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医教您防治轩哮喘-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艾条灸:取穴天突、列缺、中脘、足三里。用艾条点燃后,熏烤穴位,每次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5~7次为1个疗程。本法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属于寒性哮喘的病人。

    (2)隔姜灸:取穴大椎、肺俞、定喘、天突、膏肓俞。隔姜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1片生姜进行施灸。每穴每次灸5~7壮,一般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也可每日灸治2次,5~7次为1个疗程。

    skbshge

12。外治法可以治疗哮喘吗?常用的外治法有哪些?() 
12。

    外治法可以治疗哮喘吗?常用的外治法有哪些?

    患者J咨询:我女儿接受针刺治疗已1个月了,经常看到别的病人选用拔罐、离子导入等外治法,请问医生:外治法可以治疗哮喘吗?常用的外治法有哪些?

    外治法可以治喘。控制哮喘发作的外治法主要有针灸、按摩、拔罐、离子导入、封闭疗法、超声雾化吸入、穴位叩击、药熨疗法等。但这些疗法一般作为配合内服药治疗,我们认为只有综合治疗才是控制哮喘的最好方法。

    小贴士——

    白前

    【药用】

    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前(斯氏牛皮消)的根茎及叶。

    【性味与归经】

    辛、甘,微温。入肺经。

    【功效】

    袪痰,降气。

    【临床应用】

    用于咳嗽痰多,气逆喘促等症。

    【处方用名】

    白前(洗净,晒干,切片用)。降气袪痰之力较强。炮制有炙白前(蜜炙用,润肺,降气、袪痰,作用较缓)、炒白前(清炒用。药性较缓和)。

    【用量与用法】

    3~10克,水煎服。

    【按语】

    ①白前一药,《别录》说它微温,《唐本草》认为微寒。然白前治嗽,并不专用于寒嗽,亦可应用于痰火气壅上逆的咳嗽。因痰浊蕴肺,肺失清肃而嗽作,白前即以清肃肺气为用,功能袪痰降气,不论寒嗽、热咳,只要肺气壅实有痰而咳吐不畅者,都可使用。治寒嗽,可与紫菀、款冬花、半夏等配伍;治热咳,可与桑白皮、地骨皮、前胡等同用。②经临床实践,本品袪痰作用颇强,对胃稍有刺激性,如素有胃病者,用量不可过多,如果用量过多,易引起恶心呕吐。故使用时必须注意。又本品无补益作用,功专辛散下气,对于肺虚干咳者,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

    止嗽散(《医学心悟》):白前、紫菀、荆芥、百部、桔梗、陈皮、甘草。

    skbshge

13。如何使用离子导入疗法治疗哮喘?() 
13。

    如何使用离子导入疗法治疗哮喘?

    患儿F母咨询:离子导入也是一种外治法,能控制哮喘发作,请问医生:离子导入疗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机制是什么?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离子?如何使用离子导入疗法治疗哮喘?

    离子导入疗法,因导入的离子不同,治疗哮喘对象也不一样。例如,在有明显过敏时,应采用钙离子或镁离子全身透入;在兴奋性升高时,采用溴离子全身透入等。肾上腺素离子导入对儿童哮喘疗效较成年人显著。离子导入疗法尤其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

    (1)肾上腺素离子导入疗法:①治疗方法。左右合谷区各16平方厘米(放药物1:10000肾上腺素,由阴极透入);大椎区50平方厘米(放清水,阴极)。剂量最多不超过6毫安,每次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②治疗反应。治疗后合谷区皮肤呈苍白色,哮喘稍平,气管有放松感,晚上睡眠好,服药减少。不良反应为治疗当时发冷,面色苍白、心悸、头晕。③注意事项。治疗前先要了解病人对此类药物使用情况;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此法;肾上腺素应贮于棕色瓶内冰箱保存,以防氧化,如药液的颜色发红变质,就不能再用。

    (2)钙离子透入或镁离子全身透入:在有明显过敏时,应用一个面积300平方厘米的布垫(垫上放药纱布)放肩胛间区,阳极导入。2个面积150平方厘米的清水布垫(阴极)放两小腿后腓肠肌处。对儿童电极可适当减小。隔日1次,每次20~30分钟,20~25次为1个疗程。

    (3)溴离子全身透入:用于兴奋性升高时,隔日1次,每次20~30分钟,20~25次为1个疗程。

    skbshge

14。中医是怎样调理哮喘患儿体质的?() 
14。

    中医是怎样调理哮喘患儿体质的?

    患儿J母咨询:最近我女儿的哮喘病控制得很好,很少发作,但是身体消瘦,食欲也不太好,汗多,乏力。医生建议去找中医调理,说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起到防止和减少复发的作用。请问医生:中医是怎样调理哮喘患儿身体的?

