如果皮肤局部出现炎症,可擦龙胆紫药水,休息几日后再行治疗。

    方2:黑锡丹30克,扶阳膏1帖。将黑锡丹研为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患儿脐窝。再将扶阳膏温化,贴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3日换药1次,6次为1个疗程。本法适用于肾虚阴亏的哮喘。病儿表现为哮喘气促,面色发红,咽喉干燥,四肢发冷,烦躁,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方3:健脾膏1帖,温肺膏2帖,扶阳膏1帖。将以上膏药温化,健脾膏贴在患儿的脐部,温肺膏贴在胸口及背部第6、7胸椎处,扶阳膏贴在小腹部。每3日换药1次,6次为1个疗程。本法适用于肺肾两虚的哮喘。病儿表现有喘促短气,咳声低微,呼多吸少,气不得续,稍动喘息重,汗出肢冷,精神疲惫,形体消瘦,或者有心悸、水肿、舌质淡、脉沉弱无力等。

    方4:热参浸膏0。1克,白术0。5克,硫黄0。5克,甘草0。1克。上药共研细末备用。将研好的药末敷于脐内,上覆纱布,胶布固定。每周换药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主治哮喘,喘促短气,咳吐白稀痰,或夹有白黏痰,食欲减退,面色无光泽,消瘦乏力,属于肺脾气虚,痰饮内伏的哮喘病儿。

    小贴士——

    杏仁

    【药用】

    蔷薇科植物杏、山杏等的种仁。

    【性味与归经】

    甘、苦,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

    【功效】

    止咳化痰,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

    ①咳嗽气喘。②肠燥便秘。

    【处方用名】

    苦杏仁、光杏仁(去种皮,打碎用)。

    【用量与用法】

    5~10克,水煎服。

    【按语】

    ①杏仁功能降气止咳,主要用于咳嗽气逆、喘促之症,不论风寒、风热,都可配用。如属风寒咳喘,可与麻黄、甘草等配伍;风热咳嗽,可与桑叶、象贝等配伍。②苦杏仁与甜杏仁功用不同,在临床应用上,一般认为它们的区别是:苦杏仁性属苦泄,长于治喘咳实证;甜杏仁偏于滋润,多用于肺虚久咳。

    【方剂举例】

    杏苏散(《温热条辨》):杏仁、紫苏、半夏、茯苓、甘草、橘皮、前胡、桔梗、枳壳、生姜、大枣。治外感咳嗽痰稀。

    skbshge

8。足心敷贴预防哮喘如何操作?药方由哪些药物组成?() 
8。

    足心敷贴预防哮喘如何操作?药方由哪些药物组成?

    患儿F母咨询:听说足心敷贴也能预防哮喘,不知足心敷贴要选哪些穴位,敷贴有何作用。请问医生:足心敷贴预防哮喘如何操作?药方由哪些药物组成?

    足心是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哮喘病儿采用药物敷贴足心的疗法,是借助于经络的作用,而起到上病下治的效果。足心敷贴常用药方组成及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1:白矾30克,研成细末,与适量的面粉、醋做成小饼,贴在两侧足心,布包1昼夜。

    方2:胡椒7粒,桃仁10粒,杏仁4粒,山栀子仁3粒,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男左,女右,包敷足心。

    方3:天南星30克,白芥子30克,研成细末,加入生姜汁调匀成膏,分别涂于涌泉穴和中脘穴,干后另换,每日3~5次。

    方4:山栀子、桃仁各20克,杏仁6克,糯米10克,胡椒1克,共研细末,过筛,用鸡蛋清调成膏,敷两足涌泉穴及其足背与涌泉穴相对应的部位,每日换药2次。用于小儿哮喘。

    方5:吴茱萸适量,烘干,研为细末,用醋调为膏,敷于两足涌泉穴,也可摊在整个足心。用于婴幼儿哮喘。

    方6:蓖麻仁10克,石蒜1个,上药共捣烂如泥,敷贴于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8小时1换,7次为1个疗程。

    方7:吴茱萸、附子、巴戟天、肉桂、洋金花、补骨脂,共研细末,取3克温水调成糊,分贴双侧涌泉穴,次晨取下。冬至数九第一天开始,每晚1次,连用3日,每一九连贴3次,共用27次。

    小贴士——

    马兜铃

    【药用】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

    苦、微辛,寒。入肺、大肠经。

    【功效】

    清肺止咳,降气平喘。

    【临床应用】

    用于肺热咳嗽、痰壅喘促,肺虚久咳及痰中带血等症。

    【处方用名】

    马兜铃(晒干用)、炙马兜铃(蜜炙用,有润肺之功)。

    【用量与用法】

    3~10克,水煎服。

    【方剂举例】

    马兜铃汤(《普济方》):马兜铃、桑根白皮、甘草、葶苈子、半夏、生姜。治肺热咳嗽,气急喘闷。

    skbshge

9。药物囊袋也能预防哮喘吗?() 
9。

    药物囊袋也能预防哮喘吗?

    患儿J母咨询:上周到医院开药,看到一小孩胸前佩戴一个用绸缎做成小囊袋,感到好奇就问了一下,说是用来防治哮喘的,我不大相信,今天,想请教一下,囊袋也可以预防哮喘吗?

    将药物装入袋子,戴在身上防治哮喘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近用于治疗小儿哮喘开始流行,将药物装入用绸缎做成小囊袋称药物香囊;将药物研成细末,用薄棉纱布做肚兜称药物肚兜。此外,还将药物装入枕头制成药物枕头防治哮喘。

    skbshge

10。怎样制作预防哮喘的药物香囊?() 
10。

    怎样制作预防哮喘的药物香囊?

    患儿A母咨询:邻居的小孩胸前佩戴香囊,说是在里面装了药物,用这种药物香囊来预防哮喘的,我也想给儿子试一试,但不知怎样制作预防哮喘的药物香囊?

    用绢做成小囊袋,将有芳香性、挥发性的药物研末,装入囊袋内,缝严或用胶水黏严。适用于哮喘儿童佩戴,挂在胸前,或放在口袋内,每日佩戴6小时以上。药物香囊具有预防感冒,防治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作用。香囊要精心缝制,既小巧玲珑,美观大方,成为饰物,又能散发药香,防治疾病。常用的药物香囊有以下5种。

    (1)感冒香囊:山柰7克,雄黄3克,高良姜7克,桂枝9克,佩兰7克,樟脑3克,冰片2克。上药先研山柰、雄黄、高良姜、桂枝、佩兰为细末,再加入樟脑、冰片共研,混匀,装入囊袋中,每囊装3克。

    (2)菖葱香袋:鲜石菖蒲20克,鲜葱白20克,上药共捣碎,棉布包之,悬挂于胸前。

    (3)良佩桂冰香袋:高良姜15克,佩兰5克,桂枝5克,冰片2克。上药共研细末,装入布袋,每袋5克,挂在胸前。

    (4)雄菖鬼臼朱砂袋:雄黄60克,石菖蒲80克,鬼臼80克,朱砂20克。上药共研细末。装入小布袋,每袋5克。

    (5)雄柰樟冰袋:雄黄6克,山柰50克,樟脑6克,冰片6克。上药共研细末,装入小布囊袋,每只装5克。

    小贴士——

    枇杷叶

    【药用】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

    【性味与归经】

    苦,平。入肺、胃经。

    【功效】

    清肺止咳,和胃降逆。

    【临床应用】

    ①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息等症。②用于呕吐呃逆,口渴等症。

    【处方用名】

    枇杷叶(洗净,晒干,切碎用)、蜜炙枇杷叶、炙枇杷叶(蜜炙,有润肺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