    中医调理体质是按照中医的理论,对不同病情进行辨证论治,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因人而异,如对肺虚的病人就要采用补肺固表的治法,对脾虚的病人就要采用健脾化痰的治法,肾虚的病人就要采用补肾纳气的治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中药方进行治疗。

    小贴士——

    贝母

    【药用】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叶川贝母,以及浙贝母等的鳞茎。

    【性味与归经】

    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母:苦,寒。入心、肺经。

    【功效】

    止咳化痰,清热散结。

    【临床应用】

    ①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及外感风热咳嗽,郁火痰结咳嗽、痰黄稠等症。川贝母与浙贝母皆属性寒而有苦味,都能清肺化痰而止咳,可用于痰热咳嗽等症。然川贝母性凉而有甘味,兼有润肺之功效,而清火散结之力则不及浙贝母,故宜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症,可与沙参、麦冬、天冬等品配伍;浙贝母苦寒之性较重,开泄力胜,大多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郁肺所引起的咳嗽,常与桑叶、杏仁、牛蒡子、前胡等品配伍同用。②用于瘰疬、疮痈肿毒及肺痈、乳痈等症。二贝都有清热散结的功效,可用于瘰疬、疮痈、乳痈及肺痈等症。然浙贝偏于苦寒,长于清火散结,故一般认为用浙贝母较佳。在临床应用方面,治瘰疬可与玄参、牡蛎配伍;治疮痈可与连翘、蒲公英、天花粉等配伍;治肺痈,可与鲜芦根、生薏苡仁、冬瓜子、鱼腥草等同用。

    【处方用名】

    川贝母、川贝、京川贝(均为川贝母)、象贝母、浙贝(均为象贝母)

    【用量与用法】

    3~10克,煎服。川贝母价格较贵,以研粉吞服为宜,每次吞服1~1。5克。

    【按语】

    贝母与半夏,都能止咳化痰。但贝母苦寒清热,功专治肺,适用于热痰、燥痰;半夏辛温散寒,治在肺脾,适用于寒痰、湿痰。故一润一燥,各有所长。

    【方剂举例】

    二母散(《和剂局方》):贝母、知母。治阴虚发热咳嗽。

    skbshge

15。肺虚的患儿如何选用中药方?() 
15。

    肺虚的患儿如何选用中药方?

    患儿J母咨询:我女儿得哮喘病很多年了,医生说基本上控制了,但一有天气变化,就咳嗽气短,痰液清稀,有很长时间面色 白,自汗畏风,舌淡,苔白。朋友和家人都说我女儿是肺虚体质,让服些中药调理,请问医生:肺虚的患儿如何选用中药方?

    肺虚哮喘病儿的常用中药方有以下三方。(1)玉屏风散加减:①药物组成。黄芪30克,白术15克,冬虫夏草5克,防风5克,地龙10克。②加减。怕冷畏风,自汗,鼻塞流涕,脉浮者,加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口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者,加北沙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身常汗出,心悸心慌者,加牡蛎30克,浮小麦30克。③适应证。本方适用于肺虚气弱,抵抗力下降,平时容易感冒,哮喘反复发作的病儿。方名玉屏风,是比喻御风挡寒。在发作间歇期,可以坚持服用本方。

    (2)九仙散加减:①药物组成。党参15克,款冬花10克,桔梗10克,桑白皮10克,五味子10克,阿胶15克,贝母10克,乌梅5克,*3克。②加减。痰量较多,胃口不好者,加地龙10克,陈皮5克,竹茹5克,瓜蒌10克。大便干结,口干咽燥者,加火麻仁15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③适应证。本方能补气养阴,收敛肺气,止咳平喘,适用于肺阴虚,又兼内有痰饮的病儿。

    (3)补肺阿胶汤加减:①药物组成。阿胶15克,牛蒡子10克,马兜铃10克,杏仁10克,糯米30克,百部10克,麦冬10克,山药15克,甘草5克。②加减。心中烦闷,舌红少津者,加熟地黄15克,沙参15克,白菊花10克。食欲减退,胃中烧灼感者,加沙参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口干渴饮水,痰色黄者,加川贝母5克,茯苓15克,黄芩10克。③适应证。本方养阴补肺,化痰平喘,适用于肺阴虚兼有痰的病儿。

    skbshge

16。脾虚的患儿如何选用中药方?() 
16。

    脾虚的患儿如何选用中药方?

    患儿F母咨询:我儿子哮喘病基本控制,但平常总是不欲饮食,便溏,身体消瘦,舌淡,有齿痕。已经看了很多次中医,都说是脾虚,吃了很多健脾中药改善不太明显。请问医生:脾虚的患儿如何选用中药方?

    服用中药贵在坚持。下面介绍一下,脾虚的哮喘病儿常用的两个中药方。

    (1)六君子汤加减:①药物组成。炒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白茯苓15克,陈皮5克,制半夏10克,甘草5克。②加减。如果食欲减退,腹部及胸部胀闷不舒,或兼有呕吐腹泻者,加神曲10克,麦芽15克,枳壳10克,广木香10克等。体倦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加黄芪20克,桂枝10克,生姜3片,小茴香5克等。痰多色白者,加地龙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5克等。③适应证。本方具有补气健脾,化痰利湿,降逆平喘的作用,适用于哮喘缓解期脾气虚兼有痰湿的病儿。

    (2)参苓白术散加减:①药物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白茯苓15克,炒扁豆10克,山药15克,砂仁5克,薏苡仁15克,莲子10克,桔梗5克,甘草5克,陈皮5克。②加减。畏寒怕冷,腹痛腹泻者,加干姜5克,肉桂5克,小茴香5克。泻下稀水样大便,身体困倦沉重,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痰多色白,食欲减退者,加佛手10克,制半夏10克,前胡10克。时有哮喘哮鸣者,加地龙10克,旋覆花10克,代赭石20克。③适应证。本方有益气健脾,化湿的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兼有肺气不足,久咳多痰的病儿。

    小贴士——

    前胡

    【药用】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

    【性味与归经】

    苦、辛,微寒。入肺经。

    【功效】

    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临床应用】

    用于肺气不降、痰稠喘满、咳痰不爽及风热郁肺、咳嗽痰多等症。

    前胡辛散苦降,稍有散风之力,长于降气化痰,故适用于肺气不降、清肃之令不行,痰稠喘满,咳痰不畅等症,常与桑白皮、紫苏子、杏仁等药配伍;至于用治风热郁肺、咳嗽痰多,可与薄荷、牛蒡子、桔梗等品同用。

    【处方用名】

    嫩前胡、粉前胡、前胡(洗净,晒干,切片用)、炙前胡(蜜炙用,润肺降气化痰)。

    【用量与用法】

    6~10克,水煎服。

    【按语】

    ①前胡与白前都能降气化痰,但前胡尚可宣散风热,白前则专主降气。②前胡与柴胡都有发散的力量,两药配伍同用可用于散风解热,故前人称二胡为风药。但前胡治在肺经而主下降,柴胡治在肝胆而主上升,这是二药不同之点。

    【方剂举例】

    前胡散(《证治准绳》):前胡、桑白皮、贝母、麦冬、甘草。治咳嗽、涕浊稠黏,心胸不利,时有烦热。

    skbshge

17。哪些中成药可以防治哮喘?() 
17。

    哪些中成药可以防治哮喘?

    患儿J母咨询:我最近经常出差,不在家,女儿服用中药汤剂不太方便,因为很相信中医中药,一直是接受中药治疗哮喘,为了哮喘病情能控制得好一些,不想让女儿停药,请问医生:能否服用合适的中成药,有哪些中成药可以防治哮喘?

    内服汤药确实有时不太方便,特别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服药。目前,药店有出售的对防治哮喘有效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1)百令胶囊:①药物组成。发酵的冬虫夏草菌粉。②功效主治。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等。③剂型规格。胶囊,每粒0。2克。④用法用量。每次5~10粒,每日3次。口服。

    (2)金水宝胶囊:①药物组成。冬虫夏草提取物,虫草菌…蝙蝠蛾拟青霉CS…4菌株。②功效主治。补肾保肺,填精益气。用于肺肾两虚的哮喘病儿。③剂型规格。胶囊,每粒0。33克。④用法用量。每次3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

    (3)至灵胶囊:①药物组成。至灵菌丝(冬虫夏草菌丝)。②功效主治。本品对哮喘等免疫功能降低的病儿,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③剂型规格。胶囊,每粒0。25克。④用法用量。每次2粒,每日2~3次,口服。2~3个月为1个疗程。

    (4)沙棘冲剂:①药物组成。野生沙棘果。②功效主治。祛痰平喘,消食化积,抗肿瘤,降血脂,抗溃疡。对消化不良,食欲缺乏效果明显。③剂型规格。冲剂,每袋10克。④用法用量。每次10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

    (5)固本咳喘片:①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②功效主治。益气健脾,补肺。用于哮喘缓解期。③剂型规格。片剂,每瓶100片。④用法用量。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6)百合固金口服液:①药物组成。百合、熟地黄、麦冬、川贝等。②功效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肾阴虚,燥咳少痰,气喘气急,咽干喉痛,盗汗,腰酸,耳鸣等。③剂型规格。口服液,每支20毫升。④用法用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口服,小儿酌减。2周为1个疗程,可连用2个疗程。

    (7)玉屏风口服液:①药物组成。黄芪、防风、炒白术。②功效主治。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肺气不足,表虚不固的哮喘病儿,平素容易感冒,自汗,怕风等。③剂型规格。口服液,每支10毫升。④用法用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小贴士——

    竹茹

    【药用】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或苦竹等茎的节间部分,用刀刮去第一层青绿表层后,刮下的中间层。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入肺、胃经。

    【功效】

    清热,化痰,止呕。

    【临床应用】

    ①用于肺热咳嗽,痰稠厚。②用于胃热呕吐、呃逆。

    【处方用名】

    竹茹、淡竹茹、竹二青(生用)、炒竹茹(炒为焦用,减少其寒性)、姜竹茹、姜汁炒竹茹(炒时加适量姜汁,可减少其寒性,并加强止呕作用)。

    【用量与用法】

    6~10克,水煎服。

    【方剂举例】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橘皮、竹茹、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治呃逆。

    skbshge

18。滋补膏方有什么神奇功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